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盘点古代十大吝啬鬼

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盘点古代十大吝啬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4/1/16 23:51:2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

网络配图

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

二是王戎。在著名的《世说新语》中,有专门的一个章节,是写“俭啬”的,一共有九个故事。其中的四个,是有关官至司徒的大名士王戎的。

《世说新语》“俭啬”中说,“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就是王戎说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送他一件单衣”。但是,过后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有大方到哪里去。“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就是说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公子,又从老爹这里借了好几万的钱。“女归,戎色不悦”,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那几万钱,结果惹得自己的亲爹很不悦。“女遽还钱”,就是说王戎的女儿赶紧将钱还上,这种情况下,王戎“乃释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说新语》上说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但吝啬成性的他对日常消费却没有任何兴趣,一心想让蛋生蛋,钱生钱,在个人理财方面雄霸天下。可就是一根小小的牙签还要自己亲手做,为的是省这几个铜板钱。家里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价出售,但因为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里面的核给拿掉了。王戎每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世俗之心如此之盛的家伙,却给我们贡献了很浪漫的成语“卿卿我我”。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只好听之任之(据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三是周札。东晋年间,右将军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职。周氏势力的发展,遭到权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讨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临城下,仓促间准备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

网络配图

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舍不得,遂将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见周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在敌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周札遂被杀。

这个因吝啬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曾斩蛟伏虎的周处,他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

四是萧纪。南北朝时的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少得父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按说不应该把钱财当作一回事,可他偏偏极其吝啬,每一个小钱他都要算计。

萧纪颇有武略,南开宁州、越隽,西通资陵、吐谷浑,内劝农桑,外通商贾,财用丰饶,器甲殷积,本可以成其霸业,但就因为这个吝啬的小毛病,却最后使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史载,萧纪曾率军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饼,100个金饼一篮,装了100多篮,高高挂起,而银子则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还有各种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以此激励将士英勇杀敌,但这位吝啬鬼只不过是让大家饱饱眼福而已,每战结束从不论功行赏。军心大乱,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时间内两岸十四城俱降,萧纪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在乱军中死于非命。

五是元宗逵。明·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唐朝时有个元宗逵,官为果州司马。他家有个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说:“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听使唤有年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我初来乍到,家里穷得很,买不起新棺材,只要买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说是我家要买,就说是你们家要买就行了。”管家出门把元宗逵的这番话说给大家听,一州人都在笑话这位司马太小气,都把他的这番话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大唐新语》对此事也有记载:唐元宗逵为果州司马,有婢死,处分直典云:“逵家老婢死,驱使来久,为觅一棺木殡之。逵初到家贫,不能买得新者,但得一经用者,充事即得。亦不须道逵买,云君家自有须。”直典出门说之,一州以为口实。

六是郑仁凯。《朝野佥载》记载:仁凯为密州刺史,有小奴告以履穿。凯曰:“阿翁为汝经营鞋。”有顷,门夫着新鞋者至,凯厅前树上有鴷(啄木鸟)窠,遗门夫上树取其子。门夫脱鞋而缘之,凯令奴着鞋而去。门夫竟至徒跣。凯有德色。

网络配图

这个身为密州刺史的郑仁凯真是惜钱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个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说:“这事好办,我为你找一双鞋来。”不一会,门夫穿着鞋进来,郑仁凯故意支使门夫爬到树上掏鸟窝。门夫脱了鞋爬上树,郑仁凯就偷偷让小厮把门夫的鞋穿走。等到门夫下树,遍寻鞋子无着,只得打赤脚走了。郑仁凯竟然为此非常得意。

七是韦庄。五代时期的大词人韦庄,名满天下。而他的吝啬,也与他的词一样著名。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埋了。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席带了回来……

八是张允。五代的后汉时期,吏部侍郎张允也以吝啬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张允也不会多给她一文钱。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钱用,就把各种钥匙都别在腰间,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乱响,乍一听像是个身上挂了很多耳环首饰的女人。郭威兵变后,张允躲到一个破庙里勉强逃了性命,可是却让兵丁把他的钥匙一股脑全给抢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心如刀绞,哇地一声,鲜血狂喷,不到半日,竟一命归阴。

九是李越。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李越归明人,作蔡州上蔡县令。李越性情很是小气,处事多让人不好理解。他们家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每到腊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时候,就派采购人员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来放在盆中,再用几个碟子盛钱数文,就这样来祭祀祖先。并祷告说:“酒是我用作官的钱买来的,清醇可爱;肉是我从肉行里借来的,新香可吃;因为事忙没来得及买果子,就用钱权当果子吧。”等祭祀完毕,就拿着肉招呼采购人员说:“快还到肉行里去吧。”人们都笑话他太吝啬了。

十是汤斌。清代康熙年间,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汤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其为人之吝啬十分出名。据有关文献记载,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查看家中账本,发现上面开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标签: 汤斌张允李越曹洪

更多文章

  • 齐哀王刘襄:竟是因为势力太大无法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哀王刘襄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了他父亲刘肥的王位,被封为“齐哀王”,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刘盈的母亲吕雉

  • 从武则天到太平公主:唐朝女人为何都爱欺负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历史本来是在不间断的时间里所上演的不间断的事件。但是,存在于我们记忆之中的历史,却往往是一些跳跃的闪光点。比如,我们常常觉得,秦皇之下即是汉武,雄汉之后便是盛唐。其余的,恐怕就“何足道哉”了。落实到我所感兴趣的唐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能轻而易举想起的,恐怕只有百世帝范唐太宗、一代女皇武则天和风流

  • 荀彧:最终为何被曹操间接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荀彧

    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发展到后期,虽然曹操本人没有走上称帝的道路,但晋魏王,加九锡的他早已有了帝王之实。网络配图对于曹操而言,他能够一步步走上封王的道路,离不开手下文臣武将的奋力用命,在曹操的谋士之中,荀彧自小就被世人称有“王佐之才”,按照一

  • 汉武帝立储君定律为何如此残忍!杀妃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

    19世纪,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道出了一句具有铁律性质的警世格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阿克顿的说法只能算是一种温和的描述。因为绝对权力所导致的岂止是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自然层面上这样评价女人:“本性上比较软弱,比较冷淡,女人比男人富有同情心……”而古罗马历史

  • 大明开国: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网络配图大明开国参见元末农民起义、明朝统一战争、西吴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人民受到空前压迫。1351年,元廷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治河”和“变钞”导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1351年5月,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郭子兴响应,聚众起

  • 巾帼英雄花木兰最后是被皇帝逼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花木兰

    日前,由于贾玲恶搞花木兰,使得花木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关于花木兰的谜题也一直困扰者史学界。花木兰到底姓魏还是姓花?花木兰故事的流行主要是依靠北朝民歌《木兰辞》,由于史书上没有对于木兰姓氏、籍贯的记载,所以对于花木兰的争论一直都存在着。网络配图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

  • 揭秘明世宗朱厚熜为何先后害死三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世宗

    明朝皇帝多昏君,明世宗朱厚熜便是其中的一个。嘉靖末年,民间竟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嘉者,家也。靖者,尽也。民穷财尽,糜有子遗也。”可见其昏庸程度。网络配图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07年—公元1567年),是明孝宗朱祐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公元1521年—公元15

  •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到底因为什么身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三思

    武承嗣、武三思均是唐朝人,并且都是武则天的侄子。两人因武则天巩固权势的需要而被起用,就此踏入仕途。武承嗣和武三思两人都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在做官时期两个人都没有作出什么功绩,最后都因为权势而死。武承嗣是武则天同母兄弟的儿子,被武则天起用后任命为礼部尚书,之后又升官两次,最后依靠关系登上宰相之位。然而,

  • 南齐高帝萧道成的登极之路:后废帝的滥杀受益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道成

    南齐的基业,始自萧道成。萧道成之所以日后建国,也是因刘宋的后废帝刘昱(死后被贬为苍梧王)荒淫滥杀而起变端所至。网络配图宋明帝死后第二年(474),桂阳王刘休范谋反,右卫将军萧道成临危受命,平灭反叛。476年,萧道成升任尚书左仆射(宰相)。南朝宋国后废帝刘昱即位时,才12岁。在太子东宫,这个孩子自小就

  • 爱新觉罗代善真的抢父亲努尔哈赤的女人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爱新觉罗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是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生于1583年8月19日 ,逝于1648年11月25日,享年65岁,在一众同辈兄弟里面,算是非常高寿的一位。代善是清朝四大贝勒之首,统领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早年随父亲征讨女真各部及蒙古部落中屡建军功,为人谦虚勤恳,在满洲八大旗中很有威信,更经历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