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张浚都有哪些功和过呢?

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张浚都有哪些功和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94 更新时间:2024/2/12 14:54:37

张浚和张俊都是南宋初年的名臣,都当过枢密使,都率军跟金军战斗过,名字读音还一样,所以容易被人搞混,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

张俊是“中兴四将”之一,又是贪婪媚上、陷害岳飞的帮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比较一致。但对张浚的评价就不太一样了,有人称赞他是抗金英雄,有人斥责他为误国狗熊,褒贬不一,相差很大。

南宋宰相张浚

张浚出生于官宦世家,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人,22岁就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可谓是年少得志。他先后担任过褒城令、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殿中侍御史等官职。1129年,苗刘之变发生,张浚联络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人起兵平叛,拥立高宗赵构复位。凭此功张浚受到赵构的赏识,踏入了朝廷核心决策圈子,官位也一路提升,最显赫时既是主持政务的宰相,又是主持军务的枢密使,集文武大权于一身。

张浚在历史上受人赞誉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其一是当御史言官的时候,敢于上书言事,指出皇帝和大臣的失误过错。赵构曾对他说:“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想要有所作为,希望你留下来辅佐我。”其二是发现培养了吴玠、赵开、刘子羽等一批人才,享有知人善任的美誉。其三是参与平定了苗刘之乱,拥立赵构复位。

其四是坚决主战,希望收复故土、一雪靖康之耻。南宋建立之初,赵构急于撇下中原、南渡避祸,张浚却主张坚守川陕之地,与金兵对抗。虽然在富平之战中失利,丢失了关陕之地,但总算为南宋保全了四川之地。宋孝宗即位后,张浚又力主北伐,表现出了极高的爱国热情。其五是不与秦桧为伍,宁愿被贬斥在外20多年,也不愿附和投降派的卖国求和主张,所以名声远播,“四方之士,莫不倾心”。

人无完人,作为朝廷重臣,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张浚犯有重大失误。他入朝当言官,是受当时主和派大臣黄潜善的推荐,他就投桃报李,首次弹劾之人就是抗战派大臣李刚,言诛笔伐,直指李刚为“国贼”,致使李刚罢相。但他对黄潜善、汪伯言的误国之罪却“缄口不言”。当时李刚正主持抗金大计,危急关头,纵有些不合规的权宜之策,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张浚不辨大局,邀清誉而误国事,实在是不智之举!

张浚担任川陕宣抚处置使时,曾制造过一起仅次于岳飞的冤案。张浚一到川陕,就制定了进攻战略,名将曲端认为不宜进攻,主张固守,但张浚不听,为了立威,还收缴了曲端的兵权。曲端直言进攻必败,张浚开始怀疑他有“反心”。后来富平战役果如曲端所料,宋军大败,张浚羞愧恼怒不已。恰巧此时有人举报曲端题写了贬损皇上的反诗:“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张浚趁机将曲端抓进监狱,酷刑拷问致其死亡,但也没拿到任何曲端谋反的实据。此事成为张浚终生的污点,很多人说,张浚杀曲端,与秦桧“莫须有”地害死岳飞有什么区别呀!

张浚曾指挥过三次大规模的对金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严重影响了南宋的国运。第一次是富平之战,他不听曲端等人劝说,贸然进攻,致使40万宋军大败溃逃,关陕之地全失。这是宋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兵团决战,宋军败得也最惨,说明张浚的军事指挥能力实在不咋样。经此一战,南宋失去了中原地区最后的根据地,只能龟缩于江南一隅。

富平之战

第二次是淮西战役,仗还没打,宋军内部发生哗变,不战而败。当时在张浚的强烈建议下,朝廷罢免了刘光世的兵权,提拔刘的部将王德当了主帅,郦琼为副手,兵部尚书吕祉当监军。当时不少人包括岳飞都提醒张浚这样的人事安排有风险,因为郦琼与王德平素就不合,对王德位居自己之上肯定不满,而吕祉是一介书生,根本镇不住这些军中悍将。但张浚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最后郦琼果真反叛,杀死吕祉,裹挟4万多人投奔了金国扶植的“伪齐”政权,宋金军事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南宋在江淮一带的防线被彻底打乱。

第三次是隆兴北伐。宋孝宗即位后,任命被贬斥在外20多年的张浚为枢密使,集中八万兵力,誓师北伐。刚开始宋军连战连捷,形势大好。但后来因为将领争功争权,张浚协调不力,导致将领们各行其是,互不配合,在金军反击之下,宋军大败而回,而此时张浚的指挥部远在战场之外数百里。他显然没有“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能力,只能又一次把南宋推向屈辱求和的惨境。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需要多方面的视角,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就有所不同,这可能就是历史上人们对张浚评价迥异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张浚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他忠君爱国,胸怀大志,但大局观不强,才略不够,刚愎急躁,往往“好心办坏事”。正如朱熹所说:“张魏公(张浚)材力虽不逮,而忠义之心,虽妇人孺子亦皆知之。”

标签: 宋朝张浚

更多文章

  • 清朝第一位皇后,孟古哲哲的儿子也是厉害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孟古哲哲,清朝

    你们知道孟古哲哲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孟古哲哲是清朝第一个被追封为皇后的女人,虽然她是努尔哈赤的三大妃之一,但是却并不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妃子,努尔哈赤最宠爱的是阿巴亥,孟古哲哲之所以能够被追封为皇后,主要得益于她的儿子皇太极。皇太极继位后称帝建立大清,正式当上皇帝,也就是说,皇

  • 他是太平天国名将,韦俊最后为什么投降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韦俊,清朝,太平天国

    对韦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韦俊原名韦志俊,出生于1826年,是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人。韦家在当地是大户,家资丰厚,韦俊跟随哥哥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并且将家产捐出。当时的国宗不少,但有能力的不多,比如洪秀全的两个哥哥,全无才能,但韦俊是个例外,他作战勇敢,能够

  • 孝康章皇后为什么不受宠?生了一儿子最后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孝康章皇后,清朝

    还不知道孝康章皇后为什么不受宠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时候很多女人都是很早就出嫁的。在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普遍都比较低,因此会在十来岁的年纪的时候就寻一个好人家,早些生子,为男人传宗接代。这个女人也是如此,却与寻常女子完全不同。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嫁了人,结婚

  • 赵匡胤把兵权从大将手中收回来,那兵权又都给了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赵匡胤

    杯酒把兵权从大将手中收回来了,那这收回的兵权又都给了谁呢?可能到这个大家就有点懵了吧,兵权都收回来了,还给出去干嘛啊。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那么大家应该就好奇了吧,来听小编讲讲吧。首先,先来讲讲为什么要释兵权。大家都知道宋朝江山来自陈桥兵变,胁迫后周孤儿寡母得到江山。得位不算很光明正大,让赵匡

  • 保了蜀国20年不灭,王平都有哪些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王平

    刘备的一生可以用运筹帷幄来形容,他招募了许多贤人异士,结交了很多好友,多年来一心在为壮大蜀汉而奋斗,为儿子刘禅继位铺路。刘备作为掌权之人,他深知诸葛亮是位有能力的人,于是临死的时候将他封为托孤大臣。刘备就要死了,可心里所挂念的依旧是蜀汉的未来。诸葛亮平生谁也看不上,唯独对马谡信任的很。刘备为了蜀汉大

  • 方杰有多厉害?方腊手下第一名将,力战梁山6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方杰,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方腊手下第一名将方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方腊手下有八大天王,个个本领非凡。因此,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时,才会栽那么大一个跟头。其中,方腊之侄方杰更被方腊赞为南国第一名将,他手持方天画戟,勇猛无敌。方腊身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还据守要塞

  • 朱文正: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也是明朝第五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文正,明朝

    说到朱文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元朝统治者极其腐败,民不聊生,苟延残喘。朱元璋揭竿而起,南征北战,他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和陈友谅,张士诚作战,运筹帷幄,放眼天下。在朱元璋不断战斗中,他曾经遭遇到背叛。大将绍荣和赵继祖密谋要杀害他,朱元璋把二人处死,

  • 拥有天下最具权势的父母,刘盈的童年并不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盈,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盈的童年过得非常的不好,公元前213年,也就是秦始皇34年,刘邦在沛县做亭长,娶了吕雉为妻,次年生下一女叫刘乐,也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再次年,又生下一子,就是刘盈,到了公元前205年,刘邦不宣而战,迅速在洛阳

  • 孙承宗:曾逼得努尔哈赤退兵700多里,晚年却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承宗,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孙承宗的故事。明朝末年,北方女真部落崛起,努尔哈赤起兵造反,但乱世出英雄,明朝也出现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其中有一个人叫孙承宗,他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军事谋略非常厉害,曾经逼得努尔哈赤退兵700多

  • 王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跟宋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英,宋朝

    王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矮脚虎王英,当属梁山好汉中的卑劣之徒,此人品行低劣,滥杀无辜不说,而且好美色,做事情没有底限。王英本是两淮人氏,身材不高,精通武艺,所以江湖人称矮脚虎。他本是赶车的车夫,在赶车送货时,看到客人财资颇多,见财起意,抢劫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