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玄之乱是怎么回事?桓玄为什么夺位?

桓玄之乱是怎么回事?桓玄为什么夺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42 更新时间:2023/12/4 13:06:03

桓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权臣,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将领。5岁时他就承袭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之后带兵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一大片的土地,等到他杀死司马道子等人就夺去了朝廷的大权。

桓玄画像

桓玄当时已经命令朝廷下旨封自己为大将军和相国,另外还划给自己总共十个郡,封自己为楚王。虽然已经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朝廷的真正掌控者,但是桓玄的野心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就开始图谋篡位。

公元403年的十一月时,桓玄先自己准备好称帝的冠冕和车马仪仗,还把自己王妃封为王后,世子封为太子。不久,他就命人写好禅让的诏书逼迫当时东晋名义上的皇帝晋安帝抄写。然后,桓玄在百官的配合下装模作样地推辞了一下后,正式登基为帝,并且改元“永始”。后世把这次篡位称之为“桓玄之乱”,他建立的政权被称为“桓楚”。

桓玄即位后不顾朝政,荒淫无道,所以第二年以刘裕为首的不少将领前来攻打。桓玄战败,不久去世。之后桓氏家族作为余党仍然不断反抗,直到410年才被彻底消灭,桓楚政权灭亡。

桓玄无底的野心以及之后的叛乱行为,大概都是应该是继承了他父亲桓温遗传的基因。桓温晚年也是权势滔天,不仅废立过皇帝,谋害诛杀过有威胁的大臣,还多次拒绝朝廷的入朝诏命,颇有谋朝篡位的迹象。

桓温与桓玄什么关系

桓温是桓玄的父亲,两人都是东晋著名的将领和权臣,也都颇有野心,不过区别是桓温有篡位之心但到死没有实施,而桓玄却“青出于蓝”地成功谋朝篡位,建立了桓楚政权。就这一点来说,桓玄的野心应该是受父亲的影响和遗传。

桓温画像

桓温因为娶了晋明帝司马绍的嫡长女为妻当上了驸马,后来成为将军不断南征北战。桓温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因为平定蜀地的“成汉”政权而加官进爵。因为声名大振有功高震主之嫌,桓温开始受到朝廷的忌惮和打压,北伐的上书也几次被拒绝,同时不断招募军队强大自己。等到朝廷派去北伐的军队屡次战败,桓温得以真正掌握朝廷大权。

于是,桓温开始了他的三次北伐战争。第一次,他带军兵临长安,第二次收复了洛阳,可惜第三次战败,失利而回。桓温通过废立皇帝、谋害敌对的大臣从而在朝廷建立强大的威严,简直权势滔天。之后,桓温患病,想要在死前求一个九锡之礼,最后未成。死后被朝廷追封为丞相,谥号宣武。

桓温死时,儿子桓玄只有5岁,不过也承袭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因为父亲晚年有把持朝政有意图不轨的嫌疑,桓玄年轻时朝廷一直不敢重用他。等到桓玄篡位成功,称帝为皇后,他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墓为永崇陵。

虽然桓温与桓玄都有不轨之心,但不论是在世时还是后世,人们对桓温的评价都远远高于桓玄,这与他最后没有真正踏出篡位那一步有关。

桓玄斗鹅

“桓玄斗鹅”是关于东晋权臣桓玄小时候的一个轶事典故,出自南北朝创作《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的故事集,记录了许多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通过这一个个故事可以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甚至了解那个时代。

斗鹅

书中对“桓玄斗鹅”的故事描写,只有短短七八十个字。桓玄小时候,喜欢和自己的兄弟养鹅来斗。但是因为自己养的鹅不如别人,总是斗输所以内心不忿。于是,桓玄大晚上偷偷跑到了养鹅的围栏里,杀掉了他们养的所有的鹅。天亮后,家人们看到鹅惨死的场景,都惊吓地以为是有妖怪作祟,就去向当时是车骑将军的桓冲汇报。桓冲知道后,说:“没有什么妖怪,肯定是桓玄在开玩笑。”于是家人前去追问桓玄,果然如此。

这个故事从小处来说,桓玄小时候是一个顽皮捣蛋的孩童;当如果结合他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往大了说,则可以认为桓玄是一个心胸狭窄报复很强的人。所谓“三岁看到大”,只是因为斗鹅输了就把自己堂兄弟的鹅都杀了,还是大半夜偷偷摸摸地做事,这可以看出一些桓玄后来夺取政权谋朝篡位的苗头。

此外,《世说新语》里还有一个桓玄下笔成章的故事。桓玄擅长写文,一次为人写悼词,吟啸了良久一坐下就写好了,还有一次他接受他人的道贺,贺书一到他就回复,写下得文采非常又毫不相同。

标签: 桓玄之乱

更多文章

  • 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名将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

    一提到北宋的武将世家,人们很自然的想到杨家将,在民间小说中,杨家将满门忠烈,为北宋王朝抵御外患,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天波府杨家也是当时最显赫的武将家族。但杨家将毕竟是小说,其实北宋时期最显赫的武将世家,不是杨家将,而是姓曹!曹家名将辈出,历任高官,威震朝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曹家将的奠基人是北宋名

  • 洪亮吉与老先生的故事 老师不能打他还要写保证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老先生

    在您的印象中,古代私塾的老先生是一副什么形象?威凛,严厉,刻板,了无生趣,整天呆滞着脸,背剪着手,踱着方步,或许是长袍马褂老学究,或许是端严肃穆木菩萨,总之,可敬不可亲,可畏不可近。但清朝大学者洪亮吉的老师却不一样,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很另类。洪亮吉小时侯特别顽皮,不是在底下搞小动作,就是在作业本上画“

  • 沈德潜主要成就一览,清代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著名学者。祖籍浙江吴兴郡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封光禄大夫,兼太子太傅,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三十四年,病逝。作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

  • 隋文帝到底有多幸运 不想到皇帝都被人用刀架着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隋文帝

    都言皇权尊贵,世人羡慕皇位上高高坐着的那个人,但是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位皇帝却是稀奇的很,他本无心帝位,却是被皇位自己找上门来,被人逼着戴上皇冠成了皇帝,并且此人还被称为千古一帝,可以说是运气做好的皇帝了!这位幸运的皇帝就是隋文帝。隋朝一直是历史上风评比较复杂的一个朝代,和秦朝一样,这两个朝代的君主都被

  • 明朝忠臣于谦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抄家的士兵都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于谦

    在宦官的吹捧之下,朱祁镇以为自己实在是了不起,于是就效仿朱棣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却连朱祁镇都被瓦剌活捉了。朱祁镇为了活命,居然亲自带着瓦剌的人攻打自己的城池。就在明朝的人全部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这时候一个叫做于谦的人站了出来。他重立皇帝,并且主动应对瓦剌的进攻。最终使得瓦剌败北。瓦剌兵败之后朱祁镇也

  • 有关于郑玄的轶事有哪些 他的墓地位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汉,郑玄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轶事典故郑君草相传郑玄酷爱车前草,因此车前草又以郑玄命名,被称为郑君草。精通术数郑玄对术数之学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成名很早。据《郑玄别传》记载,郑玄十七岁时,有一天正在家读书,忽见刮起了大风,他

  • 朱元璋跌倒众人视而不见,只有他冲上去搀扶反而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我们都说在古代伴君如伴虎,因为皇帝的权利最大,可能你不经意的举动就会丢了性命,所以说在皇帝身边可要小心翼翼。我们在现代都知道扶不扶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可是你听说过在古代也有吗?在古代不仅有,而且还发生在一位皇帝身上,这个人就是朱元璋。对朱元璋我们都非常熟悉,不仅是因为他建立了大明,更是因为他是一名草根

  • 溥仪从监狱出来后去理发,问了什么问题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溥仪,清朝

    溥仪从监狱出来后去理发,问了一个问题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1959年12月9日,溥仪从辽宁抚顺乘坐火车,回到了阔别35年的故乡-北京。35年前,他像是一个丧家之犬,从北京仓皇出逃到天津,住进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投进日本人的怀抱,开始了长达21年的傀儡生涯;

  • 溥仪作为大清最后的皇帝,她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溥仪,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溥仪的童年可怜吗?作为大清最后的皇帝,他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农历正月十四,一年中最开始的日子,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在醇亲王府。时间过了三年,未满三周岁的溥仪因为光绪帝生病,被慈禧太后接到宫中抚养,并在光绪帝去世后继承皇位。那年十二月,雪

  • 孙策有什么过人之处,让袁术对他忌惮万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策,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小霸王孙策到底有啥本事?袁术无视关羽,却对他忌惮万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君子和而不同,这句出自《论语·子路》的经典语录用在孙策身上可谓是恰如其分,一点也不为过。和而不同,本意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也可引申为既能齐心合力做事,又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