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藩王兵变,燕王朱棣和宁王朱宸濠差别这么大?

同样是藩王兵变,燕王朱棣和宁王朱宸濠差别这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78 更新时间:2024/1/17 15:44:11

明王朝的建立者就是朱元璋,他经历了很多的苦难,最后才开创出了一个新的王朝。按照朱元璋的构想,他的儿子朱标,继承大业之后,大明王朝仍旧是一片繁华,仍旧是一片明朗。然而就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所有的构想都成为了一纸空谈。朱元璋在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时候,直接跨越了儿子,选择把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年少轻狂的朱允炆,上位之后就推行“削藩”,这样的举动,本就损害了很多藩王的利益。

在这一股烈火熊熊燃烧的过程中,燕王朱棣,就站了出来,最后和其他的一些藩王抱团取暖。成功的替代了朱允炆,成为大明王朝的新继承者。但细看明朝历史,和燕王朱棣一样起兵造反的人,还有宁王朱宸濠,但是他在最后所落得的结局就比较惨,直接丢失了皇族的身份,成为了平头老百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反差?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燕王朱棣掀起的靖难之役

1、惨烈的靖难之役

从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到公元1402年这一时期,明王朝的统治内部出现了大的变动。燕王朱棣在当时发动了一场兵变,而这一场兵变的目的就是让朱允炆下台,而他自己成为这个王朝的新掌管者。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还是比较久的,燕王朱棣在当时所镇守的地方是最为偏远的。这就令人更加的奇怪,为什么如此远的距离,朱棣还能够一路杀到南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就不得不提朱元璋在位时所推行的一些政策,朱元璋创建了明王朝之后,为了牢牢的把权力巩固在自己的手上,防止朝堂中的一些宦官或者是外戚专权。所以就推出了藩王制度,在这一制度的指引下,所有掌握实权的人基本上都是他们朱家的人。尽管如此她还是不放心的,所以在对这些儿子进行分封的时候,也进行了权力的剥削。为了防止他们有谋篡之心,朱元璋就下令,各个地方的藩王,如果没有接到朝廷的诏书,是一律不能够进京城的。正是在这条条框框之下,各个藩王之间的联系也并不是特别的亲密,甚至还有些生疏。

而在公元1399年的时候,燕王朱棣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打出了“清君侧”的名义,带领着一众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发。而朱棣要清的人,就是扶持朱允炆去推行削藩政策的这些人,比如说黄子澄,又比如说齐泰。至此,靖难之役的序幕就被拉开了。

2、朱棣背水一战

发动这一场战争之后,朱棣也深知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他拼尽全力的一路杀过来,用行动诠释了背水一战。最终拿下了都城,并且让朱允炆下台。此时迎接他的就是风光无限,而他自己也就顺利的成为了大明王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统治者,也就是明成祖。

经历这场战争的时候,朱棣也联系了其余藩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宁王朱权。当时他们几个人同心合力。并且朱棣在当时允诺,如果自己上位之后,一定让朱权手握重兵,并且把一半的江山都分给他。所以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站在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关系比较好,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共同的利益。

二、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兵变

1、闲散王爷朱宸濠

其实宁王朱宸濠在当时发动的这一场兵变相比起靖难之役,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朱棣在当时发动兵变是因为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而宁王朱宸濠,完全做一个比较清散的王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他当时偏偏不那样,反而学习了他的太爷爷,也就是宁王朱权。想的是奋力一搏成为这个国家的新王,但最后却成为了南辕北辙。

2、朱宸濠的处境

宁王朱宸濠在当时的处境还是蛮不错的,按辈分来看,明朝当时的执政者就是明武宗也就是朱厚照。当朝的执政者还得喊他一声叔叔,这就和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关系比较像,按血缘关系,大家都是叔侄。但唯一不同的便是,朱厚照执政期间虽然也谈于翔了,但是朝堂上面的事情还是比较清醒的。任何人所做的事情,只要威胁到了皇权,威胁到了他自身的利益,他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决策。

3、朱宸濠反叛失败

就像王公贵族的亲情,一直都是比较淡漠的重视血缘关系摆在眼前又算什么?执政者之所以尊重你,那是因为你还有可以利用的余地,或者是你还有这个才能比较效忠于他。而有一天丧失了被重用的能力后,又或者是萌生了一种谋逆之心,那当朝执政者又怎会视而不见?所以就在宁王朱宸濠发动叛变的时候,朱厚照表现的特别坚定。

摆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大义灭亲。在他的眼里,自己的叔叔就是乱臣贼子,对于乱臣贼子,那是杀无赦的。此时的朱厚照已经把血缘关系抛在了脑后,更把叔侄关系也放在了一边。朱厚照压制了这一次宁王之乱后,仍旧是逍遥快活的君王,仍旧是明王朝的执政者,生活还是像往常那般自在。

三、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

1、建文帝和明武帝,看待亲情完全不同

建文帝在当时生性是至孝的,并且从小的时候就天资聪颖,特别好学,所以深受朱元璋的喜欢。就在他上位之后才逐渐的开始推出削藩。毕竟朱元璋在当时重新立太子的时候,已经跨越了儿子这一辈,然而儿子这一辈里面,能力最强的人就是朱棣。这已经让朱棣特别的不服气,而建文帝上位后的做法,更让朱棣愤恨。

当时的建文帝也知道藩王朱棣对于自己而言所造成的威胁有多么大,就听信了身边这些臣子的建议。但是他也明白,要想完全把朱棣压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朱允炆对于亲情还是特别看重的,他没有忘却朱棣是他的叔叔。更加不想背负杀掉自己亲叔叔的罪名,遭到天下人的指指点点。所以在压制朱棣的过程中,士兵们也完全没有拿出百分百的力量和驻地对抗。

而朱厚照就完全不同,按辈分来说虽然宁王朱宸濠是他的叔叔。但是在利益的面前,朱厚照脑子特别的清醒,完全没有碍于名分或者是碍于天下人的说法,反而来了个快刀斩乱麻,这也就可以看得出来,朱厚照对于亲情还是比较淡薄的。

2、反叛的策略不同

1、朱棣反叛

朱棣在当时反叛的时候,所面对的是建文帝,然后在建文帝周围的臣子就是黄子澄,推出来的做法就是削藩。在最开始推行这个政策的时候,针对的是那些实力特别薄弱的藩王,把实力最为强劲的朱棣放在了最后。按照兵家擒贼先擒王的打法来看,这样的方式,就有着很大的问题,直白的说就是战术出现了重大失误。更何况朱棣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选择背水一战,最终大获全胜。

并且站在利益的这个角度来看,朱棣称得上是很无奈。就像在最后,去笼络宁王朱权时,朱棣所说的话语也是不得不反,并且《明史》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在众人受到压迫的时候,朱棣站了出来,成为了受压迫这一方的领导者,自然而然能够凝聚很多的力量。

2、朱宸濠反叛

朱宸濠在反叛的时候,所面对的人是朱厚照,并且朱厚照所采纳的建议是王守仁提出来的,最强有力的证明就是“疑兵之计”,先让宁王迷迷糊糊,紧接着让他半信半疑。等到宁王朱宸濠真正察觉的时候,都已经晚了。完全没有力量做出反抗,并且他的后院,还因为王守仁所提出的调虎离山计而着了火。在一瞬间就失去了所有的优势,从主动变为了被动。所以朱宸濠所发动的兵变和反叛,仅仅只持续了43天就以失败落下了帷幕。

但宁王朱宸濠在发动反叛,完全就是出于个人的利益。似乎这个闲散的王爷让他过得很不习惯,而他的野心是成为这个王朝的主宰者,而不是一片区域的主宰者。所以他的出发点似乎就是扭曲的,也完全不可能支撑着他取得成功。

结语:

虽然宁王朱宸濠和燕王朱棣,他们两个人都曾经掀起过叛乱,并且他们二人也同样都是藩王。但在最后所落得的结局却有着千差万别。但仔细想来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如何成为一个领导者,以及成为了领导者之后,如何带领手下的人。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所采用的战术过于绵柔,并且手下大臣黄子澄,采用策略也有问题,还战线拖得太长。而宸濠之乱,朱厚照信任能臣王守仁,最终快刀斩乱麻。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开国大将,死后朱元璋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常遇春,明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因为在他的头上,还有另一个元朝皇帝。此时的元朝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南方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与元朝决战的资格。朱元璋北伐势在必行,以徐达、常遇春为统帅,派出25万大军进攻元朝。带兵打

  •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则天为何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晚年生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他是干古一帝 ,但却也弑兄逼父, 他在古代备受追捧, 却在近代惨遭谩骂, 所有功绩被严重抹黑 ,甚至被人严重低估,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中华历史上第三位干古一帝 ,第一位是秦始皇, 第二位是汉武帝 ,第三位就是这个唐朝

  • 元善见称“朕”后,高澄气得破口大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高澄,南北朝

    你们知道元善见称“朕”后,高澄气得破口大骂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由于很多影视剧(特别是清朝背景的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的皇帝除了“朕”就没有别的自称了。然而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皇帝并不是天天都把“朕”挂在嘴边上。皇权空前加强的明清两朝皇帝都是这样,更不要说皇权

  • 但凡骑过的卢马的人都死了 刘备骑的卢马为何是一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的卢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的卢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卢马自古便被称作为名马,因其外貌眼下泪槽,妿中白点,且极其俊美能日行千里而被人所熟知。回忆起三国时期的卢马的历任主人,除了刘备之外,几乎都被的卢马妨主而死去。例如当初刘备以皇亲的身份投靠刘表之时,其坐下降将张武便因骑的卢马而被赵

  • 孝圣宪皇后如何独得雍正爱护,更是为她放下了帝王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圣宪皇后,雍正

    清朝统领中国不过200多年,12位君主却个个出名,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有这么一个女人,独得2位皇帝爱护,乾隆更是为她放下帝王尊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孝圣宪皇后,生于1693年,满洲镶黄旗人,是四品官员凌柱的女儿,13岁那年就嫁给胤禛,未来

  • 萧何为何能成为汉初三杰之一?刘邦依靠他屡败屡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刘邦

    萧何是刘邦的沛县老乡,一直在县里工作,在刘邦当无赖混混的时候,就很照顾刘邦。在刘邦当了亭长以后,有一次公干去咸阳,很多兄弟都送了三百钱当路费,只有萧何最大方,他送了五百钱,所以说从那个时候起,萧何就最赏识刘邦,这也让刘邦深深的记在了心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都是吕布手下大将,张辽和高顺的结局为何大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顺,三国

    张辽和高顺都曾是吕布手下大将,仅从在吕布军中的表现来说,高顺军事才能的表现似乎还要高于张辽。但当曹操攻破下邳城后,张辽投降为曹操所接受,而高顺却和吕布一道被曹操所杀。都是吕布手下将领,曹操为什么接受张辽投降而杀了高顺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辽 图片来源

  •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赵云的儿子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云,儿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儿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纵观我国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到现如今的新中国,我们中华民族凭借着自己不屈的性格,虽然经历过许多的困苦磨难,但是这些磨难并没有成为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传承底蕴非常深厚,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他们汇集起

  • 蜀汉哪个将军的死。最令刘备伤心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三国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执意东征伐吴,结果在夷陵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全军覆没。夷陵之战,不仅使蜀汉国元气大伤,也间接导致了刘备忧愤而死。事后,诸葛亮感叹说,如果法正还在,就能够劝说主上,使他不进行这次东征;即便是刘备一意孤行,也不会败得这样惨重。能让诸葛亮说这话,可见法正这个人在刘备

  • 十二阿哥胤祹有夺嫡之力为何不争不抢?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胤祹,清朝

    胤祹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若是说起康熙王朝,那么其后期的夺位之争不可不提。九子夺嫡的结局不仅惨烈,而且让人唏嘘不已。这场卷入了众多皇子的夺储之争最终以四阿哥胤禛的胜利落下了帷幕。胤禛即位后,其他夺位的皇子日子过得有多凄惨不言而喻。可有这样一位皇子,他拥有夺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