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戛尔尼访华背景?访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马戛尔尼访华背景?访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2/10 8:26:49

马戛尔尼是英国的使者,他是前往中国来给大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寿的。根据历史可以知道马戛尔尼访华背景是这样的:18世纪的欧洲有着许多关于中国的传说,比如东方遍地是黄金,欧洲人都十分崇尚中国的生活。当时的英国学者们认为英国要想更加强大就要向中国学习,就像大作家伏尔泰所说的,英国人应当是中国人的徒弟。欧洲人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因为儒家思想,中国整个国家都十分和睦亲善,百姓也十分淳朴,团结。这是史料记载中一段关于马戛尔尼访华背景的描述。

马戛尔尼访华背景中英国方面的历史背景是到了18世纪的后半页,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膨胀,在中国的广州这一座通商口岸早就不能满足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需要。在乾隆二十五年的时侯,英国国就答应了东印度公司的要求,派遣了一位使者,从英国出发来中国协商关于商业贸易的问题。但无奈的是,这位使者在海上因为疾病去世,协商的问题也就耽误了,直到数年后,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而且中国的瓷器、茶叶在英国都十分受欢迎,英国才派遣马戛尔尼再次访华。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戛尔尼使团离开英国之时,当时英国的内务部长叮嘱他说,一定要服从中国的礼仪,但不要损害了英国国家的利益。

根据记载,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原因有许多,但是最终导致马戛尔尼访华失败,是因为中英礼节问题,往大里说就是中国和英国的主权问题。根据历史记载,1793年6月马戛尔尼率领的使团就已经到达天津港。由钦差大臣亲自到天津接待。此时正是夏天,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内避暑,于是便让钦差大臣护送马戛尔尼等使者去避暑山庄觐见。但是外交活动还没有开始,礼节的问题就已经发生。清朝政府强烈要求马戛尔尼他们按照附属国的礼仪行中国的三跪九叩大礼。但是马戛尔尼认为这是一种侮辱歧视的行为。关于利益的纷争从天津一直到承德都没有妥协,乾隆皇帝听到后十分生气,对英国使者不理睬。这便是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马戛尔尼认为,英国与清朝是两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并且马戛尔尼是英国的使臣,是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但是在大清国方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认为天下万国都是大清的附属国,万国仰视大清国。天下没有人可以和大清皇帝平起平坐,就算是英国皇帝亲自来也得下跪。乾隆皇帝直接避而不见,让马戛尔尼很苦恼,为了这次来到中国的协商成功,英国全国准备了很长时间。所以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原因一直是中英两国之间的隔阂,触怒了乾隆皇帝,这次访华也就不欢而散。

马戛尔尼访华影响十分深远,史料记载马戛尔尼访华是一次失败的经历。马戛尔尼访华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和对中国的态度。当时清朝军事十分落后,马戛尔尼都看在眼里,并且看透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并且清朝落后的封建体制和官僚制度危机重重,马戛尔尼看破清政府的问题所在。当时清政府正处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从上到下都十分自负,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这群欧洲使者却看出中国早已外强中干。马戛尔尼访华影响,第二点就是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埋下伏笔。马戛尔尼访华之后,欧洲人彻底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认为中国早已不堪一击。并认为中国统治者顽固不化,只有动武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派遣使团礼貌谦虚的对待中国已经没有任作用。而且当时英国正在实行对印度的全面殖民,财政正在亏损,为了盈利必须和中国开展贸易,面对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只能侵略。

马戛尔尼访华影响的第三方面就是因为乾隆王朝的愚昧无知与自负,彻底让中国失去全面融入世界的机会。马戛尔尼访华的实质就是当时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的第一次近距离的交流。史学家称如果清政府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这次机会,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到了清朝晚期中国人民也不会承受那么多的灾难。公元1792年马戛尔尼率领浩浩荡荡的使团,从海上而来。携带了大量英国的先进科技产品和金银财宝,其实马戛尔尼也不是白来的,马戛尔尼访华要求可以概括为五点。马戛尔尼访华要求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英国商人在中国沿海的舟山,宁波,天津等港口城市进行贸易活动。因为当时英国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产品堆积如山,积极与中国进行贸易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马戛尔尼访华第二点要求是,准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货栈,货栈也就是英国商人的来往仓库,当时欧洲上层贵族极其喜欢中国的瓷器、茶叶之类的产品,瓷器一经销售到欧洲大陆便被热捧,价格更是高得上天。

第三点是在舟山附近的一个小岛上面和广州附近开辟一隅土地,可以让英国商船在那里停泊、暂居、存放货物。这个要求是为了链接舟山、天津、北京一线,使英国商品流通顺畅。马戛尔尼访华要求第四点是,英国商人在澳门、广州两地的内河进出运送货物时,可以免去税务或者可以减除一点税务。针对中国的税务一直都是大臣为所欲为的制定,进出口税务都高的离谱这个问题,英国又提出了第五条要求,要求在粤海关免除一切税务,而且要求中国公布一切关税方面的税率问题,好让各国都有章可循,不会再出现税率高得离谱的问题。

标签: 马戛尔尼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马皇后生病为何一直不肯服药?马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马皇后

    马皇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他还未登基前就娶了的妻子,有野史记载她名叫马秀英。元末,朝廷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因此当时爆发了农民起义,称为“红巾军”,马皇后的养父郭子兴也起兵响应。朱元璋前来投奔,并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马氏也因此被许配给了朱元璋。之后,两人夫唱妇随,马氏随着丈夫四处征战,两人同

  • 乾隆禅位于嘉庆后为何大权一直攥在自己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清朝,嘉庆

    嘉庆帝,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第十五个儿子,在乾隆之后继位登基,为嘉庆皇帝。嘉庆帝是个很悲催的皇帝,因为乾隆帝这个人极为懂得养生,所以身体很棒,活的也长久。虽然康熙皇帝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乾隆帝却是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若不是他主动禅位,绝对超过康熙大帝,成为清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没错

  • 蓝玉是怎样被朱元璋重用的?蓝玉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蓝玉,朱元璋,明朝

    蓝玉,明初大将,大将军常遇春妻弟,出生年月不详,公元1393年逝世,蓝玉为安徽定远人,与胡惟庸是同乡。在姐夫常遇春帐下效力时蓝玉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他,后来他更是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蓝玉一生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十分惊人。从有记载开始,就能看见他一生的傲人功绩。洪

  • 法国国王腓力六世为何为何被称为“幸运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腓力六世,国王,幸运王,法国

    中世纪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别名幸运王。在卡佩王朝查理四世去世后,因为没有男性嫡系继承人,腓力六世在大教堂被加冕为法国国王,也成为了卡瓦卡王朝的第一位国王。腓力六世被人们称为幸运王是有原因的,在王位继承上,偏偏遇到查理四世没有男性继承人,要知道查理四世有三个老婆,但是没有男性继承人。跟腓力六世进行竞争王位

  • 元末将领孛罗帖木儿:曾多次击败红巾军等义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孛罗帖木儿,元朝,名将,

    孛罗帖木儿(?-1365)元末将领。蒙古散只兀氏。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之子。从父镇压红巾军起义。至正十七年(1357)父死,他引兵退驻井陉口。次年,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引兵陷曹州(今山东菏泽),擒杀宋官武宰相等。十九年驻兵山西,战败关先生等。二十二年,升中书平章事。孛罗帖木儿和另一系军阀王保保(

  • 郭威与柴皇后恩爱,他们的儿子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威,柴皇后

    郭威,后周太祖皇帝。作为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的儿子有几个?他们分别的际遇如何?在郭威死后,郭威的儿子中哪一个继承了他的大统,成为了新一代的后周皇帝呢?请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众所周知,郭威的正妻乃是唐庄宗之妃嫔柴氏,自从柴氏嫁与郭威为妻后,一心襄助夫君,郭威的仕途之路也的确是越走越顺当,官也是越

  • 夏姬生得国色天香艳若桃李,看看她的风流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姬

    《列女传·孽嬖篇》记载:“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由于对女性行为操守的束缚尚未形成,所以导致了春秋男女之事的混乱和开放。而夏姬这位乱世之中有名的美女,可以说是典型中的典型。她与君臣三人同时交好,

  • 揭秘汉平帝是被王莽下毒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莽

    汉平帝刘衎说起汉平帝刘衎,相信很多的人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出生于公元前9年,在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他的名字叫做刘箕子,是元帝的孙子,也是中山王刘邦的儿子,在哀帝离开这个世界后,他成为了皇帝。对于他来说成为皇帝只有五年,但是在整个皇帝的生涯中,刘衎还是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的。汉平帝康陵对于刘衎,有些人说是

  • 隋炀帝侯夫人:没走皇宫红地毯愤而自杀的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侯夫人

    古往今来,人们大都用三千佳丽来形容古代皇帝后宫的美女云集,由此可见古代皇宫中的女人之多。然而,令人可叹的是,三千美女面对一个皇帝,如何等来一夜皇帝的临幸?就算一人一天不重复,也要九到十年才能轮得过来,何况还有专宠的贵妃、嫉妒的皇后,再加上皇帝挑肥拣瘦,因此,许多宫女入宫以后,终生未见皇帝一面,更不用

  • 燕国的太子丹是谁 太子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子丹

    太子丹是个固执的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燕国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无论如何都拼不过秦国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就已经有崛起的迹象,商鞅之后,经过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几代君主的努力,逐渐才走到了今天这种强盛的地步,燕国作为一个实力并不算太强的国家,如果跟秦国硬碰硬,结局很有可能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燕国太子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