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明三大案主角:大明王朝皇帝中最窝囊的皇帝

晚明三大案主角:大明王朝皇帝中最窝囊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25 更新时间:2024/1/16 12:05:50

他生在帝王家贵为皇长子,显赫背景下,却因为母亲出身宫女更突出的是卑贱,如此尴尬的身份让年幼的他就卷起了一场立太子的“国本之争”;几十年风波甫定,艰难地入主东宫的他又莫名其妙差点被一个疯子用棒子呼死;老爹万历在龙椅上磨蹭了快五十年终于晏驾,他却发现传给他的除了紫禁城还有党争复杂的前朝和乌烟瘴气的后宫;他决心阔步前行却陷在党争和宫斗的中心被一撮人抱着大腿;他想振翅高飞却连羽毛都没捋顺就驾鹤西去了;就连他驾崩后,都被无数人继续利用炒作,死都死不安生。

他是“国本之争”的中心,是“晚明三大案”的主角,总渴望着安宁平静但一辈子莫名其妙地躺枪。他是大明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干了不到一个月就因纵欲和怪药送了命,短暂但风波奇多,终是写就一段复杂的传奇。他的一生就是一个诡异的玩笑,皇帝中的躺枪弟,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如果亲爱的读者们还记得之前我们讲万历时,提到的争太子的故事的话,应该对“朱常洛”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是万历的长子,但母亲恭妃出身卑微而不受万历老子待见,聪明漂亮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才是万历心仪的储君人选,而满朝文武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无数言官秉持着“长子继承”的传统礼教为了他的太子地位前仆后继斗争了几十年,终于为他夺到了这一尊贵。无辜的朱常洛就这样神通广大地“引导”了一个帝国的统治集团久久不息的壮阔波澜,从此开了他的倒霉躺枪模式,用生命诠释了“你不找事儿不代表事儿不找你”这句无奈的格言。

百般波折当上太子的朱常洛日子并没有因此好过起来。万历四十三年五月,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此人手持凶器,打伤前门的守门老太监,直冲进内宫,乍一看这情景令人不由得想起武侠小说里面的蒙面黑衣人,江湖上武功盖世的刺客秘杀太子的桥段。而现实却是,这个人就是个普通瘪三,凶器就是根木棍,还没进内门就被一群太监七手八脚制服了。虽然剧情low到搞笑,但毕竟是在东宫行凶的大事,这个肇事者即刻被送到了守卫指挥处受审。几天之后,经过从御史到刑部重重审查后,万历得到了这样一个解释:此人名叫张差,蓟州人,之所以会闯入慈庆宫是因为家里的柴草被烧了,他气得要告御状,受人指使误入太子宫殿,而且,张差还是个疯子。

这个解释可谓漏洞百出,皇宫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吗?而且好死不死就进了慈庆宫?是谁给他指的路,他又是怎么拿棍子进来的?至于那个“疯子”的结论更像是敷衍之词。这个哄小孩一样的结论引起了刑部主事王之寀的怀疑,他亲审了张差,而这个敢闯皇宫的瘪三在王大人饿了他几顿饭后就开了口,他说有一个太监找他进京做一件事,做成会给他田地,然后就被领到了宫里,让他用一根棍棒打人,一旦出了事会保他出来。王大人带着这个宝贵的情报诉求公审,他认为这件事绝没有“疯子发疯”这么简单,牵扯到的可能大有乾坤。而就在公审之时,张差又有了新的供词,他说出了指使他的太监,正是郑贵妃手下的庞保、刘成,这俩人还许诺他:“打死小爷(指太子),有吃有穿”。

这事情一下就变得复杂了!刚平息不久的“国本之争”又被拉出来说事儿,郑贵妃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大明系统汹涌的言官队伍又一次显出了他们非凡的力量,大众纷纷猜测是郑贵妃怀恨陷害。郑贵妃的哥哥急忙启动危机公关出面辟谣,可是越抹越黑,更加遭轰。郑贵妃也急得四处奔走,到万历面前哭完到太子面前哭,直澄清不是她干的。已经被朝政的嘈杂逼得躲居深宫的万历大哥根本没兴趣翻旧账,他只想速战速决,砍死几个主谋者报仇就算了。而本案的当事人,无辜躺枪的太子朱常洛,在郑贵妃决堤的泪水和老爹的烦忧之下,不得不体贴地表示,这事跟“国本”没关系,自己丝毫不怀疑父皇,不要闹大,息事宁人便好。万历也不失时机地出面,称太子懂事朕相当信任,你们不要挑拨我们父子关系我也从来没打算换太子,那几个涉案嫌犯张差、庞保、刘成就处死算了,完毕!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皇家典范,天下太平。

这就是被称为晚明三大案的第一案,“梃击案”。此案以此草草告终,弄死的肯定是替死鬼无疑,再是疯子也不会想到去宫里棍敲太子吧!而且张差死的时候也是大呼冤屈。至于这闯东宫行刺一事到底主谋何人有何目的,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太子安全堪忧,疑团未解。躺枪的朱常洛竟是没有办法,万历懒得彻查,更是唯恐将郑贵妃这个软肋在摆到台面上来,或者说根本没办法查,因为这事彻头彻尾就是前朝那帮名嘴党争战斗的成果。现在看来,太子就是那场政治斗争的漩涡,是别人进攻或抵挡的工具,他没力量自己主宰。

我认为“梃击案”是郑贵妃主导的可能性并不大,她怎么会脑残到用这种方法“谋杀”太子!她活够了吗!所以,这件事更有可能是党争的集团策划出的闹剧,目的纯粹是把气氛搅浑,转移斗争中心而已,而目标最大的,也是党争中最大最危急的一个集团,就是东林党。很多猜测都将三大案与东林党联系在一起,不可否认,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也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标签: 朱常洛

更多文章

  • 一日杀三子 唐玄宗竟对自己的孩子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杀了他的三个儿子吗?赵美人,后来被封为赵丽妃,生的这个儿子后来还当了太子,名字叫做李瑛,只可惜,这个太子后来被武惠妃陷害,和其它两个兄弟一起,在一天之中都被玄宗杀掉了。真是血腥的家庭悲剧啊!说来话长。李瑛是玄宗的第二个儿子,是开元三年立的太子。可能有人会问,按照传统,太子不应该是由皇

  • 三千宠爱于一身:杨贵妃没成皇后潜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玉环

    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她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粉黛无颜色”的诗句来形容杨贵妃受宠的程度。正史《旧唐书》也这样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

  • 马伦哥战役使拿破仑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拿破仑

    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打响的一场战役,当时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是拿破仑。此次战役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全面的胜利,并且此战是拿破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引以为傲的一场,因为他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那么马伦哥战役背景是什么呢?马伦哥战役背景要从1799年法国军队

  • 最不要脸的皇帝非他莫属 明君都不敢做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真宗

    封禅源于最高规格的祭天,就是到泰山顶上直接与天帝对话。周之前这是大型典礼活动,有些诸侯甚至设有“泰山办事处”,以便陪周王参加祭天活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到泰山封禅,向天帝报告了自己不朽的业绩。以前封禅是周王朝,现在换成了秦始皇,一个是奴隶制,一个是封建制。此后泰山封禅便有了特别的意义。不是谁想封禅

  • 汉廷秘史:吕后如何从劣势到完胜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

    戚夫人是刘邦在最落魄的时候得到的。在和项羽的最初几次对阵中,刘邦都是输家。彭城一战,刘邦更是被打得丢盔弃甲,连父亲、老婆都成了项羽的俘虏。刘邦一路逃到山东定陶,在一户戚姓人家意外地遇到了美人戚姬,也就是戚夫人。戚美人当时年不满二十,擅跳“翘袖折腰”舞,且花样繁复,极具韵律美。戚美人还长于鼓瑟,刘邦也

  • 德行甚佳孝贤纯皇后:乾隆皇帝此生最爱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孝贤纯皇后

    孝贤皇后一生德行甚佳,是满清著名的贤后之一。富察氏红颜薄命,很早就去了。这也成了乾隆对他念念不忘的理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大清贤后。嘉庆元年,衰老的老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又一次来到陵前。他望着陵前高耸的松树,久久不动。曾经最稳定的双手颤抖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

  • 三国大小二乔:貌美的大乔为何是天下的不幸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小乔

    大乔(乔字古作“桥”),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长女、孙策配偶、孙权之嫂,小乔之姊。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与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据传为绝世美女。大乔的丈夫就是赫赫有名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因为孙策人长得漂亮,号称孙郎。大乔也很

  •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竟为抢女人而发动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

  • 古代宫中女子荒诞的偷情方法多得让人咂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宫中女子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据《南史》记载,她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她就嫁给了萧绎。按史料分析,大概由于萧绎经常沉浸在老庄之道中,徐昭佩长期受到冷落,因而夫妻关系很不融洽。如此夫妻矛盾日深,徐昭佩自恃出身名门显贵,就以嘲弄皇帝的做法来发泄对婚姻生活的不满。萧绎自幼就瞎了

  • 揭秘屈原与楚王妃幽会 被杀后投尸江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屈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来自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名句一直千古传颂,而很多普通民众知道屈原还是源自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屈原,名平,字灵均,他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他不仅文笔优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胆识过人,对国家是一片赤诚。网络配图早年屈原受楚怀王信任,出任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