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什么导致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权?

是什么导致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1/21 2:01:03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是一场血腥残酷的皇位争夺战,这一战中,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随后继位,实为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这样一起血腥的宫廷政变?

秦王府与太子东宫的博弈

如果说李世民自李渊登基之始,就开始苦心积虑地争权夺利妄想爬上皇帝宝座,那可真有点冤枉了他。是不断发展的形势、环境与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击,导演了一出唐朝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玄武门之变”。

如果没有李渊在群雄割据、天下纷争、局势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匆匆称帝,也许就不会出现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一枝独秀”的局面。李渊登基为皇,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特殊身份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受到某种束缚与制约,个人才能难以充分施展。这才有了李世民在荡平群雄中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那勇往直前、无坚不摧、英姿勃勃的动人身影。

他在长达七年之久的统一战争中,获得了无人匹及的军事业绩与政治声望,拥有一支能征善战、效忠个人的强大私人武装及久经考验的“干部队伍”,形成了足与李建成为首的太子东宫集团抗衡的秦王府集团。

然而,太子李建成也非等闲之辈,并不是像某些史料记载的那样“荒色嗜酒,畋猎无度”,而是有着相当出色的治军与治国才能。太原起兵时,他虽然远在河东没有参与密谋组织,但很快就在李渊的“密召”下以左领军大都督的身份参加了建唐斗争,并在合围长安的战斗中立下头功。立为太子后,不便轻出,也就远离冲锋陷阵的战争前线而入住东宫,学习当一名皇帝必备的各种礼仪及驭臣治国之术。论个人功绩,他自然居于李世民之下;若论才华,两人孰高孰低,实难分伯仲。

也许,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确实没有篡夺太子之位的野心,或者说强大的敌人与严酷的现实使他无暇顾及,但他在战争中的日益坐大及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却在事实上侵害了太子李建成的利益,并对他构成了一种极大的潜在威胁。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窦建德之后,“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地位仅次于太子;他设置了庞大的官僚机构,网罗私人亲信;又以设“文学馆”收罗文学士为名,网罗政治人才。

就连父亲李渊也对此颇为不满地说道:“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也就难怪身受威胁的太子李建成戒备警惕、枕戈以待了。在这场唐王朝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中,优势明显倾向于太子李建成一方。

唐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才能与功绩自然爱护有加,但对他那日渐强盛的政治势力却不无担忧,李渊可不想看见自己的亲身儿子相互内讧拼杀。因此,他对李世民怀着一股深重的戒心,在一些事关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总是站在太子李建成一方。

至于小弟齐王李元吉,他与李世民并无隔阂,且势力弱小,难以形成独立于李渊、李世民、李建成之外的第四股政治势力。但从个人利益与前途出发,李元吉以“一边倒”的态度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名正言顺的太子李建成一方,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明确劝说李建成及早除掉李世民,并自告奋勇地表示“当为兄刃之”。

如果说李世民以前一直处于“被动挨整”的局面,那么,在他做出夺嫡的决心之后,便时时处处居于事件的主动地位了。过去,他在战场上英姿勃勃、叱咤风云;而今,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也能左右局势举重若轻。李世民只要抛弃传统伦理观念与道德束缚,将那在战场上曾使强敌闻风丧胆的果敢与谋略施展开来,李建成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他果断地选择了禁军指挥部——玄武门这一特殊之地,伏击李建成与李元吉。禁军将领早就被他收买,李世民亲率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七十余精骑预先埋伏在玄武门内,单等李建成、李元吉“上钩”。

“开弓没有回头箭”,政变一旦爆发,李世民也就顾不得父子之情,只有将事情做到底,向父皇夺权,才有可能保住“胜利果实”。

政治斗争从来就不讲究什么亲情,它撕开了一切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只以实力为基础,以利益为准绳,以鲜血为代价,残酷无情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于是,李世民由秦王而太子,由太子而皇帝,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便完成了这些高贵而复杂的角色之转换。李渊退为太上皇之后,又活了九年才于贞观九年郁郁而终。

标签: 玄武门之变

更多文章

  • 严重被后世低估的一位皇帝——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

    《随书·世祖本纪》中有一句话这样说:“上美姿仪,少敏慧”,这句话的意思是暴政和功绩都很突出,史官用这句话来形容隋炀帝,可见隋炀帝并不是人们心中原本所想的仅仅是个暴君。网络配图隋炀帝,名杨广,其父杨坚,其母独孤皇后,要说这隋炀帝,在还没被立为太子之时,心中便已经有了想当皇帝的心思,他从小就处处表现地聪

  • 宋徽宗风流韵事:京城名妓几乎与其有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

    北宋词人周邦彦作的那首讽刺宋徽宗与李师师寻欢作乐的词《少年游·并刀如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首词从侧面表现了宋徽宗到民间嫖妓作乐的情景。其实历史上宋徽宗到民间寻欢作乐,不仅仅是只和李师师一人来往,他还和当时京城其他一些著名的妓女多有交往。网络配图宋朝时所说的妓女与今天人们对妓女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当时

  • 贞观盛世背后的疑问:为何不如隋炀帝时期富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炀帝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最大的政绩莫过于创造了一个贞观盛世;而隋炀帝杨广却鲜有政绩,只知道他为了自己的旅游发动全国民工开完了一条直通扬州的大运河。于是,唐太宗成为了千古明君,而隋炀帝却成为了千古昏君。其实,我看,唐太宗的贞观盛世不过是一时的繁荣,而隋炀帝的大运河却可以千秋万代享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太

  • 助隋炀帝登上帝位的权臣杨素:魔鬼还是天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权臣杨素

    大唐证圣三年,一代女皇武则天下了一道很严厉的诏书,宣布前代的隋朝权臣杨素包括他兄弟的子孙后代,都不得留在长安担任京官及充当侍卫。诏书一下,杨素一门后辈侄孙如杨元禧、杨元亨、杨元帏等一股脑被贬出京城,发配到边远荒凉之地担任地方小官。事情的缘由是曾担任武则天御医的杨元禧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怀恨在心

  • 朱元璋人性化的养老策:官员为奉养父母可就近上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

    养老制度是历代王朝相传的一项治国政策。历代王朝对养老政策予以重视,因老年人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就成了后代们的宝贵财富。不仅老年人的生活知识、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智慧给后辈们以物质生活的保障,而且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给了后辈们道德操守上的影响,形成了人们公认的规范。此时,老年人就是

  • 晋武帝司马炎:可从与桓、灵相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炎

    晋武帝统一中国之后,便开始了荒淫腐化的生活。朝中大臣争相仿效他, 卖官鬻爵,行贿受赂,朝纲一片混乱。网络配图司隶校尉刘毅是个忠心耿直之士,很 为国家的前途担心。一天,晋武帝看见刘毅,便问他:“你看朕可以和汉朝 哪个皇帝相比?”这可是个讽谏皇上的好机会。刘毅决心趁机进谏。网络配图刘毅严肃地说:“陛下可

  • 绝世珍宝的归葬处:海兰珠归葬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海兰珠

    清宫戏中,庄妃与多尔衮的绯闻向来是热点之一,毕竟这两位都是大清王朝开基立业中重要的人物。将他们牵扯到一起的关键人就是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庄妃大玉儿的丈夫,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同父异母哥哥。虽然电视剧中将庄妃装扮的貌美如花,但事实上她并非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皇太极的最爱是海兰珠,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皇太极的

  • 咸丰崇祯用人比较:崇祯皇帝用一个杀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咸丰崇祯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个比较。崇祯皇帝用一个杀一个最后全盘玩完先谈明朝的崇祯皇帝

  • 刘邦剪除异姓王唯有一人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打天下和坐江山,是两码事。创业的时候,为君者需要部下卖命,故有求必应,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还说得过去;守业的时候,为君者把天下看成了自家的,外人成了潜存的隐患,能杀就杀,能除就除。刘邦就是个例子。称帝前,刘邦陆续分封了几个异姓王;称帝后,刘邦重新敲定和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齐王韩信、韩王韩

  • 揭秘:武则天一生拥有的男宠有多少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

    权力,是男人的伟ge,也是女人的催-情剂,而且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来自身心的蠢蠢欲动就越强烈。弘道元年(683),唐高宗病逝,武则天掌权,身心放松,久蛰的生理欲望在权力的刺激下再次激活,于是,男宠成为武则天这个寡妇的必需品。此后,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着名男宠,相继成为武则天的床帏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