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苏轼的一生有多漂泊?东坡肉又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历史上苏轼的一生有多漂泊?东坡肉又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4/1/29 1:47:2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时至今日,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词仍被传颂和品鉴,也是学生课本和读物中必不可缺的阅读和背诵内容。但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在仕途之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正相反,苏东坡在政治之路上几乎处处碰壁,本来是皇帝亲选的“国家相才”,最后却漂流半生、客死他乡,着实令人惋惜。

1,苏东坡与父亲苏洵

苏东坡出生在宋仁宗执政期间,因为宋仁宗的仁政爱民,因此苏东坡生活的时代也相对安稳、祥和。苏东坡的祖上都是吃公家饭的朝廷官员,但到了父亲苏洵这里却戛然而止,父亲苏洵年轻时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奋发图强的学业上,因此在仕途上一无所获。到了而立之年,苏洵受到周遭人的压力以及自悔不能在放任而活,于是开始苦读诗书

,因此我们在《三字经》中,可以看到这么一句“二十七,始发奋”,这里说的就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洵止步于进士,连考数次都名落孙山,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家中一边教育两个儿子,即长子苏东坡和小儿子苏辙,在这个过程中,苏洵的学问十分了得,可以说远近闻名。后来苏洵也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并不是走的科举之路,而是通过学识经张方平、欧阳修韩琦等人举荐。其次,苏洵的主要成就还是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同时一举高中,可以说轰动了当时的整个京城。

2,苏东坡科举高中

苏东坡在父亲的亲自辅导之下,又拜了多位名师,到了二十一岁这一年,在父亲的带领之下与十九岁的弟弟苏辙一同赴京参加科举。当时负责监考的是文学泰斗欧阳修,当时的欧阳修不仅在朝廷上地位颇高,在文学上也备受推崇,可当他看到苏东坡的文章时极为震惊,苏东坡的文风清新洒脱但却十分有力量,本来可以首获第一,因为中间有了些误会,欧阳修只给了他第二名,是怎样的误会呢?原来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所有考生的文章都是被录入官重新抄写并且隐去参试者的名字,然后才呈递给主考官的,欧阳修看到苏东坡的这篇文章后误以为是自己侄子的笔风,于是为了防止别人说闲话就仅给了个第二名。

3,苏东坡为父母守丧六年

苏东坡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器重,在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推荐下,苏东坡的名字不仅被家喻户晓,而且凡是有新作出现必将很快就被传颂和品评然后是无尽的感叹。宋仁宗曾看着苏东坡的文章,赞赏其实国相之才。可随着苏东坡母亲的去世,苏东坡不得不回家乡守丧,待到1066年,父亲苏洵去世,苏东坡又回家守丧三年,待到再次回归朝廷时,整个国家和朝野已经被“王安石变法”笼罩了。

4,得罪王安石

苏东坡的性格爽朗明快,因为他直率的个性,在朝廷上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他的性格也得罪了不少小人,特别是在他诗意大发的时候,就会通过诗词展现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对于王安石的新政,朝廷百官几乎都持反对态度,但怎奈此时宋神宗在位,而这位宋神宗对王安石是百般信任和纵容,因此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可在苏东坡的诗中却处处透露着对新政的反对和质疑,因此也就得罪了王安石。此时王安石正得势,只需在宋神宗面前稍加进言,苏东坡就被委派出京了。

要说苏东坡在政治上有什么狂大的野心,还真没有,只不过在古代文人只有仕途这一条路而已,因此,对于苏东坡来说在京城当官和在京外当官都差不多。此后,苏东坡先后在徐州、湖州、黄州等地任职,虽然仕途之路一路被贬,但苏东坡却有机会游历名河大川,更有诗性和灵感创作出无数的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我们从课本上都学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且还铸就了自己“美食家”的身份,比如“东坡肉””东坡酥”等美食。

5,苏东坡一路被贬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这时候的王安石已经失势,他的变法也最终被确定是失败的,司马光接任其相位,而当年一起作战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苏东坡也再次被调入京城。可好景不长,苏东坡很快就发现如今的新党和当年的旧党如一丘之貉换汤不换药,按奈不住内心的无奈,他又把所有的质疑与批判展现在诗中,不久,苏东坡又被外调了。在杭州过了一段惬意的生活后,苏东坡又开始一路被贬,离京城越来越远,最后直至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在海南岛的儋州度过了三年光景,宋徽宗继位全国大赦,苏东坡再次受到圣旨被调回京城,但这一次他没有准时回京,因为在回京的路上便病逝了。

标签: 苏轼宋朝

更多文章

  • 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的发妻,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虞孟母,东晋

    虞孟母,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结发之妻,平山县侯虞豫之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虞孟母美貌贤惠,略通文墨,知晓理法。早年嫁给琅琊王司马睿,没有生下子嗣,抚养太子司马绍和琅琊王司马裒。永嘉六年(312年),虞孟母去世,时年三十五岁,太兴三年(320年),

  • 被誉为明朝开国文字之首的宋濂,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濂,明朝

    宋濂,浙东文人代表之一,明初文学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宋濂在政治、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被朱元璋誉为了开国文臣之首!建国后,承担着修撰《元史》,给太子朱标当老师的重任。就这样到了洪武十年的时候,年纪已经渐渐上去的宋濂,深感对于朝

  •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陆睿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李渊父亲一共有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李渊继承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隋朝,唐国公

    李渊还有三个哥哥,为什么是他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您要是翻看相关的历史资料,还真没有那本史书,把这事给大家伙嚼咕明白的,似乎被遗忘了一样。当然这难不住咱,咱可以推断吗?首先咱得把这老李家的唐国公是打哪来的,弄明白了。然后刨一刨

  • 多尔衮当初有三次登基的机会 多尔衮最后为什么都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多尔衮

    对清代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清代入主中原的奠基者,那么多尔衮为何会放弃皇位?多尔衮其实非常惋惜,因为他这辈子至少三次和皇位失之交臂。任何一次把握住了机会,就不会出现顺治对他的清算,将他的牌位挪出宗庙、废除一切职务的情况。第一次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

  • 多尔衮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 多尔衮对清朝都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多尔衮

    还不了解:多尔衮和清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对清代有什么贡献?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的母亲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大妃之一。因为母亲的缘故,多尔衮从小就颇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位时,多尔衮还是个只有十几岁的孩童。幼年

  • 李义府:唐朝时期宰相,他任职期间有哪些不法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义府,唐朝

    李义府,唐朝时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义府早年以荐举入仕,历任门下典仪、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他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因迎合高宗,建议废王立武,被拜为宰相,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并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又进爵广平县侯。李义府任相期

  • 历史上刘伯温有何智慧?壬寅虎年有何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伯温,明朝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祖先的智慧就如同点缀在黑色天幕上的繁星,耀眼而夺目,四大发明中的每一类都对后世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还有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一种历法为我们展现了事物发生的

  • 明朝皇帝朱瞻基是什么出身?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庙号明宣宗,他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在位十年,去世时只有三十八岁,虽然短命,但是,他至少有两个优点,非常值得一说。那么,朱瞻基到底有哪两个优点呢?先说朱瞻基的出身情况,朱瞻

  • 秦始皇死后扶苏和蒙恬手里有三十万精兵 扶苏为什么还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扶苏

    对扶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嬴政病逝时,扶苏手握30万精锐秦军,为何选择自杀?就思想及行为模式而言,古代人与现代人存在一定的区别,如今有个别人不顺心了还打爹骂娘,这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古人是把孝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不孝,会被戳脊梁骨戳死。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