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徐贤妃究竟有多聪明?

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徐贤妃究竟有多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4/2/3 20:30:31

徐惠即历史上著名的徐贤妃,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

徐贤妃

历史上真实的俆惠妃是怎样的 贤能堪比长孙皇后

《武媚娘传奇》中作“徐慧”,“惠”和“慧”仅一字之差,或许包含着编剧的良苦用心。历史上的徐惠突出了她的“贤惠”,电视剧中的徐慧则突出了她的“智慧”,而历史上真实的徐惠则是“惠”与“慧”的完美统一。徐惠出生东海徐氏,唐果州刺史徐孝德是他的父亲。徐惠才华出众,其弟与妹亦有文采,因此,当时人将徐氏三姐弟比作汉朝班氏。

徐惠才华出众,才思敏捷,少时便被认为“神童”

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不过说她是位诗文能手亦不为过。徐惠现存诗文共七篇,其中诗五首,赋两篇。

其诗端雅亦不乏气骨,后世对此颇有好评。比如清代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这样评价徐惠,说她:“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更是将她与才女上官婉儿进行对比,对其大加赞赏,说:“岂徒宫闱中,士之变塞者类然也。此语殆参透人情。贤妃诗饶有气骨,殆非上官婉儿可比。”民国梁乙真亦说:“唐初宫廷中一大作手。”

徐贤妃

徐惠才华出众,少时便已出名,被誉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神童”。据史料记载,徐惠五个月时就会说话,四岁时便熟读《论语》、《毛诗》,八岁就会写作诗文。当时其父徐孝德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写了《拟小山篇》诗,内容如下: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其父看后大为惊讶,从此徐惠名流于外,唐太宗亦是慕其诗名,将他召入宫中,封为才人。

徐惠不仅才智出众,其贤能更是不容小觑,堪比《武媚娘传奇》中那个让李世民朝思暮想的长孙皇后,这在其传世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最能体现。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是徐惠劝谏唐太宗罢兵高丽,停修土木,与民休养生息的上疏。是一篇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由女性作者写就的政论文,历来备受史家赞誉。

徐贤妃

这篇上疏主要从三个方面劝谏唐太宗:

【息兵罢役】上疏中说:“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邱之役。士马疲於甲胄,舟车倦於转输……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倾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

【停修土木】上疏言: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戒奢】上疏曰: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於麟阁,尽探赜於儒林。

徐惠这篇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有理有据,落地有声,乍看绝非出自女子之手,由此徐惠的贤能可见一二。

徐贤妃

对于徐惠的贤能,后世美赞不绝:

宋代孙之翰说:“太宗在位岁久,於后宫不无宠嬖,但外不闻何人尔。惟徐充容(徐惠曾被封”充容“,正二品)以恩顾称,绝不干预时事,复能谏争失,则贞观宫壶之政可知也。”元代戈直评曰:“太宗纳谏之德,冠绝古今,外之房、杜、王、魏,内之文德皇后,亦足以交修而夹辅之矣。宫妾之中,复有如徐氏者焉。观其谏疏,有老师宿儒不能远过者。呜呼贤哉!”甚至明太祖朱元璋都说:“乏人矣!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宫人徐充容犹上疏曰:‘地广非久安之道,人劳乃易乱之源。东戍辽海,西役昆丘,诚不可也。’今所答皆顺其欲,则唐妇人过今儒者。”清高宗乾隆亦说:“元成有言,愿为良臣。流风不振,乃自宫嫔。徐妃上书,东征抗陈。惜哉唐宗,纳而弗断。外事征讨,内营宫馆。顿忘初年,如圜斯转。”

以死追随唐太宗,真情可鉴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徐惠因此忧郁成疾。她面对太医的诊治,不肯服药,并说:“先帝待我情深,我唯一的心愿是先于犬马去追随侍奉先帝陵寝。”第二年,徐惠忧郁而死,年仅二十四岁,被追封“贤妃”,同时她的意愿也得以实现,陪葬昭陵。

更多文章

  • 最奢华的洗澡!每洗一次澡要用去100条毛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

    慈禧是为近代史上最为著名的女性之一,她是统治帝国近一个甲子的女政治家。人们对他的私生活也很是好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慈禧是如何洗澡的吧。网络配图慈禧认为人身体的上半部分是天,下半部分是地,地永远不能盖过天,所以洗澡时,上下身要分开洗,洗下身时要重新换一套用具——慈禧太后向来爱打扮,尤其对洗澡特别讲究

  • 三国司马懿最大的对手从来就不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从来都是以一生之敌的形象面对世人!二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失街亭、空城计、木牛流马、火烧葫芦谷、死诸葛吓走活司马!但是大家其实都被罗贯中骗了!因为历史上,司马懿真正的对手从来就不是诸葛亮!这么说,理由有二:其一,正史中,诸葛亮长于治政,而短于治军。《三国志》

  • 揭秘刘邦不喜欢读书人但为何却欣赏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不是吗,当年郦食其来的时候,门人说是读书人,让刘邦非常恼火,最后自称是高阳酒徒,门人连忙请他进入,刘邦一看郦食其,立刻和他相见甚欢,可见刘邦对读书人很不客气。网络配图不过刘邦很欣赏张良,这是为何:其一,张良最初是以豪侠的名义出现。当年张良因为要替韩国复仇,

  • 慈禧的竞争对手慈安太后到底为何突然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安

    清末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有很多疑案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当时著名的珍妃案,珍妃到底是为何而跳井,到底是怎么样跳井,史学界至今是没有定论的。而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也是清末的一大疑案,案里的主人公慈安太后可以说是慈禧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她在清朝后宫于慈禧太后旗鼓相当,我们都知道慈禧是西太后,而慈安是东太

  • 苏秦和张仪不是同时代的人,两人实力不分伯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秦

    不管谈到苏秦和张仪中的哪一个,都会自然而然想到另一个人。他们俩可以说是历史捆绑的人物,互相比较互相穿插。按照历史来看苏秦和张仪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张仪还比苏秦大上个20年左右。苏秦和张仪并不在一个时代我们一提起苏秦,便习惯于将其与张仪并称,甚或在张仪之上。把他看做是合纵的旗手,反秦的先锋。其实不然。

  • 三国历史上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

    关羽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一代名将却突然惨遭不幸,威震华夏之后,突然陨落让人唏嘘,而其死的不明不白,史料又模棱两可,着实可疑。网络配图关羽威震华夏关羽受刘备

  • 光绪帝被软禁当晚 竟在一太监手中写下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光绪帝

    鸦片战争,以及之后被迫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打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之后,贪婪的西方列强,掀开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甚至,就连之前不被清王朝放在眼中的东海小国——日本,也加入到了瓜分中国的序列之中。网络配图这当然让很多国人,乃至清朝统治阶级很不服气——没想到堂堂天朝,竟会被不入流的小国给打败,而且

  • 揭秘:嘉庆为何不查和珅的四个美女管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网络配图在和珅被赐死三个多月后的四月二十五,嘉庆皇帝又出了一份“上谕”,训斥批评当时的内阁学士兼副都统萨

  • 关羽为何对诸葛亮阳奉阴违?原因让人愤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

    在三国时代,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那是出了名的,因此蜀汉内部,文武官员对诸葛亮基本上是唯命是从,从不敢违抗。但是,唯独关羽,对诸葛亮始终不待见,对诸葛亮的命令总是阳奉阴违,最后失荆州也是因为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八字方针”。网络配图那么,关羽为何如此不待见诸葛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 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人?施行严刑峻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认真考察一下诸葛亮统治下的蜀国,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一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与民众的沉重负担,只有九十多万人口的蜀国,官吏竟达四万多,军队更在十五万以上,平均二十七人养一个官,并负担近五个士兵。民众不但供养着这庞大的国家机器,而且青壮年主要在前线军队,后方生产第一线的,已大多为妇孺老幼。庞大的国家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