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子扶苏本该继承父亲嬴政的帝位却被小人害死

公子扶苏本该继承父亲嬴政的帝位却被小人害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4/1/29 13:38:31

扶苏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他是秦始皇死后,最有希望继承父亲的地位,后续的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他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公子,但他也是一个悲情人物。

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嬴政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扶苏的性格天生像他的母亲,仁慈敦厚,谦逊有礼,这在后世人眼中,都是比较优秀的品格。但是这些在经过残酷征战的嬴政的眼中,都是缺点,作为一个帝王,是不能够有着妇人之仁的。

年幼的扶苏一面享受着父皇的教导,一面又被自己的父皇所责骂,在这矛盾的处境之中,扶苏只能辛苦的挣扎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扶苏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主张,他开始参与朝政,但是他的治国思想和嬴政有着很大的差别。扶苏主张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不应该再实行重典酷刑。可是秦始皇却没有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依然实行重典酷刑。

虽然扶苏为人仁慈,但是有时候也表现的非常刚烈,在“焚书坑儒”这件事情上,嬴政和扶苏有了很大的分歧,扶苏还曾多次以死进谏,但都被嬴政拒绝。父子二人也为此逐渐的疏远,最后,被胡亥赵高看准机会,用计迫害扶苏,扶苏被贬离咸阳,不得诏,永世不得入咸阳。

秦始皇死后,幼子胡亥和赵高联合篡位,赵高擅自修改始皇帝的诏书,把本该是扶苏的帝位给了胡亥,还赐死扶苏,公元前210年,扶苏自杀身亡。

公子扶苏

扶苏,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嫡长子,二世胡亥的哥哥,姓赢,名扶苏。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少有的拥有长远的政治眼光的人才,可惜英年早逝。

扶苏,作为始皇帝的长子,从小接受正规的皇室教育,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敏锐的政治眼光,最先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秦始皇也非常器重他,一直将其当做继承人来进行培养。扶苏也没有令秦始皇失望,不仅在政治上面做的非常好,在民间的名声也是非常好的。

和自己的父亲不同,扶苏为人仁弱,非常推崇儒家的孝义之道,为人也非常的正直谦逊有礼,能够真正的做到礼贤下士。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始皇帝那样,爱好战争,喜欢以武力来解决问题。也真是因为扶苏的正直,才为自己带来了毁灭的灾难,当时始皇帝的宠臣赵高,因为犯事,被扶苏逮到,扶苏坚持要将赵高处死,但是始皇帝保住了赵高的性命,赵高因此对扶苏怀恨在心。

扶苏虽然为人仁弱,但是在国家大事之上是绝不退缩的,他曾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多次冒死进谏,但都得到始皇帝的拒绝,父子两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再加上赵高在其中的挑拨离间,扶苏被派到苦寒之地,和蒙恬一起管理长城的修筑工作。

后来,秦始皇去世,赵高调换遗诏,立始皇帝最小的儿子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接到圣旨的扶苏,没有任何的反抗,坦然的接受了死亡。

扶苏之死

扶苏,作为始皇帝唯一一个具备统领大局能力的儿子,最终却被小人害死,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扶苏的死亡,也是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秦始皇在病重快死的时候,曾立下一份遗诏,命令扶苏将边境军务交给将军蒙恬,自己即刻返回咸阳,主持葬礼,这等于间接地让扶苏继承自己的帝位了。在秦始皇的眼中,自己的子孙之中,也只有扶苏能够继承帝位,并且能够打理好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上。立好遗诏,始皇帝命令赵高派人将这份遗诏送给扶苏,可是当赵高看完遗诏的内容之后,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立自己的弟子,也就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为帝。

赵高和公子扶苏一直都不太对付,他曾和蒙恬的弟弟有矛盾,两人结下了仇怨,而扶苏和蒙家兄弟二人的关系非常不错,这也就间接地使得扶苏和赵高的关系不太好。另外,扶苏素有大才,如果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就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从而做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反观二子胡亥,出生在秦国富强的时候,从来没有吃过苦,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再加上赵高这几年来纨绔教育,把胡亥培养成了一个残忍暴戾的皇子,这样的人赵高能够很好地控制他。

赵高想要篡改遗诏,最大的阻碍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身为秦朝开国名相,为大秦建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李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他的家族,由于李斯是白手起家的,所以他非常在意自己家族的存亡。赵高以李斯家族来威胁李斯,无奈李斯只得同意赵高篡改诏书的行为。

最后,赵高将改完的诏书,送给扶苏,看完诏书的扶苏,不顾蒙恬的阻拦,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服毒自杀。

标签: 扶苏嬴政

更多文章

  • 揭秘:铁面无私的名臣包拯为何一生鲜有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包拯

    王安石和包拯一同受过欧阳修的荐举,还曾是上下级,多少总有过从,但整部《临川集》,竟无一字提及包拯。读包拯事迹,总有个疑惑:就是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史书里记他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他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的一篇家训,其余全是奏议。网络配图包公的人格很了不起,是

  • 三国谦谦君子陆逊是不是真的长得很帅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是不是真的长得很帅吗

    青年时期的陆逊也是一位谦谦君子,他出生于江东名门望族,祖父官至城门校尉,幼年也算家产殷实。可怜他十岁丧父,祖父陆康在孙策攻打庐江之后病死,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了支撑门户的重担。陆逊博闻强识,敏而好学,在家乡小有名气。但迫于乱世,他不得不一步步走入政治的漩涡中。当时孙策身死,孙权招揽各方名士才子,

  • 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六个英雄 有一人被百姓分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英雄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里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死如灯灭,只是人死的价值不同,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总有几位英雄死得让人叹息,在我国历史上有这七位英雄死得实在是让人可惜。第一位:商鞅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够强盛,统一六国,主要还是商鞅变法经过的累积,在商鞅的变法革新下,秦国一个让中原

  • 此人在娘胎里就遭毒杀 大命不死还当上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协

    身为一个皇帝,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有的人说,那当然是幸运了,锦衣玉食,天下人跪在你的脚下,还有什么不开心,不满意的?也有人说,如傀儡般受人摆布,一举一动皆被监视的皇帝你愿意当吗?双方各执所言,争论不休。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东汉末年的献帝刘协,看看他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刘协是汉灵帝的儿子,但是刘协的母

  • 清官海瑞为什么会有那么穷?竟全拿银子纳妾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海瑞

    清官,即清廉之官,但清廉比较抽象,就人们的感受来说,生活上的贫穷似乎更有说服力。海瑞死的时候,在都察院(相当于监察部)工作的同事王用汲到他的家里,翻箱倒柜,仅找到十几两银子, 《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12月版)中说“仅存俸银十余两”,另外还有“8两”和“151两”两种说法,中华书局1982年初

  • 古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登基不到3小时就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帝,完颜承麟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光皇帝就有几百位,而皇帝的在位时间有长有短,长的如康熙、乾隆等在位60多年,而绝大部分在位时间只有几年,十几年。但是也有一些苦命的皇帝,在位时间按天算的如清朝慈禧立的保庆帝,在位三天,汉朝的刘贺在位只有27天。而下面这位更是奇葩加悲催到了极点,因为其在位时间却是按小

  • 不是八阿哥!他才是雍正继位最大竞争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

    “千古圣君”康熙皇帝的子嗣有很多,是清朝所有皇帝中子嗣最多的一个。而最让他疼爱有加的莫过于太子胤礽了。胤礽被废以后,康熙怨天怨地怨大臣,事实上,胤礽的失败,他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康熙帝自己曾说过,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一位孩子长大后会奢望过多,并且缺乏宽宏大量。胤礽的暴虐骄纵、奢侈无度,其实也是在

  • 古代死的最窝囊八大战神级人物:薛仁贵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神

    在古代的战场上,说起战神,他们都是个个能够以一当百,甚至是以一当千的人物。这些人,往往在死前都有着辉煌的人生,战功赫赫,但是大部分还是逃不过马革裹尸的命运。但是他们当中却有着这几个人,不是光荣的战死,而是窝囊的死去,见了阎王。网络配图一,李牧,其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只有一战,但就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

  • 努尔哈赤为除眼中钉 竟指使自己小妾去勾引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做明朝的龙虎将军时,哈达部落的首领蒙格布禄和叶赫部落的首领纳林布禄,也被明朝封为了龙虎将军。其中蒙格布禄对明朝朝廷特别的忠心,只要关外任何部落有异常举动或者稍微有不满朝廷的言语行为,他都会积极地想明朝汇报,使得明朝早早做好防御准备。为此,其他部落的首领和百姓对蒙格布禄恨得咬牙切齿,野心巨大

  • 最窝囊臣子 皇帝招幸其全家女眷却不敢有怨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最窝囊臣子,黄巢

    主人公名叫张全义,是唐朝末年山东鄄城县的一个小吏。张全义家世代为农民,老实巴交的靠耕种为生,他做了县里小吏以后,却还是经常受到县令的困辱。张全义难以忍受屈辱,一气之下就投奔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以后,任命张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等黄巢兵败后,张全义又投降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