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立花宗茂和立花訚千代为何至死都没有相见过?

立花宗茂和立花訚千代为何至死都没有相见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14 更新时间:2024/4/25 1:12:08

立花宗茂,吉弘镇理(高桥绍运/镇种)之长子。从立花宗茂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战国历史的痕迹。

立花宗茂出生地点为丰后国国东郡都甲庄长岩屋中的吉弘居馆。他在婴儿时期体格便异乎人得巨大,于是,其祖父吉弘鉴理为其取幼名为千熊丸。立花宗茂少年时代便力量超群、才能卓越。永禄12年,千熊丸年约3岁,移住筑前宝满城,由镇理长之兄吉弘镇信及家中老将足利弥平次为其教育。千熊丸6岁时,被要求必须打败大其四岁之人。之后便是大六岁的,再是大八岁的,大15岁的,依次渐进。而在学方面,他被要求每看一本书就要反复简述其大纲,再进行背诵,直到能用书中的例子说服别人,另外千熊丸也涉猎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此精心教育之下,千熊丸的智慧、能力与胆识远超于同龄人。天正8年2月2日,传闻发生立花宗茂的初阵,即道雪率十时连贞讨伐支持龙造寺家的乡士之战。[$HR getPages$

天正9年8月,大友家重臣立花道雪希望立花宗茂能继承立花家。数次恳求之下,立花宗茂终于成为道雪养子,并与其女立花訚千代结婚,然双方感情不佳。同年11月,发生润野原合战,立花高桥军损失了3百人,而秋月军死伤7百余人。天正10年4月的战役中,立花宗茂率兵帮助养父道雪解除敌军包围并击破,随后又追击至早良郡,又于同年12月攻入宗像领地,次年宗像势力被驱逐。天正13年3月,立花宗茂以19岁之龄携千余兵力守城。秋月种实趁机来犯,宗茂决定率五百兵力分三队夜袭秋月军,却遭反对,宗茂坚持,最终秋月军放弃攻城之计并狼狈退回领地。后进入朝鲜时期,立花宗茂于文禄元年参加文禄之役。文禄二年龙泉之战,宗茂领兵潜伏,逼敌撤退。

庆长二年,庆长之役爆发,日军于次年在宗茂组织之下逃回日本。庆长五年关原之战可谓是宗茂实力的最好证明。他无损一兵一卒,便击退了夜袭敌军,更改进养父发明,使立花军之铁炮远强于敌军。后辉元因家康劝降而拒绝宗茂之请,宗茂愤而领军回柳川。最终,因好友说降与对百姓的担忧,宗茂只得交出城池。宽永14年,岛原之乱爆发。宗茂再现昔日勇姿。宽永19年,宗茂于江户下屋敷因胃病死亡,终年76岁。

通过立花宗茂生平,可以看到日本战国时期武士之间的恩怨纠葛。[$HR getPages$

立花宗茂 立花訚千代

立花宗茂,本名高桥弥七郎,父亲是北九州的名将、大友家臣高桥绍运,是家中次子。15岁时,入赘至立花家,娶了名臣立花道雪的女儿立花訚千代,改名为立花统虎,后才改为立花宗茂。立花宗茂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秉承了父亲的果断勇敢。立花宗茂在关原之战后加入了西军,效力于丰臣秀吉,作战英勇,被后世尊称为“西国无双”。

立花訚千代,美丽大方,是当时非常出名的巾帼英雄,被褒称为“筑前的白梅”,非常喜爱美女的丰臣秀吉也垂涎不已。其父为立花道雪,丈夫便是大名鼎鼎的立花宗茂。幼年便开始学习排兵布阵,12岁时就组建了女铁炮队参加战争。骁勇善战,被后世尊称为“花中的立花”、、“西国的女丈夫”、“白慈的观音”、“腹赤夫人”。逝世后法名为“光照院殿泉誉良清大姊”,神号为“瑞玉院”。

立花宗茂与立花訚千代都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是著名的夫妻将军。两人成婚早,经常外出作战,立花訚千代比较果断、强势,加之立花宗茂是入赘立花家,婚后也时常因为作战策略而产生摩擦和矛盾。在立花家改易后期,当时的加藤清正为了保护他们,让他俩分别居住两地,立花訚千代和母亲住在一起,而立花宗茂后期开始了流浪生活,两人至此到死再也没有相见,也没有留下子嗣。虽然没有子嗣,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仍然为人称颂。

更多文章

  •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为何废除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

  • 弟弟赵光义要干掉赵匡胤是为了继承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光义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的位置一般是由上一位皇帝传给自己的子嗣的,而且这个子嗣一般的要求的是嫡长子,这就是著名的“嫡长子继承制“。千百年这个规矩几乎很少被打破过。不过凡事总会有例外,比如说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其实说是赵

  • 揭秘文盲皇帝登基一字不识 亲政后恶补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

    清朝是很注重皇帝教育的,怎么会有文盲皇帝呢?按常理来说应该是没有的,但在非常理的情况下就有了。清朝确实有一个文盲皇帝,这个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在顺治皇帝之前,已经有了两个皇帝,一个是努尔哈赤,一个是皇太极,但这两个皇帝都是在关外,努尔哈赤当皇帝时还是后金,到了皇太极当皇帝时改为“清

  • 唐高宗朝仅存的三名将 其中二人竟是死对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时期,唐朝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战争。有战争就必然会有名将产生,高宗朝时期有很多叫的响名字的将领,包括裴行俭、刘仁轨、程知节,但是真正以战功响彻天下,堪称名将的也就是三个人。网络配图英国公李勣在贞观年间便已经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辅政大臣的他,地位自然不一般。要说李勣大家可能不是太清楚,但是提起

  • 年羹尧被雍正赐自尽后,为何痛哭流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年羹尧

    夕阳的余晖撒在杭州城的一座城门之上,一个穿着黄马褂的男人倚墙而坐,他衣着邋遢,形容憔悴。他抬眼望着远处的天空,手中把玩着一个珠串,像是在沉思,也像是看清了自己的命运。男人的这副模样不会让人想到,他就是曾经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是清朝镇守西北,节制四省,统帅二十多万兵马的大将军,而此时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么如此器重狄仁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狄仁杰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均田制的继续推行促进了农业生产,户口数由652年的380万户,增长到705年武则天退位时的615万户。武周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政治上,前期曾任用酷吏打

  • 杨贵妃是如何与情敌江采苹斗诗争皇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贵妃

    唐朝开元盛世,李隆基把综合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他对高力士说:“如今也没什么让我操心的事情了,你说我干点什么好呢?”高力士出了一个主意:“奴才请愿到民间征选绝色美女,以解陛下烦忧。”李隆基提出了关于选美的四大标准,即才貌双全、知书达理、性情温婉、清秀脱俗。高力士一听,这不是按照武惠妃的条件找吗?这日

  • 考古:粪坑下的隋炀帝墓 亡国之君的凄凉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不用多说,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 ,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对后世影响颇大,然而穷兵黩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天下大乱,结果下场很凄惨,不得善终,做了亡国之君。网络配图作为一代帝王,本该死后葬入皇陵,然

  • 努尔哈赤抱怨明朝没送自己小老婆而打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这注定是一个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对于大明来说,这一天以后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抢点什么而奋斗的小部落,而是一个野蛮而强大的国家,金。努尔哈赤在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统一。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年号

  • 雍正帝:奋斗了34年,朕才敢对皇位有所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

    相比被尊为“千古一帝”的父亲、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和自诩为“十全老人”的儿子、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五位皇帝、清世宗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似乎就要逊色很多。不过,得益于最近几年相关清宫剧的热播,雍正帝的存在感一下子强大起来,四爷的名头也深入人心。虽然大部分剧情经不起推敲,但在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