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负荆请罪后怎么样了 难怪书上没有说

廉颇负荆请罪后怎么样了 难怪书上没有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2/3 18:49:0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负荆请罪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廉颇负荆请罪大家都耳熟能详。廉颇身为赵国一员大将,还与白起李牧等同位列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功勋是靠大大小小的战役换来的,而市井出身的蔺相如只干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儿,就位列于廉颇之上,廉颇自然是不服的。廉颇本就是一员武将,哪里会什么隐藏,能说出来就不会憋着,所以廉颇不喜欢蔺相如是人尽皆知的。

但是当廉颇知道蔺相如为了大义、为了赵国不不计较的时候,廉颇主动负荆请罪。然后两人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一时间,秦国也不敢挑衅赵国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那还是好的。两人交好,毋庸置疑,但是关于两人留白的美好结局却是疑点重重。我们都知道赵国长平之战里并没有提到蔺相如,而在长平之战时,赵国先是派出廉颇来抵抗,廉颇选择防御打消耗战,后来秦国眼看攻不下,就四处放流言称廉颇打不过,派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难道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丞相没有阻止过赵王吗?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庭怀古》里曾经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王想起廉颇,派人去魏国打听廉颇的饭量还好吗?言下之意就是打听廉颇还能不能用,这说明廉颇当时人在魏国,而且赵王对廉颇根本不了解。廉颇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体好就吃了很多,还换上自己的盔甲,骑上战马,还耍了两套拳。

但是这个时候,使者回去称廉颇很能吃,一顿饭工夫就上了三次茅厕。于是赵王就认定廉颇不能用。这里很明显这个使者跟廉颇有仇,但是赵王完全不知道,按理说就是派个人,而赵王偏偏派了廉颇的仇人?

就算赵王不知道,蔺相如会不知道吗?所以他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俩人在此后的故事里还是没有交集,倒是在负荆请罪之前,这两个人的交集反而多一点,所以这两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大史官司马迁说错了?

这就是教材只截取一半的后果——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在负荆请罪后的的确确是好的,毕竟他俩的和好也是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稳的,但是为什么后面没有蔺相如出现呢?

原来蔺相如在得知长平之战失败后就已经病死了,而此时的廉颇因为不被重用而去了别国,奈何别国也不用他,他就长居魏国,等待赵王的征用。

等到赵王醒悟的时候赵王又派出了错误的使者,导致这一系列误会的发生。在赵王派使者的时候,蔺相如早就死了,朝中的党羽也就到了别人的门下蹭饭吃了。

在这种时候,下面的投机者也不会派出合适的使者的。

为什么说蔺相如早就死了呢?因为虽然赵国在长平之战中伤亡惨重,被活埋了20万人,但是在此之后,赵国还是维持了38年的。而在这38年间沧海桑田,廉颇不被召回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长平之战之后蔺相如才死,为何在长平之战时蔺相如没有站出来呢,难道是病危吗?答案并不是。

其实蔺相如和廉颇关系是很好的,但是随着赵王的死亡,新登基的赵王并不喜欢蔺相如和廉颇的组合。或许他只是不想用其中一个,但是两个人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有时候蔺相如还经常帮廉颇说好话,这更让新登基的赵王心里不舒服,所以对重用赵括的赵王来说,这两个人已经不重要了。反而,对于他们的文武结合,赵王认为是一种僭越。

帝王之术在于制衡,所以站在赵王的角度,扶持一个新的武将做自己人,是正常操作。而对于廉颇和蔺相如,他们都做着自己的事儿,但是结局却没能往他们奋斗的方向走,结局不禁令人深思。

那么廉颇和蔺相如最后没有完成和平盛世的梦想,到底是谁错了?是制衡的赵王?还是两人太过于张扬不懂得收敛?

都不是,有些时候不犯错,也是错的。

如果非要找一个背锅的,那就只能是赵王扶持的这个赵括了。赵括没有实力,还偏偏说的天花乱坠,难道还能怪赵王识人不行?当然赵括只是背锅,他也没背叛过,做过坏事。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必然,但是后来的这个使者和廉颇有仇,绝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这种公报私仇的,直接造成了赵国的早衰。

其实廉颇和蔺相如的结合是美好的,但是结局却让人感慨,语文课的教材上没有写,语文老师更不愿意多说,但是我们要知道故事的结局:廉颇得不到重用郁闷含恨而死,蔺相如病死,而两人之前冰释前嫌的美好故事,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标签: 负荆请罪廉颇

更多文章

  • 嬴稷登基之后 秦昭襄王为何采取远交近攻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秦昭襄王

    对秦昭襄王嬴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王嬴稷于公元前306年继位为秦王即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实行的远交近攻政策即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魏国人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的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以后到秦始皇一直奉行这一国策,这一国策贯穿于统一六国的全过程

  • 九公主的地位为什么会比七公主低一等?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九公主,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公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历代王朝皇帝都有“风流”的性子,但是碍于皇帝的身份只能将这种“风流”尽显保守一点,因为皇帝是国家的代表,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端着架子生活可能会很累,但是皇帝后宫的嫔妃却是数不胜数,在她

  • 萧何为何要与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汉朝

    萧何为何要与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成也萧何败萧何”将韩信与萧何此人联系在一起,韩信能被刘邦重用离不开萧何,是兄弟不应该可以两肋插刀吗?为何在韩信的危急关头,萧何放弃拯救韩信,却和吕后联合谋杀韩信,曾经的好友之情呢,已然不顾了吗?萧何早些

  •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会发生?事后李世民不敢杀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不敢啥李渊,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敢杀兄杀弟,唯独不敢杀父,这还得从“仁孝治天下”说起,时至今日,人们依然都会自动远离那种不仁不孝的人。“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

  • 街亭对诸葛亮如此重要 诸葛亮为何会派马谡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谡,街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谡守街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之所以精彩,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在三国之中有着众多不为人知的事件。以及在战场上如痴如幻的厮杀场景。不得不说的是,在三国当中的主要人物当中,有这么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此人便是三国的诸葛亮。尤其在后世的广泛流传当中,诸葛亮愈发

  • 嬴政为何会痛恨樊於期?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嬴政,秦朝

    嬴政为何会痛恨樊於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荆轲刺秦》相信都学习过这篇课文,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一位刺客,他最后一位行刺之人就是令人畏惧的秦始皇嬴政,嬴政曾经重金悬赏樊於期的头颅,而荆轲为了行刺成功便带着樊於期的头颅,樊於期到底犯了什么错?樊於期曾得罪嬴政,最后逃往燕国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蜀汉

    你真的了解蜀汉刘禅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阿斗,是刘禅的小名,他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小就经历许多坎坷,跟随刘备转战各地,朝不保夕,幸亏天生福大命大,几次死里逃生,长坂坡面对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在赵子龙的护卫下安然脱险。孙夫人归吴,阿斗险些沦为质子,不过有些人天生运气好,刘禅

  • 孙权打仗都是屡战屡败 孙权输的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东吴

    对孙权战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战事频繁,占据扬州、交州和荆州南部的东吴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打山越打得比较顺手,出兵打别人胜仗比败仗多得多;长于防御短于进攻,比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曹丕三路伐吴、石亭之战等几次事关生死存亡的

  • 钟无艳身为一个40岁的丑女人 齐宣王为何还要娶她做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宣王,钟无艳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齐宣王和钟无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钟无艳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按说皇帝都喜欢美人,可是齐宣王却偏偏娶了40岁的她做皇后,这是怎么回事呢?(钟无艳剧照)钟无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史书记载她本叫钟离春,是春秋时期齐国无盐邑(山东东平)人。关于钟离春的丑,在《烈

  • 北宋宰相张齐贤,他有多能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齐贤,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齐贤,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吃货,想必大家对这个词都不陌生了,这是现在人对于那些很能吃而且很会吃的人的一个称号,吃货这种人从古至今从开就没缺过。在中国古代民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宰相肚子里能成船。”而这就是专门对于那些很能吃的宰相们说的一句玩笑话。那么在古代哪些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