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的智慧:为何说嘉靖是明代最聪明的皇帝?

嘉靖的智慧:为何说嘉靖是明代最聪明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93 更新时间:2024/5/7 14:47:26

明代有皇帝16个,为什么我要讲嘉靖呢?相对而言,这个人的知名度高,公元1566年,有个“海瑞罢官”,嘉靖从此红遍全国。一般人眼里,嘉靖是一个昏庸、整天忙于修道、不理国事、很愚蠢的一个人,但事实绝不是如此。我可以下一个定论,他是明代有史以来最为聪明的皇帝,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间,如果要按智商水平排序,他至少在第三名,他的聪明,丝毫不比朱元璋差,而且非常狡猾,也善于控制大局。

那为什么这么聪明的一个皇帝,会在他当政的45年把国家治理得如此不堪?这得从头说起。他的登基就非常不平凡,本来皇帝死后是太子继位,但明武宗死后却没有留下子嗣,本应从武宗后的小一辈中选一位新皇帝,此时大臣杨廷和却为了能独揽大权,看了20多个可以挑选的藩王子弟,极力推举成化帝(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没想到因为朱厚熜最聪明,甚至聪明到可以把杨廷和干掉。

当时嘉靖只有15岁,杨廷和认为他不会有什么本事,但聪明一世的杨廷和一辈子就看走眼了这一次。刚一即位,杨廷和就给了朱厚熜一个下马威,因为嘉靖是以先皇堂兄身份即位,所以根据惯例,他的父亲问题不好解决,他的父亲只是藩王,杨廷和让人写奏折建议嘉靖称自己的父亲为“叔叔”,即皇叔考,而将明孝宗朱祐樘认作父亲,这自然是一个非常侮辱人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嘉靖皇帝与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进行了长达5年的大礼仪之争,根除了朝中最大的权臣杨廷和,可以说,嘉靖的权谋简直无人可比,这奠定了嘉靖的一个思想基础:大臣是可以控制的。

有人说他修道不对,很多人不知道其中原因,就像秦始皇一样,求仙问道的皇帝是因为觉得活得很有乐趣,想多活几年,才会去服用那些含有重金属成分的仙丹,能修道的人都是聪明人,他们认为黄金、水银等重金属像乌龟一样“长寿”,不会腐烂,不会生锈,于是古人就认为服用了这些东西,希望能把它们的禀性在自己身体中继承下来。嘉靖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他也不是无神论者,服用仙丹以求长生不老是行得通的。

不要认为嘉靖修道就不理国事,绝不是!嘉靖白天是在潜心修道,可是大家知道他晚上在干什么吗?史料记载,他在改奏章,这是他能控制群臣的关键。晚上改奏章直到凌晨五点,他才躺下睡一会儿,他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控制群臣的机会。自古以来做皇帝的是有蠢人,但明代没有蠢皇帝,嘉靖修道是为了多活两年,因为他掌握了做皇帝的规律,没有人能动摇他,这是修道的根本。

严嵩奸到让你不服不行的奸臣

要衡量一个朝代,看大臣吗?不,要看皇帝。因为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用什么样的臣,嘉靖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手下全是聪明人。皇帝怎么样,大臣就怎么样,绝对不会错,没有亡国之臣,只有亡国之君。嘉靖年间,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聪明人,严嵩、徐阶、戚继光、张居正,可谓能人辈出。

嘉靖住在西苑潜心修道,他为什么不住在自己的奉天殿,也就是乾清宫,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在那里差点被“干掉”。几个宫女摸黑到乾清宫,在嘉靖脖子上套了根绳子,打了个死结,想把他勒死,但是宫女不会打结,死结是拉不紧的,勒了很久没勒死。嘉靖躺在自己的床上还被人勒了脖子,奇耻大辱啊!

从此以后,嘉靖不住寝宫了,只住西苑,西苑是炼丹的地方,在这里,嘉靖待了20年,朝臣则是每天到西苑汇报国事,他和大臣严嵩也以此种方式相处了20年,互相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于是严嵩和儿子严世蕃牢牢把握了嘉靖的心思,成为嘉靖离不开的心腹。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形象西门庆的原型,证据有二:严世蕃号东楼,和西门是绝配,更有个小名叫庆儿,严世蕃和西门庆是绝配。这个人虽然坏,但坏人不代表他没有能力。我一直以为,做一个臭名昭著的坏人是很难的,秦桧是坏,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宋体是他创造的,严嵩也是著名的官员,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就是他写的,奸臣是因为有能力才称其为奸臣,笨人只能当蠢人,当不了奸人。

严世蕃是个“独眼龙”,还是个“瘸子”,但能量却大得惊人,严嵩和严世蕃牢牢抓住了嘉靖的心,因为嘉靖离不开他们,他们太了解嘉靖,以致严嵩干了那么多坏事,整整掌权17年。但另外一个聪明人——徐阶的出现,结束了严嵩的霸权,徐阶和严嵩斗了17年,在给严世蕃加上“通倭寇”的罪名后,直捣黄龙,在死刑平缓的明朝,痛恨倭寇的嘉靖批示“斩立决”,彻底打败严嵩父子,抄家时,抄出黄金3万两,白银300多万两,书画则抄了一个月,最后,抄家抄到所有东西的名录,整理成书,还出版了,其中记载,仅抄到的折扇就27000把。

海瑞全无用处的好人

相比于严嵩的聪明,海瑞是因为没有能力才成为好人,就像钱钟书在《围城》中写方鸿渐:“你是一个好人,却全无用处。”海瑞就是一个好得全无用处的人,但严嵩就是一个奸到你不服他不行的奸臣。

大家都以为海瑞是清官,但其实他比清官要复杂得多。包拯是清官,但包拯工资高,每年有几千两银子的俸禄,明朝一品官,一年才一百多两银子,明代真正靠工资活的,没有几个人。海瑞也一样,他要请客吃饭,要迎来送往,他贪了很多钱,他的轿子是20人抬的,轿子里除了洗手间,还有会客厅,相当于一个移动别墅!海瑞是嘉靖年间的一个奇人,奇在他没有用。我不是贬低他,他是一个不错的人,但真没有用,他只是一个模范,一个偶像,一个超人。他除了没穿斗篷、没标“S”在胸口,没有人比他更猛。他举人出身,从一个主管教育的小官竟然在4年后,当了七品的浙江崇安知县,这是个奇迹。后来当了南京右都御史,官居二品,明朝从来没有一个举人能到达这个官职。我负责任地说,海瑞升官,就是因为他骂了嘉靖,而且骂得相当狠。他的“天下第一直言书”,责怪嘉靖不去后宫,我觉得不去后宫挺好的,最起码不会荒淫无道,你海瑞管得也太宽了,嘉靖不去后宫是因为白天忙着修道,晚上还要批改奏章,他的私生活是很无趣的,是一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人。

但嘉靖没有杀海瑞,而是关在大牢几年后,放了出来。嘉靖曾经说“海瑞是比干,但我不是纣王”,说出这样话的人,能是昏君吗?

整体而言,嘉靖前半辈子控制群臣,但后半辈子却被群臣控制,聪明反被聪明误。君子坦荡荡,玩心机玩花样可以占得一时便宜,但没有人能靠心机活一辈子。嘉靖的例子告诉我们,费尽心机和群臣斗争,但到最后斗得自己成了昏君,身后之名丧尽。

标签: 明朝皇帝嘉靖海瑞严嵩

更多文章

  • 海盗王陈祖义:曾令永乐帝悬赏750万白银捉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盗,明朝,朱棣,

    在明朝洪武年间,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海盗陈祖义,让明太祖朱元璋伤透了脑筋,开出了50万两白银天价悬赏金。捉拿无果后,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悬赏金竟然达到750万两(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收入也仅仅1100万两)。话说陈祖义这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海盗,其手下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地点从我国台湾扩

  • 解密宋仁宗的饮食:皇帝的饮食都有严格的规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仁宗,皇帝,饮食,

    《尚食志·糟》一文,曾述宋仁宗皇后向吕夷简夫人索糟鱼一事,宋朝宫廷有制度:不得取食于四方。就是说,京城所在地方产什么,皇宫里基本上就吃什么,不能让全国各地进宫土仪即地方特产,以免增加百姓负担。京城绝没有逢年过节前,突然多了外地的送礼车,将道路堵死的情况!岂止如此,宋仁宗有天晚上肚子饿了,特别想吃烧羊

  • 朱元璋治贪有决心!女婿犯法被其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核心提示:朱元璋是一位出身贫苦的草根皇帝,从小饱受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敲诈勒索,长大后又亲眼目睹前朝官员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腐败生活。杀尽贪官朱元璋他参加农民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污吏。不想后来朱元璋果然登基,当上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于是便在举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

  • 揭秘项羽的人生抉择要么漂亮的赢要么悲壮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

    核心提示:项羽与刘邦不同,正宗将门之后,根红苗壮,其家在楚国世世为将,且有封地,被封于项。帝王之相项羽相貌堂堂,虎虎有威,用相术语说生有帝王相。就因为楚汉之争刘邦当了皇帝,后人才谄媚依附地杜造出刘邦头上有“龙相”。其实刘邦走到项羽面前,他内心都发毛,除了实力不硬外,其相貌自卑已甘拜下风。虎啸山林说项

  • 揭秘汉恒帝刘志:史上最有心机的“扒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恒帝,刘志

    汉朝时,大将军梁益杀了皇上刘缵,保荐了15岁的刘志当上了皇上,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做了皇后,梁益又让刘志下诏将他的两个弟弟都封了侯。梁益垂帘听政独霸朝纲,满朝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却敢怒而不敢言。刘志当上皇帝后号称汉恒帝,虽为九五之尊,却整天贪玩,还染上一个手脚不干净的毛病,专爱偷大臣家的东

  • 一统六国的秦始皇在历史上究竟做了多少疯狂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一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了中国的首位皇帝。可以说,秦始皇的功绩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堪称“千古一帝”。但是,你知道吗?秦始皇得以如此的成功不仅仅靠的是秦始皇一个人的谋略,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这样一员猛将。他就是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在秦始皇时期,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甚至论武略比秦

  • 王莽改制:只不过是一场过火的”文字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莽,汉朝,历史

    王莽是一位儒家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大儒们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羡慕不已。王莽一向认为,“承天当古,制礼以治民”,他议论决断,全部引经据典。新朝建立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把一切政令、设施都弄得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他认为所有改革都必须在儒家典籍中找到依据,或在他之前

  • 慈禧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 是因为与她拜佛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

    后世有人揣测,慈禧长于养生之道是想要得道成仙,而且这跟她老佛爷的称谓也有关联。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慈禧曾经扮作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因而宫中上下才都称呼她为老佛爷。当时,慈禧头戴毗罗帽身穿袈裟,旁边站着李莲英、崔玉贵,还有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四格格扮的是龙女,而李莲英则扮的散财童子。其实,

  • 盘点:曾经为大清朝打下了天下的五大明朝降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降臣,洪承畴

    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就此终结。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在清朝挥师入关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少不了汉人的协助,其中有很多都是原本的明朝大臣。小编就为大家树立一下,为清朝打天下出力最多的五个明朝降臣。满清汉臣第一人:范文程范文程(1597年—1666年),

  • 面对满朝大臣的反对 北魏孝文帝如何机智迁都 ?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文帝,北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识到,如果想要使北魏强盛起来,就必须吸收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当时的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以有利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习俗,实行汉化方针政策,但当时的鲜卑贵族在平城住惯了,而且房屋土地都在这里,安土重迁,因此都不愿意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