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温能在东晋叱咤风云,到底靠的是什么?

桓温能在东晋叱咤风云,到底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83 更新时间:2024/1/18 9:51:3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桓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东晋时期的桓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特色的人,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枭雄,还有人说他是一个奸臣。因为桓温的生平实在是太让人大跌眼镜了。首先他出其不意攻灭了成汉政权,但是随后又发动三场轰轰烈烈的北伐,但是每一场北伐都是虎头蛇尾,随后又搞了一次遮遮掩掩的篡位,但每一件的结尾都是以失败告终。不管桓温最后的结局如何,他还是那个时代活得比较出彩的一个人,而桓温能够在东晋叱咤风云,都要从他消灭成汉政权说起。

桓温早年的经历

桓温是谯国桓氏的代表人物,在两晋时期,桓家还不是名门大族,桓温的父亲桓彝在东晋初期的王敦之乱中立有大功,使得家族地位有所提升。不过在桓温十五岁时,父亲就被乱臣贼子残忍的杀害了。他立志为父亲报仇,于是混入乱贼宾客中,找到机会手刃了仇人,至此桓温名扬天下,同样也得到东晋的皇帝晋明帝的赏识。

后来等到桓温成年之后,晋明帝将女儿也就是南康公主嫁给了桓温,桓温一下子成了皇亲国戚,这个时候的就开始发迹。公元335年,桓温出任琅琊内史。公元343年,升任徐州刺史,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公元345年,执政司马昱为削弱已在荆州传承两代的庾氏,不准其父死子继,任命桓温镇荆州,都督西部六州之地,从这里开始,桓温的权势就进一步扩大。

桓温图谋成汉

这个偏安一隅的东晋朝廷,对于开疆拓土,恢复河山,一般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和平:本来南方就没怎么发展,北方都是兵强马壮的异族,根本就不是北方人的对手,不如安心发展,等待天下有变再说以后的事情。而另一派则认为:东晋才是中华的正统国祀,北方也是中华不可分割的领土,必须要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即使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所以就出现了祖逖庾亮殷浩的北伐行动。

而桓温到了荆州,就发现了第三条路,那就在巴蜀地区的成汉政权。当时的成汉正日渐衰微,皇帝李势更是荒淫无道,这个时候是消灭成汉的最佳时期。于是桓温做了一番准备,就上书朝廷说他自己要进攻成汉,还没有等到朝廷的回复,桓温就带着大部队出发了。朝廷得知桓温攻打成汉的消息,纷纷表示桓温的脑子坏掉了,就桓温那点兵马无疑是飞蛾扑火,大臣们都在想桓温失败后,朝廷该如何处置桓温。

桓温奇迹拿下成汉

桓温突然带着部队进攻成汉,成汉虽然不堪,但是还是得到桓温进攻的消息,皇帝李势也阻止人手抵御桓温的进攻。但是成汉的战斗力实在太差,李势派出去的人,都被桓温打得大败,没多大功夫,桓温的大部队就杀到了成都城下。

都被打到家门口,李势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立马组织一切能够组织的人马,准备跟桓温死磕。成汉虽然此时的国力不咋地,皇帝也是一个不靠谱的皇帝,但好歹还是一个国家,认真起来,桓温一下还不是对手。

双方在成都城外的笮桥发生大决战,当时的战况十分惨烈,因为桓温的兵力比较少,所以前锋被成汉军杀得损失惨重,参军龚护也在乱军之中战死。成汉的箭支都射到了桓温面前,差一点点就要了桓温的性命。桓温知道如果再拖下去,这一仗可能会失败,就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修整一下,再继续攻打成都城。

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意外,在古代没有通讯设备,如果需要快速传达命令,一般是通过旗语或者击鼓传达。当桓温给那个鼓手下达撤军的命令,也不知道那个鼓手是不是太紧张,把撤退的信号敲成了进攻的信号。

本来晋军已经失去了斗志,突然接收到进攻的号角,以为自己的援军到了,瞬间斗志昂扬,一个个不要命似地冲向成汉的军队。成汉军本来优势很大,看到晋军节节败退,警惕性也放松了些。但突然看到晋军发了疯一样冲杀过来,瞬间士气大减,被晋军杀得人仰马翻。就这样,桓温就突破了成都的防线,进入成都城,并且俘虏了成汉的皇帝李势,成汉自此灭亡。

因为桓温灭亡了成汉政权,桓温的名声由此大噪。后来桓温又发动了三次北伐,虽然结果不怎么样,但是东晋的朝政也牢牢掌握在桓温的手中,最终萌生了篡位的野心。

写在最后的话

桓温攻灭成汉,看似是因为鼓手敲错了命令,才使得桓温成功,其实背后的原因远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桓温起兵的地方是荆州,荆州在三国时期就是联络天下的中枢,占据荆州无论是西征还是北伐都是有利的。庾氏已经掌控荆州多年,已经将荆州发育得不错。奈何东晋朝廷忌惮庾家的势力,让桓温成了荆州的一把手,桓温才有了灭成汉的实力。

再看看东晋北方的势力,这个时候北方最强的是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桓温是公元346年开始出兵攻打成汉,这一年后赵掌权的石虎在跟前凉政权发生摩擦,并且被前凉打得大败。而后赵国内呢,因为石虎是篡位掌握的权力,国内并不太平,所以在这个时间点,石虎根本就没有精力管东晋的事情,也不可能派兵攻打守卫空虚的荆州。

再说成汉政权,成汉的开国君主李雄虽然雄才大略,将国家井井有条,但等到李雄死后,成汉就没有太平过,造反的事情都是经常发生。等到李势当上皇帝后,大肆杀伐,国势更加衰弱,一派亡国的景象。如果桓温不去攻打成汉,也会被其他势力灭了。

正因为一切有利的条件,成就了桓温,也为桓温日后野心膨胀埋下了伏笔,东晋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门阀士族逐渐衰弱,最终由寒门出身的刘裕终结了东晋的统治。

标签: 桓温东晋

更多文章

  • 哲妃从未进过皇宫为什么还被封贵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哲妃,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哲妃的文章。四阿哥弘历较早的嫔妃有这5个,富察皇后,高贵妃,娴妃,纯妃,还有嘉嫔,但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位非常重要且受宠的后妃,电视剧中没有出现,因为她没有进入后宫,在乾隆帝登基为帝的前两个月逝世,但是她的地位并不低,也算是比较受宠的存在,为乾隆帝生下皇长子皇次女

  •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伯温,李善长

    对李善长和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后世之人提到大明军师刘伯温时都夸赞其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鬼神不测之计,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离不开刘伯温的运筹帷幄。可就是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旷世之才,在朱元璋的军营谋士排位中只能居第二,而朱元璋阵营中第一谋士一直都

  • 妃子为什么会被打进冷宫?冷宫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妃子,冷宫

    皇宫的妃子为什么会被打进冷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宫中多怨女”,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皇宫妃子的悲惨生活。现在很多清宫剧影视题材都是跟宫斗有关的,一旦哪个妃子惹怒了皇上皇后,或者做错什么事情,就被皇上无情的打入冷宫。在冷宫里面暗自伤

  • 李克用临死前为什么要给儿子三支箭?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克用,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克用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去世,在去世之间,他留给了自己儿子李存勖三支箭,并告知自己的儿子,自己有三个大仇还没有报,让儿子万万不要忘记。当时的李存勖只有24岁,他接下了自己父亲手中的三支箭,也开启了自己的征战之旅。李克

  • 韩世忠: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一生戎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世忠,南宋

    说到韩世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在两宋之交的抗金名将中,岳飞和韩世忠是最为著名的。岳飞因个人命运的际遇,博得后人无限同情,称誉和敬仰,而那位在杭州西湖的醉人风光中得以善终的韩大将军便黯然隐没在了历史长河的深处。任何人的一生总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出生

  • 揭秘:年轻的曹叡靠什么与"狼顾"相的司马懿对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叡,曹魏

    说到曹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被冠以野心家,而就是这样极能隐忍的人从其仕魏历史的表现来看,似乎并不惧怕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反而对曹丕的儿子曹叡极为忌惮。凭借司马懿当时的地位、身份和阅历,要想玩转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易如反掌,

  • 什么是假节钺?蜀汉为什么只有关羽一个人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三国

    假节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219年5月刘备拿下汉中进位为汉中王之后,随即对麾下大将和功臣进行了一番封赏,其中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地位最高,相比较之下马超左将军、假节和张飞右将军、假节都明显不如关羽,至于黄忠虽然被封为后将军,但并没有假节之权,赵云和魏延连四

  • 为何宋高宗赵构能够活到八十一岁?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赵构

    据史料记载,宋高宗赵构公元1187年病故,八十一岁。宋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至崖山海战失败后丞相陆秀夫负赵昺投海,宋朝结束,共历十八帝。十八帝中除去宋端宗赵昰和赵昺属于非正常死亡外,大部分都三、四十岁而崩,属于英年早逝的范畴,唯独宋高宗赵构活到了八十一岁高龄。公元1127年,金国围困北宋都成汴梁

  • 秦穆公身为霸主地位为何如此尴尬 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穆公,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霸主秦穆公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其实秦穆公在春秋时期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说是一位霸主,但是秦穆公的事业只是局限在秦国,而像同一时期的齐桓公还有楚庄王等霸主都已经问鼎中原,尽管秦穆公跟这些霸主们相比“功绩”有点拿不出手了,但是他在位期间灭了十二个小国,把秦国

  • 哲哲皇后是什么地位?清朝第一个戴上皇后桂冠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哲哲皇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哲哲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明安将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嫁给了努尔哈赤,开创了满蒙联姻的历史。此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又相继将三个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八阿哥皇太极、十四阿哥多尔衮和十五阿哥多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