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安史之乱的叛军到底是不是异族军队?

揭秘:安史之乱的叛军到底是不是异族军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7 更新时间:2024/1/30 22:26:0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安史之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安史之乱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场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大事变,这场乱局甚至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安史之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的中亚突厥族属特征,很多人都习惯将整支叛乱部队视为一支胡人(包括胡化汉人)主导的异族军事力量。真相真的是如此么?

01 蛮族力量

据<资治通鉴>卷217称:天宝十四载(755),“禄山发所部兵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由于安禄山长期作为三镇节度使(实际控制卢龙、范阳两镇)戍守边疆,因而部队之中确实拥有契丹、奚与室韦等东胡系民族与漠北的铁勒系同罗部众,这些来自或为战俘或为附庸投效,数量当不少。

当然,安史叛军的复杂性绝对不止如此,安禄山的女婿归义献诚原是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都督,也就是后来的女真人首领。除此之外,安禄山作为朝廷的渤海经略使,手中还掌握了部分粟末鞨(渤海)人与扶余系的高句丽遗民武装,更有包括回纥等铁勒大姓,也自然包括安禄山自身的昭武九姓与史思明所部的突厥后裔。

由此可见,安史叛乱的十五万大军里,云集于幽州(北京)、营州(辽宁朝阳)一带的各色少数民族都加入其中,成为了安史叛军的军事主力。所以说,安史叛军在军事上以胡人为主应当是毋庸置疑的。

02 汉人智囊团

胡人在安史叛军中的军事存在虽不可否认,但是这并不一定表示这是一支完全的异族军队。因为,一支军事武装团体如果仅仅是有剽悍的武力,远远不足以被称为政治军事集团。

之所以安史叛军不同于流寇,就在于其谋事者高层并非胡人主导。在史书中,被称为安禄山、史思明“腹心”、“宾佐”和“心手”的最核心人物有高邈、何干年、许叔冀、吉温、张万顷、孙孝哲、曹将军、徐归道、独孤问俗、张休、张通晤等11人,明确是少数民族的,只有孙孝哲和曹将军两人。

在安禄山称帝之后,其政权的核心政治力量依旧是以汉人为主,右相张通儒、中书侍郎高尚、御史大夫严庄皆为汉人。后来安史政权的宰相陈希烈、平冽、张拍,尚书敬荣,中书令王仙和张均,也全是汉族人。除了官文官之外,安禄山的高级将领集团同样是以汉人崔乾祜、蔡希德、尹子奇、牛廷、徐璜玉等为核心,这些高级将领有时候会表现出比少数民族首领更为忠诚的军事举动,而以阿史那家族为代表的叛军胡人将领则在进入洛阳之后多叛安史而去,成为了盗匪势力。

可以看出,汉人在叛军中占据政治中枢,且占据了大量高级军官的位置。

03 不断加入的汉族力量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过程中,由于唐王朝自身政治内卷的恶性循环,导致唐中央的不少汉族文官武将加入了叛军的行列,使叛军的势力大为增强。如陈希烈、张均、张拍、令狐潮等中央官员投降叛军后,“贼势大炽,西胁渭、陇,南侵江、汉,北割河东之半”。

大量的唐朝官员与地方武装的加入,逐渐稀释了曾经非常巨大的胡人比重,而胡人的丧失与内斗又逐渐削弱了胡人的力量,从而使这支具有强烈边疆异族色彩的叛军逐渐转变为唐朝内部的割据战争。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唐朝宗室、汉族名流、儒学贤才以及唐朝名将的后代甚至纷纷加入了安史叛军中,从而让这场叛乱变得吊诡起来。

总结来说,安史之乱之初,以蛮族武装力量为突击先锋的安史叛军,先是依靠大量的游牧民族军事战力快速击破了唐朝内地的反叛力量,并得以迅速取得建立政权的基础。

随着安史在内地的称帝建国,大量原唐朝内部的知识分子与武装相继加入,而蛮族力量则逐渐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剥离、汉化乃至内部火并,最终让这个来自边疆的叛乱集团迅速蜕变,从而让这场战争从一场所谓的蛮族入侵,变成了唐帝国内部不同政治权力集团争夺利益的斗争。

标签: 安史之乱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不敢霸占太子妃郑观音?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世民的故事。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但胜利者却也不敢恣意乱写。因为历史妙就妙在,有强大的纠错功能。一个朝代,一个帝王到底如何,需“盖棺定论”,由后人综合考量才能得出答案。因此,就算是“当时乱写

  • 堪比黄忠的明朝名将,揭秘邓子龙的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邓子龙,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子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朝鲜王国时代的水军将领李舜臣,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谓是大名鼎鼎。在电影《鸣梁海战》 中,更是讲述了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12艘战舰,击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日军水师的传奇故事。在影片中,朝鲜战船抓住有利战机,奋力冲杀,击沉敌船三

  • 乾隆赏两根黄瓜给惇妃,她为何会感激涕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惇妃,清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惇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为何两根黄瓜就叫一个皇帝宠爱的妃子感激涕零,心生欢喜呢?黄瓜在现在好像并不重要,想吃就能买到,但是我们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看这黄瓜的价值。乾隆晚年得女此事,还要从惇妃的上位史来看。在进宫之前她是都统四格之女,17岁被

  • 曲端:南宋抗金名将,遭主帅嫉妒冤死狱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曲端,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曲端,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众所周知,南宋时期出现了不少的抗金名将,但后来由于投降派占据了上风,所以这些人中有不少遭到了迫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岳飞,死在了秦桧的“莫须有”罪名下,此外还有于鹏、耿著等人,也被流贬到了海南。这里我们要说的故事主角,遭

  • 武则天亲手废掉三个亲生儿子 她为什么对太平公主如此独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的唯一被承认的一代女皇,在67岁高龄时终于当上了皇帝,开始了她一生的传奇故事。可在武则天身上不止这一件精彩的事情,还有一件就是她亲手废掉了3个亲生儿子,可却独独宠爱太平公主一人,原因说来其实很简单。单说武

  • 卫鞅是怎么唆使魏瑩称王的?揭秘背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鞅,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用来形容一些人,对于自己的需要保卫的国家,使出各种手段来拯救、保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对于侠客的最高褒奖。但是这一条却有点不符合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才都是自由迁徙,比如秦国的大功

  • 唐伯虎为何没能入选明朝三大才子?他对历史的贡献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伯虎,明朝

    唐伯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提到我国古代的"才子",或许人们会例举出李白、苏轼、曹植等名字,但不管他们最喜欢的是哪一个,相信都没有人会忽略掉唐伯虎。作为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有两大特点,一是名气很大,二是作品稀少。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在今天可谓是价值连城,不少

  • 刘封如果不死北伐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封,三国

    刘封如果不死北伐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北伐,这次北伐的结果仍旧是失败。五丈原上,诸葛亮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从茅庐中的少年到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的一生走的太艰辛了。一心想要恢复汉室,可是命不由人,最终诸葛亮还是含恨而死。在

  • 固伦纯禧公主是什么身份?只是王爷的女儿,却被康熙留在宫中当养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固伦纯禧公主,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固伦纯禧公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话说,康熙的后妃数量之众在大清皇帝中首屈一指,因而他的子女之多也不难理解了,据史记载,康熙的子女多达55位,如此之多的子女,康熙居然还收养了一个养女,也是康熙唯一的养女,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讲的固伦纯禧公主。固伦纯

  • 慧妃是什么人?13岁入宫 一生没得帝王宠爱唯一4字封号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慧妃,清朝

    每当一提起慧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她13岁入宫,被慈禧看中,差一点做了皇后,因为与慈禧的亲密关系一生没得到同治帝的宠爱,但位份却一升再升,成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四十六岁逝世。虽是皇贵妃,但是她的葬礼是按照皇后的规格,是惠陵妃园寝内第一个墓主人,同时她也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