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真的是被逼无奈吗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真的是被逼无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83 更新时间:2024/1/16 17:32:35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被逼无可奈何,还是蓄谋已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即是被逼无可奈何,也是蓄谋已久。这事还得从贞观九年李渊去世前的那一段时间说起。当时的李世民显然已经在帝位上坐了九年之久了,但有一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于是他找到了当时负责编撰《高祖、太宗实录》的史官。

当然,李世民想干嘛这些史官很清楚,于是劝谏说您虽然当了皇帝,但这种先河是不能开的,不然后世一旦效仿,那么史书还有人会相信吗?

李世民虽然身为皇帝,但并不代表他什么事都能随心所欲,在这件事上就吃了瘪,但他并没有死心,于是直接找到了监修国史的房玄龄坚持要看。

而房玄龄是什么人,李世民一开口,他就了解了对方的目的,于是立刻召集人手临时修改了《高祖、太宗实录》部分内容交给了李世民。

不过这次房玄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李世民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还举例当年周公管叔蔡叔而使周室安定替自己辩解他这样做也是为了造福百姓。

房玄龄

房玄龄听后才彻底明白了李世民的目的,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高祖、太宗实录》中对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各种不堪的描述。

这段李世民坚持要查阅史料的相关记录,也成为了后世质疑他篡改史书的证据之一。而我们从这段历史中又能看出什么呢?

被逼无可奈何

时间回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天,当尉迟敬德满身鲜血地来到李渊面前时,李渊已经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太子和齐王已经不可能赶来救自己了,于是宣布了李世民政变的合法性。

李渊这样做正是李世民最希望看到的结局,毕竟此前没多久杨广杀兄弑父的悲剧所有人都还历历在目,如果自己再来一次,大家会怎么看自己?这或许才是李世民最关心的。

杨广影视剧形象

于是就有了李世民在李渊面前的那一出父慈子孝的剧本,这事如果就这么看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但如果推敲一下细节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作为帝王,玄武门内外发生了这么大一件事,李渊怎么可能不了解,他自然是了解的,那为什么他什么反应都没有?

我们再把视角放到《高祖、太宗实录》中对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不堪的描述上。相比《实录》有被篡改的嫌疑,那么成书于“玄武门之变”前《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不是可信度就要高尚很多。

此书是由李渊起兵时专掌文翰的温大雅所著,所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根据此书的描述,李世民当时劝李渊起兵,而李渊则说至少要等李建成和李元吉到晋阳后才能起兵。

李渊之所以这么说无疑就是要确保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安全,但又何尝不是李渊考虑事情更为周全。

事实上,李建成和李元吉到晋阳后的表现确实为后来李渊起事起到积极作用。从这点可以看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就算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像《实录》中说得那么不堪,而且退一步说,如果李建成真的那么不堪,魏征这种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怎么可能一开始就跟着李建成干。

但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确实是李唐创业成功的头号功臣,李渊给他的封号更是多到一行字都写不下,可以说是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李建成影视剧形象

可问题却出在他是老二,上面还有个哥哥李建成,按照法理,李建成成为太子没有任何问题,李渊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李渊在立李建成为太子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这个当爹的能容那个功劳震天的老二,老二或许也能看在老爹的面子上不弄出什么幺蛾子。

但李渊肯定会在自己还活着时帮李建成即位铺平道路,这就像朱元璋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是一个道理。

惋惜这一切都是李渊站在李建成的立场上考虑的,他并没有考虑李世民,他没有考虑到如果自己把李世民的羽翼全部剪除后,李建成会不会对李世民不利。

李渊不考虑,不代表李世民不会考虑,于是就有了“玄武门之变”。所以可以说李世民发动政变是为了保命,是被逼无可奈何。

玄武门之变

蓄谋已久

李世民在李唐创业阶段的辉煌历史想必大家都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于是他就有了一个特权“自置官署权”,于是乎在洛阳就有了一个和长安区别不大甚至比长安还豪华的朝廷班底。

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天策府十八学士”、尉迟敬德、程知节为首的“八百勇士”,试问有这样一个豪华的阵容,谁又能没点想法呢?

而且就算李世民真的没有什么想法,这些人也不可能允许他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这些人跟着李世民的目的要么一展心中治国安邦的抱负要么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如果李世民只是一个王爷,那么这一切都将是泡影。

不过凡事都有个导火索,而点燃这群人的导火索就是唐初的刘文静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渊开始对李世民的羽翼动手了。

李世民有着大唐第一功臣的头衔,就算李渊想动他也得有个合理的理由,但作为高祖的儿子不能错,那么错的就只能是他手底下的那群人。

“他日,高祖呼太宗小名谓裴寂等:‘此儿点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 。’” ——《旧唐书·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

翻译一下就是我儿子当年多么英雄豪杰的一个人,在外面这段时间,都被这群人给带坏了。于是房玄龄、杜如晦被驱逐回家,武德五年四月,刘黑闼第一次被击败后,李世民的兵权也被李渊剥夺,交给了李元吉。没多久,更是借着抗击突厥的名义,尉迟敬德、程知节、秦琼和各种军务头衔也被划归李建成账下。

李渊影视剧形象

从这也能看出李世民是被逼无可奈何,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和手底下这群人意识到了危机,开始有了其他想法,毕竟没有谁在意识到危机时会选择束手就擒。

时间回到“玄武门之变”的一个月之前,太史令傅奕就跑去跟李渊打小报告说他夜观天象发现李世民要造反,这事在《旧唐书》中是有记载的。

我们都了解夜观天象这种事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唯一的解释就是李世民的谋划走漏了风声。所以这事也可以佐证李世民是有所谋划的。

而且“玄武门之变”当天负责守备玄武门的守将常何看似属于太子党,实则是李世民安插的暗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建成在当天才会如此放松警惕。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经过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考证过的。

既然常何是一枚暗子,那么也就说明李世民是早有准备的,并非临时起意。除此之外,李世民曾争取过李绩、李靖等实际掌握军权的人物,虽然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但也得到了他们中立的答复,还给自己安排好了回洛阳准备内战的退路,种种迹象都能证明李世民是早有预谋的。

最后就是“玄武门之变”当天关于李渊的种种不合理,他为什么没有反应?因为他没办法反应,“玄武门之变”看似是李世民针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一次兄弟相争,实则李渊也在李世民的计划当中。

因为只有这样想,才能解释为何李渊没有反应。因为李世民在发动政变的同时就已经控制住了李渊。这一切是临时起意,随意安排一下就能实现的吗?

这就像隔壁大明代的靖难之役,朱棣看上去简简单单就攻进了南京城,实际上是多少年的谋划,买通了多少重臣、宦官才得以实现的。

子之

结语

其实,不管李世民是不是被逼无可奈何,和他是否蓄谋已久并不冲突。因为就像上面说过的,他李老二的身份以及手底下那群人都不允许他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就算他真没有,手底下的那群人都会推着他向前走,搜易即是被逼无可奈何,也必须蓄谋已久。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简介:性情宽弘,很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步骘,孙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步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淮阴西北)人。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最

  • 收复六分之一国土的清朝名将,兆惠为何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收复六分之一国土的清朝名将,兆惠为何不出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隆皇帝登基后,清朝一直是比较太平的。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努力,清朝大部分的祸患都已经被清除了。这时候的乾隆皇帝登基,清朝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后来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出现了战争,与康熙帝和雍正帝时期相比,乾隆

  • 关羽一生都和哪些大将单挑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三国

    关羽一生都和哪些大将单挑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武圣关羽,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三国演义里关二爷的那个威猛形象。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关羽可能并没有那么的勇猛,有许多的三国将领其实并不比他差,只不过在三国演义把关羽美化了许多而已。那么在真正的历史里,关羽到底是有怎么样

  • 宋穆公:春秋时期宋国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穆公,宋国

    宋穆公,子姓,宋氏,名和,宋武公之子,宋宣公之弟,春秋时期宋国第十四任国君,在位共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舍弃太子与夷,传位给宋穆公。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宋穆公为报宋宣公舍子立己之恩,决定传位给与夷,让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出居

  • 刘洎简介:唐朝宰相,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曾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洎,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洎

  • 戴胄简介:唐朝宰相,为人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戴胄,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戴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戴胄

  • 剧辛简介:战国时期燕国将领,曾辅佐燕昭王大破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剧辛,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剧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剧辛(?―公元前

  • 赵王迁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王迁,赵国

    赵王迁,亦称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在位共8年。他是赵悼襄王之子,母为赵悼倡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36年,正式继位,品行不端。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郡。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兵压境,

  • 乌雅氏为何处处跟儿子作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清朝

    乌雅氏为何处处跟儿子作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此人是雍正帝的生母,本应该也是后者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但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她非但没有和儿子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反而处处跟他作对,害得后者差点没当成皇帝。这位“奇葩”的女人,便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乌雅氏是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

  •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 参与政变的权贵们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对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发生玄武门兵变之后,李建成的左膀右臂都怎么样了?李世民因玄武门兵变,为王位而杀了李建成。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李建成的权贵们怎么了?让我们先谈谈魏征。他一开始就想让李建成先下手。不了解李建成是失败了还是没有勇气开始。总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