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屡经贬谪却依旧坚定乐观,他的人生信念是什么?

刘禹锡屡经贬谪却依旧坚定乐观,他的人生信念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5 更新时间:2024/2/21 1:39:24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的故事吧。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考中了进士,《旧唐书》说他:“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刘禹锡诗歌和文章都写得很好,而且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参与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并且成为核心成员之一。但这次改革很快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刘禹锡、柳宗元等人都被贬到边远地区作了“司马”。

三十四岁的刘禹锡开始了长期的贬谪生活,这对他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屈服,没有消沉,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刘禹锡先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来又先后转任连州(今广东清远)刺史、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在唐朝,朗州和夔州所在的荆楚之地巫风盛行,民间的祭祀活动非常多,而祭祀时,一定会唱民歌,这深深地吸引了刘禹锡。

屡经贬谪的刘禹锡虽然在政治上很难有所作为,但他没有一蹶不振,热情地投入到了当地民歌的搜集整理当中。在这些民歌俚曲之中,他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活之美。《旧唐书》说:“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词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刘禹锡没有因为其词俚俗而瞧不起民歌,不仅亲自参加民间的歌舞活动,而且给他们创作新词,所以后来洞庭湖一带的民歌,很多都是经过刘禹锡整理改编的。他的《竹枝词》就是向民歌学习的结晶,至今仍传唱不休: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被后人称为“诗豪”,他无愧于这个“豪”字,他的坚定乐观,执着的人生信念,在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从没有改变过。这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诗歌里,比如这首《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展现出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更展现出了自己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再比如这首《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虽说谗言如浪,迁客似沙,但他坚信,是真金总会放出光彩的。

直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才从和州刺史的任上被征召回朝。回京路上,在扬州遇见了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白居易。想到刘禹锡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二人都是感慨万千。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他,其中有“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的句子,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就写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的诗歌名篇,显示了他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同时又暗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诗人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如今回来,当年的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了,只能徒然地吟诵着“闻笛赋”表示悼念,真是恍如隔世,人事全非。他接着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诗人在惆怅之中却又表现的相当达观,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世事的变迁和宦海的沉浮,他都能豁达地面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后人常常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含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诗的最后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表明他对生活并没有丧失信心,表达了重新投入生活的愿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标签: 刘禹锡唐代

更多文章

  • 曹丕篡位之后 曹丕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汉献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曹丕篡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之后,曹丕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曹丕就不想下手吗?其实我们晓得,在曹操逝世之前就根本上肯定了曹魏王朝的雏形,早在此前,曹操就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大权在握。当时的汉献帝就简直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方法

  • 曹魏最大的老虎,还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洪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洪,三国

    三国时期曹操帐下有一支宗亲部队,分别是许楮、张辽、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夏侯渊和夏侯惇。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在“八虎骑”当中曹洪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小编为何会这么说呢?接着往下看吧。曹洪(?-232年),字子廉

  • 历史上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治

    对唐高宗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高宗李治,很多人肯定会嗤之以鼻,由于他的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辉太过于耀眼,自己却黯淡无光就连史书说李治是“性格怯懦,受制朝臣”,让人感觉李治毫无作为,而且有点昏庸。历史上李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公元649年,唐

  • 韦睿:出身世家大族,堪称史上第一儒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睿,南北朝

    历史上有位儒将,他曾以少敌多击退五十万大军,堪比战神白起,他就是韦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韦睿,他是南北朝南朝梁武帝时期著名的将领,韦睿出自一个著名的世家大族,韦氏在当时也颇具名望,而韦睿自幼就熟读诗书,博学多才,对兵法也略有研究,但韦睿却不引以为傲反而为人谦逊,深得

  • 北周天才军事家:揭秘韦孝宽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孝宽,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形成了一个割据混战的局面,在这样的乱世里除了不少名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当时的北周有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他就是韦孝宽。他精通兵法,对各种军事的战略计划拿捏的恰到好处,他不仅为人正直善良,且又机敏过人,在毛遂自荐之后更是成为了西魏、北周时中流砥柱。时萧宝

  • 历史上聂政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要刺杀侠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聂政,战国

    专诸、要离、聂政、荆轲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刺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们称为“四大刺客”,这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专诸,聂政,要离”。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

  • 荆州牧刘表麾下都有哪些猛将?在那之后分别都跟随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表,汉朝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年代,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但为何三国比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更为精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三国时有一群厚道军阀,秉持一定的道德操守,其中最典型的代

  • 李世民既然已经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砍下他的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李建成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已经射杀了李建成,人既然已经死了,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砍掉他的头?公元626年7月2日(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

  • 乾隆当太上皇的三年时间,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做了三年的太上皇,这三年乾隆都在做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那么,乾隆帝为何一反常态选择退位呢?他退位以后又干了些什么呢?作为一个帝王之子,乾隆帝无疑是幸福的。即使他母妃出身卑贱,但乾隆帝自幼聪慧过人,深的祖父康熙帝的宠爱。这份独一无二的帝王圣宠,是他今后成功继位的最

  • 吕布作为反复无常之人 陈宫为什么还选择投靠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宫,吕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宫和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吕布作为反复无常之辈,陈宫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布?陈宫是怎么想的?东汉是一个风化最美的朝代,儒学大盛,时人重气节,以君子之道自律。由于察举制的原因,很多出现了很多名士、评论家。一经名士品评,士人身价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