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的庙号是怎么来的?他配的上这个庙号吗

赵构的庙号是怎么来的?他配的上这个庙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9 更新时间:2023/12/9 20:20:34

关于赵构庙号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自古以来,盖棺定论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赵构还是配得上“高宗”这个庙号的。

庙号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它起源于重视敬拜父祖的商朝,最初的庙号特别少,因为要求太高,达不到要求的君王是不可能有的,只有对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君王才有资格享有庙号,一般创立基业的称为"太"、对国家有大功的称为"高"、后代都很怀念的称为"世"、使国家中兴的称为"中",创立者称祖,守成者称宗。商朝500多年历史,但也只有七个君王有庙号。

既然庙号如此难得,但后世君王也要称呼前任吧,那就换个东西来代替好了,所以周灭商后周公创立《谥法表》用谥号来代替庙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称皇帝,认为皇帝这两个字大于任何谥号,所以谥号也没有了,也就是说从周朝到秦朝这近千年来并没有庙号。

汉朝时期,又恢复了庙号和谥号制度,但是两汉皇帝有庙号的人还是很少,西汉只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这四个人有庙号,东汉也只有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三人有庙号,王莽给西汉皇帝上的庙号被光武帝刘秀取消了,东汉几个不及格的也被孝献帝时被取消了,可见当时想得一个庙号有多难,成为了很多皇帝的一个梦想。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这个时期上庙号的要求变低了不少,但也得遵循一些制度。

庙号常用“X祖”字或“X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高祖”或“烈祖”,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等,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太宗、高宗、仁宗等等。

但是也有例外,“祖”字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来讲,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有时也会,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等是开国立业之人,世祖、太宗属于扩大发扬基业,世宗、高宗等都守住基业的美号,像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另外,哲宗、兴宗等都也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而神宗、英宗这种是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赵构的庙号是怎么来的?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赵构驾崩,享年81年,如何给赵构上庙号和谥号就摆上了议事日程,对此宋孝宗和群臣探讨了很长时间,先后想了七个庙号,最终还是选定了高宗这个庙号。

一、世祖

虽然赵构使宋朝又延续了一百多年,但是整个宋朝从太祖赵匡胤到赵构期间,只有赵匡胤称祖,其他都是宗,而且南宋的疆土还低于北宋,赵构的成就肯定不能和赵匡胤相提并论。

再说了,赵构他爸的赵佶的庙号是徽宗,他哥是钦宗,总不能他称祖,他爸和他哥的辈分称宗吧,如果不是同系,也算是属于开创基业,还能勉勉强强说的过去,如汉光武帝和明成祖,既然是同系,那肯定不能用“世祖”。

二、圣宗

称祖不行,选个牛一点宗没问题吧。

所以朝臣建议上圣宗,按谥法的解释:"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这个庙号已经很高了,但是之前被让宋真宗订下屈辱的澶渊之盟的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用过,赵构再用圣宗好像有点看不起他祖先的意思,如果赵构用圣宗,这不是时刻会让人想到澶渊之盟,那就不好看了。

三、

尧宗?

按谥法说:"翼善传圣为尧。"意思是做好事,传给下一个好皇帝,和尧一样。这个庙号相对而言也算不错。

而且,对赵构来说,他的下一个继任者宋孝宗是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构把皇位给孝宗,使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了宋太祖的后代里,正好对应了赵构的做法,也有点禅位的意思。

问题是赵构的德行也比不上尧,用尧宗似乎说不过去;还有就是金朝有一位王爷(皇帝完颜雍的父亲)叫完颜宗尧,此人是灭亡北宋的主将,这肯定不能用了。

四、光宗

那光宗总可以了吧,功劳比上下的继任者都高为光;能绍前业为光地位很高但是很谦虚为光;功烈耿着曰光。

按说光宗这个庙号也比较适合赵构(能绍前业),但是宋孝宗觉得不够好,不能匹配赵构的功业,还是放弃了。有趣的是啊,后来南宋还真有一位宋光宗,但是作为却很平常。

五、艺宗

按说宋朝这些大臣也真是够了,不按常理出牌,老找一些冷门庙号来让这位已经故去的人与众不同。

有史料记载,赵匡胤也被尊为宋艺祖:艺祖是《尚书》里的说法,没有人用过,一般把开国很多有才有艺的古帝王称为"艺祖",一般只有开国皇帝才把这个庙号作为别称,不少史册中都有称赵匡胤为艺祖的记载,但是宋徽宗简直就是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都没叫艺祖,你叫艺祖不太合适吧。

再者别称是别称,正式用来作庙号也有些草率,而且《尚书》也只提到艺祖并未提到艺宗,你又不能叫艺祖,又不是真正意义的开国皇帝,权衡之下也只能弃用艺宗这个庙号了。

六、大宗

因为这个大是真的很大:首先,只有三分天下的孙权敢自称大帝,其他没人敢用大来作谥号和庙号的,赵构也无法"妄自尊大"啊!

而且,据说大通太也通泰,宋大宗?就类似于宋太宗了,自己的祖先已经用了,而且那个时候国家也不太平,不算国泰民安,也不能算"宋泰宗",所以这个也不能用。

七、高宗

高宗好像就挺合适的,国号之所以为宋,原因之一就是后周的最后一任皇帝柴宗训加封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中枢在宋州(宋州今商丘),宋州正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宋国很接近,宋国的开国之君是商纣王的兄长微子(诸侯国之一),宋国是商朝的延续,宋国的国都就是商丘。

正好,当时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宋州。现在来看最适合赵构的庙号要么是高宗,要么是中宗相对而言赵构再建大宋比中兴大宋功劳更大。群臣和宋孝宗都很满意。

所以,宋孝宗决定为赵构上庙号高宗,谥号则定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

宋高宗赵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一方面他为宋朝继续下去奠定了基业,而且把皇位送还给了宋太祖一支,另一方面他又和侵略疆土,带走父兄的金国签订了合议,从而划江而治不思进取,还冤杀岳飞。

即使如此,赵构依然是有功也有过,而且功和过的界限大小很难去划分。但是,至少赵构不能称祖,但是也不能太低。在几番争执下,称他为高,也很妥当。

标签: 赵构宋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比不过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当三国进入中后期,最为精彩的一段莫过于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斗争,即诸葛亮的北伐之战。228年—234年,诸葛亮一共对曹魏发起五次北伐战争,次数虽然不少,“功效”却微乎其微,每次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资,最后只攻占了武都和阴平二郡,说

  • 即将攻陷京城的李自成为什么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明朝

    即将攻陷京城的李自成为什么要求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末年的时候,在李自成的农民军即将攻陷京城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意外的事情,不仅是当时的人们、甚至后人也直呼难以理解,这个事情就是李自成求招安。此时,他攻破北京城在即,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却想要拱

  • 康熙作为老三为什么当上皇帝 仅仅是因为得过天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继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顺治皇帝去世时,他的大儿子早已经去世,二儿子福全10岁,三儿子玄烨8岁,另外还有四个儿子都不到4岁,在这种背景下,按理说应当由年龄最大的福全继承皇位,可结果确实老三玄烨当上了皇帝,者究竟是为什么呢?按照通常的观念,主要两个原因,一是玄烨

  • 已经占据了荆南四郡,刘备为何还要借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明明已经占据了荆南四郡,为何还要借荆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在夺得荆州后,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幸好刘备在江夏遇到了从东吴来的鲁肃,就此让孙权和刘备达成同盟。此后,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大军在赤壁交锋,虽然曹军人数众多,但由于北方将士水土不服,瘟

  • 被誉为“天下第一相师”的袁天罡,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天罡,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天罡。提到算命先生,大家或许会想,不过是一些街头骗子罢了。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有一职业叫做相师,相师是根据人的面貌去推断他(她)的寿命、福祸以及凶吉的人。而袁天罡被誉为“天下第一相师”。除此之外,袁天罡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玄学家以及天文学家。袁天罡来自于隋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朱棣造反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靖难时,建文帝下诏给宁王、谷王还有辽王,也就是离朱棣最近的三个藩王,令他们三人到南京勤王。辽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宁王没有去,公开抗旨了。他想坐观其成,让朱棣和建文帝打的两败俱伤了,他再出来下山摘桃子

  • 徐盛:东吴著名军事家,始终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盛,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徐盛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盛,吴国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作为孙权手下的一大虎将,徐盛可谓是得到了孙权的极其信任。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带领军队击败了黄祖,因此战功累累被升为中郎将。他曾经在濡须浴血奋战,哪怕已经身受重伤,但也绝不退下战场,展现了一个军人该有的素质。

  • 西晋司徒刘琨是什么结局?为何会死于结拜兄弟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琨,晋朝

    西晋司徒刘琨是什么结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如今常用来形容钢铁直男被软妹子的柔情融化,就像下图剧照中这样。然而,它的本意却是这样:哪里会想到,我堂堂铁血男儿,竟然会沦落到任人宰割、坐以待毙的软弱地步!它出自五胡乱华时期一位英雄的绝命诗。此人名为刘琨,

  • 揭秘:武力值唯一能跟吕布相提并论的猛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三国

    马超有多勇武,想必熟读三国的各位众所周知。在正史中,马超不仅身负强横武力,在谋略上也不输于人,是个典型的文武全才,只是三国小说中对他的“勇”极力渲染,所以,显得这位大将有些缺乏智谋罢了。并且,民间很多文学作品对于马超的勇武多定位在“有吕布之勇”,如《荡寇志》《禅真逸史》《快心编传奇初集》《后汉演义》

  • 他是荀彧最痴情的儿子,揭秘荀粲与曹氏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粲,曹魏,荀彧

    他是曹魏第一谋士荀彧的最小的儿子,也是荀彧最痴情的儿子,最后因过度思念妻子而逝,死时年仅29岁。此人究竟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就是荀粲,荀彧的幼子,也是曹魏著名的玄学家。他年少聪慧颇有学识,娶了美妻婚后生活美满,只可惜造化弄人,如此痴情的荀粲却没能和妻子一同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