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会忌惮刘备?刘豫州是什么意思?

曹操为什么会忌惮刘备?刘豫州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1/7 1:15:14

曹操对刘备最大的忌惮来自“刘豫州”这三个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曹操在灭亡吕布之后,对于徐州的政治安排,采取了“众建诸侯以少其力”的手法,肢解大势力,分置小团体,批发官帽子,让徐州无法形成新的武力核心,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袁曹决战中,让徐州势力置身事外。

所以,曹操在徐州的政治安排,大量任用降将,所谓“分青徐之地”,而非将这一区域直辖化、根据地化。

这种区别,在州牧、刺史、太守、国相的任用上,有明显的表现。

兖州的核心区有三个,一个是东郡,一个是陈留,一个是济阴郡,东郡横跨黄河南北,是渡河的枢纽,陈留郡则是天下水运的轴心,境内有鸿沟、阴沟、汴渠、睢水、濮水、济水等水路主干道汇聚,而济阴郡则东有巨野泽,连接泗水、汶水、濮水,境内有定陶、鄄城两大重镇,其中鄄城更是曹操为兖州牧时的治所。

对于上述三郡,曹操一直以亲信故旧镇守,如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历任东郡、陈留、济阴、颍川太守和河南尹,而程昱则历任东平相、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豫州西部的核心区则是汝南郡和颍川郡,汝南郡,曹操将其分立,以满宠为汝南太守铁腕镇压,又分其两县为阳安郡,以李通为阳安都尉,颍川郡则因为地近许昌,用夏侯渊为太守。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曹操号称占据天下四州之地,真正通过亲信掌握的地盘,只有兖州中西部地区,以及豫州西部和司隶校尉部的河南、河内以及钟繇镇守的京兆。

除此之外的广大地域,就不能说是“忠曹”了,而只能说是忠于曹操把持的“汉朝廷”。

比如豫州东部的核心区为沛国,沛国又分南北,沛国国相虽然为陈珪,但北部沛县为刘备割据,南部曹操则任命袁涣为沛南部都尉治政安民,而袁涣本人出身于陈国扶乐县,又是刘备举荐的茂才,说明刘备这个豫州牧的权限也覆盖到了沛国之外,曹操早已完成军事镇压的陈国。

类似的郡国还有豫州的梁国和鲁国,袁涣后来升任了梁国相,而鲁国相曾为吕布部将张辽担任,至建安三年曹操灭吕布后,则任命旧部叛将毕谌担任鲁国相。

兖州的东平、山阳、泰山、济北、任城等郡国,则太守、国相的人选记载殊少,甚至没法确认官渡之战前后这些地方有没有主官治政,这也恰恰说明,兖州东部地区并没有进入曹魏集团的腹心,充其量只是势力外围。

徐州的情况在上期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唯一没有提到的,就是曹操对整个徐州的政治安排,即为什么以车胄为刺史?

在《三国演义》中,人为制造了这个谜团,其中说,车胄是曹操麾下的扬武校尉、车骑将军、徐州刺史,领五万大兵镇守徐州,充分体现了曹操对徐州要地的重视。

但是,史书中对车胄的记载却从未提及他的武职,而且车骑将军是正经的重号将军,这个时候由曹操自任,远远高于扬武校尉的比二千石级别,两者是不存在兼任可能性的,也可见《三国演义》作者们对于汉末官制的陌生,才编出来这种故事。

现实是,车胄在史书中的出现只是徐州刺史,也就是六百石的朝廷使者,他在面对刘备这种曹操亲自派出的方面军统帅时,毫无还手之力,而此人的简任,也恰恰说明曹操并不把徐州下邳一国视为必守之地,否则肯定会派遣亲信或重将出屯。

不仅如此,在曹操击败刘备和关羽班师还朝后,将董昭由冀州牧转为徐州牧,而董昭这个人根本不是曹操的元从旧部,而是曾经转仕过多家的智谋之士,他最早跟随袁绍,后依河内张杨,随张杨扶保天子之后,又糊弄了杨奉,多次为曹操办事儿,俩人很有香火情分,但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袁绍虽然是董昭旧主,却曾经因为谗言要害董昭,俩人大大的结仇。

至于说职务的任用,董昭和贾诩很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曾在汉献帝的朝廷里担任亲贵官,董昭为议郎,贾诩为光禄大夫,所以名位起点很高,曹操的安置也很相似,对董昭先封河南尹,后任冀州牧,对贾诩则直接封为执金吾,迁冀州牧。

一个冀州牧职务,在曹操还没占据冀州一个地角的情况下,愣是用了两遍,只不过,贾诩这个干部考察期没过,明摆着说,由于冀州未平定,留他“参司空军事”,也就是曹操身边的高参。

而董昭在投靠之前,屁股已经偏向曹操一边,就免了这套虚的,直接发挥他舌辩之士的优势,以及朝廷名位的光环,去徐州蹚浑水,确切地说,他就是个中央特派员,负责和徐州割地自守的一群地方势力讲价钱。

也就是说,打跑了刘备势力之后,曹操依旧不改初衷,对于消化徐州和豫州东部的地盘缺少积极性。

正是基于这种战略指导方针,曹操在刘备反叛之初并不介意,只是派出了刘岱和王忠讨伐,只是没想到,刘备虽然打仗不如曹操,搞关系的本事却大大超过了曹操,玩出了一个新花样。

什么花样呢?

那就是“遍地开花”。

过往我们理解刘备的豫州牧,往往将之视为一个“虚衔”,但是,从史书所见刘备在豫州举荐的茂才来看,包括袁涣、陈群,他的豫州属官,有名有姓的,包括陈群、刘琰

其中,袁涣籍贯为陈国,在刘备举茂才之后才避乱于江淮,投奔袁术,说明他的被荐举地在陈国,而刘琰是鲁国人,刘备征辟他为豫州从事,说明鲁国境内也听刘备的招呼,而陈群早早与父亲陈纪避乱于徐州,在刘备先得后失徐州之后,又以豫州牧的身份推荐陈群为茂才,并授职为柘县令,柘县地处陈国治下,陈群没有到任,和他父亲一起在徐州避乱,又随吕布一齐被曹操俘虏。

由此可见,除了曹操的亲信统治区外,刘备的手早就触及了豫州的鲁国、陈国,兖州的泰山郡,徐州的彭城国,除了确定反叛的豫州沛国、徐州下邳国和一分为三的东海郡境内的,昌虑郡、利城郡、东海郡以外,上述地方究竟有没有参与叛乱,加入“郡县反曹操为刘备”的行列,史书没有细说,却并非不可能。

而“遍地开花”的直接后果就是,徐州反叛尚且是小问题,豫州如果连锁反叛,相当于出了许昌城,南面和东面就全都是敌国了。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马超的势力来自什么地方 马超投靠刘备时带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超投靠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马超的势力来自于其父马腾,马腾虽为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但在东汉末本无官职,在凉州发生叛乱时,马腾因立功而被征召加入政府军,成为偏将军,在凉州刺史被杀后,马腾与韩遂、王国等人一起,成为反东汉的叛军,马腾等人所引发的三辅之乱

  • 丁夫人脾气暴躁最得曹操喜欢,两人怎么闹僵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丁夫人,三国

    曹操一生中,女人很多,正室夫人,有两个。侧室,也就是常说的妾,有13个。分别是刘夫人、丁夫人,卞氏、环氏、杜氏、秦氏、尹氏、王氏、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和陈妾。在这些人中,没有给曹操生儿育女的,只有两人,一个是丁夫人,另一个是王氏。而曹操最喜欢的,则是没给他生儿育女的丁夫人。丁夫人严格来

  • 唐宋八大家中只有他中过状元,仕途并不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宋八大家

    在我国古代,考上状元是一个书生一生的目标,每一个读书人都曾有过想要金榜题名之后,踏入仕途,振兴家族的梦想,但是天下的考生千千万,而状元的名额却只有几个,能够高中又谈何容易,能够被选上的那都是凤毛麟角。不过也有人表示,其实考上状元也并不能证明这个人的才华就是顶级的了,毕竟就连唐宋八大家里都没出过状元。

  • 孙坚为什么被称为江东之虎?他的武力值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孙坚,东吴

    孙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直以来,说到三国历史,很多人的关注点都会在曹魏和蜀汉身上,而很少去关注东吴,但是三国历史毕竟有三国,只知道热点比较多的两个国家自然是不够的。东吴势力比较有名的自然就是孙权,但是他的父亲孙坚也不弱,是江东政权的奠基人。那么,孙坚在

  • 诸葛亮不是很厉害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曹操

    对诸葛亮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愿意去正史中似乎提到了曹操也有过3顾茅庐,不能说曹操没请到他,而是诸葛亮愿不愿意去,诸葛亮在茅庐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也想好了跟谁。曹操不缺人才诸葛亮未出茅庐前,曹操就已经有挣雄的实力,身边不缺乏人才,文有荀彧,郭嘉

  •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仙芝,唐朝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分别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场安史之乱,打破了大唐包容天下的气度,只剩下多疑猜忌,粉碎了大唐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只剩下苟延残喘与畏畏缩缩,揭开了大唐盛世下的虚弱,引来了无数豺狼虎豹。安史之乱的两大叛臣都不是汉人,那同样不是汉人的四大战神无一善终

  • 为何唐哀宗没有子孙后代?她只是傀儡皇帝并没有机会生育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哀宗,傀儡皇帝

    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是在904年登基当上皇帝的,但是其在907年的

  • 循贵妃年轻貌美,为什么没能为康熙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循贵妃,清朝

    循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是乾隆皇帝后宫嫔妃之一。不过循贵妃和乾隆皇帝之间的年龄差距非常大,循贵妃生于乾隆二十三年九月,足足比乾隆皇帝小47岁。伊尔根觉罗氏18岁就被送入宫中封为循嫔,18年后晋升为循妃,其晋升的速度算是很慢了。循贵

  • 父亲和哥哥都是皇帝,此女却不被封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寿安公主,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寿安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新唐书》记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恶之,诏衣羽人服。代宗以广平王入谒,帝字呼主曰:‘虫娘,汝后可与名王在灵州(今属宁夏灵武)请封。’下嫁苏发。”《唐语林》记载的更详细:“玄宗在禁中尝称阿瞒,亦称鸦。寿安

  • 唐肃宗李亨是如何靠着儿子坐稳皇位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亨,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亨的故事。说到李亨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是其实他就唐肃宗了,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所以他也还是比较厉害,但是关于这位皇帝也还是有太多的故事要说的,话说唐肃宗竟然是一位靠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