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更像是一场马拉松,现在跑在前面的不代表是最后的赢家。
起初,依靠车载传感器堆叠与强劲计算单元逐步实现智能化驾驶的单车智能广受资本市场热捧。不过,近年来,随着单车智能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算法、算力以及成本等瓶颈,始终难以有效落地。业内逐渐意识到,统筹“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或是一种更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与单车智能相比,车路协同能融合单车智能技术,实现不同交通参与者的信息交互、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以至协同控制,通过宏观协配的办法,实现高效、节能、安全通行的全局交通最优解。
在2022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港股上市AI公司商汤科技发布了SenseAuto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致力于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分析决策方案,正式切入车路协同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瞄准智能环卫场景,本次发布会上在绝影车路协同“聪明的车”板块,商汤还带来了RoboSweeper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清扫车。
结合多传感器,RoboSweeper可实现360°无死角感知融合,实现<10cm的贴边度,95%以上的覆盖率;在云端的支撑下,清扫车更可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安全、高效、经济的无人清扫作业。未来,RoboSweeper将首先在机场、园区物业、市政道路等多个场景示范应用。
武伟认为,无人驾驶的清扫车是最有希望能够实现快速商业化,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清扫车是低速无人车,安全性相对较高;二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无人清扫车的商业逻辑非常清晰。
“在自动驾驶车而言的话,我们希望能够更加的务实。” 武伟说,“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1个人能够远程控制5辆车,替换的现有的人力成本就可以打正。它的商业化既是市场化的,又很容易爆发的。”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车路协同从示范区“进城”,逐步实现规模化推广和商业化部署,从而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协同”发展,出台了《“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文件支持行业发展。
宏观顺风下,车路协同方兴未艾,引发各路“高手”布局。然而,因车路协同需要与产业深度融合,且需精准匹配G端客户的需求,因而行业的门槛也相当高。
不过,对于汽车领域积淀深厚、智慧城市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充足且客户资源丰富的商汤而言,此时全面发力车路协同赛道只不过是一次“顺势而为”。
事实上,早在2016年,初露峥嵘的商汤就已开始在智能汽车领域发力布局。2017年,商汤与本田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共研自动驾驶技术。随后,商汤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项目上不断积淀、打磨,智慧交通领域的业务框架日益完善,行业专业知识不断丰富。
仅2022年上半年,智能汽车板块收入大幅增长71%,服务客户数20,同比上升54%,单客户收入提高11%。绝影智能车舱产品量产交付规模行业第一,量产车品牌包括上汽、广汽、东风、比亚迪、蔚来、奇瑞等。上半年,绝影还新增300万台量产车的定点。
而智慧城市方面,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之一,商汤更可谓“功力深厚”。举例来看,公司为满足G端客户需求量身打造的“城市方舟”一站式智慧城市管理软件平台广受好评。
如此来看,绝影一方面本身已经拥有了多家主机厂的深度合作和量产定点,有利于单车智能和路云基建的规模化协同,致力于进一步降低量产自动驾驶的单车硬件成本;另一方面,车路协同构建的移动视频源也能补充到智慧城市业务,构建“车城协同”的先发优势。
技术积累、业务协同,叠加对破局规模化、商业化的深入思考,商汤的SenseAutoV2X并非缺乏基础的仓促之举,而是厚积薄发后的实力之作。
资料来源:全天候科技
合作联系:156-6847-695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