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周公做了什么?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周公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3489 更新时间:2024/1/19 16:35:28

上课、考试、开会的时候打瞌睡,旁人会笑问:“你是去梦周公了吗?”于是周公成了睡觉的代名词。

古代的时候夫妻房事,也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这个周公是管睡觉的吗?他还干了什么?

《周礼》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此书的作者不太详,但汉代有人极力主张是“周公致太平之迹”。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周公作的关于礼乐的书。

周代的礼制完整的称呼是:礼乐制度,分礼和乐。礼,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规范社会,形成等级制度;乐,不是音律,而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社会矛盾的缓解。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细的著作,就是这本《周礼》了。周公制作礼乐,创建了一整套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所有关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宜,都包含在“礼”的范畴,以明确的条例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这就是周朝的礼制。这位设立规矩门槛的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姓名旦,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周公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军事家和思想教育家。

公元前1043年,武王姬发去世,成王年幼,作为叔叔的周公代为摄政,引起他的其他几个亲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的不满,他们大概觉得,大家都是成王的王叔,凭啥你摄政?于是这几个兄弟就联合殷商的贵族——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东夷人一起叛变。

周公亲自率军东征平定了叛乱,分封了诸侯后,他开始制作礼乐为西周的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以礼治国。世人都知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重视儒家思想,遵循孔孟之道,其实周公才是儒学的先驱者,比儒学创始人孔子还早很多年。

我国的传统国学作品四书五经,是儒学的经典书籍,而《诗经》、《尚书》的成书,都有周公的极大功劳。

西周初年,世上的男女有滥情的现象,周公觉得这样不好,得整顿一下社会风气,于是下了规定,男女在成婚之前要保持距离,不得随便发生关系,必须等到成婚那天才可以行房事。这也是为了保证子嗣血缘的问题。

而关于婚礼,周公也规定了一套严肃而又仪式感的流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婚礼七大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由于是周公下的命令,后人便称之为行“周公之礼”。

这七大流程,细致又严谨,明媒正娶的时候都得按照这个规矩来,少一样都叫不和礼制。

古人的婚礼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自己没得选,纳采这个环节就是媒人代表男方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可以往下走流程了。

所以环节都走完,婚礼的礼也行完了,就到了洞房这最后一步了,这步就是敦伦。这种说法很儒雅,符合当时的学术思想,古人认为成亲要圆房,才表示婚礼圆满完成,对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视,就算是夫妻房事也是一项重要礼仪。

周公摄政七年,待周成王长大之后,他便还政于成王,自己继续去研究礼乐的制作去了。他的以礼治国,为“成康之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至于说到睡觉梦周公,是孔子睡觉时常常梦到的,便将其称作周公之梦,后人也以此来表达周公在儒学中的崇高地位。至于《周公解梦》,只是一本民间流传的解梦之书,假借了周公的名义而已。

周公制定的娶亲七大流程,虽然在恋爱自由的今天,有所调整,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婚礼大事上使用了其中的一些步骤,以示对婚礼和对新人的重视。

后人为了纪念周公,建庙祭祀。有洛阳、陕西岐山、山东曲阜三座周公庙,它们并称三大周公庙,均可用来祭祀周公。

洛阳周公庙为隋末王世充所建,唐朝、明朝、清朝都曾予以重修。陕西周公庙也是唐朝所建,不仅修了周公正殿,还有他的先祖及功臣的配殿,一并纪念。

山东的周公庙是最大的,又称文宪王庙或元圣庙,是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时,在太庙旧址上重新修建的。宋、元、明、清几朝帝王都曾重修过。庙里还立了石坊,东西石坊各刻了“经天纬地”与“制礼作乐”,来赞颂周公当年制作周礼的功绩。

虽然现代感情之事开放了,但周公之礼还是保留了下来。

标签: 周公孔子周礼周成王礼乐

更多文章

  • 周公解梦:分手后你梦到过前任?不同的梦境暗示不同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塔罗宓一标签:情人,情敌,爱情,如来,遇见,前任,分手后,前男友,周公解梦

    一晚梦后,你有时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梦境是否与现实有所联系?梦境中的诡诞情节与场景,是否是某种过去或未来的预示?分手后你还经常梦到TA吗?梦见你们复合你们是真的有复合的可能吗?梦见可以传递什么信息?1梦见情人异性梦见与情人调情,预示对方可能已经认清了你任性、或是自以为是等脾气,朦胧期已经过去,你要是继

  • 周公推行的分封制和乡遂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周公,分封,分封制,伯禽,封国,鲁国

    周公平定三监大叛乱以后,接受这个教训,认为听任殷贵族继续居留原地,实行就地监督的办法,不但没有成效,而且有发动叛乱的危险,于是决定营建洛邑,把大量“殷顽民”迁到那里,以便加强监督和利用。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周公对这些迁移的殷遗民采用了安抚和威胁的两手策略,为此两次发表文告。“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

  • 周公解梦|常遇梦中的六个梦境之凶吉!

    历史解密编辑:塔罗师央央标签:梦中,梦者,宇宙,周公解梦,弗洛伊德

    睡觉是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大概是人一生中做的最长的事情了,而睡觉则少不了做梦~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滤镜,人们总是试图去解释梦的含义,于是中国民间出现了《周公解梦》,西方则有《梦的解析》。梦暗示了什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进行的真实、有效的对话。中医认为,人体阴阳不调

  • 周公解梦的周公是谁?周公之礼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周公,周王朝,周公旦,分封,姬发,周公解梦

    周公叫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称他为周公或周公旦。古代周公,说的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历史上称他为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政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周公,分封,周公旦,诸侯国,商朝,周王朝

    周武王攻下朝歌、灭掉商朝以后,为了稳定大局,曾采取了一个怀柔措施:他没有杀死纣王的儿子武庚,而是封他为殷侯,仍旧让他管理殷都朝歌的政务。与此同时,武王又派自己的三个亲兄弟姬鲜、姬度和姬处在殷都周围建立封国以监视武庚。因为兄弟三人的封国分别在管地、蔡地和霍地,所以以后武王的儿子成王即位,便称这三人为管

  • 你知道周公解梦的周公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陈意小可爱标签:周公旦,孔子,周公解梦,姬发,周礼,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我已经非常的衰老啦!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啦。”周公旦是周武王死后周朝的实际掌权人,也是周礼制度的创建者。孔子推行的就是周公的礼仪制度。可以说周公旦是孔子的精神领袖,指路明灯。孔子说好久没有梦见周公旦了,就说明以前会经常梦到周公旦。经常梦到周公旦是因为

  • 雅安大学生踏青迷路周公山,警方6小时成功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微宝兴标签:登山,雨城,周公山,大学生,雅安市

    点蓝字关注及时接收通知来源:平安雨城有料·有用·有温度微宝兴(微信号aibaoxingxian)编辑制作5月3日下午15时,雨城公安接到报警称,有两名大学生在周公山游玩迷路被困,具体位置不祥。接警后,雨城警方在应急救援部门和当地村民的协助下,迅速赶往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步行攀山两小时后,天色逐渐转暗,

  •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叫作“周公之礼”,周公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商朝,礼乐,夫妻,同房,先秦,周朝,周王朝,周王室,周天子,周公旦,周公之礼,烽火戏诸侯

    周公,想必大家都听过他的名字,他作为周王朝的国君,为周王室的发展殚精竭虑,爱贤求贤的他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同时他还不仅制定了许多道德和制度上的纲常礼仪,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还为后世留下了规范婚姻的“周公之礼”。这个周公之礼,其实就是夫妻入洞房、行房事的委婉说法。那么,周公在位期间,为

  • 周公解梦准吗?有科学根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刘强爱生活标签:周公解梦,小说,解梦,科学,噩梦

    《周公解梦》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对于梦境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而且通过梦境分析现实中的境遇也是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梦境是神奇的,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梦境的探索,《周公解梦》便是人类探索梦境的历程之一。《周公解梦》这部典籍距离我们也比较遥远,其内容更多的是将梦境与现实之间进行联系和探测,即使没有科学依据,

  • 周公解梦之梦见做爱

    历史解密编辑:长卿先生标签:性爱,乱伦,梦者,恋人,周公,解梦之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人来说,若性冲动发生过于频繁,那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与异性的正常相处。建议梦者积极投身于大集体生活,比如多参加一些体育、文娱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多观看一些健康的影视节目,特别是与性距离较远或不沾边的节目等等,以淡化自己的注意力,转移自己的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中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