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康熙皇帝晚年为什么要为鳌拜平反呢?

揭秘:康熙皇帝晚年为什么要为鳌拜平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35 更新时间:2023/12/27 4:15:13

说起清朝的千古一帝,我想大家肯定会想起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能够成功,其实鳌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康熙扳倒鳌拜为自己树立了威信,让他得到了百官的爱戴。

大家都知道,顺治皇帝吸取了摄政王多尔衮的教训,临终前给儿子康熙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以防权力过度集中。

但是顺治皇帝还是失算了,鳌拜作为三朝元老,在朝中的势力不亚于当年的多尔衮。为了抵制鳌拜,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站了出来,要求康熙皇帝免去鳌拜的职位。

但是此时的康熙才16岁,在鳌拜眼里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他直接冲上御案,抓着康熙的龙袍,恐吓道:“我说杀得就杀得,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说完,便扬长而去,并立即传旨绞死了苏克萨哈,灭其全族!

此时的鳌拜已经彻底激怒了康熙皇帝,其实也注定了他的结局。康熙挑选了一批贵族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紧接着将鳌拜的心腹调离京城,然后亲自召见鳌拜。

跟往常一样,鳌拜入宫没有任何防备。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清史稿》记载,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对大臣说道:“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

也就是说,康熙晚年还是给了鳌拜很高的评价,这也相当于给鳌拜平反了。鳌拜当时手握40万大军,如果他想造反,我想大清早就亡了。

但是鳌拜始终是大清王朝的忠臣,在他的30多条罪状中,唯独没有出现造反罪,只是他擅权以及结党罢了。

雍正帝即位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乾隆后期,为了稳定人心,亲自平反当年鳌拜造成的冤假错案。这些都说明,鳌拜并不是奸臣,而是被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

标签: 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章怀太子李贤真是被武则天逼死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贤,唐朝,野史秘闻

    李贤是在上元二年(675年)六月被立为太子的。在兄弟四人中,李贤天分最高,聪敏勤学,自幼即读了《尚书》、《论语》、《礼记》等古籍经典,过目不忘,深受唐高宗钟爱。立李贤为太子后,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打消了逊位于皇后武则天的念头,一心一意培养李贤,屡次命他监国。尽管当时朝廷内外对李贤评价颇高,但武则天却对他

  • 关羽全族不是被灭族了吗 关羽为什么还有后代存活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们中很多人对于蜀国的一些开国将领感到惋惜。因为蜀国很多的优秀将领并没有留下后人,这可以说是非常不幸的了。就是刘阿斗留下了自己的后人,只是他的儿子们却并没有什么好结果。然而也并非所有优秀的开国将领都是如此。像诸葛孔明有个孩子不仅活了下来还在晋朝做了官,张飞的孙子也活了下来,给张飞延续

  •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里,赵匡胤登基的方式算是一个奇迹,他是在基本上没有任何流血冲突的情况下登上了帝位。杜太后也就是赵匡胤的母亲认为,她儿子能够如此轻易地夺取政权,其根本原因是柴荣死后新帝年幼,主弱臣强。当然赵匡胤最终能够取代后周,这一切周世宗柴荣都要负上那么一点点责任,因为是他选中了赵匡胤。不过就算

  • 演义中为何每次大战前,两军的将领总要上前比试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在诸如《三国演义》等各种小说中,经常有这样的描写:列阵之后,主将骑马上前一对一厮杀,通常是大战多少回合,要么一方负伤败阵,要么一方被刺(砍)死于马下,胜的一方掩杀过去,打败对方。所谓单挑,即两匹马相向疾驰,接触交手是为一个照面,调转马头冲过来再交手,合两个照面为一回合。一般来讲,三个照面后,马的奔跑

  • 宋义做了什么事?项羽杀宋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杀宋义,是因为宋义不顾抗秦大局,不顾义军死活,不体恤士兵疾苦。此举有情有义,此举颇得人心。宋义在义军中算是个懂得用兵打仗的人,楚怀王欣赏他,并把他视为抗衡日益做大的项羽的有力帮手,因而重用他,让他做卿子将军,领导并辖制着项羽。不过,宋义这个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仅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难

  • 水浒里的第一奸臣,蔡京怎么当上宰相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京,北宋,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蔡京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水浒传》中有三大反派,也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奸臣,他们是:蔡京、童贯和高俅。其中,与逼林冲上梁山、教禁军做手工、陪皇帝踢足球的高俅相比,蔡京、童贯的名声似乎更臭一些,民间曾有一句童谣,讥讽这

  • 有哪些与封德彝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封德?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封德彝,本名封伦,字德彝,唐朝时期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德彝出身渤海封氏。智识过人,初为越国公杨素幕僚,结为姻亲。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时期,受到内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狈为奸,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江都之变后,追随

  • 李世民的功劳这么大,李渊为何就是不愿意将皇位传给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的血腥手段登上帝位的,而唐高祖李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推翻的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实际上在唐朝统一天下后,有人就提出李渊应该传位给李世民。除了礼法身份之外,太子李建成几乎是什么地方都比不上秦王李世民,特别是李世民拥有军功集团、关东士人和庶族地主的支持,可谓

  •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是怎么开始的?又有哪些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末年,襄樊之战,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汉水

  • 北洋军为什么听命袁世凯而不是清政府?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洋军,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清政府常规军八旗军早已腐朽不堪,无法作战。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军就以无力镇压国内起义,只得借助地方武装,比例湘军和淮军,最后才平叛。然慈禧太后等清廷统治者害怕地方汉族武装实力过大,故运动镇压后,这些军队实力遭到削弱,很多都被裁撤解散。到了清末年间,国家以无兵可用。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