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调整首日,拱北海关依法依规落实口岸卫生检疫等工作要求,严密监管优化服务,关区珠澳、珠港各口岸通关平稳有序。
1月8日0时起,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港穿梭巴士恢复24小时营运,0时42分左右,当天首辆从香港方向入境的珠港穿梭巴士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上共搭载27名旅客。在随车验放厅,首批香港入境旅客办结海关健康申报、行李物品查验等通关手续后,于1时10分全部顺利入境,通关整体情况平稳有序。0时3分,6名内地旅客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前往香港。
根据最新通关政策,珠澳往来人员(7日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通关。
在24小时通关的横琴口岸,0时一过,马先生将提前准备好的海关健康申报二维码对准健康申报闸机进行扫码,伴随“叮”的一声,闸机门开启。“我是在澳门就读的大学生,住在横琴,几乎每天都要经横琴口岸往来。”马先生说,获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他提前填报好通关资料、准时抵达口岸,成为政策调整后横琴口岸迎来的首名入境旅客。
同样是24小时通关的青茂口岸,也在0时整迎来了政策调整后的首批入境旅客。“这是疫情开始以来,第一次过关不用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方便了许多,过关也很顺利。”入境旅客赵先生高兴地说。
7时10分左右,濠江晨曦中,当天首班客轮从澳门内港码头出发前往珠海。与此同时,在海关验放下,29名旅客从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出发前往澳门。客轮、口岸现场的广播语音提示着通关政策调整后海关健康申报等注意事项。
7时30分左右,全国最大旅检口岸拱北口岸迎来出入境旅客高峰。闸口海关监管五科副科长张立杰和同事一早就来到现场驻守,“今天口岸客流量明显增多,我们加派人手引导旅客正确填报健康申报信息,提前生成海关健康申报二维码,以便顺利通关。”张立杰说。据闸口海关介绍,当日0时截至12时,该关验核进出境旅客健康申报数约7.8万人次,与此前一天同时段相比,增长约12.7%。
在拱北关区的珠澳、珠港各口岸现场旅客通道旁,随处可见“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的宣传指引。入境旅客只需扫描小程序,提前填写健康申报信息,生成二维码后,就可以接受海关健康申报闸机验核。“对于老人、儿童等不便进行电子申报的人员,也可以向海关工作人员索取纸质版《健康申明卡》进行申报,工作人员会予以协助。”港珠澳大桥海关旅检三科副科长张程说。
拱北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首日口岸客流变化,该关提前安排部署,成立工作专班,主动联系配合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优化现场布局和通道设置,在各口岸健康申报区域密集布置宣传海报,多渠道、多平台推送填报指引图文,加派人力引导旅客提前申报、截图通关。1月8日,拱北海关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关领导分头深入关区口岸一线靠前指挥,各口岸海关依法依规、统一规范、严格实施、平稳有序落实口岸卫生检疫工作。
报送/办公室
素材提供/大桥海关、闸口海关、横琴海关、青茂海关、湾仔海关
协审/监管处
监制/孙海波
文/樊诗如
图/俞波、刘文
编辑/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