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艺术世界】陈琳:厚重的墨,酣畅的线,一种势不可挡的锐气

【艺术世界】陈琳:厚重的墨,酣畅的线,一种势不可挡的锐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津门网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2/19 17:30:16

他的作品,厚重的墨,酣畅的线,裹着海涛磅礴,映照军舰威武之气势,将中国海军的现代化以及中国当代海军士兵所披靡的精神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舰船、武器、大海,通给人一种“、硬”的感觉,但陈琳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 表现出较强的视觉力,不仅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更体现出强大的军事化力量。

他笔下的士兵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出海执勤,都隐含着一种势不可挡的锐气。那种不屈不挠、永往直前的内在气质正是当代军人“战之必胜”的英勇气概,也正是中国海军的军魂海魂。

陈琳:祖籍江苏州,现为中国美协理事,全军美展评委,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军专业画家(国画人物)。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美展,连续参加三届金陵百家全国展及历届全军美展。多幅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及北京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从事美术创作多年,擅长主题性人物创作,现为海军政治工作部创作室专职画家。

作为军旅画家首先是军人,其次是画家,军人是特殊的职业,所以军旅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一般是源于特定的环境特殊的重大的事件,创作初期内容的选定必然是被某一场景或是重大事件所震撼或是被感动,处于充满激情的情况所产生的创作欲望,这是感性的。而创作过程中会因构图,人物场景,艺术的表现手法等需要而逐歩进入理性状态。

所以说军旅画家的军事主题创作不是把自我因素有所淡化和隐藏,而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所谓理性创作是建立在需求前提之上的,那就是记录重大历史事件,表现某一特定任务过程或结果。作为军旅画家,创作作品常常为了表现某个历史事件或反映事件的过程,这一点和一般社会上的画家有所不同,军旅画家想到的是如用更好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军事题材的主题性创作。

大多数人有一种误区,会感觉军事题材绘画有别于其他绘画创作,似乎不能充分发挥自我,不能展示出绘画艺术的自由性,或认为主题性绘画过于陈旧,脱离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绘画不单纯是视觉艺术,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和阐述,达到一定的目的,最终是服务于军队和社会,服务于国家。

我们常说的个性,就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品格、气质和行为方式等。艺术风格是创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指绘画中的艺术语言,这是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之所以简单,是你的作品表现形式或方法与众不同便是风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它是艺术家创作成熟的一种表现,主要通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表现出来。复杂是指一个人的创作作品形式与风格是综合修养的体现,而不是单纯与他人画的不同就是风格。它是由画家自身修养和对艺术的理解所形成的个人绘画风格,和主题性创作不产生矛盾,也没有必然关系。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受西方文化和“85思潮”影响,中国美术处于活跃期和动荡期,很多画家都经历了从兴奋到迷茫的过程,当时的确对美术界影响很大,但是这种现象经过20年的反思与沉淀后,让多数画家变的较为冷静和成熟,而并非让中国画产生了根本变化。我认为所谓的变化,只是从绘画的形式上、手段上、材料上更为丰富而已,中国画依旧是以水墨和宣纸为主要材料,域外文化不可能替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更无法撼动和异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绘画语言。

写实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更不可以去质疑,也不可以否定它。绘画中所谓的新潮无非是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去表现和刻画不同的事物,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至于选择写实是因为写实更易表现军事题材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和特定场面,军队美术工作者必须肩负文化艺术赋予的使命,这种使命是军人身份使然也是内心的需要。

可以说,是军旅生涯成就了我。我自幼学习书画,少年时曾在徐州市少年宫研习,1980年入伍以后在舰上当水兵四年,所以我熟悉水兵,更熟悉舰艇,这些都为我后来的主题性创作打下了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基层文化骨干到90年代艺术院校毕业后相对专业的创作,我的画笔从没离开过以海军为主题的创作,这是身份使然,也是我擅长和热爱的,军旅几十年,使我在创作思想上更成熟,尤其是经过参加若干届全国全军大展以后,我的创作更趋于理性和主流。

从士兵成长为一名军旅画家,能通过手中画笔通过作品反映再现部队的建设发展以及官兵的训练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和愿望。

(陈琳自述)

标签: 陈琳艺术绘画画家中国画写实

更多文章

  • 前海人寿提醒防范养老诈骗陷阱,一级教师陈琳护航幼儿健康成长

    历史解密编辑:东方时讯标签:陷阱,教师,爱戴,前海人寿,养老诈骗,华语音乐,宝能集团,陈琳(歌手)

    前海人寿温馨提醒,老年人需防范养老诈骗陷阱近期,很多老年人掉进了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养老诈骗陷阱”,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伤害。前海人寿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需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一、“代理退保”陷阱;二、“以房养老”陷阱、三、“投资理财”陷阱。一级教师陈琳:

  • 潮州抗癌考研女孩陈琳琼开启大学新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陈琳琼,抗癌,考研,广州大学,潮州,大学

    还记得那个边抗癌边考研308天考研如愿“上岸”的潮州女孩陈琳琼吗?今年,她以405分的成绩被广州大学录取南方+ 吴明 拍摄九月份开学季,她的故事,也随之开启了新篇章。陈琳琼今年25岁她边抗癌边考研的经历也鼓舞了很多人。在边抗癌边考研的308天里,这个女孩经历了失业、癌症、考研南方+ 吴明 拍摄3次化

  • 美丽巾帼⑥ | 陈琳:愿为百姓抱薪 守护法律公正

    历史解密编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标签:法律,法官,庭长,审判庭,美丽巾帼,华语音乐,陈琳(歌手),成渝金融法院案件

    陈琳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析理明法春风化雨,她心怀大爱。审慎细腻飒爽果敢,她雷厉风行。行走在法律世界的经纬里,既是刑事审判中惩恶扬善、字字铿锵的铁面法官,也是学术研究中慎思明辨、博观约取的调研尖兵。“作为女法官,我们既可以宜室宜家,又可以为国为民。”陈琳庭长这样说道。法槌起落,她是天平“

  • 陈琳:爱情是毒药,越喝越想要

    历史解密编辑:醉扒仙标签:陈琳,杨坤,爱就爱了

    还记得《爱就爱了》那首歌嘛,那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洒脱,陈琳那沙哑又沉稳的嗓音,爱了就爱了,人生在世,想爱就爱,怕什么怕,潇潇洒洒敢爱敢恨的歌,像极了她的性格,但是她却在爱情中丧失了年轻的生命,所有的选择,都是无能为力吧。陈琳,1970年生于重庆奉节,地地道道的辣妹子,毕业于四川舞蹈学院,23岁的陈琳发

  • 百大集团:6月30日公司高管董振东、沈慧芬、陈琳玲减持公司股份合计11.55万股

    历史解密编辑:证券之星标签:百大集团,董振东,沈慧芬,陈琳玲,证券

    证券之星讯,根据7月1日市场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及交易所披露数据整理,百大集团(600865)最新董监高及相关人员股份变动情况: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董振东、董事沈慧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陈琳玲共减持公司股份11.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为0.0306%。变动期间公司股价下跌0.

  • 著名歌手陈琳:情路坎坷选择自杀后,两任丈夫为千万遗产对簿公堂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陈琳,沈永革,张超峰,王晓京,经典歌曲

    说起《爱就爱了》这首歌,或许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首歌当时在刚发行了以后还获得了第二届音乐风云榜的十大金曲奖。演唱这首歌的歌手将所有感情都投入了进去,她那性感又充满磁性的声音吸引了无数人,沉浸在她美妙的歌声中无法自拔,而演唱这首歌的人就是陈琳,现在她早已经离我们而去。情路坎坷的陈琳歌手陈琳大家都很熟悉,

  • 陈琳:给母亲一张30万的存折,精心打扮一番后,从9楼一跃而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脸娱乐标签:杨坤,楼一跃,沈永革,张晓峰,泣不成声,华语音乐,陈琳(歌手)

    2009年,陈琳给了母亲一张30w的存折,精心打扮一番后,从9楼一跃而下,享年39岁。母亲抚着女儿的遗体,哭着说:“傻孩子,多疼啊”,杨坤也泣不成声,声称要为她讨公道。2009年10月31日,这是让所有喜欢陈琳的粉丝,都永生难忘的一天。这一生,陈琳交往过的两个男人,都伤透了陈琳的心,让陈琳失望至极,

  • 23岁爆红,39岁在前夫生日当天从9楼一跃而下,陈琳为何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深林之歌标签:陈琳,楼一跃,那英,演唱会

    23岁爆红,39岁在前夫生日当天从9楼一跃而下,陈琳为何这样做在中国乐坛上,有不少红极一时,或者还在大红的歌手。陈琳琳出生。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他们只能把陈琳琳放在亲戚家。虽然不能被父母陪着,但是陈琳琳倒也快乐地长大了。她还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上了京剧,喜欢上了唱歌。六岁的小陈琳喜欢和父亲一起听京剧。

  • 著名歌手陈琳,去世13年后,丈夫再婚生子,母亲的坚持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一心只容一人PLUS标签:陈琳,沈永革,王晓京,张超峰,那英,杨坤

    如果她还在,她今年52岁,能与那英比肩,是华语乐坛的骄傲。只是2009年10月31日,她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将自己的一切都停留在了39岁。歌手陈琳的去世,让无数人感到惋惜。生前,陈琳是个感性的女孩,她个性十足,从来不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感受。时至今日,陈琳的音乐作品仍被很多人喜欢着。13年以前,陈琳究竟

  • 从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扒《三国志》中不敢记载的曹操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陈琳,袁绍,曹操,为袁绍檄豫州文,三国志,吕布

    陈琳是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之一。文学上颇有造诣,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让其名留史册。这篇讨贼檄文文笔犀利,痛骂曹操,惊出曹操一身冷汗,头风病都被吓好了。所以说千万别得罪文人,一支笔能让你名留青史,也能让你遗臭万年。我们不讨论这篇讨贼檄文的文学价值,单看檄文里揭露的曹操事迹。陈琳-箭在弦上故遂与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