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都是被关羽秒杀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名不副实的战五渣。二将之死是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并非武艺不济。就硬实力而言,别说是颜良、文丑联手,就算是单拿出来一个也够关羽喝一壶的,特别是颜良,个人认为他的武艺比关羽只高不低!
颜良、文丑双双被杀的必然性
首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从“约三事”起,罗贯中便开始有意突出关公,于是紧随而来的河北之战便成了顺理成章的平台。通过斩杀颜良、文丑不仅展现了关公的盖世无双,更重要的是表达其有恩必报,忠义无双的人设。若非如此,也就没必要虚构出“约三事”这一桥段了。
其次,关羽于白马之战斩杀颜良是史实,这是汉末三国史上为数不多的临阵斩将记录,罗贯中本就对关羽钟爱有加,自然要大书特书,同时索性把战死沙场的文丑也划归关公麾下。其实这已经不是罗贯中第一次帮关羽抢人头,比如汜水关之战时的西凉大将华雄(历史上关于华雄还是叶雄存在争议,另外华雄也不是很多大明白说的被孙坚所杀。两人是各自领兵战斗,最终华雄兵败身死,并非孙坚亲手斩杀)。
所以说,演义中的河北双绝尽管设定很高,但从一开始就注定沦为关公名扬天下的垫脚石,被杀是必然的。
演义中二将战死的特殊性
那么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中二将被关羽斩杀并不能代表武艺低于关羽呢?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颜良,当时他率领人马与曹军对峙,关公倒提青龙刀,单骑而来,书中讲明河北军士让出了一条路。很多关羽的粉丝认为这是他们迫于关公的威势下意识的反应,这纯属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河北士卒之所以如此,是他们根本没把关羽当作敌人,准确地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此而来基本都是对方派出来传话的,或者是使者,那么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
颜良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这点从“刚欲问时”便可见端倪。关羽全速而来,如果颜良把他当作对手首先做的便是防备,而不是问话。嘉靖本在这里更是明确说出了颜良要问话的原因。因为在离开河北时,刘备曾托其找寻关羽,称其赤面长髯,使青龙大刀。特点很鲜明,所以颜良一眼便认了出来,或许当时除了问话,他甚至以为关羽已经提前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所以飞马来投,正是这一耽搁,被关公利用赤兔的速度优势将颜良斩杀,成就了十万军中斩敌首而回的奇迹。
嘉靖本赞诗中亦称: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
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说完颜良,我们再说文丑。如果说颜良等于间接被刘备坑死,那么文丑战死更多则是自身原因。在颜良死后,他主动请缨为其报仇,于是奉袁绍之命率军出延津。但是在与关公真正动起手却蒙圈了。关羽力猛刀沉,打法大开大合,前期如同狂风暴雨,一般人根本抵挡不住,即便是大将也很容易被唬住。但这样的打法是柄双刃剑,威力虽大,体力消耗同样也大,这也是很多人一旦挺过了关羽的前期进攻就能将对战拖入平局的原因所在。
但是文丑却心态失衡了。首先,他听说过颜良被关羽秒杀的传闻,但多半是不信的。因为他对颜良知根知底,不相信以好兄弟的本事能有人凌驾到吊打他的程度。可是与关公对战后完全被震惊了,以这样的攻击强度看,或许颜良真的有可能连一招都没接住。于是文丑误以为这便是关公的常态攻击,如果这样自然不是自己可以比肩的。
其次,延津之战刚开始时,文丑一方是占据很大优势的,但是随着士卒们不顾军令,只想着埋头抢战利品时,战局便出现了曹操有可能反败为胜的契机,文丑正在喝止不住时,关公赶到,并且压制了文丑。
自己落入下风,士卒又阵型散乱,这一战打不好很可能全军覆没。文丑也算成名多年的名将,不可能不会带兵,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破局之法便是先撤出战场,整兵再战。
所以,在心怯之下,文丑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不想却正中下怀,被关羽倚仗赤兔马的速度追斩。
颜良、文丑的武艺水平
那么颜良、文丑的武艺水平处于什么段位呢?在我看来,二将均为超一流,只不过一个靠前,一个靠后。
颜良笔墨不多,但是二十合击败徐晃足够说服力。纵观全书在公平斗将的情况下,超一流战胜一流的所有战绩中,只有吕布短时间击败夏侯惇、马超二十合击败张郃、赵云在体力受损的情况下三十合击败张郃能够与颜良此战相提并论。个人觉得,即便是关羽也不具备二十合就击败徐晃的硬实力。
文丑被不少人认为尚在颜良之上,毕竟张辽、徐晃双骑齐出都铩羽而归,这其实有些言过其实。因为二将出马后,文丑是以弓箭射翻张辽坐骑,迫使张辽退出了战斗,与他真正短兵相接的只有徐晃一人。二人打了多久书中没有写明,最终徐晃料敌不过退走,而并非直接被击败,所以从对战徐晃看,文丑是逊色于颜良的。
此外,文丑在磐河之战五六十合战平了初出茅庐的少年赵云。有人说赵云死的时候年过古稀,以此推算他出场就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之所以称为少年是因为长得年轻。说句难听的,这纯属放屁。如果是通过某人之口称其为少年,那么尚且可以如此牵强附会,但少年是罗贯中旁白所述,这就等于定了性,所以赵云的年龄明显就是bug,根本没必要正推或者反推,就当中间的十几二十年凭空消失了便好,不然只能庸人自扰。书中这类年龄bug并不算少,所以根本没必要纠结。
既然是初出茅庐、尚且缺乏经验的少年,显然实力未至巅峰,文丑拿不下此时的赵云就说明他的硬实力不如巅峰期的赵子龙。而通过战绩看,颜良并不逊色于赵云。再加上文丑的心理素质有问题,所以尽管同为超一流,但文丑还是要略逊颜良的。
综上所述,颜良、文丑的武艺水平实际并不逊色于关羽多少,颜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绝对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斗将,别说二人联手,就算车轮战关公也吃不消,毕竟三将的整体实力是处于同一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