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下令处死杨修,杨修为何说:我死得太晚了?

曹操下令处死杨修,杨修为何说:我死得太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209 更新时间:2024/2/20 8:34:20

公元219年,许昌街头人声鼎沸,曹操下令将杨修处死。杨修临死前神情黯然,看着鬼头刀叹息道:“我一生以聪明自诩,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也料到自己要死,只是觉得死得太晚了。”

话音刚落,大才子杨修被处死,年仅四十五岁。史载:“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杨修聪明吧,他早就料到曹操会把自己处死。然而,杨修之所以会有如此结局,就是因为他的聪明都是一些小聪明。

杨修出身名门,聪明好学,年纪轻轻就被曹操聘请为主簿,这可是一份好工作,相当于曹操的贴身助理、秘书。起初,曹操对杨修十分看好,很多军国大事,都让杨修协助办理,杨修的多才表现,甚合曹操的心意,经常博得领导的夸赞。

职场有个常识,那就是风头不能盖过领导,面对领导的夸赞,也要保持低调,这才是明哲保身,伴君之道。然而,杨修似乎并不明白这一点,面对曹操的夸赞,他欣然接受,毫不谦虚。

《智囊全集》记载: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书写的一块石碑。石碑上的文字,除了文辞好,还有一段“黄绢幼妇外孙薹臼”的字谜。

曹操除了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比如他的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都是大气磅礴,耳熟能详的作品。所以说,曹操的才学造诣也是十分高的,但当曹操看到“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个字后,一时还真想不出来字谜,就问杨修是否知道,杨修随即答道:“知道”!

杨修正要告诉曹操答案,曹操连忙制止,他让杨修把答案先写出来,然后等自己想出来后再对比。曹操边走边思考,直到行走了三十里路,突然想出了答案。

智囊记载: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于字为‘好’;薹臼,受五辛之器,于字为‘辞’。所谓‘绝

原来“黄绢幼妇外孙薹臼”这八个字的谜底就是“绝妙好辞”,曹操想了三十里路,好不容易想出来,而杨修秒懂。曹操自叹不如,夸杨修道:“吾才去卿乃三十里”!

面对领导的如此夸赞,稍懂些人情世故,职场处世之道的人,都要赶紧谦虚一下,对领导说:“不敢、不敢,我只是侥幸猜中。属下擅长的都是些文辞方面的小伎俩,和领导的大谋略不能比啊...

说一通谦虚、自贬的话,以便给领导个台阶下,这样不至于让领导太丢面。然而,杨修不仅不谦虚守拙,反而以此为荣,时常表现得比曹操还厉害,说破曹操的心思。

比如《智囊全集》中还记载了三个相关的故事:

一,曹操修了座新宅子,去察看施工情况后,只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众人百思不解,猜不透老板的心思,杨修一看,令人将门拆了改窄一些,解释说:“门中活为‘阔’字,这是魏王嫌门太宽了。”

二,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零食,曹操吃了几口,就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众人还是猜不透领导的心思,杨修拿起来就吃,说:“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曹操虽然夸赞杨修聪明,但心里却实在讨厌他。 你想啊,一个领导,心思总被下属猜透,这个领导还有安全感吗?

三,曹操平定汉中后,是退是进很难抉择,大家也不知如何是好。恰在这时,曹操说了一句“鸡肋”做军中暗号。杨修一听,就私下让兵士们整理家伙准备回家。等曹操正式下达退兵的命令后,士兵们的神速反应震惊了曹操,曹操得知原因后,更加恨杨修。

除了这三件事,杨修还为曹植夺嫡献计献策,他猜透曹操的心思后,屡屡帮曹植作弊,通过曹操的考验。曹操得知后,很气愤地给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信说:“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

杨修用自己的聪明,成功招来的曹操的恨意后,屡屡不知收敛。公元219年秋天,杨修与曹植酗酒后,坐着马车经过司马门时,又公然谤讪“黄须儿”曹彰。曹彰可是曹操的爱子,曹操闻之大怒,就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等罪名将杨修处死。

就这么着,杨修终于用自己的聪明,用自己的锋芒毕露,用自己的恃才傲物,成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为此,冯梦龙特意点评说,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观同样有大才的鲍照,他的文章中常常会有低俗、累赘的言辞,僧虔写字时也会用拙笔,这就是为了“自污”,避祸保身啊。

杨修很聪明,他也知道自己的聪明,会招来曹操的杀心,还说曹操的鬼头刀来的比自己预料的晚,但他明知如此,却不知保身避祸,由此可见,杨修的聪明只是小聪明,不是大谋略!

标签: 曹操杨修曹植曹彰杨彪三国汉朝艺术家

更多文章

  • 同是一流大将,关羽凭什么能秒杀颜良?来看看背后的3个猫腻!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关羽,颜良,曹操,张辽,徐晃,刘备,猫腻,三国,汉朝

    有很多人文历史爱好者都在说,在吕布死后关羽看谁都像懦夫,看谁都像是“插标卖首”,只是说对于关羽而言,只是“卖家”不一样罢了。一、关羽、颜良的年龄,武艺到底相差多远?颜良出生于公元160年左右,武力值惊人,在袁绍帐下担当首席大将。其作战经验尤其丰富,在关羽成名之前颜良已经是天下名将。而关羽呢?他跟颜良

  • 为何关羽能斩颜良,曹变蛟却杀不掉皇太极,古代斩首战术怎么玩?

    历史解密编辑:冷兵器研究所标签:关羽,颜良,曹变蛟,皇太极,骑兵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字数:1637,阅读时间:约4分钟编者按:作为战场上弱势一方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的绝技,斩首战术往往为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时,通过急速、迅猛的突袭,万军之中斩杀敌人主帅,令敌人轰然溃散,就此敲定胜局,这是何等地令人神往?然而,真实历史上,成功的斩首战术案例

  • 演义中关羽一刀刺颜良,赵云一枪杀高览,谁的武力表现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关羽,颜良,赵子龙,高览,张郃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与此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千年传颂的经典,是与其描写的许多"名战场面"分不开的,大家熟知的有: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许诸大战马超、太史慈酣斗小霸王……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关羽斩杀颜良和赵云枪挑高览的故事。一,河北四庭柱官

  • 复仇者联盟!若颜良、文丑和华雄联手大战关羽,关羽有多少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爱吐槽的特长生标签:关羽,颜良,文丑,徐晃,关二爷,许褚,复仇者联盟,若颜良,华雄,三国,外星生命电影

    按照《三国演义》的战斗力设定,不需要加文丑和华雄,单单一个颜良真实水平就够关二爷喝一壶的。从场面上看,颜良实属没有排面,前期被各种吹捧,什么“河北四柱”之首,什么“可斩华雄”,给人一种十足的压迫感。结果遇到关二爷后却惨淡收场,被一招秒杀。但颜良的实力远不止如此。颜良被关二爷斩杀之前,曾与曹营三位将领

  • 关羽阵斩颜良,文丑之死,其实首功是这位低调的谋士兼战术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颜良,关羽,文丑,曹操,荀攸,袁绍

    关羽阵斩颜良这事,在整个三国中,阵前斩杀敌方主帅只此一例,另无他家,要知道真实历史上的三国战争,基本没有武将单挑、没有互相通报姓名、没有两军对垒摆好阵势开战,而是无所不用其极,各种谋略、各种手段,只要能取胜,基本全会用上。按照常规来说,阵前斩杀敌方主帅,一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主帅作为一军之首领,一般

  • 张辽武艺不差关羽,为何在斩杀颜良的军事行动之战,关羽表现突出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张辽,关羽,颜良,三国,汉朝,曹操麾下,军事行动之

    说起关羽很多人脑海之中出现的一个,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中青龙偃月刀,跨下赤兔马,”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威风凛凛的三国猛将。历史之上关羽是蜀汉名将,但要说关羽真正斩杀的大将,历史记载之中的也唯有颜良一人。建安五年,曹操亲提大军去征讨

  • 徐晃20回合败给颜良,又没有受伤,为什么不继续打?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徐晃,颜良,许褚,曹操,张郃,张辽

    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是发生在白马之战时,颜良先后杀死了宋宪和魏续两人,曹操又命徐晃出战,结果徐晃也被颜良二十合给杀败。徐晃这种情况在《三国演义》里并不少,两军阵前武将交手,觉得打不过了就承认败了这是很正常的事。像虎牢关公孙瓒对吕布,是数合就败下阵来,还有张郃在潼关对马超,也是二十合就败。实际上在遇到

  • 三国演义:除颜良外,还有二人可二十合胜徐晃,不是赵云和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帝史标签:颜良,徐晃,赵子龙,张飞,张郃

    徐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他待人忠义、武艺高强、为人踏实。起初徐晃还是杨奉部将时,因前途渺茫,被满宠说动,答应事曹。满宠提议:"为何不杀杨奉作为见面礼?"徐晃断然拒绝:"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这就是徐晃与吕布为人的不同。徐晃的忠义,曹操赞赏,就连关羽也觉得了不起。曹营诸将,能得到关羽尊重

  • 《三国演义》中,如果颜良与关羽正面公平决斗,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颜良,关羽,徐晃,文丑,许褚,曹操

    颜良如果和关羽正面交锋,那也是必输无疑,而且很可能凶多吉少,难逃一死。在演义中,关羽斩颜良是策马冲阵,直奔颜良。颜良正要问话,关羽马快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一刀刺死。而此前在白马之战中,颜良表现神勇,先是三合斩杀了宋宪,又一合劈魏续于马下。曹操命徐晃出马,也只战了二十合就被颜良

  • 斩颜良曹操为什么要请关羽出战?是因为身边没人,还是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曹操,关羽,颜良,刘备,袁绍,徐晃

    曹操在东汉末年作为一方诸侯,还是非常有实力的,在当时与袁绍交战中,以少胜多把袁绍打败,最终为统一北方奠定了一个基础。在曹操与袁绍第一仗的时候,也就是白马之战,初战受挫的曹操,因为颜良实在是很强,在徐晃被打败之后,曹操为什么要叫人去请关羽,难道是他身边没有人能战颜良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曹操请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