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名将,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即“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
“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也就是说,赵云的武力是在关羽张飞之上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为何赵云文丑厮杀六十回合,战了个平手,而关羽三刀解决文丑呢?
文丑何许人也呢?河北名将也,勇冠三军,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在《三国志》中,文丑死于曹操之手。但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关羽,所以就有了关羽斩文丑的故事。本文所谈的并非正史,而是《三国演义》,莫追究。
赵云战文丑:60回合,不分胜负
话说,当时袁绍霸占冀州之后,忠于汉室的赵云,就组织了一支“义军”,和嚣张霸道的袁绍打起游击战,但打的很辛苦。于是,后来就投奔了和袁绍有仇且兵强马壮的辽东公孙瓒。
后来,袁绍和公孙瓒发生了冲突,即磐河一战。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十余合大败公孙瓒。追击时,被公孙瓒手下健将四员围攻,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其余三将逃走。就在文丑将要结果公孙瓒性命之时,赵云出场了。
赵云就闪亮登场,遭遇了名将文丑,救下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说,“这紧要关头,斜刺里杀出一少年将军,挺枪直取文丑。”随后,两人激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公孙瓒援兵赶到,文丑撤去。
也就是说,文丑消耗了大量体力后,赵云依然和文丑不分上下。从这一点上看,似乎赵云不敌文丑。但对文丑来说,内心震撼无以言表,因为没人能和他打这么久。
关羽战文丑:三刀解决,文丑授首
后来,曹操和袁绍发生了武装冲突。此时,关羽在曹操阵营,算是暂住曹操这边吧。为了报答曹操恩情,关羽就帮助曹操征战。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延津之战,是官渡之战的前奏。
双方接触之后,先锋颜良在白马之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下马。文丑听到噩耗之后,就想要为颜良报仇雪恨。于是,就据延津挑战曹操。
然而,曹丞相诡计多端,抛出一个鱼饵,文丑轻易就中计了。结果,军心打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但是,很不幸的是,随后遇到了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民间传说中的“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其中“文颜”就是指文丑和颜良,两人虽然勇猛,但奈何命运太悲。
参照文丑看:关羽真比赵云武力强?
如果以文丑为参照,赵云关羽与之对战的招数,从表面上看,关羽完胜赵云。
但实际上,不能这么看,从《三国演义》中。主要原因有这么三个。
(1)赵云和文丑作战时,属于初出茅庐,战技青涩。相反,之前项羽和吕布打过,还有过温酒斩华雄,战技成熟。
(2)赵云和文丑的作战,恰逢文丑军队占据上风,游刃有余之际。关羽和文丑作战时,文丑是“战不三合,心怯欲走”,军心士气大跌,慌忙逃命之际,结果被项羽一刀斩下马。
(3)相同的是,文丑和两人作战之前,都分别与公孙瓒、徐晃打过。但和公孙瓒打的时候,“十余合大败公孙瓒”,随后才和赵云打了六十回合。文丑和徐晃打时,“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精力消耗巨大,随后关羽上前与之作战。
因此,从这三点上看,并不能看出关羽比赵云武功强。至少,不能用文丑作为参照,来判断赵云和关羽,孰弱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