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中作死的6大名士,陈琳吊车尾,第一是谁?
第6位陈琳。官渡之战前,陈琳用自己的满腹经纶,为袁绍写了一篇《讨贼檄文》。这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第一骂文。在这篇文章中,陈琳不论真假,将坊间传说一股脑的加在曹操身上,一边说曹操到处挖人祖坟,犯下的罪行人神共愤,一边又说曹操为人奸诈,不感激袁绍的救命之恩,狼子野心。
这短短几句话,将曹操360度无死角都骂了一遍。为了增加伤害,这篇文章还祸及三代。不仅点名道姓的说曹操的祖父是个太监,还说曹操父亲原姓夏侯,是不知来历的人。最后,陈琳呼吁大家团结起来,讨伐曹操,这可真是将曹操的脸皮放在地上踩。
相传曹操在看完这篇文后,被气到浑身颤抖,冷汗直冒,就连袭扰多年的头疼都被气到痊愈。可见这篇文章的威力有多大。冷静下来后,曹操下定决心,等击败袁绍后一定要将陈琳处死。在曹操的指挥下,官渡之战大获全胜。而胜利后,曹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陈琳抓来。怒气冲冲的询问陈琳,骂自己也就算了,为何要骂祖父与父亲。
面对曹操的秋后算账,陈琳也是浑身抖如筛糠。只能解释说是各为其主,并非有意针对。曹操见到陈琳认错态度良好,又实在是想让自己的对手也能享受到这样的骂文,这才强压了几口怒气,将其收入麾下。而由于陈琳作死却没有被杀,所以他排在最后。第5位杨修。杨修是个聪明人,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开始,杨修协助曹操处理军国大事。
久而久之,杨修对曹操处理政务的习惯了如指掌。为了能偷懒,他每天将曹操想问的东西整理好,按照顺序交给手下人,接着便出去吃喝玩乐。这一招屡试不爽,杨修的小日子也过的愈发自在。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一次,手下将杨修的答案搞混了,曹操得到答案后一头雾水。
经过调查,这才发下了杨修的这一小手段。曹操生性多疑,杨修这样了解自己的想法,一旦对自己不利,该如何是好?此时的曹操已经对他心生不满。但杨修对这一切丝毫不知,一直在曹操的底线上来回蹦迪。很快,他就踩了雷。随着曹操年纪越来越大,也逐渐有了立储君的意思。于是决定暗中对曹丕、曹植考察一番。
但他没想到,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杨修得知,并开始扶持曹植。在他的帮助下,曹植远远甩开曹丕一大截。但曹操也十分精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背后有人搞鬼。用心一查才发现曹植背后有杨修这一军师。这可让曹操十分不满,我这是向暗中试探,你却给我搞一个公开化。这时候,曹操手中的大刀已经按捺不住了。
但杨修却浑然不觉,继续卖弄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曹操准备从汉中撤军时,杨修再次察觉到他的想法,带头收拾东西准备撤退。这不就相当于泄漏军情吗?此时的曹操再也忍不住,新账旧账一起算,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之罪将其处死。
第4位祢衡。祢衡可以说是狂妄至极。一开始,曹操听说了祢衡的大名,想要拉拢他。但谁知,祢衡却看不上曹操这一宦官之后。于是,他声称自己身患狂病,无法赴约。曹操得知后也没有为难他。本以为这件事已经翻篇,但没想到,祢衡逢人就说,他不屑与曹操这个宦官之后为伍。
这就让曹操十分憋屈了,为了给祢衡一点教训,曹操将祢衡召为鼓使。祢衡对此答应的十分痛快。表演当天,所有的鼓使都提前穿上统一服装,在台上击鼓,唯独祢衡,竟然当众换衣,之后才开始击鼓。曹傲见到这一幕,血压飙升。但为了自己营造求贤若渴的人设,还是笑着说道:“我原本想给他一个教训,没想到被反过来羞辱了。”
此事过后,祢衡放话要给曹操道歉。曹操一听,还以为自己终于感化了贤才,喜不自禁的赴约。谁知道,他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晚上,祢衡才身着破衣来到了他面前。还没等曹操打招呼,祢衡就开始编着段子骂曹操。周围还有不少叫好声。这下,曹操可是彻底发火了,直接将其送给刘表。
在这里,祢衡依旧稳定发挥,将刘表喷的面子里子都丢光了。于是,刘表又将他丢给了黄祖。黄祖是个大老粗。刚开始听到祢衡是个才子后十分欢迎。但很快,祢衡就祸从口出了。这天,黄祖举行宴会,祢衡却在宴会上公然称呼黄祖为死老头,在黄祖准备打他时,更是当着众宾客的面与黄祖对骂。黄祖这个暴脾气,当即就将他处斩,年仅26岁。
第3位许攸。许攸可以称的上是大才。在他投奔曹操时,曹操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赶去相见。见面后,他便为曹操献计,偷袭袁绍粮仓,顺利攻下乌巢。此战中,曹操活捉大将淳于琼。看着这位大将,曹操打算放他一命,便只割掉了他的鼻子。但没想到,许攸却跳了出来,主张将其杀死。
面对老同事,许攸没有丝毫的恻隐之情,让曹操不禁怀疑,一旦自己落难了,许攸的态度是否会如同今天这般?从这时开始,曹操就已经对许攸有了隔阂。而许攸不仅没有发决,反而仗着自己的这份功劳飘起来了。在他与曹操交往期间,从来不对曹操用尊称,反而一口一个阿瞒。这可是犯了曹操的大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威严。
但许攸无论人前人后,都是阿瞒,这让他十分难做。但他此时念及二人多年的感情,并没有发作。却没想到,许攸变本加厉,逢人便吹嘘。要不是我,阿瞒可坐不上这个位子。他本来是想吹嘘一下自己的功劳,但这话传到曹操耳朵里可就变了味儿了。这不就是说我曹操不如你吗,久而久之,谁才是这里的老大?这也让曹操下定了决心,将许攸杀死。
许攸
三国名士娄圭,曹操自愧不如,为何因一句话被杀?
第2位娄圭。娄圭与曹操也是好友,因此很得曹操重用。曹操与马超在潼关大战时,马超攻势猛烈,曹操的防御工事屡屡被破。眼看这样下去即将要打败仗,曹操心急如焚,四处问计。这时候,娄圭站了出来,他利用天气,在沙子筑好的防御工事上浇水,过一晚上后,这些防御工事已经结冰。变得坚不可摧。这种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还十分有效。
曹操立即实行,接着这种工事阻击了马超一次次进攻。战后,曹操称赞娄圭有着他达不到的智慧。但被曹操赞美可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他便专心搞钱,想要用这种方法来转移曹操的注意力。对此,曹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看曹操不盯着自己了,娄圭也开始放松,说话也口不遮拦了起来。
一次,曹操也自己的儿子乘坐马车出游,恰好被娄圭与一众大臣见到。他们当即感慨道:“这对父子看上去可真开心啊”。这话一出,旁人纷纷附和,只有娄圭说了一句:“我们活着,想要啥就要自己争取,不要感慨他人”。这句话很快就被传到了曹操耳朵里,曹操想到娄圭不止一次的提出统兵,当即认为娄圭所争取的就是自己的位置。于是将其抓捕,没多久就将其处死。
第1位孔融。孔融因一个让梨的举动名震天下,但长大后却借着这种声望不断作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孔融十分不满。于是,他找到机会就挖苦曹操。公元204年,曹丕抢夺袁熙之妻为妾。孔融得知后,立即说道“当初周武王伐纣,将妲己赏赐给了自己的兄弟”。这话一出,曹操一头雾水。
于是他虚心请教。谁知道,孔融竟然是以曹操爱抢人妻为例,编的这一故事。这可让曹操颜面无光。他忍了再忍,决定不和他计较。但没想到,孔融变本加厉。由于当时战乱频发,收集粮草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节约粮食,曹操下令让将士们不要喝酒,减少粮食消耗。
这可让孔融不满了,当即反驳道:自古美色误人,怎么不禁这个呢?这可是要禁曹操最爱的呀,面对这个随时狂喷的人,曹操已经处于发怒的边缘。最让曹操无法忍受的是,孔融不仅抨击他的私生活,还在国家大事上唱反调。在曹操准备发起官渡之战,大展拳脚时,孔融不合时宜的声音想起:“袁绍有众多良将,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啊。”
孔融的这一番话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大战在即,孔融此举无疑是扰乱军心。所以,曹操没有理会孔融,执意出兵,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在曹操征讨乌桓时,依旧是孔融反对,甚至还阴阳怪气,要求曹操一连收复肃慎、丁零。面对这一喷子,曹操再也无法忍受,随便找了一个原因就将他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