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辂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出名的方士,给别人占卜非常精准。在三国时期不乏类似的人物,比如朱建平擅长相面;赵直擅长解梦等等,但是管辂属于全才,精通各种占卜的方式。管辂还能通过鸟的鸣叫来占卜,有一个县令不相信,直到县内发生一桩命案。这是怎样一件事呢?
管辂以鸟鸣占卜
古代以鸟鸣进行占卜的情况比较普遍。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比如人们听到有有喜鹊叫,就认为会有好事情发生。其实这就是以鸟鸣进行占卜的一种缩影或者表现。只不过在古代方士人眼中,鸟鸣表达的信息更加繁复,进行占卜要考虑的东西也更加多,比如风向、音律、时间等等。
管辂就擅长以鸟鸣占卜,他曾经有一个启蒙的师父叫做郭恩,郭恩在占卜上的能力远逊于弟子管辂。有一次管辂在郭恩家,刚好有一只鸟到房梁上鸣叫。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活小片段,管辂就推测出不久之后在东方有老翁带着酒肉拜访郭恩,但是会有小小的事故发生。结果和管辂推测的结果一模一样。从鸟叫上可以推测出这么多的要素,可见这门学问有多么复杂,管辂运用得多么娴熟。
安德令刘长仁的质疑
管辂给很多人都算过卦,包括自己的同学、老师、地方长官等等,也收获了一定的名望。有名望就会有质疑,当时的安德县令刘长仁就非常质疑管辂的能力。管辂是青州平原人,安德县隶属于平原郡,可以双方认识也说不定。
按照《辂别传》中的记载,刘长仁是冀州渤海人,非常善于辩论。刘长仁听说管辂通过鸟鸣占卜的能力,但是压根就不相信,多次诘难管辂说:“人说的话叫做‘言’,鸟的叫声只能叫做‘鸣’。人比鸟兽更加高级,孔子就说过‘吾不与鸟兽同群’。你怎么还会把鸟叫看做神明之象呢?”
管辂解释说,上天有指示给人类,但是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星象、风云、鸟兽这些途径。一个国家的兴亡,往往就与鸟兽有关。比如周文王时期就发生过“丹鸟衔书”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确实非常相信“天垂象”这种说法,上面提到的星象等迹象,包括童谣、谶书都被视为上天的指示。虽然管辂这样解释,但是刘长仁还是不相信,认为管辂的说法华而不实,太过轻浮玄奥。
县境内的命案
虽然刘长仁不相信管辂的能力,不过管辂也不是小心眼的人,以“以德报怨”为座右铭。两个人的关系大概还算不错。管辂有一次到刘长仁家里,突然有一只鹊鸟进入刘长仁家中阁楼鸣叫,声音非常急切。
通过这个迹象,管辂就推断出一件事,告诉刘长仁:“这只鹊鸟的叫声代表在东北方,有一个妇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时间就在昨天。在今天黄昏的时候会有人来报案。而这桩案件还会牵连到西方的人家。”
果然在傍晚的时候,有一个人来告状,说邻居家中妻子杀死丈夫,然后诬告西边的一个人,诈言那个人与自己丈夫关系不合,而杀死自己丈夫。这个案件与管辂占卜出来的结果可以说是分毫不差。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经过这件事后,刘长仁终于相信管辂有鸟鸣占候的能力,对他心服口服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