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痛别!湖北大学著名学者周勃逝世

痛别!湖北大学著名学者周勃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极目新闻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25 11:36:20

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吴珊

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大学获悉,该校著名学者、当代艺思潮的见证人、行管系退休教授周勃,于11月7日12时38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逝,享年93岁。

当代文艺思潮的见证人

湖北大学官网介绍,周勃于1932年出生于湖南湘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早年参加革命,1956年毕业于武大中文系,随后开始发表作品,24岁时发表了《略谈形象思维》和《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主张“写真实”)等饮誉文坛、产生较大反响的作品,并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但也因此受到非议和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作品才受到公正评价。

周勃教授

来湖大前,周勃先后供职于中国作协创委会、《长江文艺》杂志社、武汉市文联,历任编辑等职。1978年,周勃来到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任教。他历任中文系副主任、行管系主任(创系)、教授。出版有专著《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代表作)、《文学思存集》,并发表论文《文艺的本源问题》《文艺的歧路》等近百篇。

2019年底,《周勃文集》首发式暨周勃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周勃文集》收录了其关于形象思维、现实主义、民族形式、道德伦理等问题的学术论文数十篇,这些文章批判性与反思性同在、辨证性与复杂性兼备,既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又有着敏锐的当代性。研讨会上,著名专家学者们对周勃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和专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论著为湖北和中国的文艺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发表于《长江文艺》上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当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有学者说,周勃先生是当代文艺思潮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周勃一生坚持原则,认真勤勉,严律守己,以身作则。其六十多年来从事文学事业的坚持不懈,力争上游的精神,感人至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先生正如这样一支燃烧的红烛,用渺小的火焰为文学界点亮一片光彩。

牵头创建湖大行管系

1984年,武汉师范学院改制为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非师范专业开始着手筹建。

1986年,时任湖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的周勃被学校委以重任——创建行政管理系的差事落到了他和学校其他几位教师身上。当时,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非缺乏,办公室是从学生宿舍隔开的3间房子,老师也不够专业,行管系建设步履维艰。面临这样的困境,周勃表示自力更生、决不放弃,没有师资,就“请进来、派出去”,邀请国内顶尖学者来校授课,把湖大的学生送往北大、复旦、武大等高校学习;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一主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加大主干课程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训练;深入基层培训干部队伍,远赴海南开展合作办学;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上世纪90年代初,在很多人还不知道电脑是物的时候,行管系就自筹资金建设了现代化的语音室、办公实验室。

周勃教授与学生

对于行管系的建设,周勃投入了很多心血,他还专门开设了一门《历代公文选读》的选修课程,亲力亲为地做好每一件事,其以身作则的行为示范对培养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周勃对于学生总是抱着温和而又严厉的态度,以求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他曾经对在行管班就读的干部学生们这样说:“在湖北大学,你们只是普通的学生,决不能抱着功利心态和官员脾气来学习,你们要把这顶用来指挥和工作的‘乌纱帽’挂在湖大的校门外,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官员的威信不止来自于党的威望,更来源于自己与百姓心换心得来的民意。你们作为行管系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要时刻记得与群众联系。”

简单浅显的话语,是周勃从一生的辛勤工作中领悟出来的真谛。在周勃和诸多教师的不懈努力下,行管系日益发展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现如今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

周勃教授诗作

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荣娟教授回忆起在湖大行管系学习经历时表示,记得周勃老师讲《历代公文选读》的时候,学生都往第一排挤,周老师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如数家珍。2015年,李荣娟等1991级行管专业学生毕业20周年聚会时,周勃教授还写了一首诗,“蒲香酒正酣,相逢唤语喧。人生须历练,苦旅几经年。梦在豪情在,奋翅艳阳天。桃李千行绿,春光万里妍”。“这是老师们对我们的祝福,这也是老师们品格的写照。”李荣娟教授说。

据周勃老先生的长女周晓帆介绍,遵照先生生前遗嘱:不开追悼会,不进行遗体告别仪式。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周勃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武大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项梁借助旧王买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项梁,楚怀王,秦国,项羽,怀王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后期,楚、秦两国最为强大。为了称霸中原,它们连年征战不休。由于楚国推行的一系列保民措施,所以楚怀王颇得民心。秦国看到久攻不下,就邀请怀王赴秦结盟。怀王不知是计,一到秦国就被囚禁。秦国采用种种手段,终于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原。秦二世胡亥继承皇位后,恣情享乐,横征暴敛,把百姓推

  • 项羽他叔叔到底有多牛?为啥有人说项梁不死,汉朝就彻底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项羽,项梁,刘邦,秦国,章邯,楚王,项燕,汉朝,秦朝,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在整个秦末汉初的历史上,项梁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尽管在指挥打仗方面,他比不过韩信;在个人武力方面,他比不过他侄子项羽;在识人用人方面,他可能也比不过刘邦。但这样的项梁,如果没被章邯偷袭干掉的话,他其实原本是秦朝末年,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那个人。至少,他的希望,远比刘邦要大得多。项梁的故事,其实可

  • 秦朝最后一位悍将,灭陈胜、杀项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陈胜,项梁,章邯,秦军,项羽,吴广

    公元前209年,陈胜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百姓苦秦久矣,纷纷响应:刘邦在沛县起兵,项梁项羽在会稽起兵,赵歇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陈胜起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麾下的大将周文便抵达戏水(今陕西临潼东),逼近咸阳,叩关叫阵。面对汹汹而来的周文大军,胡亥大惊,赶紧

  • 章邯灭陈胜吴广,杀项梁,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陈胜,吴广,章邯,项梁,秦军,周文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着戍卒在大泽乡打响了反秦起兵的第一枪,中原掀起了反秦的高潮,在六国贵族的带领下,各地百姓纷纷起兵响应陈胜,杀官吏,夺城池,一时间秦朝大地狼烟四起。各路兵力共几十万出击攻秦,吴广向西北攻击秦朝重地荥阳,以打开关中的大门;宋留向西南进攻秦朝的南阳郡,以通过武关进攻关中;武臣和

  • 项梁项羽如何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白家酱坛标签:项梁,陈胜,吴中,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梁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羽为项燕之孙。两人为叔侄关系。项梁因杀害仇人,为躲避官府抓捕,与侄子项羽,隐姓埋名到吴中(今苏州)。项梁在吴中经常见义勇为,会说话,能办事,威信颇高,当地的婚丧嫁娶,修路建桥等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任何事情都能按时按质量的超预期完成。吴中人们都佩服他,愿意听他指挥。项梁利用这

  • 秦末风云:项梁会稽起事,项羽斩杀郡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项梁,项羽,王翦,陈胜,嬴政

    秦末风云:项梁会稽起事,项羽斩杀郡守在那故楚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境内,又出了项家叔侄,戕吏起事,集得子弟八千人,横行吴中。这叔侄姓名,便是项梁、项籍。项梁本下相县人,即楚将项燕之子,项燕为秦将王翦所围,兵败自杀,楚亦随亡。项梁既遭国难,复念父仇,常思起兵报复,只因秦方强盛,自恨手无寸铁,不能如愿。有

  • 王翦之孙王离水平如何,为何打不下巨鹿?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王离,王翦,秦军,巨鹿,赵军,赵王,章邯,四大名将

    秦上将军王离围困赵国巨鹿城,城中兵少粮尽,万分危急。赵王歇令大将军陈馀北上常山郡募兵,又派张耳之子张敖去代郡募兵。王离招降李良,不费一兵一卒,只凭李良的兵马就控制邯郸,又令偏师登上太行山,把赵将张黡的军队赶下山,占据上党郡。不久后陈馀在常山郡募兵三万,立刻南下驰援巨鹿。一年前武臣打下赵国,李良投诚后

  • 王翦、王贲、王离全部神秘消失,王氏家族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翦,王贲,王离,嬴政,秦国,秦王,霸王项羽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的王朝,并且建立封建制度的王朝,它的地位在历史中自然不可小觑。而秦始皇赢政能一扫六纵合国,平定天下,自然少不了秦朝大将的加持。而在秦始皇身边,帮助他一统天下,其中王翦和王贲父子二人的功劳必然威名远播,可令人奇怪的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王翦和王贲父子二人,却再也没有任何

  • 王离祖父逼杀了项羽祖父,项羽打败王离后,是怎么对待王离的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项羽,王离,王翦,章邯,嬴政,项梁,汉朝,秦朝,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项羽家族与王离家族可以说是世仇。那么,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在巨鹿打败王离以后,王离的结局如何?其后代又是怎样往后延续的呢?(项燕)项羽家族与王离家族是世仇,要往上说到他们的爷爷那一辈。王离的爷爷是王翦,项羽的爷爷是项燕。当年秦始皇准备灭楚国,让王翦带兵前往,王翦向秦始皇要60万人马。秦始皇觉得人数

  • 历史人物 英布 四 黥布背叛项羽,投奔刘邦。天下大局已定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邦,英布,汉王,汉朝,秦朝,四黥布,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英布又叫黥布。原是安徽六安人,因为他后来受到了黥刑,所以又叫他黥布。黥布在受刑(在骊山为秦始皇修陵墓)期间,和同是狱友的各路黑社会老大称兄道弟,关系很铁!后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从服刑的骊山带着那些铁哥们跑了出来。到长江流域当起了强盗,烧杀抢掠,过上了刀尖舔血的生活,小日子过得好不舒服。后来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