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

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石头人呦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4/1/20 10:08:00

历史一: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蜀汉后期原本就人才匮乏,真正有大将之才者屈指可数,不过有一人却同时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可惜却英年早逝,导致蜀汉痛失一位良将,他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和廖化之下,此人就是向宠。蜀汉有四大派系:元从派、荆州派、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其中包括关羽、张飞、赵云在内的元从派和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是刘备的嫡系,尤其荆州派人数众多是刘备的最大助力;从201年依附刘表到211年入川,刘备在荆州招揽了大批的人才,这其中就包括向朗和向宠叔侄两人,所以向宠可谓是根正苗红,这也是他受刘备和诸葛亮信任和重用的原因之一。

《三国志》记载:“先主时为牙门将。秭归之败,宠营特完。”能出任牙门将的莫不是刘备信任之人,比如赵云和魏延,夷陵之战中刘备遭遇大败,其麾下各部都损失惨重,唯独向宠一营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溃败之下慌而不乱还能全身而退,刘备对他赞赏有加,年轻的向宠已隐有名将的气质。《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当北行,表与后主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迁中领军。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了四个人,向宠是唯一提到的武将(其余三人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从中可见诸葛亮对向宠的欣赏,有一点尤为值得注意,那就是诸葛亮升向宠为中领军,因为中领军和中护军、中都护的职责差不多,都是掌握兵权统领禁军,向宠之前赵云曾出任中护军,李严曾出任中都护,可见中领军的重要性。

当时诸葛亮统兵在外,他特意留下向宠在成都并把成都的兵权交给他,一方面是对他的信任,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可惜的是,延熙三年(240年)向宠在率军前往汉嘉郡平乱时在混战中意外身亡战死沙场,由于向宠统军有方深得军心,所以其部下不遗余力的抢回了他的遗体并送回成都安葬。

姜维没有投降之前,诸葛亮最看重两个人,一个是马谡,另外一个就是向宠,诸葛亮心目中是把他们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原本这一文一武可成为蜀汉后期的顶梁柱,可惜的是马谡言过其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局面葬送在他手上,原本只要马谡守住街亭一段时间,等诸葛亮击败郭淮就可以亲自挥师街亭击退张郃,如此一来拿下整个陇右五郡不在话下,凉州落入蜀汉也指日可待。

诸葛亮虽然看错了马谡,但是从《出师表》中提到的几个人来看,诸葛亮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唯一提到的武将向宠也绝对不会差,而且向宠出身荆州在蜀汉朝中有天然的优势,这一点连姜维都不如他,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向宠不死,其成就至少不会在王平、廖化等人之下,可惜的是向宠英年早逝,蜀汉也痛失一员良将。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历史二:明朝灭亡后,锦衣卫换了一个名字,转头效忠清朝,继续作威作福!对于大明王朝,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功绩是毋需质疑的。即便是清朝人对于他们的评价,都是远迈汉唐的口风。然而说到明朝,就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这一个制度下的人群,在明朝灭亡后成为了最聪明的一群人,也就是锦衣卫。明朝灭亡后,锦衣卫换了一个名字,继续效忠清朝的新皇,作威作福。

就锦衣卫来说,如今的影视题材中,有不少关于他们的作品。所以大家对于他们,也不会感到陌生。锦衣卫是由朱元璋创立的,他们只服从皇帝的命令,并不用对其他人负责。而锦衣卫要做的事情,便是监视百官。朱元璋的设立这个部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掌握的朝中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为防止他们以下犯上。

不过,在这种局势下,锦衣卫自然是一种“无法无天”的存在。所以因为他们,整个大明王朝便掩盖在了乌云之中。朝中的大臣们,有时候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甚至比不过担心锦衣卫的思虑。他们每天醒来,都想着如何敌方,讨好锦衣卫,全然忘了自己为官为民的本心。不过不管臣子怎么想,明朝的皇帝们却是十分依赖并且信任锦衣卫。

那么很多人便会有一个疑问,明朝覆灭后,锦衣卫是不是也跟着覆灭不存在了呢?其实并不是,而是锦衣卫换了一个名字,继续为清朝的皇帝效力。清朝可以说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只是,一些叫法必须做出改变,否则传出去自然是不好听的,所以锦衣卫便成为清朝时期的人銮仪卫。这一群人的要做的事情,与锦衣卫如出一辙。

清朝的统治者与明朝的历任皇帝一样,尤其是朱元璋刚刚上位时期。所以清朝的新皇,也会有朱元璋那样的担忧。所以,任命銮仪卫对百官进行监察,把朝中的风吹草动向皇帝禀告是很有必要的。诸如清朝时期的文字狱现象,就是这一点最好的证明。许多人也因此丧失了性命。而在影视作品中,大家肯定看到过雍正年间,有个名为血滴子的神明组织,他们就受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人监管,一副作威作福的姿态。而他们的出处正是銮仪卫,老祖先便是锦衣卫。

所以,虽然明王朝覆灭了,但是锦衣卫这一群人却是以换新名字的形式存活了下来。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来说,不管是锦衣卫还是銮仪卫,都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不复存在了。参考文献:《明史》

标签: 刘备诸葛亮王平廖化蜀汉向宠

更多文章

  • 廖化出身黄巾军?做先锋是因为蜀汉无人?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廖化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黄巾军,蜀汉,刘备,关羽,黄巾起义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廖化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是有着很大的出入的。在小说第27回,廖化以黄巾军的身份首次出现,黄巾起义失败后,廖化聚众五百余人,落草为寇,以劫掠为生。之后,关羽带着大哥刘备的二位夫人千里寻兄时,二当家杜远下山巡哨时,恰遇正在休整,且无关羽守护的刘备夫人,杜远见她们

  •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国大将廖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廖化,蜀国,关羽,蜀汉,吴国,大将

    纵观廖化的一生,他在三国所有英雄人物里,出身并不是很好的一个人物,甚至起点也不是很高 。但是后来,普通的廖化却一点一点地变得有声望。廖化勇敢地踏出了这最为重要的一步,这对于一个在战火纷争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勇敢的。身处在战火连天的社会中,哪里存在什么安稳,只有逃避才能活命,只有苟且才能偷生。而廖化

  • “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廖化真的很平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廖化,姜维,蜀汉,蜀国,刘备,关羽

    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武将,见证了黄巾起义、关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兵败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蜀国灭亡等全过程,武将生涯长达近半个世纪。此人就是廖化,不过,在三国时期的武将中, 廖化的名声似乎不大好。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在很多人看来,姜维北伐时,蜀国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是平庸之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姜维,蜀汉,大将,蜀中,太守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不期一日正挥毫缮写间,突来一不知姓名、宽衣博袖、满脸腐气的老儒。那人跨进书室,并不向主人致礼,便坐在那靠东椅子上,嗤的一笑道:“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一面说著,一面伸手向衣襟上又旧又污

  •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蜀国后期真的没有可用的武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廖化,蜀国,蜀汉,刘禅,姜维,刘备,魏国,古蜀,三国

    在魏国中期以后,当年的“五子良将”已经先后离世或者老迈。但由于他们占领地域的广大,拥有人口的众多,以及多年的战争历练,魏军里还是有很多新人崛起。在西北防线、东南防线上,魏国和蜀吴常年打架的将军中,比较杰出的人物,除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还有:郭淮、邓艾、钟会、夏侯渊、王凌、满宠、陈泰、郝昭、

  • 廖化跟关羽学到了什么?让他看不起姜维用兵,结果还被他看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关羽,廖化,姜维,刘备,诸葛亮,刘禅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即便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也想必都会听说过,这本是形容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让年龄老迈的廖化还要担任先锋,廖化最初仅仅是作为关羽手下的主簿,一个文职,是如何成长成一名大将的呢?而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看不起姜维用兵,结果还被他看对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解析一下。01《三国演

  • 蜀汉中后期“小五虎”:关兴廖化等五人,他们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廖化,关兴,蜀汉,诸葛亮,魏延,张郃

    蜀汉的前期有著名的五虎将,他们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他们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夷陵之战后,这五人里就只剩下赵云了 ,不过蜀汉后期也有“小五虎”,他们又应该怎么排名呢?王平排名第一的是王平。王平其实是一个隐形的常胜将军,他的起点比较低,都是担任一些较低的职位,所以前期对他的关注度

  • 廖化在蜀汉官至“右车骑将军”,这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廖化,蜀汉,姜维,刘备,关羽,邓艾,右车骑将军,三国,曹操麾下

    在蜀汉后期,廖化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武将,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即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蜀汉后期名将凋零,这才让普通的廖化得以成为一员大将。换而言之,受这句话的影响,大家潜意识地认为廖化水平不高,属于比较平庸的武将。不过,在笔者看来,“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只是民间

  • 历史上的廖化:不仅福大命大,还是蜀汉名将,能力并不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廖化,蜀汉,刘备,姜维,诸葛亮,关羽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歇后语,说得是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只能用能力平庸的老将廖化担任先锋。许多人大概受到这句话的影响,认为廖化是个能力一般的将领。其实历史上的廖化很有意思,他不仅运气很好,是一员福将,而且能力也非常出众,是蜀汉后期的名将之一!那么历史上的廖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 尽得诸葛亮真传,姜维为何出不了头?廖化临死前嘴快,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诸葛亮,姜维,廖化,邓艾,曹魏

    民间有言道:“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此乃是邓艾击退姜维之后的感叹之语…)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自少年之时便才华出众,尤其擅长于军事方面,由于父亲为护卫百姓而战死沙场,年少的他得以在本郡参军。由于对兵法喜爱,年少的他便在军中小有名气。这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