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诸葛亮娶黄月英为妻。大婚之夜,诸葛亮想起岳父的话:“小女皮肤黑,头发黄,长得丑。”他迟疑片刻,一咬牙伸手掀开红盖头,不料,当他看到新娘的脸,竟吓得连退三步。
诸葛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辅佐刘备之前,诸葛亮还只是一个农民。
黄月英却出身显赫。她父亲是沔南名士黄承彦,文化圈排名前三。母亲是荆州一把手刘表的小姨子,舅舅蔡瑁统领着荆州所有兵马。
黄月英本人,也是荆州有名的才女。她6岁时,通过自学《墨子》的机关术,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只风筝。
一天,黄月英用纸扎成鸟的样子,绑上丝线,操纵着在天上飞。忽然,院子的鸡鸭鹅咕嘎一通乱叫,黄承彦跑来一看,一只“大鹰”在院子上空飞来飞去。
而黄月英正拽着“鹰”左右狂奔,黄承彦问道:“女儿,你这个东西叫什么?”黄月英一愣道:“还没起名字呢。”
黄承彦想了想:“它是用纸做的,形状像鸢,就叫它纸鸢吧。”从此放风筝就流传开来。
黄月英从小天马行空,从不循规蹈矩。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偏偏喜欢学习钻研,到16岁时已经把老爹的藏书通读了数遍。
家里已经没什么可学的,黄月英便跑去拜酆( fēnɡ)公珠为师。据说酆公珠著有奇书《天书》、《地书》、《人书》,囊括了世间万物一切奥秘。
黄月英只用1天,就学完了三书,7天就倒背如流,开始跟着酆公珠游历天下。
等她游历归来,已是大龄剩女,黄承彦火速给她张罗婚事。
可她把媒婆都给捉弄走了,黄承彦急得跳脚,问她:“女儿啊,你究竟想找什么样的夫婿呀?”黄月英认真地说:“我要嫁给诸葛亮。”
黄月英为什么会看上农民诸葛亮呢?诸葛亮可不是一般农民,他也有个亮闪闪的出身。
父亲诸葛圭曾任泰山郡丞(市长),叔父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市委书 记),大姐、二姐分别嫁进了荆州六大豪门家族蒯( kuǎi)家、庞家。
只可惜诸葛亮8岁时父亲去世,16岁时叔父也去世。
虽然刘表对他照顾有加,但他不愿寄人篱下,又不想给嫁出去的姐姐找麻烦,于是带着弟弟来到隆中开荒种田,自力更生。
你以为诸葛亮在隆中就只是种田吗?当然不是。
在这里我们要了解诸葛亮的偶像是谁?那是大名鼎鼎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后人称为“华夏第一相”。
从诸葛亮的偶像可以知道,他的人生目标是成为执掌大权、左右历史走向的人物。
所以他在种田的同时做了三件事:读书、营销自己、拓展人脉。
读书带来什么作用呢?鲁迅评价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诸葛亮的才华智慧可见一斑。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诸葛亮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用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方法,来彰显自己。
诸葛亮种田时“头戴冠巾,身披鹤氅( chǎnɡ)”,还时不时要“抱膝长啸”《梁父吟》。
可以说他是文人中最会种田的,又是农民中最会唱歌的,久而久之就引起了,荆州名士们的侧目和关注,从而结交到了一帮朋友。
我们看看他结交的朋友:徐庶、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等等,都比自己大了十多岁。这些人思想成熟,在荆州都有一定的地位。
而这几个人在诸葛亮的人生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庞德公评价他为“卧龙”,司马徽更是赞他“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两句话让诸葛亮名扬天下。
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才有了三顾茅庐;而黄承彦最实惠,直接给了他一个媳妇!
经过前面一系列操作,诸葛亮也名声在外,再加上他高大英俊,搅动了荆州许多贵女的心。
爱女要嫁给诸葛亮,黄承彦只好主动上门提亲。他对诸葛亮说:“小女皮肤黑,头发黄,长得丑,只有才华与你相配,你愿意娶她吗?”
这番话黄承彦说出口,自己也羞愧难当,老脸通红。
自古才子配佳人,他们圈子里这帮人,哪个的老婆不是貌美如花?凭什么认为人家诸葛亮,愿意娶个丑女?
万万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想都没想,就爽快地答应了婚事。
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呢?其实从他的人生目标可看出,他要选的是能在事业上有帮助的妻子,能跟他志同道合荣辱与共,颜值并不是他的首要要求。
诸葛亮婚事答应得快,可到新婚夜还是有点迟疑。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一咬牙伸手掀开红盖头,不料,当他看到新娘的脸,竟吓得连退三步。
眼前的姑娘俏脸含晕,柳眉弯弯,明亮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分明是个绝色美人。
诸葛亮以为进错了洞房,连忙跑出去大喊:“搞错人了!”黄月英见他这傻样,扑哧笑了起来。上前拉住他的手说:“没错,我就是黄月英。”
诸葛亮还在吃惊,黄月英嗔怨地白了他一眼。诸葛亮这才明白,原来黄承彦说女儿丑,是在试探他。
就这样诸葛夫妇婚后夫唱妇随,黄月英的确在事业上给了诸葛亮很大的助力,而诸葛亮也非常宠爱黄月英,一生也没有纳妾。
诸葛夫妇的故事告诉我们,三观一致、志同道合是婚姻的基础,荣辱与共互相扶持才能走得长远,而颜值并没有那么重要。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