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1697 更新时间:2024/1/20 13:17:33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张郃这员战将是曹魏阵营中少有的几位帅才之一,他很有战略头脑,但一生坎坷,历尽波折,始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军事才华。

大家都知道,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其中有位冀州刺史韩馥,他当时的实力非常强劲,诸侯盟军的后勤给养就是由他来提供的。他的地盘广大,钱粮益盛。而且韩馥的官职是“刺史”,在地方上是军政一把抓,权力很大,能合理合法地调动国家正规军队。十八镇诸侯中,韩馥的实力与淮南袁术相当,要强于当时的袁绍、公孙瓒、曹操等人。

大家记得,汜水关与华雄一战中,韩馥曾经派上他的一员名扬古今,如驴掼耳的千古名将出战:“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除了潘凤之外,咱们再说几个韩馥麾下的猛将:麹义、张郃。够不够有名?帐下的谋士:荀谌、辛评。部下:耿武、关纯。认真检点一下,韩馥的实力是非常强劲的,但这个人整合能力太差,缺少谋略,一副好牌打了个稀烂。

袁绍收取冀州之后,麹义和张郃就投附在了袁绍帐下,为其效力,成为了“河北四庭一柱”中的成员。

袁绍这个人,用曹操的话来讲“多谋寡断”,多谋则必多自负,寡断则易失良机。他对张郃是用而不重,让张郃率领军队,但并不予以充分的提拔和信任,担任了个“校尉”的职务,只能勉强算个中层军官。后来打败公孙瓒以后,张郃也立了些功劳,晋升为“宁国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准将”师长。

很快,袁绍与曹操翻了脸,双方的主力在官渡展开了对峙,僵持不下,但袁绍兵多,装备精良,在战役初期屡占上风。在军事会议上,张郃就给袁绍出了个主意:我军虽然连战获捷,但咱们不必浪费兵力与曹操正面交锋,而应该“密遣轻骑钞绝其南,则兵自败矣”。

张郃一下就抓住了曹军的七寸――兵力太少,后勤不足。如果按照张郃的计划,秘密派出一支轻骑部队断绝了曹军与后方的联系,曹军将立即陷入危境中。如果曹操置之不理,后援断绝,全军将不战自乱;如果曹操派兵支援,重新打通后路,那他前线的兵力将愈加不足,捉襟见肘,袁绍再发动攻势,曹军将被迅速击溃。

但此时张郃在袁绍麾下不过是个中层将领,属于执行阶层,而袁绍手下还有众多谋士,根本没把张郃的意见当回事。张郃这个执行层无法影响到谋划层和决策层。

战事继续发展,曹操也发现了袁绍的关节点――囤粮重地乌巢。于是曹操组织兵力欲对乌剿发动突袭。这个消息迅速被袁绍探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在会议上张郃认为,必须要加强乌巢的防御兵力,阻止曹军得逞。但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认为,应该趁着曹操调集兵力攻击乌巢,正面防御空虚的机会,迅速组织兵力攻打曹操的大本营,这叫“围魏救赵”。张郃认为这太荒唐了,纯粹是一厢情愿,曹操必然会加强大营的防守,“攻之必不拔”,乌巢若失,粮草断绝,我方兵力多的优点反而会迅速转化为弱点,军心大乱,“吾属尽为虏矣”。但袁绍仍然拒绝了张郃的提议,让他和高览组织兵力攻打曹军主营。

事情果如张郃所料,正面攻击打得焦头烂额,久久不下,后方乌巢已经告失,粮草全部被焚毁,全军大震。如此危急的形势下,谋士郭图为了摘清自己的责任,居然污蔑张郃有不臣之心,袁绍要收拾张郃。正在前线奋战的张郃和高览为了自保,万般无奈之下,战场起义,投降了曹操,袁绍正面战线防御顿时洞开,被曹操趁虚而入,直取中军,打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张郃投入曹营,曹操非常高兴,将其比作“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并封其为偏将军,封爵都亭侯。授以兵卒,随后在攻打邺城,渤海击袁谭,围破雍奴,征讨柳城等一系列战斗中立下功劳,晋升为“平狄将军”。但张郃在这个军衔上一呆就是多年,很多战友纷纷晋级,而张郃却始终是个“平狄将军”。

征东莱,讨管承,破陈兰、梅成,战马超、韩遂,围安定,降杨秋,讨梁兴、武都氐,平宋建,征张鲁,讨窦茂,入汉中,至阳平,张郃是屡立战功,却一直没有获得晋升。张鲁平定后,曹操率兵东还,张郃被留下来作为夏侯渊的部将镇守汉中,以防御刘备。

张郃这个人很有远见,他不像其他将领一样去加强防御,而是率领一支偏师兵进巴东、巴西,抢夺地盘,并将俘获的民众、牲畜和财物迁走,这就给刘备扩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刘备派猛将张飞率兵攻击,双方在阆中、瓦口关、宕渠进行了三场恶战,张郃兵力不足,又得不到后方支援,三战皆败,退守南郑。但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此前屡立战功也未获晋升的张郃却升职了,“拜荡寇将军”。

刘备率兵而来,张郃拒守广石,扼住了咽喉要道,阻住刘备大军,刘备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趁夜急袭。张郃则“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正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了。主帅被阵斩,曹军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严峻局面,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危急关头,以郭淮为首的曹军众将紧急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大家进行了一次民主投票选举,“推合为军主”,一致推举张郃为临时代理全军总司令,并将会议结果送达至后方长安城的曹操手中。张郃“勒兵安阵,诸将皆受合节度,众心乃定”。而曹操一边组织大军支援,一边派使者到前线去认可了这次民主选举结果,“遣使假合节”。

这就是张郃在汉中前线最为诡异的一次晋升,三次被张郃击败,晋升为“荡寇将军”,夏侯渊战死,张郃又“假节”,获得调度大军的兵权。

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荡寇将军”其实远远配不上张郃的功绩,同样的军衔,早在远征辽东的时候,张辽就已经受封为“荡寇将军”了。而张郃直到汉中之战时才获此军衔。那么,是曹操不喜欢张郃吗?也并非如此。曹操其实对张郃是非常欣赏的,而且一直视其为“爱将”,在张郃打败仗的时候从来不给予降级或其它的处分。

汉中之战,张郃屡败于张飞之手,曹操却给予了晋升;定军山,主帅夏侯渊为救张郃而阵亡,曹操却给张郃以“假节”。也就是说,曹操不将张郃撤职查办,反而提拔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当然有安定军心的成分。但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曹操有意压制,以为后用。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后,张郃迅速上升,“以合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从都亭侯一跃而至乡侯。到曹丕践帝位后,张郃再获晋封“进封鄚侯”,成为县侯。短短两年时间内,比在曹操手下南征北战十几年都要快。

曹叡即位后,诸葛亮北进中原,张郃再获大权,“加合位特进,遣督诸军”,街亭一战,大破蜀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陈仓之战后,张郃晋升为“征西车骑将军”,成为在军中牵制司马懿势力的重要人物。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曹操高明的驭人之术了:

1.让你始终明白谁才能真正地“度”你;

2.让你始终保持进取心,永不满足和停息;

3.晋升的权利留给后代,让你始终忠于曹家。

这就是作为政治家的曹操的厉害之处,死了都能够控制你,不服不行。

标签: 夏侯渊张郃曹操袁绍刘备公孙瓒

更多文章

  • 刘备若斩杀张郃胜夏侯渊10倍,蜀主刘备为何如此忌惮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备,夏侯渊,张郃,袁绍

    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刘备本就是汉朝皇族的血脉,但是与其他皇族不同,刘备是属于没落的那一支,到了刘备那一代,早已经无人问津。刘备并没有因这样的家世而气馁,反而更加的志向远大。“我长大应当乘此车盖”刘备小时候说的这句跟刘邦,项羽小时候说的豪言壮志有的一比,同时也可以看出刘备的理想和志向。长

  • 马谡为什么要居高临下,对抗张郃?如何做能抵挡张郃10天?

    历史解密编辑:丙润老师标签:张郃,马谡,诸葛亮,魏延,曹魏,蜀汉

    说句不该说的,马谡只要在山下扎营,就是闭着眼睛都能够挡住张郃10天。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之所以这一次让马谡率领部队阻击敌方士兵,是因为诸葛亮已经给马谡想好了所有的可能,换句话来说,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单独给马谡准备的。这也是为什么当马谡丢失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并且狼狈逃走之后诸葛亮才非常的生气,甚至不顾众

  • 除了魏延之外,蜀汉后期能抵挡张郃的大将都有谁?此二人不惧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魏延,张郃,李严,蜀汉,黄忠,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前期,张郃还不是特别出名的人物,他总是碰到超一流武将,总是被虐,导致大家都认为他的实力不怎么样。然而随着那些名将的逝去,到了三国的后期,张郃就一跃成为了当时最出名的猛将了,张郃出马,蜀汉几乎很难有人抵挡。张郃原本是袁绍的手下,被当时的人称为河北四庭柱之一,威震一方。官渡之战时,张郃投降了

  • 赵云死后,张郃就称雄三国了吗?除了魏延,这2人还可匹敌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七号说三国标签:赵子龙,张郃,魏延,袁绍

    三国后期,人才凋零后,曹魏名将张郃就称雄三国了吗?实际上除了魏延,这2人还能匹敌张郃。张郃,起初是袁绍的手下,在灭公孙瓒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和颜良、文丑、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在袁绍手下,张郃的地位在颜良、文丑之下,武功也不如两人。官渡之战时,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这2位顶级名将,相继关羽斩杀,

  • 张郃被张飞赵云吊打,为何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张郃十分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聊史标签:张飞,赵子龙,刘备,诸葛亮,张郃

    张郃早期是袁绍最好的将领之一,年龄应该不会太小,应该不会和赵云差不多(赵云年龄前后矛盾,按出场算他应该生于公元172左右,按公元229死去72岁,他比刘备还大好几岁,赵云直到最后才被罗贯中加了快20岁,按照前期算他很年轻),估计张郃和张飞差不多,那么这么算他死去那年是231,有65岁了,仍然这么勇猛

  • 张飞的儿子张苞,在三国演义中到底处于什么水平,略逊于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答小霜趣闻标签:张飞,张郃,张苞,关兴,魏延,刘备,诸葛亮,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长子张苞和关羽的次子关兴都是蜀军二代中的佼佼者,蜀汉后期的顶梁柱,在刘备伐吴、诸葛亮北伐时表现活跃,战绩不错:在刘备伐吴时,蜀军和孙桓统帅的吴军首战宜都界口,张苞就第一个出马对战吴将谢旌。两人战了三十几个回合后,谢旌不敌败走。张苞乘胜追击,又被吴将李异挡住。不过李异也不是张苞

  • 同为五子良将,张郃与张辽谁更厉害?张郃多少回合能斩了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张辽,张郃,张飞,关羽,曹操,许褚

    既然说到回合数了,那就必须得站在三国演义的角度来分析了,所以三国志可以绕行了。而说到张郃多少回合能斩张辽,其实也得分情况,一种是偷袭,这种比较简单快捷,一招就行。而若是要堂堂正正对战,这就得好好分析了!偷袭打法别说不能偷袭,在演义中,很多猛将都不是死于对战之中,而是死在了偷袭之下!整本演义书中,真正

  •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简介 张郃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张郃,刘备,马超,诸葛亮,夏侯渊,曹魏五,司马懿,曹操手下

    张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张郃(zhānghé)于黄巾之乱的时候,应徵入伍,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韩馥死后,效力于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升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

  • 马超二十合击败张郃,张郃五十合战平张飞,为何张飞比马超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超,张飞,张郃,刘备

    在三国名将中,要评选耐力最强的悍将,马超马孟起绝对能排进前三:两次单挑时间和回合记录的创造与打破,马超都是参与者。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总共也就打了百十回合。张飞单挑吕布五十回合不胜,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杀出,又打了三十回合,还是战不倒吕布,最后是刘备大长胳膊挥舞着双股剑,这才把吕布打跑了。张飞在战斗中成

  • 张郃不怕张飞,徐晃能平许褚关羽,张郃徐晃联手能赢赵云吗?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徐晃,张郃,赵子龙,张飞,许褚,关羽

    演义中,五虎将是仅次于吕布的最强存在,他们一直都鲜有对手,包括曹魏那边的名将。袁绍、张鲁、刘表等人灭亡后,曹操就是天下实力最强的人,同时其麾下猛将也最多。不过曹魏这边真能算得上超一流的名将却寥寥无几,顶多只有许褚具有接近五虎将的水平。与此同时,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张郃还有着飘忽不定的武力值,时高时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