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7年出生,少时机智警锐,放荡不羁,当时没有人看好他。只有桥玄认为曹操有“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也有人评价曹操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当董卓倒行逆施时,曹操在189年刺杀董卓失败后,成为家户喻晓之人。曹操把家里钱财散尽,招兵买马,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讨逆队伍中来。
从他自己把钱财散尽,表明了他为国家而舍弃小家,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甚至在18路军会盟时提出让曹操当盟主。由于曹操当时的实力远比不上袁绍,他没有当上盟主,但他亲自带兵和董卓交手,却遭到惨败,不得已他退出了诸侯联盟,可是他却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谋士一一荀彧。
据《三国志-卷十》记载:“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荀彧跟随曹操后为曹操推荐了大量的能人志士,比如李典,郭嘉,荀攸,陈群等人。这些人都是曹操的得力干将,曹操在荀彧的谋划下于199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逐步统一中原北方。曹操能占领北方完全是凭他手下将士齐心协力而换来的。
他手下的名人,将士多如牛毛,如许褚,张辽,徐晃,张郃等人,但在曹操看来最有名的还是五子良将,五子良将中除了怂货于禁外,其余4人都为曹操一生四处征战立下大功。特别是张辽率领7000人大败孙权,而徐晃更是打破了关羽的10重鹿角,他们两人居然打破了用兵神话。曹操手下除了五子良将,还有文聘,庞德,夏侯惇,李典等人,但是这些大将都不是曹操真正欣赏的人,甚至张辽,徐晃还有武圣关羽都不是他欣赏的,这个人便是吕布都想单挑的人。
那么张辽为什么不是曹操真正欣赏的人呢?还有被曹操称为:有周亚夫风范的徐晃呢?张辽曾是曹操打败吕布时招降张辽,当初吕布为生死乞怜曹操,被张辽怒骂:“吕布匹夫,死则死矣!”曹操因为看上了张辽的骨气而收降了张辽。
虽然之前张辽跟随吕布几次为难曹操,但曹操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而张辽跟随曹操后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张辽大败孙权时,曹操对张辽封为晋阳侯,领前将军,但这并不表示曹操真正欣赏他。而徐晃这位忠厚,老实的大将却是很早就已加入到曹操的队伍中来,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积极完成老板任务的人,大败韩猛,献计讨平汉中都是徐晃的功劳。
215年徐晃跟随曹操平定关中大败张辽部将,击败张鲁下属徐福的三十余屯,这样的杀伤力令曹操精神百倍,凭着实力在曹魏难以找到第二人。但是张辽和徐晃只是曹操依重的大臣而不是真正欣赏的人。
曹操真正欣赏的是吕布都想单挑的人,这个人便是典韦,今河南商丘人。史学家潘眉评价他: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典韦本是张邈手下人,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来转投到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冲锋陷阵,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194年濮阳作战时,曹操被吕布从天明一直战到日暮,吕布对曹操发动数次攻击,曹操只得组织敢死队突围。
夏侯惇军中司马典韦率先应征,带领数十壮士,身披两重铠甲冲到西面最危急处。身边的壮士很快便倒下好几个,在这危急时刻,典韦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敢死队。典韦背插撩戟,背对箭雨,迎风傲立在血色残阳中,对趴在他旁边的手下说:“虏来十步,乃呼我”。吕布手下骑兵冲到近前,手下人害怕,大呼"十步矣"。
典韦却让他们五步再报,可是手下人害怕疾呼:“虏来矣,虏来矣”,典韦睁开眼时,手中已多了十余支戟,把这些戟当作小李飞刀一样随手投出,杀开一条血路曹操才得以逃出。吕布见此情此景大乎:曹操亦有樊哙乎?吾未见天下有悍勇如此辈。吕布说完就想追上去和典韦单挑,却被手下高顺拉住,典韦名震天下,成为魏汉时仅次于吕布的掹将。18路诸侯会盟时曹操曾当众说过:“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而吕布都欣赏典韦的勇猛,更何况曹操呢。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人挡叛军击杀数十人,终因叛军人数太多寡不敌众而牺牲,曹操安全撤出时听到典韦牺牲时都流眼泪了,在这曹操一生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典韦才是曹操最欣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