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末汉初期间的三大名人 他们的能力被大大低估

秦末汉初期间的三大名人 他们的能力被大大低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4/1/11 8:48:10

司马迁一部《史记》便写下了五帝到武帝的长达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这部史书中,越古则越简略,越靠近司马迁则越详细,光是秦末汉初出场的人物和各人物所占篇幅,就远超秦之前近三千年的历史。

秦末汉初出场的人物众多,以致于我们总是把目光锁定在最灿烂的几个人身上,项羽、刘邦、张良、韩信,但如果我们把以皓首穷经的心态打量每一个出场的人物,我们会发现,至少有三个人,本该十分灿烂,但却在刘项张韩光芒四射的天空下转瞬即逝,能力被大大低估了。

陈馀

《史记》中,陈馀和张耳合传,二人原是生死之交,后竟成一生寇雠,张耳夺去了陈馀的兵权,陈馀借兵推翻了张耳政权并向刘邦索要张耳人头,张耳借刘邦的兵马、粮草,在汉将韩信天才的指挥下,一举除掉陈馀,再次成为赵地的主人。

提到陈馀的失败,人们往往把他的失败归咎于不采纳将军李左车的建议,从而认为李左车比陈馀高明。

这是典型的结果论,因为陈馀失败了,所以陈馀就蠢,给陈馀上建议的李左车就高明,如果长途跋涉的韩信最终没能战胜陈馀呢,你们还会说陈馀蠢吗?

事实上,仔细看井陉之战开战前陈馀说的话,我们必须承认,陈馀其实比李左车高明。

陈馀说,韩信率领号称几万实际只有几千的队伍,长途跋涉地来打我,我坐拥二十万的赵军,竟然还要靠埋伏的法子来拦他韩信,其他诸侯会怎么看我?其他诸侯一定觉得我没本事,纵使我赢了韩信,其他诸侯也一定会找理由来打我,到那时,我还有那么方便的地形打伏击吗?

显然,陈馀思考的点不在一仗的成败,而是着眼于天下大势,寻找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倘使陈馀靠真刀真枪地和韩信打,一战而胜,结局必如陈馀说的那样,其他诸侯肯定不敢随便找个理由便来打他陈馀,陈馀也就能保证赵地的长治久安了。

事实上,项羽通过巨鹿之战,一跃成为天下共主,靠的是勇猛,而非狡诈。巨鹿之战后,每个诸侯都知道,项羽是惹不得的,真刀真枪地干起来,谁都不是项羽的对手。

陈馀知道自己没有项羽这般实力,但陈馀也想借鉴项羽在巨鹿之战上的经验。

可惜,韩信太过天才,陈馀失败了。否则,陈馀劝导陈胜的言语、陈馀在巨鹿之战中的表现、陈馀在巨鹿之战后的垂钓、陈馀借兵平定赵地的果敢,都会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宋义

《史记》中的宋义,只有寥寥的几行文字罢了。

到某问答平台上以宋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陈思成电影《唐人街探案二》中的宋义,而非秦末汉初的那个上将军宋义,可见在今日读者心中,宋义的分量。

秦末汉初的那个宋义,刚一出场,便向楚军中的实权派人物项梁进谏,建议项梁重视对手章邯,但项梁不听,于是宋义便去出使齐国,出使的路上遇到齐国的使者,奉劝前去见项梁的齐国使者慢些走,如此放能不和项梁死到一处。

齐国使者听了宋义的话,捡回一条命,而后便在楚国国君楚怀王熊心面前推荐了宋义,宋义和楚怀王见面后,直接被提拔成上将军。

能一下子成为上将军这种操作,整个秦末汉初,也只有宋义和韩信两人做到了,若非时运不济,被项羽所杀,或许宋义也能像韩信一样,上演一系列的传奇。

当时,宋义奉命北上救赵,但却在安阳停留四十六天,因为宋义已经被项羽杀死,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宋义的真正考量,但从宋义之子宋襄将到齐国出任相国一事来看,宋义北上救赵的大招当是联齐。

倘使齐楚真的结成同盟,一并救赵,即使没有项羽的勇猛,解巨鹿之围也是大概率事件。

可惜,项羽的屠刀,使宋义的计划全盘落空,齐楚继续仇视对方,刘邦也趁项羽意图灭了齐国的当口挺进项羽的都城彭城。

③卢绾。

在某个问答社区中,看到一个问题,题主大概的意思是,跟随刘邦一起从沛县起事的乡亲老铁那么多,为何只有卢绾一个成了异姓王。

看到问题后,我又浏览了一些回答,我见到一些具有达人称号的答主回答说,卢绾没什么本事,但和刘邦关系好,深得刘邦信任,刘邦就是要封一个没本事但信得过的人为王。

这种看法未必低估了卢绾。

因为卢绾晚年叛汉,投靠匈奴,所以《史记》中关于卢绾的记载特别简略,但从《史记》、《汉书》中的相关记载来看,卢绾应当是很有能力的。

首先,卢绾曾和刘邦一起读书,并跟刘邦四弟刘交一起,经常和刘邦商谋隐秘事,由此可见,卢绾的脑子很好使,鬼点子多,计谋过,完全可以充任谋臣的角色。

其次,卢绾在刘邦入主蜀汉时的官阶便是太尉,刘邦称帝后便被封为长安侯,能在革命初步成功时便成为武官之首,肯定不可能只靠跟主公的交情,沛县起事的那么多人中,就一个卢绾和刘邦有交情吗?如果卢绾只靠交情便成为武官之首,其他人会服气吗?既然能让其他武官服气,说明卢绾的军事能力不差。

再次,卢绾能在楚汉相争的末期独自领兵,深入项羽的腹地,说明他的统兵能力远超周勃、樊哙等人。

最后,卢绾在跟随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或许是所有武将中最多的。在《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中,当群臣知道刘邦想立卢绾为燕王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

群臣的话或许有水分,但水分肯定不多,卢绾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的异姓王,当然跟他是刘邦的铁哥们有关,但更多的,恐怕还是靠他的个人努力和个人能力,如果卢绾能力不行,为什么投降匈奴后依旧被封王?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书、韩彭英卢吴传》、《汉书·楚元王传》

标签: 秦朝司马迁

更多文章

  • 清朝大臣索尼是怎么帮助康熙除掉鳌拜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索尼,清朝

    这位清朝大臣叫索尼,和鳌拜一样是辅政大臣,却助康熙除掉了鳌拜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不知道,大家在听到“索尼”这个名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想到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品牌“索尼”了?其实许多人在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想到我们现在的这个电子品牌。可是小编

  • 炎帝为何能位列炎黄二祖之一?“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战败的炎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古,神农

    炎帝为何能位列炎黄二祖之一?“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战败的炎帝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败的炎帝为何能位列炎黄二祖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黄帝只有一个,而炎帝则有两个。炎黄子孙之“炎”指的是尝百草的炎帝神农,而非与黄帝大战于阪泉的炎帝神农。炎、黄都是上古时期部落

  • 两千年的极刑腰斩,为什么会因为俞鸿图的7个字被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俞鸿图,清朝

    对两千年的极刑"腰斩", 只因为俞鸿图的7个字, 被立马废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想必窦娥的冤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我国古代有很多人都死得很冤,有的人能平反昭雪,但有的人死后却无人问津生生世世背上了骂名。今天要说的这位文官官,生前默默无闻,却死得轰轰烈烈,原

  • 杜受田为什么会不得善终?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杜受田,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咸丰为报答老师 让老师儿子连升11级 却害他不得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道光皇帝晚年就立储一事,在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之间游移不定,对两个儿子下功夫进行过一番考察。最终四阿哥奕詝在这场竞争中取胜,成为了后来的咸丰皇帝,他的老师杜受田在其中发挥了关

  • 李斯为什么沙丘变节?丞相在秦国是个高危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李斯

    李斯为什么沙丘变节?丞相在秦国是个高危职业!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途中病死沙丘后不久的一个夜晚,中书府令赵高非预约性地拜访了丞相李斯。二人同朝为官多年,相识已久,但这次赵高可不是来喝茶闲聊的。他怀揣一个决定秦帝国命运的惊天阴谋:说动

  • 揭秘:和硕端静公主的出轨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硕端静公主,清朝

    你真的了解和硕端静公主的“出轨”悲剧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相信很少人会听过这个公主的,和硕端静公主非常的端庄娴静,也很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因为我们知道在皇宫内长大的公主,因为这种天生的身份非常的高贵,因此就自然会带有各种公主病,要不就盛气凌人,要不就喜欢欺负弱小,甚至还有个别

  •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困白登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邦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困白登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白登之围”其实是刘邦被困白登山的故事,那么刘邦为什么会被困白登山?又是被谁围困?最后是否得救呢?小编带大家一一了解。战国后期中原地区一片混乱之际,处于中国北部、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迅速崛起并发展起来,如月氏、东胡、匈奴

  • 刘宽是谁?刘宽人如其名,为官多年颇受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宽

    刘宽是谁?刘宽人如其名,为官多年颇受好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宽是东汉的名臣,他不只是当时著名的朝臣,还是刘邦的后人,也算是汉室宗亲,他的父辈就身居高位,到他的时候更是担任过大将军、司徒、东海相等重要职位,他治理朝政宽厚仁慈,受到了无数百姓的爱戴。刘宽的性格非常的温和

  • 南北朝最清醒的人:无神论者范缜反佛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范缜

    南北朝最清醒的人:无神论者范缜反佛教!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北朝时代,佛教渐渐盛行起来。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有一座别墅,他常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

  • 她拥有皇后封号,却一生未戴过凤冠,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萨克达氏,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萨克达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据统计,清朝十二帝中,有八位原配获得了皇后的封号,但有四位虽是原配却并没有得到皇后的封号,她们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原配佟佳氏;清太宗皇太极的原配钮祜禄氏;顺治帝的原配博尔济吉特氏;宣统帝溥仪所娶的婉容。佟佳氏和钮钴禄氏只获得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