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上李信的一生有何功绩?曾参与秦灭六国之战

正史上李信的一生有何功绩?曾参与秦灭六国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19 更新时间:2024/1/17 4:05:45

正史上李信的一生有何功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在《大秦赋》中,嬴政就是自带主角光环,他的感情线也很明朗。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三位佳人,他一见钟情的芈华,还有对他一见钟情的齐国公主,另外一位就是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冬儿姐姐。这三个女子,前两个已经成为了嬴政的夫人。在冬儿去世之前,嬴政知道冬儿对他的心意,冬儿也明白嬴政的心中有她,但是,她却求请求太后,将自己嫁给李信。

对此,冬儿和赵姬太后说,李信这些年一直都对她很好,这也是真的。他们三个人一起长大,自然关系就会很要好,既然现在嬴政已经有了自己的家,那么冬儿也要为自己考虑了。赵姬深知李信乃是嬴政幼年玩伴,其父为救先王(秦庄襄王)而死,无论人品身世皆算良配,索性不再过分强求冬儿与嬴政的姻缘,答应会代他告知嬴政。

由此,按照《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的设定,李信和蒙恬、蒙毅一样,可以称之为秦王嬴政的心腹。对于本文所要说的李信,不仅在《大秦赋》中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重要帮手,在正史上,李信虽然有伐楚之败,但是,他的赫赫战功依然是不容忽略的。

首先,司马迁《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中记载: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

对于李信这位将领,司马迁给出了“年少壮勇”,在惜墨如金的《史记》中,司马迁用这样的词来形容李信,这意味着李信确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年轻将领。在《大秦赋》中,给出了李信是秦始皇嬴政少年玩伴的设定,并且李信的父亲更是为了救秦始皇嬴政的父亲而牺牲。对此,李信自然备受秦始皇的信任和器重。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中记载: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

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嬴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大军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正史上,李信直接参与了秦灭赵之战。虽然消灭赵国的主帅是名将王翦,但是,李信作为王翦的助手,同样立下了战功。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国太子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到咸阳,以献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嬴政。结果荆轲行刺失败,被嬴政所杀。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对于这场战役,当时很可能停留在赵国疆域的李信,自然也参与其中。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在战国末期,燕国正是无法抵挡秦国大军,燕太子丹这才想到了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当然,这并不能阻止秦灭六国的步伐,反而让燕太子丹提前丢掉了性命。

在李信大军持续施加压力的背景下,代王赵嘉致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此役之后,李信因为表现出色,更加获得秦王嬴政的信任,所以才能获得讨伐楚国的机会。

到了公元前225年,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嬴政打算攻灭楚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秦王嬴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

得到李信的答案之后,嬴政没有急于做出决定,而是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派李信和蒙武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

值得注意的是,王翦因秦始皇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脱有病,从而告老还乡了。在《大秦赋》中,我们不仅见到了蒙恬、蒙毅、李信等年轻的秦国将领,也看到了王翦、蒙骜等秦国老将的丰富经验。在攻打楚国的兵力上,王翦显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当然,比较可惜的是,秦王嬴政还是先把机会交给了李信。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但是,在楚国名将项燕的反击之下,李信兵败如山倒,这让秦王嬴政也非常愤怒。于是,嬴政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最后,虽然李信有了伐楚之败,让秦军付出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秦王嬴政不仅没有杀掉李信,还继续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燕国灭亡之后,山东六国只剩下齐国这一个诸侯国了。于是,到了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因为长期不修战备,所以将士之中没有敢于抵抗的。与此同时,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建这位君主于是投降,这意味着齐国正式走向灭亡。

李信的结局不外有三:一是老死或病死;二是赐死;三是战死。但可以肯定,李信没有造反,否则李信的后代不会平安繁衍在陇西。比如西汉名将李广,就是李信的后人。因此,在笔者看来,李信应该是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功成身退,最终老死或病死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李信如果是赐死或者战死的话,应该会在《史记》等史料中有所体现,况且,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对于武将还是比较厚待的,所以李信应该获得了善终的结局,比如功高震主的王翦,也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标签: 李信战国

更多文章

  • 左宗棠第一次向朝廷上奏折时,写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左宗棠,清朝

    左宗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晚清名臣左宗棠第一次向朝廷上奏折,为何激动到笔都拿不稳?他到底写了什么?其实,左宗棠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他40岁进入官场,但都是在巡抚衙门里当一名料理兵事的文案师爷。在给别人当了整整8年时间的师爷里,通过左宗棠的手,向朝廷写了无

  • 刘备原本是皇室中人 刘备是怎么沦落成为卖草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卖草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有一句古话:“时势造英雄”。确实,在过去的历史中,很多我们所熟悉的人物,都是身处乱世之中,而其中最为典型也是现在的人们最为熟悉的乱世大概就是东汉末期。也许是受书籍《三国演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很多人,我们当代的人都耳熟能详。更有

  • 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如何?是人才还是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田文,战国

    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你可能不知道战国时期一些国君的名字,但一定听说过战国四公子的大名,孟尝君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名叫田文,是齐国人,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异母兄弟)据史料记载,田文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封地后,散尽家财收养三

  • 水淹七军关羽能做到只因对手是于禁?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能水淹七军是因为对手是于禁?如果换成张辽等人就不行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率领大部分荆州将士发动了襄樊战役,当时关羽一路北上,攻打到襄樊两城前,就此让大军包围了襄阳和樊城,由于关羽主要攻打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

  • 三国最低调的三位名将,他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甘宁,三国

    说起三国的名将,人们脱口而出的,往往是张飞、关羽、吕布、赵云这些名将,他们能力出众,名气也大,所以大家对他们是耳熟能详,但是三国中也有些名将,能力很强,但是由于为人比较低调,所以他们的名气反而一般,难以和关羽、张飞等人相提并论,但实力并逊色于他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

  • “三让天下,两次登基”,唐朝皇帝李旦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旦

    李旦为什么“三让天下,两次登基” 李旦真的是一个废材皇帝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旦是唐朝皇帝中属于平庸的皇帝,他治不了国,对于这一点,他的内心十分明了。然而,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废材,相反,他绝对是一个超级聪明的人。他看清了几个哥哥因为对皇权的追求而造成的悲剧

  • 李渊到底有没有胡人的血统?李渊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渊,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但是也有很多人对于李渊的真实血统有很大的质疑,所质疑的无非就是李渊究竟有没有胡人的血统。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血脉血统就非常重视,很多时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血统不够纯正,因此可能就会

  • 李商隐的情感生活是怎样的?他的一生喜欢过几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商隐,唐朝

    说到李商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元和七年(812年)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李商隐生于怀州获嘉县,其父李嗣时任获嘉县令。李商隐也是“先前阔”,祖上为西梁武昭王李暠,与李唐皇室同宗。到了李商隐这一代,当然是一代不如一代,父祖不是县令,就是县尉,没干

  • 袁绍的谋士,为何会阻止袁绍与曹操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汉朝

    还不知道曹操整体实力不及袁绍,为何袁绍的谋士要阻止袁绍与曹操对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99年6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攻下许都,统一北方。当袁绍要进攻的消息传到许都时,曹操的部将大多认为袁绍军强大而不可战胜,但曹操却认为袁绍可以战胜,为此

  • 孟浩然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与李白王维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浩然,唐朝

    说到孟浩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仲夏,烈日炎炎,蝉鸣不歇。襄州襄阳城一所民居内,孟浩然躬卧在床,呻吟连连。背上复发的毒疮令他疼痛难忍,襄阳城名医就在身边,却束手无策。忽然间,孟浩然大叫一声,倒在床上。武后永昌元年(6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