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和小说的区别有多大

真实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和小说的区别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49 更新时间:2024/1/1 11:55:1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关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三国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历经百年的传诵和改编,大部分和历史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当阳民间关于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位将领的故事流传最多,而关羽的人物形象是其中变化最大的一位。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陈寿对其生平描写得非常简略,只选取了几个短小片段,且基本资料(如出生年份,家世情况等)交代得也不明确。其后的裴注,为之增补了一些当时民间流传的野史故事,人物形象相对丰满了一些,但仍不够生动。

而小说《三国演义》在关羽形象的塑造上,既取材历史又吸收了民间俗文学,作者用大量的情节来丰富人物,这些经典情节使人物生动而富有层次感,也成就了人们心中不朽的历史神话。

当阳人民并没有因为关羽的死而将其忘却,反而在不断地追忆怀念中。在当阳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关公的民间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有幻想的成分在里面,但依然是围绕着真实的历史丰富而成。因此,了解正史中的关羽形象,能够更好的去解构关羽的传说,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发展与演变。

(一)史传中的关羽形象

据史料记载,关羽(公元 160 年或 162 年—219

年),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洲(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他身材伟岸,红脸长髯,凤眼蚕眉,唇若涂脂,使青龙刀,胯赤兔马,可一敌百,武艺超群。十九岁时因扶危救困得罪地方权贵,遂避难至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遇刘备、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后人传诵。之后追随刘备东征西讨,攻城拔寨,屡建奇功,逐渐成长为刘蜀集团的头号战将。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正月,曹操攻陷徐州,刘备大败,投奔袁绍,关羽被擒,曹操爱其才,先拜偏将军,后封汉寿亭侯,礼遇兼加,惟渥惟丰。然而仅隔三月,关羽便毅然辞官,重回旧主。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刘备、诸葛亮入蜀后,留关羽镇守荆州,独当一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十月,关羽大军围困樊城,以致后防空虚,被孙权偷袭荆州得手,不日便败走麦城,同年十二月,与其子关平一同被擒身亡。

从叙事的侧重来看,刘关张三人堪比手足的友情,是被作为关羽的重要社会关系而放在首要位置表现的。从叙事的比重来看,关羽身在曹魏却心系刘蜀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以及最后败走麦城的故事,这些作为关羽人生最重要的几个阶段,构成了传记的主体部分,这体现在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充分展开,叙事篇幅的加长等方面。此外,传记中还故事性地描写了关羽的两段人生花絮,即刮骨疗毒和与马超比武,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意志坚强,争强好胜的关羽。

陈寿对关羽的评论是:“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陈寿作为历史学家,持着客观的态度,对关羽给出了给出了这样真实中肯的评价。从以上的评价不难看出看似完美的关羽性格中也有瑕疵,比如他的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目光短浅等,这些性格瑕疵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缺陷,并且会促使他在特定的时候犯下致命的错误,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命运,而且也改变了魏蜀吴三国强弱形势的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关羽地位是很高的,与汉帝刘备情同手足,位列上将军,五虎上将之首,为蜀汉集团也立过诸多不世之功,可谓是蜀汉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为人忠义,诚信守诺,有勇有谋,勇冠三军。当然,他也有目空一切,骄傲轻敌的性格缺点,这并且让他犯下两个致命错误:轻视孙吴,加速吴蜀交恶;丢失荆州,堵死蜀汉争霸中原之路,并最终导致了自己败亡的悲剧。关羽的战败虽然充满悲剧色彩,但是,他仍被誉为忠义志士的典型代表,他视死如归的尚武精神和正气凛然的英雄形象没有因最后的战败而减少分毫。

(二)小说中的关羽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塑造在关羽形象演变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在小说成书前,史传、诗歌、戏曲、民间传流中关羽形象特征不一,缺乏整合。而《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加以融合,集大成地塑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艺术魅力的关羽形象。

小说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对一些事件进行了合规律性的重构。如故事中的“秉烛达旦”一节则是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虚构,关羽曾在“约三事”时就强调要与嫂嫂“一宅分两院”,而后又克己复礼,言出必行,这个情节的虚构是为了表现关羽坚定、有操守的思想境界,成功地为关羽形象增添了光芒。

再如小说中那个妇孺皆知的关于曹操厚待关羽,关羽却一心向刘的故事,这段故事已很好地表现关羽的忠义精神,但作者却还为后面的情节展开埋下了伏笔,他想重点讲述的是华容释操情节,在这里他给了关羽一个忠义难两全的情境,面对这样的情境,他会作怎样的选择。在新恩与旧义的两难中,关羽选择了后者,他宁愿舍弃名利,不顾个人安危,回到刘备身边。但是,在曹操败走华容的情势之下,关羽却不能赶尽杀绝,他不能不感念曹操曾给过他的恩义。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塑造关羽品格的神来之笔,展现了他忠、仁、义、智、勇的崇高品质。

对于“大意失荆州”这个结局的处理,作者定位了关羽悲剧式英雄的独特形象。对于他死后的故事,作者添加了许多虚构成分。除了著名的玉泉山显灵外,关羽还有两次在敌国的显灵:一次是附在吕蒙身上大骂孙权,向吕蒙索命,神威犹如在世。一次是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开匣后只见关羽首级“口开目动,须发皆张”,使得曹操大惊。关羽在刘备的梦境中也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遇害后,其魂灵让刘备为他报仇。一次是蜀军兵败时,关羽与张飞二人的灵魂一起来见刘备。在战场上关羽还有过两次显圣。一次是在乡间人家,助关兴夺回青龙堰月刀,除掉潘璋。一次是为救关兴,大战羌兵。在关兴眼中,父亲关羽在云雾之中的身影威风凛凛,一如生前。这些虚构的显灵情节或表现了关羽嫉恶如仇的性格,或表现了关羽对兄弟情,父子情难以割舍的情怀,这几个情节的设置对于人物形象的丰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在小说中关羽被描写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还描述了“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总之,小说中的关羽形象是在史实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虚构和改编,既不脱离史传关羽,又有所侧重和提升,使人物性格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富。

标签: 三国关羽

更多文章

  • 康熙的哥哥——爱新觉罗·福全,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福全,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福全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皇帝自亲政以来,接二连三地干了不少大事,如擒拿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6次南下视察工作等。1690年,又发生大事了。这一年5月,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部族为借口,率领3万人马,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南下,

  • 探索汉赵皇帝刘粲的皇后——靳皇后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靳皇后,刘粲,十六国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靳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人物简介靳皇后(?——318年),靳氏,出身匈奴贵族,生年不详。汗国(五胡十六国)隐皇帝刘粲的皇后。刘粲立为太子时,纳靳氏为太子妃,生子刘元公。318年,刘聪死,刘粲即位,立靳氏为皇后,立刘元

  • 母仪天下的毛皇后上阵杀敌,最后屈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毛皇后,十六国

    大家都知道战争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即便在古代社会,当时人们使用的都是冷兵器,但是战争依旧会死人,会有无数士兵失去性命,战场上刀剑无眼,任何人都可能会死去。而一直以来战争都是男人的事情,只有男性才会真正的上场杀敌,毕竟男性的体力也比较好,女子都是呆在大后方,不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名女子却比较特别,她

  • 袁崇焕为什么要在宁锦大战刚结束后就辞职?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崇焕,明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袁崇焕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宁锦大战结束不久,皇太极还没回到沈阳,袁崇焕就上书朝廷,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由,请求辞职回乡。作为首功之臣,还没来得及好好庆功,就着急着挂冠而去,究竟是何原因呢?这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

  • 百越之地有着种种不利因素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攻打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百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和百越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秦始皇众多的迷惑行为中,攻打百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事情之一。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越等地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联系是相当少的,而且楚国横亘在中原与百越诸地中间,更是几乎隔绝了仅有这些的交流。而且百越之地各部落之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不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功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不杀功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有不少皇帝登上宝座后都大开杀戒,让自己的皇帝之路更加“好走”,杀掉一些人可以让他们“安心”地坐在皇帝的龙椅,不但杀光了自己的反对派,而且连开国功臣也找借口杀掉,刘邦和朱元璋都大肆杀害开国功臣,就连宋太祖赵匡胤,也通过

  •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放清兵入关 吴三桂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吴三桂

    对清兵入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末年风起云涌,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话说得一点没错。乱世何止是出英雄,乱世也同样出枭雄。吴三桂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枭雄。在明末群雄逐鹿中,清王朝得以顺利入关占领中原重地,与吴三桂这个人有重要关系。也正因此,吴三桂也

  • 汉献帝刘协亡国之后是什么生活?尽享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协,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献帝刘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亡国之主,我们可以想到自焚的商纣王、被杀的杨广、上吊的崇祯等等。大多数末代帝王的结局都不好。即使有几个皇帝幸存下来,也仍然像囚犯一样生活。有位君王,虽然国亡了但他仍然享受着养尊处优的帝王生活。他就是汉朝的汉献帝刘协。汉

  • 康熙皇帝去世前还去打猎了 康熙为什么会突然就暴毙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皇帝是满清实际上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令人奇怪的是,他在去世之前,一直活得很好,甚至在去世前一个月都去围场打猎。可见康熙是暴毙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康熙的暴毙呢?(康熙王朝康熙剧照)打猎骑马受了

  • 皇十公主晚年为什么会遭流放?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十公主,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皇十公主的故事。说起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皇帝一直都是万人之上的存在,而由于常年的战乱,导致朝代与皇帝的更迭非常之快,可有一个地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皇帝的后宫。而在清朝,乾隆皇帝的后宫就有着三千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