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专宠了十四年的张贵妃,在历史上手段有多狠?

宋仁宗专宠了十四年的张贵妃,在历史上手段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37 更新时间:2024/1/19 4:46:13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贵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清平乐》依然在热播中,很多朋友因为张贵妃“恃宠而骄”,对其愤恨不已,甚至不忍心再继续看剧。

要说张氏确实有着可怜的身世,其父亲为进士及第,本来好日子就要到来了,不巧的是任命刚下来,在准备去蜀中赴任的时候,死在了开封。她母亲曹氏无力抚养两个女儿,便在张氏八岁那年,曹氏将她姐妹两个一起送到了宫中,后来两人均被宋仁宗纳入后宫。

在十六岁那年,张氏被宋仁宗临幸,几乎在一年的时间内她实现了三级跳,被封为修媛,此后直至她死亡,在这十四年间,一直受到宋仁宗的宠爱。

那么,张贵妃是如何保住自己十四年专宠地位的呢?

如果仅仅靠她拥有的那副好看的皮囊,显然太小看她了,毕竟,宋朝嫔妃是在全国海选的,它的选秀机制能保证姿色上乘者入宫。比如宋仁宗当年的“初恋”遂国夫人,她就是因姿色冠绝蜀中而被送到京城的,也就是说,但就皮囊论,张贵妃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其实,张贵妃是个聪明人,她八岁入宫,对于宫中各项制度熟稔于心,在宫中待了这么多年,里面的很多下作手法亦是驾轻就熟。

概括的说,为了在后宫住的稳当些,她主要采取了两个手法。

一、打击曹皇后

历朝历代的宠妃与皇后,其关系多为势同水火。

关于斗争策略,古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互为表里”即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经验。

关于“表”,张贵妃对曹皇后采取了正面硬扛的态度。

某年,后宫里一个小宫女与某士兵坠入爱河,两人做了“苟且之事”。不巧的是,这事儿被人发现了。

这小宫女哭哭啼啼的去找张贵妃,想让她在宋仁宗那吹下枕边风。

宋仁宗觉得这其实没什么,所谓“食色,性也”,至圣先师都这么说,就打算放过他们两个。

实际上,至于如何惩罚,应该是曹皇后说了算,张贵妃此举就有干预后宫的嫌疑了。

对此,曹皇后看的再明白不过,这事儿要真是按照张贵妃的意愿来,以后内侍犯了错不都去找她了?我这个皇后还怎么正位中宫?

念及至此,“后具衣冠见帝,固请诛之”,宋仁宗知道曹皇后的性子,咱啥事都要按规矩办,没必要为了张贵妃而坏了制度。

在张贵妃最得意的时候,她甚至想用曹皇后的仪仗,不过,宋仁宗最终以“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为由拒绝了她,毕竟,大宋的那帮谏官可不是说说就完事的。

其实,张贵妃更注重的是“里”。

曹皇后虽然不受宋仁宗宠幸,但是她有一个养女,名叫范观音,在宋仁宗那边也算是受宠,张贵妃觉得,这才是她面临的实质性威胁,因此,心里一直盘算着怎么把她除掉。

庆历七年(1047),京师大旱,张贵妃开始做文章了。

宋仁宗“祈雨甚切,至燃臂香以祷”,宫女、宦官皆是如此,不过,老天爷依然滴雨未下,“天意不答,上心忧惧”。

张贵妃的养母贾成,宫内侍从称为“贾婆婆”,威动六宫,宫人为了巴结她,都认她为姑,就连大臣贾昌期都与之连宗。

贾婆婆就私下找到贾昌期,让他上疏放一批宫人出去,丞相亦是“请出宫人以弭灾变”。

宋仁宗觉得可行,就同意了。张贵妃顺势说道,“非出所亲厚者,不能感天意”,曹皇后无奈,在这种事上她不敢挑战众人的观念,作为中宫之主,她只能“出其养女以率六宫”,范观音就这样被逐出了宫外。

在这场较量中,曹皇后可谓是吃了哑巴亏。

不过,张贵妃一方也是损失惨重,因为贾昌期被外放了。

范观音离开皇宫后,老天并没有下雨。

宋仁宗就问台官李柬之怎么回事,答曰“惟册免未行耳”。按照惯例,天灾异象的时候,宰执往往要面临被罢免的下场,贾昌期就成了这次求雨不成的倒霉蛋,“是夕锁院,贾氏营救不获,时相判北京,雨遂霔”

出于“固宠”目的,宋朝后宫出现了“养女”的现象,当自己姿色、子嗣等条件弱于竞争对手的时候,往往会用“养女”完成自己无法胜任之事。张贵妃此举可谓是对曹皇后的一轮暴击,有利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二、联合外朝

曹皇后出身真定曹氏,其祖父曹彬为北宋第一名将,为大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当年在宋仁宗废掉郭皇后之后,本着“德、阀”并重的原则,在朝臣及宋仁宗的小娘娘(宋真宗)章惠皇后杨氏的坚持下,曹氏才被立为皇后。

可见,曹皇后本身就是北宋顶级门阀之后,且又获得外朝臣子支持,也就是说,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面对这样的皇后,张氏压根儿就不是人家的对手,说句不夸张的,曹皇后废掉她,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松。

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氏急切的想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有了“朋友圈”,在关键时刻别人才会替你说话。

那么,张贵妃的“朋友圈”在哪里呢?

其实除了以她伯父张佐为代表的外戚,她还对当朝重臣采取了拉拢之策。

文彦博就是其中代表,他之所以能位列宰相,和张贵妃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要说这个张贵妃,其实和文家也算是旧故了。当年,她的父亲张尧封曾经当过文彦博父亲文洎的门客,后来张贵妃便认文彦博为伯父。

那年快到上元节的时候,张贵妃给文彦博递过话来,你呀,进京活动活动,别老是待在成都了,“令织异锦为献”。

当然,或许是张贵妃纯粹想帮他一把,也或许是为了让自己这副皮囊更加靓丽。反正文彦博对这事很是上心,灯笼锦由金线织造而成,上面又以莲花装饰,这锦缎很快就送到宫里来了。

张贵妃穿着这锦缎做的衣服去宋仁宗面前显摆了。

宋仁宗很惊讶,居然有这么好看的锦!

张贵妃解释道,这是文彦博给陛下送来的,我父亲和他是故交,“然妾安能使之.盖彦博奉陛下耳”。

很快,文彦博便被调回京城,担任参知政事。

没过多久,张贵妃给文彦博准备了一份更大的厚礼。

贝州王则据城反叛,朝廷任命明镐为将发兵征讨,就在即将剿灭王则的时候,宋仁宗反而更加担忧了,因为贝州离开封府太近了!

某天,宋仁宗在后宫大发牢骚,说大宋这么多臣子,就没一个人能为国分忧的,天天在崇政殿能说会道,真正到了办实事的时候,一个个龟缩不前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叛乱都平息不了!

张贵妃得知这个消息后,“密令人语彦博”。

第二天崇政殿奏事的时候,文彦博主动请缨,“乞身往破贼”。

宋仁宗大喜,还说了句俏皮话,“贝”字加个“文”,就是“败”,爱卿此去必是手到擒来!

当文彦博统军到达贝州城下的时候,明镐早已擒住王则,拿下贝州了。

不过,这功劳还是记在了文彦博身上,回到开封后,文彦博被升为同平章事。

实际上,除了文彦博,还有很多朝臣主动巴结她。

宋仁宗有次“幸张贵妃阁”,发现桌子上有个瓷器甚是漂亮,原来是定州红瓷器。这么昂贵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她这呢?就问怎么回事。

张贵妃告诉他,这是王拱辰送来的。

宋仁宗便闻言大怒,“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遗”,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怎么你还收受外臣馈赠?说完直接拿起斧子将瓷器咋了个稀巴烂。

文彦博给张贵妃送灯笼锦这事,后来被谏官知道,唐介对其进行了弹劾,最终文彦博“出知许州”。

后来,有人关于此事还写了首诗:

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

外朝力量成为张贵妃的有力抓手,这也成了她与曹皇后争斗的缓冲地带,所谓此消彼长,当一些朝臣投靠她后,也就意味着曹皇后势力的削弱。

结语

无论哪朝,后宫争奇斗艳都是一道风景。

所谓猫有猫途,鼠有鼠道,平民出身的张贵妃依靠自己的手段在后宫中成功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张贵妃的诸多僭越行为激起了朝臣的愤怒,在她死后第四天的时候,宋仁宗才敢给她加谥“温成皇后”,虽然加封了这一称号,但没能维持多久,后来在群臣的谏言下将它摘掉了,转年,宋仁宗想去她的陵寝致奠,大臣们都不同意。

或许,这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标签: 张贵妃宋朝

更多文章

  • 明代宗朱祁钰到底有多仁慈?并非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祁钰,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宗朱祁钰到底有多仁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可以让朱祁钰自己选择人生之路怎么走的话,他绝对不会坐到皇帝那个位置。在朱祁钰还没有被人拉到龙椅之前,他是那个社会人群中不是最亮眼出众的其中之一,尽管他姓朱,却没有成为天之骄子的企图心。那个时候的朱祁钰,

  • 历史上的刘贺有多昏庸无道?在位27天就被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贺,汉朝

    历史上的刘贺有多昏庸无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贺这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称“王”了。说起来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当刘贺五岁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就不在了,而当时自己的父亲可是昌邑王,逝世之后,这个爵位自然就被刘贺所继承了。果然还是有一个混的比较好的老爸,是一件比较靠谱的

  • 明神宗朱翊钧是个什么样的人?勤奋刻苦终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翊钧,明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明神宗朱翊钧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1572年登基开始做皇帝。在他一开始上朝的时候,由于年龄实在是太小,早上上朝的时候,只能在衣袖里面放上母亲或者辅政大神事先写好的小纸条,一边看,一

  • 万贞儿权力到底有多大?扳倒皇后忤逆太后,害死皇子也没人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贞儿,明朝

    万贞儿权力到底有多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关于男人逆袭的故事数不胜数。例如亭长发家刘邦,和尚逆袭朱元璋,盐贩子朱温等等。每一个都是令人佩服的励志故事。但是很少有史书记载关于女人逆袭成功的事迹。这次我们就来聊一个女性成功的例子——明朝最牛的小宫女。

  • 恭嫔与世无争,做了四十三年的贵人,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恭嫔,清朝

    恭嫔林氏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因为《延禧攻略》这部剧的出现,乾隆一朝的很多妃嫔开始为人们所知,令妃、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以及一些在历史上知名度不算高的庆妃也在民间有了些名气,但是有这样一个女子,因为出身低微,加上并不受宠,所以《延禧攻略》中并未有她的身影,她就是乾

  • 吴三桂造反前军印都被收走了 吴三桂又是怎么调动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军队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军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1673年,年轻的康熙皇帝决定撤藩,吴三桂闻讯后,随即下令诛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就此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拉开了历史的序幕。其实,早在1663年的时候,清廷就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印。那么,为何十

  • 康乾盛世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也就比乞丐好一点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乾盛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乾盛世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662年,年仅8岁的康熙,迈着稚嫩的步伐,走上了历史舞台。从此,拉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前后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历时一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国土空前辽阔,超过盛唐,仅次元朝;人口

  • 辽东三杰下场最惨的两个人是谁?揭秘熊廷弼和袁崇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辽东三杰,明朝

    说到辽东三杰,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崇祯年间进士夏允彝,在明亡后第二年因抗清失败投水殉国,他在《幸存录》里曾写道:“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也因此被称为辽东三杰,三人虽然都

  • 因为康熙皇帝错杀了一个人 清朝水军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水军

    还不知道:清朝水军落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郑成功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其父郑芝龙更是军事才华横溢,在水战争霸中颇有盛名。可惜在明清交替时期,康熙却杀了郑芝龙,此举等同让清朝的水军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以至于清朝的海上力量逐步落后挨打。你可知道这背后的具体原因

  • 图海纵容手下劫掠百姓 康熙为什么不动怒反而还给他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图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图海将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清朝十二帝中,论能力,论功绩,康熙皇帝作为清朝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没有疑问当居首位。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康熙还怀有一颗爱民之心。历史上称得上明君的皇帝不少,但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好大喜功,个人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