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技之长”有多重要?吴起忙活了一生邹忌三个月达到目标!

“一技之长”有多重要?吴起忙活了一生邹忌三个月达到目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4/1/15 19:40:19

“一技之长”有多重要?吴起忙活了一生邹忌三个月达到目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春秋战国,奴隶制即将土崩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

旧贵族牢牢把持政治的局面开始松动,以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贵的选才标准,亦逐渐被任人唯贤取代。

随之而来的是,封建官僚制的逐渐形成,平民布衣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参与到治理国家中来,出将入相也成为了无数有理想有抱负的布衣士子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正所谓:学而优则仕。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

布衣将相,虽说起来仅仅只有四个字,但却是很多士子努力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而战国初期,却有一个人,敲开了这扇大门,此人是吴起,也是堪称战国时期“出能为将,入能为相”的第一人,只是这个过程几乎用尽了他一生的时光。

相比较吴起一生的坎坷,邹忌似乎更像人生赢家,因为他从布衣到卿相,只用了3个月。

本篇飞鱼就从吴起和邹忌两人的生平入手,浅论一技之长的重要性,细述吴起穷尽一生的追求,为何邹忌3个月就能得到。

誓当卿相,吴起奔魏。

吴起可以算得上是富二代,他的祖辈世代经商,到了吴起时,已家累千金(《史记》记载:其(吴起)少时,家累千金),按理来说,吴起守着家业,也能滋润的过完一生,但是这不是他的理想。

有上进心的青年,都是好样的,而吴起却成为了周围人的笑柄,因为他散尽家财只为谋求一个官当当,结果钱花完了,官却没当成,吴起一怒之下,杀了嘲笑他的人,离开家里逃亡时,他对母亲发誓:不当卿相,誓不回卫。

吴起

自此,吴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和母亲的这次诀别,就成了永别,直到他的母亲去世,吴起都没有回去奔丧,因为他当卿相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于是他在鲁国继续潜心研读,直到帮助鲁国打败了强齐,吴起开始声名鹊起。

但可惜的是,吴起与礼仪之邦的鲁国士子,格格不入,遭到陷害后的吴起,去了魏国,这是吴起真正的腾飞,魏文侯能称霸,吴起也功不可没,只是魏文侯没有满足他当卿相的愿望,就去世了,这也不怪魏文侯,因为此时的魏国人才真是太多了,丞相只有一个,还轮不到吴起来做,吴起要做的就是等。

匆匆逃魏,入楚为相。

吴起在魏国一直守着西河重镇,在吴起的经营下,这里成为了秦国无法攻破的屏障,但吴起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发过的誓,等到比吴起资历老的丞相一个个死去的时候,吴起认为魏武侯一定会让自己为相,只可惜他错了,魏武侯并没有满足他的愿望(《史记》记载:魏置相,相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

吴起看着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公叔痤都当丞相了,吴起放弃了,他决定在西河终老,那么魏武侯为何不肯让吴起做丞相?背后的真相不止功高震主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魏武侯忌惮吴起手中可以横扫天下的魏武卒,他以小人之心度了吴起的心思,害怕吴起会有异心。

魏武侯

紧接着,为了长保相位的公叔痤,开始步步陷害吴起,直到魏武侯想要夺了吴起兵权,吴起才意识到,自己会有杀身之祸,于是匆匆逃离魏国,奔向了楚国。

这一次,楚国的楚悼王没有让吴起失望,吴起在楚国仅仅呆了一年,就被任命为令尹(《说苑》记载:(吴起)居一年,王以为令尹,行县适息),只不过这时候的吴起,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头了,没过几年,随着楚悼王的去世,吴起也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

抚琴劝谏,三月为相。

说完了吴起,我们接着说齐国的邹忌,相比较吴起一生的坎坷,邹忌可以说是相当幸运的,因为他从劝谏齐王到被委以丞相,只用了3个月(《史记》记载:驺忌子见(齐王)三月(后)而受相印),而没多久就有了自己的封地,并被封为成侯(《史记》记载: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

你可能会说,邹忌是不是有背景啊,在三个月做上丞相,这是坐着火箭被提拔啊,其实邹忌也只是布衣,只不过他有一项特殊技能,那就是会弹琴,偏偏齐王是个音乐发烧友。

邹忌

而邹忌也正是以琴理喻治国之道,齐王觉得邹忌满腹学问,足以治国,于是委以重任,当然,邹忌还是有真本事的,至少他在齐国实行的以“谨修法律而督奸吏”的改革,使得齐国政治焕然一新。

齐威王统治时期能使齐国国富兵强,邹忌亦功不可没,不过如果吴起知道邹忌只用三个月就完成了自己穷尽一生的追求,他究竟会怎么想呢,会不会也想着学个乐器呢?

结束语:

论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吴起穷尽一生的追求,邹忌3个月就得到了,吴起的一生可以说既不幸又幸运,不幸的是他的颠沛流离,一直被小人陷害,幸运的是他没有对自己食言,并且青史中永远留下了他的大名,布衣将相——吴起。

齐威王

邹忌凭借自己的特长,而劝谏齐威王,这也是一段佳话,或许邹忌没有吴起的能力高,但他的情商一定比吴起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如果不是邹忌会弹琴,而得到齐王的接见,那么邹忌火箭式的高升,就会成为泡影,一技之长,有时候真能改变命运,至少邹忌的经历是如此。

魏武侯为何不肯让吴起做丞相?背后的真相不止功高震主那么简单,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吴起作为魏文侯时期的功臣,到了魏武侯这自然会有所芥蒂,毕竟在魏武侯看来,老臣子有专权的可能,没有自己新提拔的年轻人好控制。

春秋战国士兵

魏武侯不让吴起做丞相,还是一种平衡政治的需要,新君继位之初,需要的并不是开疆扩土,而是稳定。

在魏武侯看来,吴起就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毕竟他手中有军权,再把相位给他,吴起在魏国就无人能遏制,权臣尾大不掉,这是魏武侯不愿看到的。

所以可以说,在魏国无法实现愿望的吴起,只是政治上的牺牲品罢了。

标签: 战国吴起邹忌

更多文章

  • 秦朝时期的五名战神!除了白起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蒙恬

    秦朝时期的五名战神!除了白起你还知道谁?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历史,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前朝历史上的5位名将。公元221年,秦朝灭掉六国,统一了天下,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这个朝代涌现出很多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每一个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实力,

  • “看杀卫玠”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卫玠真的是被看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晋朝,卫玠

    “看杀卫玠”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卫玠真的是被看死的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玠是晋朝官员,也是一名玄学家,他被称为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不过卫玠年仅27岁就去世了,英年早逝属实可惜,那卫玠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关于卫玠的死因,一直流传着两个主流说法,一个叫“看杀卫玠”,是说卫玠出名后

  • 曹魏最后的忠臣司马孚,司马炎为什么不治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孚,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265年11月12日,司马炎在经过相关的部署与准备工作下,逼迫魏国的统治者禅位于他,在即位后,立刻建立了西晋政权,身处于如此艰难的境地中,令曹奂感到难以适应。在经过种种权衡与考虑后,他决定起身前往金墉定居。以往魏国的官员早已演变为

  • 南朝第一儒将是谁?韦叡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朝,韦叡

    南朝第一儒将是谁?韦叡一生有哪些功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北朝时期,北魏军中有这样一句歌谣:“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唱这句歌谣的士兵,都是北魏中山王元英的部下。元英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北魏皇族,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期北魏第一号军事强人,在与南朝作战中屡战屡

  • 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他的后代现在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中国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千年华夏,源远流长,炎黄子孙后代生生不息。炎帝和黄帝是中国人的根脉,而如今,我们是作为法律上认可的中国人,具有法理性。古代时的征服更加残酷,战败国家、部族的居民自然而然地被纳入战胜国家的人口构成。那么

  • 陈平为何能躲过刘邦的猜忌?陈平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陈平

    陈平为何能躲过刘邦的猜忌?陈平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邦称帝后,疑心日益加重,韩信、萧何、张良,还有他的心腹樊哙等人都有被猜忌过,可见刘邦已经到了谁都不信任的地步。不过当时有一个人,他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但他却能躲过刘邦的怀疑,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六出奇计的陈

  • “汉中之战”是曹操的最后一战!曹操因此失去统一的最后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曹操

    “汉中之战”是曹操的最后一战!曹操因此失去统一的最后机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退回北方的曹操调整战略,对周围一些小的割据势力用兵,他打败了马超,平定关陇地区。此时的刘备也已经占领蜀地,积极谋划北上。因此,夹在曹操、刘备两大势力之间的汉中,就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汉中之战可以

  • 孙权和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 历史上确实如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曹操

    还不知道:孙权和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曹操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是捧刘贬曹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中,只有刘备是正统的,曹操和孙权是属于“汉贼”的,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和孙权真的如此吗?现

  • 揭秘:历史上有哪些人行刺过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六国英雄豪杰虽未能保家卫国,但却在行刺行动上展现了豪迈气概。有些行刺甚至历经千年依旧被广为传顺,今天我们来说下历史上行刺过秦始皇的三位豪杰。荆轲篇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

  • 揭秘:李世民杀的第一个亲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后世对于李世民的了解其实大部分是源于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但是与此同时也无法遮盖他曾经犯下的过错。虽然帝王为了坐稳皇帝宝座都会大开杀戒,可是一旦将屠刀伸向亲人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样的帝王大部分都被看作是六亲不认的狠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