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1/24 22:22:05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句解《三国志》,是笔者于2019年开始推出的图文系列。本系列初衷是为了方便深入自学。在实际操作中并非一字一句去直译法去解释,而是将裴注《三国志》中涉及到的部分知识点记录分享出来,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裨补阙漏,有所参考。

曹操这人,打小儿就挺“闹腾”的。除了他“好玩儿”的性格,也善于“操纵人心”,在那个年龄,曹操具有的优点,并非当时主流思想所能接受的。曹操年少就很机智灵敏,很有权谋。但曹操为人放荡,不好好学习也没有啥一技之长,因此当时的人并没有觉得这位“官三代”有什么特别之处。

曹操

“敌对”书籍《曹瞒传》曾经记载,曹操年少喜欢飞鹰走狗(不知道和喜欢竹马打仗的陶谦是不是最强CP),没事儿还闲游放荡,这就引来曹操叔父的不满,曹操的叔父常常批评曹操要收敛一些。曹操觉得自己的叔叔很讨厌,就自导自演了一出“离间计”。

有一天,曹操在大街上看到了自己的叔叔,然后突然假装“面瘫”,一副嘴歪眼斜的表情。他叔儿一看就赶紧问曹操这是怎么回事儿。曹操表示自己“中风”了。曹操的叔父得知后赶紧回家告诉曹嵩,曹嵩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让曹操见自己。曹操见到曹嵩之后,又不“面瘫”了。曹嵩惊讶地表示,你叔叔说你中风了,难道错了?曹操趁机表示,我本来就没有中风,但我的叔父并不喜欢我,因此才说我中风。曹嵩听了曹操的话,开始怀疑起自己“堂弟”,以后“曹叔儿”再找曹嵩告状,曹嵩都不会理会更不会采纳。从此,曹操彻底没人管了。

其实笔者挺期待,如果时间来到我们现代的生活。给曹操一个机会,曹操会不会将《曹瞒传》的作者一纸诉状告到法庭,二人对簿公堂,那将多有意思(笔者市井小人看热闹不怕事儿大哈哈哈哈哈)。

这样一个状态,曹操估计未来就是像他爸一样贿赂个大官当当。但在曹操一如既往地当“胡同串子”时,命运也由此被改变了。本文,笔者将主要分享桥玄的简介及对曹操的评语;曹操参加月旦评;《异同杂语》的作者孙盛及其高祖父。

一:三公都做过一遍的桥玄

黄初六年十二月,曹丕征讨吴国之后,路过梁地,特意派遣使者以太牢的礼节祭祀桥玄。这位桥玄对曹家有什么大恩,让身为皇帝的曹丕如此重视他?这一说,就要往前倒几十年了。

就在曹操年少还在放荡不羁,大家都不看好时,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对曹操“无端”的刮目相看。

我们先说一下这位何颙,何颙是东汉末年“党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和袁绍交好。董卓入京之后还曾谋划刺杀董卓,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施行。后来何颙因为其他事情被董卓抓捕,最后郁郁而终,董卓之乱过去后,荀彧派人将何颙的尸体迎回来,葬在自己的叔叔荀爽墓旁。

桥玄看到曹操后,对曹操明确表示:“现如今天下将要大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这天下。能够安定这个时代的,就是你。”根据《魏书》记载,桥玄当时一看到曹操就大为惊讶,还曾表示:“我见过天下名士有很多了,但从没有一位像你这样的人。你是一个善于自我克制的人。我老了,我愿意将自己的老婆孩子托付给你。”

在曹操听得一脸懵的同时,他的名声也因为桥玄这句话,直线上升。根据《魏晋世语》记载,桥玄还建议曹操去找许子将,来增加自己的名声。

这位桥玄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能够给曹操来一个近乎完美的“冷动?”

桥玄是梁国睢阳人,他为官初期就以刚正不阿而小有名气,虽曾招惹权贵,但后来仍被召回朝中为官并被封为将作大匠。桓帝末年,鲜卑,南匈奴和高句丽一起扣边,当时“四府”联名推荐派遣桥玄平定边陲。桥玄不辱使命并让北方地区至少恢复了三年的安宁。灵帝继位,桥玄入朝并逐渐“高升”。建宁三年官至司空,后来接替同僚成为司徒。桥玄在职期间认为国家日益衰落,就主动请辞。一年后,桥玄再次被征召入朝。光和元年,桥玄被封为太尉,可惜不久后因病被免职。光和六年,桥玄病逝,享年七十五岁。灵帝亲自派遣使者吊唁,并安排很隆重的葬礼。

桥玄性格急躁,却也为人谦虚善待下属。他一生清贫,不置产业,丧事不用殡礼

这样一个人,成为曹操,乃至曹家的大恩人。

对了,所谓二乔的父亲,可能并不是这位桥玄。

二: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很有可能是受到桥玄的推荐,曹操在月旦评时找到了许子将,许子将接待了曹操,并对曹操有一定的品评。自此,曹操声名大噪。

曹操

曹操找到许子将之前,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分享的。

根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曾经单人潜入“宦官头子”张让的家中,张让发现后立刻叫人前来缉拿曹操。曹操挥舞手戟,后来翻墙逃出。曹操被评为才武绝人,没有人能伤害他。

另外,曹操长大一点后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还曾抄录整理了诸家兵法,整理后的书名为《接要》。曹操还注解了孙武十三篇,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等于在曹操飞鹰走狗之后,参加月旦评之前,还是有所作为的。

仍然根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在月旦评上问许子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许子将却一开始不搭理曹操。在曹操再三询问下,许子将表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笑。

不过,如果我们翻开《后汉书》,却发现许子将的评语和孙盛的完全不同。《后汉书·许邵传》中,也相对完整地描写了曹操参与月旦评与许子将之间的沟通。

曹操在还未曾显达之时,就带着较为厚重的礼物去找许邵参加月旦评,言外之意就是曹操想要从许邵嘴里有好点的风评。许子将发现后,对曹操此举非常不满,并一开始拒绝为曹操品评。曹操看对面就是不给自己评价,就“不那么明显”地做出威胁的姿势或者说一些威胁的话。许子将无奈,评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听后,“大悦”而去。

曹操

关于这俩评语哪个更准确,学者们也是各有观点。著名作家陈瓷老师在其著作中采用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说法。而章义和与唐燮军老师则明确指出孙盛那个是不负责任的,应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笔者认为,现在强行推断出哪个是真的,似乎都有点勉强。其实,在历代人们对这个评语“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应能看出其“目的性”。比如罗贯中老先生。

三:《异同杂语》的作者孙盛及其高祖父

本来这篇文章就想写到上一段为止,但既然遇到孙盛的《异同杂语》,笔者还是想分享一下孙盛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

孙盛出身太原孙氏,他是东晋中期著名史学家和官员。他的父亲是孙恂,官至颍川郡太守。孙盛的祖父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孙楚。他的曾祖父孙宏曾任南阳郡太守。孙盛的高祖父就是魏国著名大臣,孙资

熟悉魏国政治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孙资、刘放二位大臣。曹叡酷爱政由己出,但在曹叡“晚年”权力交接的诏书中,有一封决定更改顾命大臣的诏书,就是这孙资和刘放两个人握着曹叡的手写出来的。

笔者对东晋时期的事情不太熟,但对于三国时代相关的人物,尤其是魏国那些担任“上层建筑”之人,还是略知一二。

孙资和王允是老乡,孙资长大后因家族力量入了太学,并受到王允赏识。曹操为司空时曾经征辟过孙资,但当时孙资刚刚丧兄,就没有接受。后来孙资在贾逵的引荐下出仕,逐渐加入到曹家集团背后的“智囊团”中,他还曾收到荀彧的好评。曹操封公之后,任命孙资和刘放一起掌管机要文件。曹操称王,曹丕称帝时,孙资和刘放都在岗位中有所贡献。

一直到曹叡称帝,孙资倍受宠幸。朝中大臣认为孙资受宠幸且频频参与决策,会让朝中乱套。一开始以蒋济为首的官员向曹叡“提醒”,但并未采纳。孙资后来还曾对满宠和徐邈打消很多“萧墙内”的“异见”,面对同事的质疑,孙资也常常“优容”,甚至和田畴结为亲家。这样看,他对同事来说也算不错。

在曹叡病重之后,孙资和刘放极力让曹叡放弃以曹宇为首的“绝对宗室”的托孤名单,改立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

正始九年,孙资光荣“退休”,高平陵之变后,又被司马懿拉回朝廷。嘉平三年,孙资薨逝,谥为“贞”。

简单来说,他是为数不多的担任朝中“智囊中心”的幕后人物。从曹操封公一直到高平陵之变之后,一直有一个叫孙资的人,在参与把持魏国政治的大方向。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是谁?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是谁?他们的结局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最后成功复辟李唐。只不过,虽然李显顺利复位,但帮助李显的这五位功臣却没能得到善终的下场,这究竟是为何呢?唐中宗没过多久便开始打击这五位功臣,先封郡王

  • 揭秘:魏明帝曹叡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明帝曹叡,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明帝曹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曹魏帝国第二任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作为,曾改革刑律,兴利除弊;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当时司马家族尚无法左右朝政。《三国志》记载:曹叡是魏文帝曹丕长子,生母为甄皇后。甄皇后,又称作甄夫人

  • 智多星吴用真的不如一个女人吗?为什么这么说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用,宋朝

    为什么说智多星吴用还不如一个女人识大体,你看他做的这些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水浒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梁山108将中论谋略和智慧当属入云龙公孙胜和智多星吴用了。公孙胜精通道法,能呼风唤雨,并且熟知天文地理,行侠仗义。吴用本是个教书先生,无论是才华还是能力在

  • 孙权犯下两个致命错误,最终没能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里,魏蜀吴三国争霸,按理说,孙权统治的吴国能与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并列,实力应该也挺强大的。但不知为何,总觉得孙权的吴国实力比较弱小。攻打合肥,被曹操麾下的张辽等将领给打败,就连孙权本人也差点被张辽给活捉。与曹操联盟,偷

  • 赵威后最终还是送长安君去做了质子!赵威后爱子更爱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赵威后

    赵威后最终还是送长安君去做了质子!赵威后爱子更爱百姓!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威后的丈夫是赵惠文王,她的儿子是赵孝成王。赵威后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不舍得自己的儿子受苦,但是最后赵威后还是听从了大臣的建议,赵威后最后还是将自己的儿子派到齐国作为人质,得到了齐国的帮忙

  • 武侯祠祭祀了整个蜀汉功臣,为什么没有法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法正

    武侯祠祭祀了整个蜀汉功臣,为什么没有法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去成都玩的朋友,肯定都去过武侯祠这个景点。成都武侯祠是由诸葛亮的武侯祠和刘备的昭烈帝庙合二为一的,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的祠庙。所以武侯祠不单单是祭祀诸葛亮的地方,而是祭祀整个蜀汉功臣将相的地方。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内除

  • 张清琼英:水浒中的一对师徒,最终结为了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清,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水浒中的一对师徒,最终结为了夫妻,堪比杨过与小龙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古往今来,薪火相传,在传统社会,“师”代表了权威,代表了长辈,是我们传统伦常中重要的关系,通过拜师,彼此确定了师徒关系,正所谓“一日为

  • 杨广已经当上太子稳居皇位 为何他还要弑父杀兄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著名的暴君隋炀帝杨广,在他继位称帝后只用了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就是偌大的隋帝国分崩离析,并最终导致覆灭的结局。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与杨广弑父杀兄篡权有关。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小时候的杨广长相俊美,很受父亲杨坚

  • 张居正与高拱的关系怎么样?利益主导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居正,明朝

    明末首辅交恶记:张居正与高拱的权力纷争,利益主导朝政,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对于一个了解过历史的人,明朝应该是最值得惋惜的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本应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当然我们也暂且认为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毕竟明朝是我国政治体制极速发展的朝代。但除了明朝前期的

  • 刘邦能一统天下是因为他会用人,刘邦的用人之道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季布

    刘邦能一统天下是因为他会用人,刘邦的用人之道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古往今来,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伴君如伴虎,在权力最高的人手下当差,做的话能够土鸡变凤凰,飞黄腾达,弄不好满门抄斩也是一句话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聊聊的这位君王就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在抢夺天下的时候,最大的竞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