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平定江夏,为什么用了五年时间呢?

孙权平定江夏,为什么用了五年时间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75 更新时间:2024/2/27 10:43:42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第一次征伐黄祖失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境内山越贼寇伺机而动,迫使孙权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放弃了整个行动,反过头来集中精力处理境内的山越问题。

通过几年的努力,境内的贼寇被悉数剿灭,整个江东的局势也趋于稳定。在剿贼的整个过程中,孙权的军队得到扩充和战争的磨练,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最为关键的是:在此期间甘宁的归顺,对于孙权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促进了再伐黄祖的进程。

其实在孙权集中精力处理境内事物的时候,黄祖也没闲着。据《三国志周瑜传》中的记载: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率部征讨麻、保二屯期间,黄祖派遣部将邓龙领兵进攻柴桑(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最后被周瑜击败(瑜追讨击),生擒邓龙送到了吴郡(生虏龙送吴)。

本来孙权对第一次出征失败就耿耿于怀,在他集中精力剿贼的时候,黄祖又自己上门来找事儿。所以,孙权就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对黄祖进行了第二次征剿。不过从《三国志吴主传》中的记载来看:“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说明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规模并不大,只是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就返回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将江东境内的事物全部处理妥当之后,亲率大军第三次征剿黄祖。在这次行动中,周瑜为前部大都督(瑜为前部大督),都尉吕蒙身先士卒,率部攻克黄祖前锋(都尉吕蒙破其前锋)。凌统为吴军前锋(统为前锋),董袭等将紧随其后(董袭等尽锐攻之),攻克了黄祖的老巢(遂屠其城)。黄祖在败逃的路上,被骑士冯则追上之后斩首(骑士冯则追枭其首),俘虏了数万人(虏其男女数万口)。

第三次对黄祖的征伐,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孙权根据鲁肃的建议,不仅迈出了东吴发展战略的第一步,而且还斩杀黄祖报了血海深仇。但是这其中有个小问题。

根据《三国志》江东诸将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一次吴军跟黄祖交战的过程非常的激烈。这从《三国志董袭传》的一小段记载中就能看出来:“祖横两蒙冲(最大的战船)挟守沔口(今汉口),以栟闾(大粗绳)大绁系石为碇(碇:固定船只石锚。),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

从这一小段的记载来看的话,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吴军还是费了好大力气的。这好像跟当时甘宁对孙权说的“祖昏耄已甚”、“ 吏士心怨”、“ 顿废不脩”、“

军无法伍”有些小出入。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黄祖自射杀孙坚之后,深知算是跟孙氏兄弟结下了世仇,所以也是厉兵秣马多年。通过招兵买马、培养心腹、加固城防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再加上荆州刘表对他的支持,使得黄祖的军事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这从孙策、孙权两兄弟多次征伐黄祖未果,就能看出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祖身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苏飞。关于对苏飞的记载,史料上提及的并不多。不过通过《三国志甘宁传》中引注《吴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苏飞在黄祖身边的重要性。

《吴书》中记载:孙权在出征之前,做了两个匣子,这个匣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欲以盛祖及苏飞首。”这段记载说明:当时苏飞在江夏的地位仅次于黄祖,并且在阻挡吴军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招致了孙权的愤恨,把他作为了必杀的第二号人物。

再有就是甘宁投靠孙权之前的一段记载:甘宁在黄祖手下的时候,“祖都督苏飞数荐宁,祖不用。”后来苏飞就开导甘宁:“宜自远图,庶遇知己。”这段记载则是说明:苏飞这个人,不仅自己有料,而且还能够识人用人。再从数次举荐未果,而让甘宁续投明主的做法,也可以看出苏飞的人品极佳。所以,正是因为黄祖身边有苏飞这样一个,有人品、有才华、能服众的都督在,才使得孙权征剿黄祖的时候,并不是很轻松。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一介女流吕雉是怎么掌权称制长达15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雉,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吕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史记》中司马迁对吕太后的评价为:“刚强坚毅,处事果断”,为什么司马迁会对吕太后有这么高的评价呢?因为吕太后上演了一场中国历史上堪称教科书式的谋权篡位——吕后称制。一介女流吕雉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读《吕太后本纪》之后,我们

  • 宫女为何联合要杀嘉靖呢 原因出在他的一个特殊爱好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宫女,嘉靖

    还不知道:宫女为何联合要杀嘉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皇宫里面,除了侍卫太监之外,人数最多的就要属皇帝的那些三千佳丽们了,而佳丽之中,地位最低的人就是宫女了,并且他们的人数也非常多,并且一般都是命运非常悲惨的,因为不仅要十三四岁进宫为皇帝和妃子服侍,还

  • 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电视剧演的有哪些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包拯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包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包拯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清官。后人们对包拯能够熟悉,与戏剧和电视剧有很大的关系。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这时候的包拯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无论是后人还是史书,对包拯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在戏曲中,包

  • 陈友谅实力强大,为什么被朱元璋击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友谅,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友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元朝末年,天下起义接连不断地出现。早年时期,朱元璋出生了,不过当时的天下大势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情况。到了朱元璋长大之后,各地接连不断的起义军让元朝成为了傀儡,也让元朝走向了灭亡。由此各地的起义军纷纷起兵。元末时期的起义军中,郭子兴、

  • 曹魏六大名将,为什么死后都被追谥为壮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谥号始于西周早期,是对一人生平的高度概括,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宣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废除了谥法,西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不仅皇帝和文臣有谥号,朝廷重要的武将死后也有谥号,有些时候还出现同一时期武将谥号相同的

  • 刘邦称帝设计弄死看了韩信 为什么会留下功高盖世的萧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萧何

    还不知道:刘邦称帝为什么会留下萧何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农民的身份,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抛开他自身的原因不谈,还有不小的原因是身边人的帮助,最出名的有韩信、萧何、张良、陈平等人,可是在刘邦称帝之后,设计处死了韩信,为何留下了功高盖主的萧

  • 明朝大将盛庸是怎么死的?盛庸生平有哪些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盛庸

    明朝大将盛庸是怎么死的?盛庸生平有哪些战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盛庸是明朝将领,也是靖难之役朱允炆一方的主要指挥之一。盛庸曾多次率军击败朱棣,并且斩杀他好几位手下,使得朱棣前期战事非常不顺。不过此后中央军逐渐走衰,盛庸见胜利无望变向朱棣投降,此后继续被任用。但盛庸和王钦不和,虽然盛庸

  • 明孝宗朱佑樘是个明君吗?明孝宗一生有哪些让人敬佩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明孝宗

    明孝宗朱佑樘是个明君吗?明孝宗一生有哪些让人敬佩的事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虽然明孝宗朱佑樘在明朝各个皇帝中的知名度不如朱元璋、朱棣等,但明孝宗的历史评价却非常高,他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实际上被很多人小看了。明孝宗在位18年,期间勤于政事,不近声色,为人宽厚,处理朝内贪腐十分积极

  • 康熙不是开国皇帝,为什么庙号为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我们国家对于礼仪方面的讲究是外国难以想象的。作为封建朝代的统治者,关于皇帝无疑有着更多的讲究,普通人要避皇帝的讳,皇帝用的穿的东西称呼也跟别人不同,就拿椅子说,普通人就叫椅子,可皇帝叫龙椅。一般而言,一个皇帝

  • 刘秀是位面之子又是开国皇帝 为什么存在感会那么低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汉,刘秀

    还不知道:刘秀的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西汉末年出了一个豪杰,这个人叫做刘秀,他最终统一了整个天下,也将汗室的寿命延长了200年。平时在统一天下之前,刘秀做了很多举世闻名的大事,他的天下是在战争中获得的,所有的土地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打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