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那些事儿》为何将朱祁镇黑成昏君?朱祁镇究竟是怎么的?

《明朝那些事儿》为何将朱祁镇黑成昏君?朱祁镇究竟是怎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30 更新时间:2024/1/20 2:09:1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科普明朝历史的好读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也确实有一桩明显的白璧之瑕。便是在描写成化年间历史时,将主要笔墨,放在了大肆批判明宪宗朱见深如何昏庸无道,如何痴恋比自己年长一辈的万贵妃,如何宠信奸妃、宦官和奸臣,又是如何搞得朝堂和后宫都乌烟瘴气。

因此真实历史中,明明是文治武功甚为可观,中兴大明的一代明君朱见深,竟成了许多读者印象中的大昏君了,实为该书一大缺憾。

事实上,明英宗朱祁镇所谓“夺门之变”,夺的并非此时已经病重垂死的明代宗朱祁钰的皇位,而实质上是夺了他长子朱见深的皇位。当时在皇位归属问题上,孙太后和于谦本质上都是朱见深的支持者。所以朱祁镇不顾孙太后反对,定要杀于谦,亦是对自己母后和长子的警告,断绝他们在朝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当时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病重不起,而他的独子“怀献太子”朱见济已夭折。国家没有皇储,是以人心浮动。按朱元璋皇明祖训,伦序择立的第一继承人,就是皇侄中最年长的朱见深,正是幽居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之长子。他在几年前被朱祁钰废去太子位后,改封沂王,一直在皇太后孙氏的保护下。

朱祁钰身边那帮几年前力主废掉朱见深的近臣,生怕朱见深继位后会反攻倒算,谋划着另外迎立藩王,兵部尚书于谦和商辂等内阁重臣商议,由商辂援笔《复储疏》:「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复立章皇帝之孙。」而当时明宣宗朱瞻基的后裔,仅剩下包括朱见深在内的,太上皇朱祁镇的几个儿子。

【十六日拟写二本,伏阙投进,本稿系臣在礼部朝房内写,主事俞钦抄誊。本内有云:陛下为宣宗章皇帝之子,当复立宣宗章皇帝之孙正位东宫,助理庶政等语。姚夔、邹干等皆称善。因写二本,大小官员佥名数多,封进不及。】——商辂《商文毅公文集》

朱祁钰愿意接受此奏议,复立朱见深固然好。否则等他归天,群臣只需上书孙太后,让朱见深以血缘最亲近、年龄最长的皇侄身份继位亦可。

然而如果朱祁钰复立朱见深为太子;或是朱祁钰死后,朱见深正常即位;虽然是最符合朝局稳定,社稷安宁的大局,却绝不符合朝中那些权奸宵小,如石亨、徐有贞等人利益。就在《复储疏》呈于礼部,还未上报给朱祁钰的当夜,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们听闻风声,迫不及待打开宫门,迎接朱祁镇,发动了

“夺门之变”。

被囚南宫,苦盼复辟的朱祁镇,和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一党达成肮脏的政治默契:一方得皇位;一方得朝权、杀于谦。

朱祁镇也知道自己的种种倒行逆施,如杀于谦等忠良大臣、废明代宗帝号等,若是将来朱见深即位,定会平反。

朱见深还在襁褓时,朱祁镇就被捉了,回来又被关在南宫,父子两人隔绝多年,本身就谈不上什么感情。只是为了尽快安抚人心,他复辟后,不可能不复立朱见深为太子,否则孙太后到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

因此,朱祁镇让无子的钱皇后去做皇次子、德王朱见潾的养母,以此增强德王的政治资本,同时对阻止自己易储的孙太后“深恨之”。六年后,孙太后病死,朱祁镇不久后恢复了被明宣宗废掉的胡皇后的后位,并且深信自己是抱养来的,并非孙太后亲生。

同时,他迫不及待提高德王待遇,如令文武百官赴德王府朝见,如向皇族中声望最高的皇叔襄王朱瞻墡写信,表示自己对德王的爱重。然后还特别向内阁首辅李贤试探,是否应该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位,易储德王。

只是孙太后死后短短一年,来不及进一步动作,朱祁镇也死了,真让他多活几年,朱见深还能不能顺利即位,于谦还能不能被平反昭雪,怕是真不好说。

朱祁镇死后,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数年,召还商辂为内阁首辅,给于谦平反昭雪,赦免其亲族并加恩,并在商辂力主之下,追复朱祁钰以帝号,以帝皇之礼重修其陵寝。

朱见深身为人子,又不能在诏书中明白说自己父亲的不是,如何恩将仇报,如何冤杀忠良,所以才假称「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他不但为人敦厚明智,论政绩也远非朱祁镇可比:

是他平定了朱祁镇酿成的荆襄百万流民大动乱;

是他征讨建州女真,犁庭扫穴,擒斩包括努尔哈赤之六世祖、建州酋长董山在内的1700余人,并焚毁屯寨四百座,释放被其掠夺的汉人奴隶“包衣”千人;

是他重用名臣王越,多次出塞打击蒙古,特别是在威宁海之战中,中兴蒙古的一代英主达延汗,被打得落荒而逃,而在达延汗年幼时,摄政汗庭,重建威信的传奇皇后“满都海”,也极可能是在明军的突袭中战死;

是他召回被朱祁镇流放的护驾功臣袁彬,执掌锦衣卫,结束了朱祁镇复辟期间的特务统治……

然而在《明事》中,朱见深这些文治武功均没有提及,该书将主要笔墨,放在了大肆批判朱见深如何昏庸无道,如何痴恋比自己年长一辈的万贵妃,如何宠信奸妃、宦官和奸臣,又是如何搞得朝堂和后宫都乌烟瘴气。

因此真实历史中,明明是中兴大明的一代明君朱见深,竟成了许多读者印象中的大昏君了。

男性帝皇娶比自己小十几岁岁的女子为后妃,从来司空见惯。而如朱见深这样,因为从小相依为伴的真挚感情,娶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嫔妃,竟被当时后世当做昏庸之举来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巨大偏见。

此时和明朝对立的蒙古汗国,满都海皇后在汗位空缺时,选择下嫁给年仅6岁的达延汗,在他成年后一起生育了八个子女,可是被当做草原的一段佳话,编成各种诗篇流传至今。

至于万贵妃“大肆残害后宫子嗣”,朱见深听之任之的说法,本身就匪夷所思,这段史料的最早出处,源自万历年间于慎行的《谷山笔尘》,原文是"万历十二年一老中官为于道说如此”。然而,成化年间之宫廷秘闻,百年后万历年间的太监又怎会一清二楚?

所以同时代另一学者沈德符就批驳:「自谓得其说于今上(万历)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官讹舛,更甚于齐东,子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认为太监们传得神神叨叨的宫廷轶事,十件里未必有一件是真。

之后,这段记述被抄进明末毛奇龄的《胜朝彤史拾遗记》,然后被照录进了清修《明史》。就连满清乾隆帝阅读后,都全然不信,甚至还写过专文驳斥。《明事》毫不辨析加以照录,同样不够稳妥。

事实上,有大量明朝相关史料证明,明孝宗朱佑樘从出生起,朱见深就一直知道这个孩子,否则的话,后宫中人随便说个几岁大的孩子是皇子,皇帝怎会轻易相信,就当真立他做太子?

在朱佑樘之后,朱见深更有整整十个皇子活到成年封王。此时所谓的“堕胎大师”万贵妃怎么又不出手了?

正因《明事》 便是刻意选择性使用史料,导致明英宗和明宪宗这父子二人的忠奸贤愚和历史评价全然颠倒,

实不知作者当年明月先生,在朱祁镇这个历史人物上,是否有太多的个人偏爱,以至于偏移了大多数时候的客观立场。

标签: 明朝朱祁镇

更多文章

  • 韩成穿衣帽替朱元璋赴死,拯救了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成,明朝

    韩成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明太祖朱元璋兴起于元末大乱时期,于濠梁率子弟兵起义,一路靠自己的浴血拼杀才开创了大明朝数百年基业。但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也曾深陷重围,甚至被逼的差点自刎,就在这生死时刻,朱元璋手下一位大将穿了朱元璋的衣帽,甘愿替朱元璋赴死,这才使他活了下来。这

  • 前秦丞相王猛有哪些成就?王猛是如何一路开挂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王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前秦丞相王猛的生平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猛人如其名,在十六国时期是一位著名的猛将。王猛虽然出生一般,但从小就喜好各种兵书,能够熟练掌握兵法和谋略。后来同苻坚结识,两人一见如故,最后王猛辅佐苻坚一统北方,立下显赫战功。王猛一生拥有多项成就,但在厉害

  • 韩世忠为什么葬在苏州?韩世忠的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韩世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世忠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宋名将韩世忠骁勇善战,多次率军抵抗西夏和金国的进攻,为宋朝稳定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当时的中兴四将之一。不过韩世忠生于延安,是今天的山西省绥德县人,但他死后却是被葬在苏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韩世忠的墓碑矗立在苏州市灵岩山麓,碑文

  • 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 为什么他会选择如此平庸的刘禅当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刘禅

    还不知道:刘备为什么让刘禅继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刘备建立了蜀汉王朝,在临终前他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子刘禅。而刘备总共有4个儿子,如果传给其他儿子会不会好一些呢?因为后主刘禅从表面上看起来实在是不是一个好皇帝,人们都以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

  • 魏延作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如果他不死的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延,蜀汉

    还不知道:魏延不死的话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看不上的一个人,认为他有反骨,以后必是反将,在诸葛亮病死时,还策划了如何除掉魏延,那在正史中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在正史中诸葛亮很欣赏魏延的,因为魏延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啊!

  • 宋徽宗被掳北上路过真定时,发生了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宋徽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徽宗被掳北上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静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二年,即公元一二二七年四月一日,金兵押解徽、钦二皇帝及宋室后妃、宗亲、朝臣等三千多人北上。开封的金帛、宝货、文物、图册被洗劫一空。这是宋徽宗赵佶偏听偏信使用蔡京、童贯等一批奸臣一手所造成

  • 李自成为什么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自成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说到李自成,大家第一时间会想起“闯王”这个响当当的称号,身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攻破了明朝最后一道防线,推翻了明王朝,结果他根本就不会当皇帝,在北京干了几件“奇蠢无比”的事情,42天就被赶下台,甚至没了命,他到底干了什么呢

  • 吴三桂兵力众多,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清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吴三桂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这一下,惹恼了吴三桂。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并于次年率军进攻湖南。由于吴三桂专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军乘锐连下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吴

  • 秦桧是怎么陷害岳飞的?他用同样的手法陷害过另外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韩世忠

    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岳飞被秦桧冤杀一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冤案之一,岳飞的高风亮节和不幸遭遇,引来后人的无穷崇敬与追思之情。但少有人知的是,在南宋初年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烈博弈中,秦桧盯上的第一个目标根本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秦桧制定了

  •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活到141岁有何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思邈,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孙思邈的故事。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神医,例如扁鹊、华佗等人,这些神医大多数都是得享高寿。比如说春秋时期的神医扁鹊,他活了97岁。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因为被曹操所杀,所以只活了63岁。但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