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刘邦手下的“五子良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揭秘刘邦手下的“五子良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3/12/10 13:55:13

揭秘刘邦的“五子良将”,接下来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五:灌婴。他是睢阳县人,早年的经历跟刘备有点像,刘备是贩席织履为生,而灌婴则是贩卖丝织品为生,说起来刘备更像小作坊主,而灌婴则要算是生意人。而且贩卖丝织品应该比贩席织履要赚钱。史书没有记载灌婴是什么时候和刘邦认识的,但根据刘邦起兵后,灌婴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则可以判断灌婴和刘邦不仅很早就相识,而且关系很铁,因为中涓这个职位属于舍人一类的近臣,就是常伴左右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看一下灌婴在刘邦的帝业成就过程立了那些功劳。

灌婴的功劳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他的许多战绩都是追随刘邦一起立下的,比如在成武县打败了东郡尉的军队,而且因为作战勇猛,深受刘邦的赏识。后来又在亳南、开封、洛阳、武关、蓝田等地与秦军作战,一直到霸上,以及在刘邦称汉中王后又平定三秦等,可以说是战功卓著。

在和项羽对战的时候,灌婴在刘邦的派遣下,单独带领一支骑兵部队袭取项羽军队的后方,切断了项羽军从阳武到襄邑的粮食供应线,对楚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接着灌婴带兵到鲁国一带地区,又击败了项羽部将项冠所统领的部队。

到公元前204年,灌婴此时已经是御史大夫,刘邦派遣灌婴率领骑兵再次出战攻打齐国。灌婴的部队作战勇猛,接连击败齐军,俘虏了车骑将军华毋伤,斩杀龙且,活捉周兰等人。在韩信自立为齐王后,刘邦再派灌婴带兵出战,完败楚将公杲的部队。在渡过淮河之后,淮南地区的城池多被被边打边降服。接着攻下邳,降彭城,以及垓下围困项羽等战,都战功极大。

刘邦称帝,封其为颖阴侯。灌婴在带兵平定英布叛乱回到都城的时候,刘邦已经去世。吕雉家族准备发动叛乱,灌婴和周勃又果断平定了叛乱,立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孝文皇帝。最后官拜太尉,死后追谥为懿侯。可以说是功劳卓著却善之善终的一生。

四:樊哙。此位的出身也不怎么好,不过如果对照三国的话,倒是跟张飞有点像,张飞的出身据说是开肉铺作坊的。而我们这位樊哙则是屠户,专门以屠狗为业。不过樊哙跟刘邦的关系特铁,这是有史载的,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当然也为其两肋插刀豪气干云,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在刘邦起兵时,樊哙就以副将身份生死追随。樊哙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对刘邦忠心耿耿。

樊哙的战绩,史书倒是给出了一个清单般的记载,樊哙的战绩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樊哙跟随刘邦时,他共斩敌首级一百七十六个级,俘虏敌人二百八十八人。第二是樊哙自己单独统兵时的战绩,攻击败七支勇猛的敌军,攻打下五座城邑,平定了六个郡,五十二个县,虏获敌方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将官十一人。

《史记》记载樊哙的另一处战绩比较突出,即鸿门宴护卫营救刘邦。当时项羽安排鸿门宴,项羽帐下的范增准备借机杀掉刘邦。当时项庄舞剑,虽然有项伯的表演作为阻拦,但是真正让刘邦有机会逃脱的却还是樊哙。樊哙冲进来的时候,双脚岔开一站,怒火冲发,一对大眼睛怒目而视,当时在座之人都被樊哙的气势吓了一跳,就连一代战神项羽也下意识地握紧自己的宝剑。但是接着,樊哙的表现不仅让项羽放松了警惕,反而对樊哙还产生了好感。樊哙的出现,化解了项庄舞剑的意图,也给刘邦上厕所制造了合理的借口。于是,刘邦得以逃脱。此功可谓太大了。樊哙最终官职做到左丞相、大将军,去世后后被封武侯。

三:夏侯婴。他原来是秦朝时期的小官吏,不过据记载还不是正式在编的,而只是一个临时工。每次他路过泗水亭的时候,就找刘邦去聊天,两人无话不谈,关系十分亲密。后来刘邦起兵,在攻打沛县的时候,夏侯婴投奔刘邦。夏侯婴作战勇敢,一生战功非常多。

其中有一功劳堪比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当时刘邦战败为了逃命,马匹劳累跑不快,刘邦一着急,就把两个儿子踢下车去。但夏侯婴却不断下去把两个孩子重新救上来,才继续赶着马车奔驰。而这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非常有名的汉惠帝刘盈,而另一个则是刘邦和吕雉的独生女鲁元公主。

其后夏侯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历经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三代皇帝,长期担任太仆,死后被追封为文侯。三国时期的名将夏侯惇、夏侯渊等都是夏侯婴的后人。在史书中,夏侯婴的评价也很高。

二:周勃。此人非常特殊,他家庭出身虽然不好,但小时候就勤学苦练武艺,弓马技术都非常高超。后来为了谋生,干过很多营生,比如编织养蚕的器具,这一点倒跟刘备有点像。不过后来周勃还干过拉强弓的猛士。周勃也是刘邦建国的元勋,他从刘邦起兵就追随左右,参与了刘邦开国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小战事。因为周勃为人不求虚套,追求质朴,忠诚可靠,而且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建树,所以被史家评价为军事家和政治家,所以刘邦认为周勃是可以委任大事的人。后来刘邦去世后,吕雉家族把持朝政,准备篡夺刘氏权利,周勃就和陈平联手除掉了吕雉集团的阴谋,拥立汉文帝刘恒继位。刘邦曾说帮助我安定天下的必然是周勃也。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把周勃和周公相提并论。

一:曹参。秦朝时,他在沛县的监狱工作,具体职位大概类似于今天的监狱长,但与刘邦关系极为亲密。刘邦起义,曹参追随。参与了刘邦一生中几乎所有的大小战争。因萧何曹参刘邦关系深厚,所以刘邦经常安排萧何为相驻守后方,曹参为将,前方统帅征战。史载曹参的战绩如下:带兵攻占2个诸侯国,122个县,俘获诸侯王2人,诸侯国丞相3人,将军6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1人。刘邦称帝后,论功行赏,曹参功劳第二,仅次于萧何。

在汉惠帝时期,丞相萧何去世前,汉惠帝求问丞相的继承人,萧何推荐了曹参。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曹参得知萧何去世的时候,他就令家人准备入朝,因为他说他要做丞相了。看来曹参不仅是作战猛将,更是一个智谋之人。不久朝廷圣旨来到,果然宣布了曹参继任丞相的诏书。但一般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曹参接任丞相之后,除了吃吃喝喝什么也没干,但有一条把控极严:那就是一切按照萧何时期的制度进行。这一点被史载为“萧规曹随”。但曹参并未因此被人嘲笑或指责,反而受到了赞扬和高度的历史评价。

结语:刘邦成就天下,此五子良将功劳卓著。樊哙勇猛,连项羽都紧张。曹参虽为武将,但其谋略却连萧何也赞赏。其余各人,都大小功劳甚多,堪称开国元勋。而从这其中,也足见刘邦善于识人、驭人的帝王之术。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作为曹操的猛将张辽武力如何?单人压制整个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猛将张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火战场,威名远播,特别是与

  • 怀才不遇的苏轼怀为何有如此成就?苏轼在宋代排名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轼,宋朝

    苏轼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商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

  • 为大明帝国续命195年的英主,为何30岁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祁钰,明朝

    对朱祁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449年,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大明帝国,因为英宗朱祁镇的愚蠢,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的惨剧。当时的明帝国可谓是遭受了重重一击,朱棣留下的靖难功臣勋贵和精锐被消耗殆尽,士气正盛的瓦剌军队兵临北京城下,朝中人心惶惶,绝大多数人主张逃跑。

  • 九五之尊的皇帝之位,宋徽宗父子却为何互相推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宋徽宗

    说起九五之尊的皇帝之位,在古代可是无数人追求的梦想,为了能够登上皇位,篡权夺位、杀兄弑父之事常有发生。但是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奇葩而又“和谐”的一幕:在位的当今圣上不想做皇帝了,急着把皇位让给太子,而太子却是打死也不继承皇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一对奇葩

  • 刘禅为何不用五虎上将后裔?五虎上将后裔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五虎上将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禅何不重用五虎上将的后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禅是刘备的儿子,按照三国演义的观点,他信任的应该是五虎上将。俗话说将门虎子,老子英雄儿好汉。不过蜀汉刘禅手下,五虎上将的儿子往往很少有担任要职的,这和曹魏孙吴不一样,曹魏夏侯渊的儿子,司马懿的后代,都担任

  • 魏国第一任皇帝是谁?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文帝,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文帝曹丕怎么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与父亲曹操和其弟弟曹植合称为曹氏三雄。曹丕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在曹操死后他继任了父亲曹操的位置,并在不久后登基称帝,成为了魏国第一任皇帝。那么这一位乱世奸雄是怎么死的呢?曹丕的死因曹丕在位期间三次

  • 为救夫君委身敌国的春秋美女,息妫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息妫,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息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时期的息国,本是一个姬姓小国,由于国小力弱,在诸国林立的春秋时期,没有多少存在感。息国在历史上稍微露脸的时刻,就是曾经攻打国强邻郑国,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不过,这个国家在灭国之前,却着实出名了,而且还名留史册。原因呢,正是因

  • 前燕名将慕容恪:17岁就开始出征,两千人破30万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慕容恪,十六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慕容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慕容恪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第四子。不过,与后来的叱咤风云不同,他年少时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因为是庶出,母亲不受宠,其他兄弟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慕容恪一直被父亲所冷落。在这种憋屈的情势下,慕容恪熟读兵书,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少年英杰,

  • 楚怀王的死因是什么?楚怀王熊槐的为人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怀王,熊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楚怀王熊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楚怀王熊槐是楚国的国君,楚国本来是六国中的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但楚怀王贪婪成性,屡次中秦国相张仪的计谋,得不偿失,本是齐国的坚定盟友,却背齐投秦,把楚国的国力耗尽,终于身死异国。楚前怀王,芈姓,熊氏(先秦时的“姓

  • 隋朝真的有靠山王杨林吗?杨林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林,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朝靠山王杨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林,字虎臣,《说唐全传》《兴唐传》中的虚构人物,天下第八条好汉,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朝开国九老之一,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他武艺高强,手持一对虬龙棒,后在隋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