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襄公为什么执政执政七年却几丧霸业?原因是什么

晋襄公为什么执政执政七年却几丧霸业?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3 更新时间:2024/1/7 21:24:24

对都说晋襄公垂拱而治,执政七年却几丧霸业,也许是这一因素导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627年,父亲过世后,晋襄公继位。晋襄公,名欢,秦女穆嬴为他夫人。对于晋襄公,史书中多表现他的垂拱而治,史学家也大多对他评价甚高。学者全祖望,在他的《鲒崎亭集外编》中,就将晋襄公评为春秋五霸之一;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秦史著名专家童书业,先秦史及考古学家李伯谦等人,都公认晋襄公为当时霸主。

晋襄公时期,晋国是江湖霸主是不错的。然而细读《左传》后却发现,在晋襄公执政七年时间里,虽然继承了晋文公的霸业,但到他执政后期,晋国却差点丧失了霸业!

晋国霸业出现危机,与晋襄公执政密切相关。

在晋襄公执政的头两年,晋国就取得了三场对外战争的胜利:崤之战、箕之战、汦(音之)水之战。崤之战是对秦人,箕之战是对狄人,汦水之战是对楚人。三次战役,战胜了江湖上数一数二的三大外敌,此时晋国可谓是如日中天!

然而不到三年,形势就急转直下。

因为在崤山脚下遭遇耻辱性失败,秦人为此卧薪尝胆,持续不断地向晋国发起报复:公元前625年,秦国孟明视率兵入侵晋国,引发了彭衙之战;公元前624年,秦国再次入侵晋国,占领了王官,一度进攻到晋都绛邑郊区,晋人居然高挂免战牌,无人敢应战。

与此同时,南方楚人见晋国忙于应付秦国威胁,也一举出动,吞并了晋国在淮水边上的最后一个盟国——江国,让晋国霸业遭遇到重大危机,几乎难以为继了!

回顾个中缘由,崤之战与秦国决裂,就是一重大失误。得罪秦国,让霸业还未稳固的晋国失去了一强大盟友,却增加一强大敌人,使得晋国短期内都不敢再南下与楚国争霸中原!所以,崤之战虽然获胜,但这场胜利却是得不偿失。

晋襄公作为“带头大哥”,在崤之战发起时不发一声,未能阻止崤之战,当然需要承担重大管理责任!

虽然晋襄公未能阻止崤之战,但崤之战是由强势先轸所推动,虽然后果严重,但也还是有情可原。可关键是,崤之战与箕之战、汦水之战三大胜利,却产生了另一负面效果:晋襄公有些膨胀了。

公元前626年,晋襄公决定要讨伐卫国。

卫成公当年,因为滥杀无辜,被晋文公定罪,后来贿赂了周襄王才得以赦免。然后,卫成公又杀死元咺和公子瑕,再次回国为君。好不容易回国后,卫成公念及晋文公曾经下毒想杀死他,就再也没来晋国朝觐过。

4月,晋襄公派大臣先且居和胥臣则率军前往攻打卫国,攻占了卫国的戚邑(河南濮阳北)。

公元前625年,继位刚两年的鲁文公也没来晋国朝见。

晋襄公去年就因朝见之事讨伐了卫国,自然也不会放过鲁国。所以,马上又派兵前往讨伐鲁国。在晋国强大压力下,鲁文公只得亲自前往晋国,寻求和解。

然而,膨胀起来的晋襄公,对鲁文公姗姗来迟仍然充满了怒意。

4月,晋襄公居然派出自己老师阳处父与鲁文公订盟!阳处父虽然贵为晋襄公老师,但是他在晋国却连卿士都不是。他国国君来与晋国结盟,晋襄公不但自己不出面,甚至连晋国卿士都不让出面,明显就是要侮辱鲁文公!——小小鲁国,竟敢如此怠慢江湖霸主,实在是罪有应得!

同年6月,为了彻底解决卫国不朝见的问题,晋国司空士縠在郑国垂陇(河南荥阳东北)召集诸侯盟会,准备再度讨伐卫国。就在此重要关头,陈共公及时出访晋国,替卫国求情。为讨好晋襄公,陈共公还抓来了去年卫国入侵晋国的主帅孔达!

见卫人前来服罪,晋襄公也就放过了卫国。

晋襄公上台三年以来,晋国西败强秦,东服鲁国,北收卫国,南胜蛮楚,看起来风光无限。可转眼间,他就遭遇到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公元前624年5月,秦穆公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复仇,一度攻击到晋都绛邑郊区;这年秋,楚国又趁秦、晋决裂之际,围攻晋国盟友江国;到公元前623年秋,楚国就吞并了江国!

一年两次重大失利,顿时让晋襄公明白,称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并不能为所欲为。如果晋国不能团结多数诸侯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盟友一个个失去,最终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晋国孤立无援,无论是秦国还是楚国,都将是晋国的重大威胁!

晋襄公终于清醒过来,开始对前几年的任性行为进行反省。

公元前624年冬,晋襄公主动向鲁文公发出改盟请求,向鲁国致歉。鲁文公再次来到晋国,这次晋襄公亲自出面接待,并隆重地参加了会盟仪式。盟会结束后,晋襄公又设宴款待鲁文公,对鲁国君臣礼遇备至。

在与鲁国完成和解之后,晋襄公又开始了与卫国交好之路。

公元前623年春,晋襄公将卫将孔达放回了卫国。虽然孔达曾经伐晋,但事情却是因晋襄公强行要求卫成公来晋国朝见而起。既然晋国无礼在先,那么放回孔达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卫成公见晋襄公主动释出善意,也极为高兴。这年夏,亲自前往卫国致意,彻底修复了两国关系。

晋襄公如此重视鲁、卫两国,并不是因为这两国实力有多强,而是因为晋国霸业在秦国和楚国冲击之下,已是出现了难以为继的苗头。如果再不能拉拢其它诸侯国,晋国霸业也许将彻底被晋襄公葬送了。

与鲁国、卫国和解后两年,晋襄公就过世。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他是守成之主,实现了垂拱而治。但从他七年执政生涯来看,前五年时间都任性之极,不但与秦国决裂,还与卫国、鲁国关系闹僵,结果让南方楚国趁虚而入,差点葬送了晋国霸业。

不但在外交上多失政,晋襄公在内政上也出现过两次重大失误。

崤之战后,晋文公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放了被俘的秦国三帅,晋襄公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可是,此举却引发了大将先轸的高度不满,当面斥责了晋襄公。此后不久,先轸就因为无礼于国君自愧不已,在箕之战中不配盔甲杀入敌营,战死沙场!为晋国称霸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就如此陨落,令人无比痛惜!如果晋襄公能稍微自主一些,就不至于轻易放回秦国三帅,留下如此多后患,先轸也就不至于枉死了!

公元前621年,因为多位卿大夫过世,晋国急需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最开始,晋襄公任命狐偃之子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赵盾辅佐。但就在此时,晋襄公太傅阳处父却劝他:“民众不拥戴狐射姑啊,不能让他当主帅。”于是,晋襄公马上招进狐射姑,当面告知他将改任赵盾为主帅:“阳处父说你不受民众支持,不能当主帅!”狐射姑听了,当面不敢发作,内心却窝了一肚子火。后来,狐射姑就找人刺杀了阳处父,自己也被迫逃亡国外。阳处父之死,晋襄公就是最大责任人!如果不是他泄露阳处父的谈话,阳处父何至于被杀?

晋襄公与在内政上的两次重大失误,一次让晋国损失了大将先轸,另一次让自己老师死于非命。对晋国来说,这都是无谓的牺牲。

为何晋襄公会显得如此任性而又不通人情世故?

也许,这才是关键因素:晋襄公继位时,年纪实在太小,不知世事;等他长大稍微懂事之时,却又不幸过早夭亡。

史学界大多认为晋襄公是晋文公夫人偪姞之子,而偪姞又是在晋文公逃亡之前所娶。因而,晋襄公也应该是在晋文公出逃之前出生。如此而言,晋襄公继位时已经成年。

然而,春秋时代,讲究的是“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晋襄公既然已继位为国君,那么其母偪姞地位必然上升为第一,成为嫡夫人。可是,《左传·文公六年》晋国赵盾与狐射姑在讨论晋文公九位夫人排位时,偪姞却仅排第二,排第一位却是文嬴!文嬴,就是晋文公刚到秦国时,秦穆公嫁给他的五位秦女之一。让偪姞的儿子当上国君,却让文嬴作嫡夫人,这与当时风俗极为不符。

其次,秦穆公嫁五位秦女给晋文公时,其实最为看重的是怀嬴。晋文公为讨好秦穆公,还隆重地下聘礼迎取了怀嬴,可见当时晋文公也对怀嬴最为礼遇。因此,出嫁之时,在五位秦女中,怀嬴地位肯定是最高。嫁给晋文公后,怀嬴改称辰嬴。后来,辰嬴为晋文公生下了儿子公子乐。可是,晋文公死后,九位夫人里,辰嬴仅仅排名第九;而晋文公在秦国时娶妻没提到的文嬴,反倒成了第一。如果文嬴没为晋文公下儿子,地位却如此之高,这似乎有悖常理。

因此,晋襄公更可能是文嬴之子,而不是偪姞之子。

如果晋襄公是文嬴之子,那么晋文公去世时,他才不过七八岁,不通世事。正因为年幼,崤之战前大臣们讨论伏击秦国事宜,晋襄公只能旁观,却无法参与讨论;正因为年幼,母亲文嬴一说放了秦军三帅他就放了,却导致了大将先轸的死亡;正因为年幼,所以他才在对待卫、鲁二国不朝之事时显得极为任性;正因为年幼不懂人情世故,才会轻易地将师傅出卖给了狐射姑,使得阳处父冤死在权臣手下……

所谓“垂拱而治”,真相却是他年龄太小,还无法治国!

晋襄公这样的幼君给晋国造成了太多伤害,所以在他死后,赵盾才会想到要立长君,而不是晋襄公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可惜,赵盾没能坚持成功,又不幸地让晋国迎来了一位暴君。

标签: 晋襄公春秋

更多文章

  • 郑子亹是怎么死的?他的盲目自大,更因为齐襄王的心胸狭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子亹,春秋

    君王郑子亹之死:因为他的盲目自大,更因为齐襄王的心胸狭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古时帝王很少有心胸狭隘的,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一位,这个被我称之为心胸狭隘的君王便是当时的齐国第十四代君王齐襄王。齐襄王可谓是一个“名人”了,他的故事流传至今的也不少,最有名的莫过于他与自己的

  • 郑昭公:远离心胸狭隘的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昭公,春秋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郑昭公是怎样死去的,远离心胸狭隘的小人,他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郑庄公死后,他有很多的儿子,除了太子外还有三位公子十分优秀,而且他们的母亲也很受宠。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夺权的问题,这便导致了郑国内乱的产生。太子忽是一个杰出的人,在郑庄公在位期间,他曾经当做质子去往周

  • 郑庄公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世子忽?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庄公,春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庄公之死——临终前听祭足建议,传位于世子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繻葛之战后,郑庄公声威播于天下,各诸侯都对郑国顶礼膜拜,佩服之极,郑国俨然称为诸侯之首,所以郑庄公又被称为“春秋小霸”,也有史料将郑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首,而不承认宋襄公的地位。郑庄

  • 孙皓登基前后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亡国之君孙皓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后三国时期的故事。人们对于三国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前三国,因为前三国的确比后三国精彩。而且前三国当中有许多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人杰。所以前三国自然比后三国更

  • 东汉的“十常侍”是怎么来的?“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汉,张让

    东汉的“十常侍”是怎么来的?“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权力有多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让是东汉末年宦官,早年任小黄门、中常侍等官职,后来得到汉灵帝的宠信,因此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开始搜刮暴敛,甚至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三国演义》中,张让为“十常侍”之一,但朝野都十分痛恨他们,汉灵帝驾崩后何进

  • 如果卫元君去刺秦的话,结果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元君,战国

    荆轲刺秦漏掉一个人,如他同去,嬴政则无生还可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嬴政继为秦王后,相继灭了韩赵两国,就在兵临易水,威胁燕国之际,燕太子丹不听大臣们联盟齐、楚、魏等国的建议,执意派遣刺客去胁迫嬴政,命他承诺退还侵略的土地。卫国人荆轲

  • 鲁哀公射杀麒麟后,孔子为什么停止编写《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鲁哀公,春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鲁哀公射杀麒麟后,孔子为何停止编写《春秋》,并很快忧伤逝世。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的弟子冉求率领鲁军迎战齐国,大获全胜。战后,鲁国权臣季康子问冉有,为何能指挥军队打败强齐?冉有回答说:都是从老师孔子处学来的。以此为契机,已经68岁

  • 姜维:向手下败将投降,最后却被惨遭剖腹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维,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姜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是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同样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年代。自古英雄豪杰多长在,无论是三国初还是三国后期,都会有非常出名的大将,这些大将支撑着三国的鼎立,互不两立。不过,天下分久必合这个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在三国后期不会

  • 鲁哀公在孔子葬礼上都说了什么?其实是国君的情绪释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鲁哀公,春秋

    你真的了解鲁哀公:在孔子葬礼上的言论 其实是国君的情绪释放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鲁哀公姬将出身于公室之家,又是嫡子,最后还成为一国之国君。即便鲁哀公一生之中没有干出过什么重大成就,但依旧能看出他是个聪明的国君,他的聪明伴随着他的苦衷,看起来跟其他的鲁国国君又有不同。鲁哀公“

  • 这个女人命中带富贵!本是皇帝妃子,被遣送回家后嫁给乞丐乞丐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柴皇后

    这个女人命中带富贵!本是皇帝妃子,被遣送回家后嫁给乞丐乞丐成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人的一生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些时候,你年轻之时遇到的一个落魄之人,多年之后很有可能成长为你仰视的对象。而你年轻之时遇到的风光人物,却最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而这,便是现实。在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