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奕劻的出身如何?晚清第一贪

奕劻的出身如何?晚清第一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20 更新时间:2024/2/21 13:40:15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劻在辛亥年的所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奕劻是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光绪的皇叔,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时被封为庆亲王,又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是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奕劻当了6个月的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是决定清廷命运的关键人物。

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桂祥通信,常由奕劻代为捉笔,奕劻虽无学问,却写得一手好字,深得慈禧的好感。1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

,本无实权的奕劻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权位渐崇的奕劻因才能平平而庸碌无为,常为时人所暗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奕劻仍任总理大臣。

1903年,荣禄病死,袁世凯得知奕劻将到军机处任职,立即派亲信杨士琦给奕劻送去1张10万两的银票。奕劻假意推辞。杨士琦说:“宫保知道王爷不久必入军机。在军机处办事的人,每天都得进宫伺候老佛爷,而老佛爷左右,许多太监们一定向王爷道喜讨赏,这一笔费用也就可观。所以这些钱不过作为王爷到任时零用而已,以后还得特别报效。”听了这番话,奕劻欣然收下了银票。此后,袁世凯对奕劻“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供奉不断。袁世凯还和小自己17岁的奕劻长子载振结拜为兄弟,与奕劻套近乎。

奕劻果然如袁世凯所愿,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

奕劻做事,善于猜测慈禧风向,“荣辱忽焉,皆在圣意”,慈禧对其很信任。与八国联军打过一仗之后,慈禧有些心灰意冷,日常政事由奕劻主持。而奕劻则视袁世凯为最可信赖的人,时常向他问计。奕劻、袁世凯两人的势力迅速膨胀,投靠奕劻父子、袁世凯门下成了不少人升官发财的捷径。

在清末最后十年中,奕劻与袁世凯沆瀣一气,一个掌朝,一个掌军,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一个“大北洋”政治框架,朝野军政,大半北洋。甚至于袁世凯在1909年下台,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北洋系在军事上的垄断地位,这无疑是为清朝的灭亡备好了掘墓人。

武昌起义爆发后,举朝人心惶惶。内阁总理大臣奕劻与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二人皆为袁党)第一个想到能挽回局势的,就是袁世凯。而能说服载沣重新起用袁世凯的,也只有奕劻。1911年10月14日,由奕劻提议起用袁世凯,那桐、徐世昌随声附和。不久,袁世凯代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

此时载沣虽被架空,但毕竟还是监国摄政王,也是海陆军大元帅,拥有管辖调遣禁卫军之权,仍然对袁世凯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了彻底除掉这个障碍,袁世凯伙同奕劻,告诉隆裕、载沣,“革命党太厉害,我们没枪炮,没军饷,万不能打仗。”隆裕问:“可否求外国人帮助?”奕劻说:“等奴才同外国人说说看。”过了两天,奕劻说:“外国人再三不肯,经奴才尽力劝说,他们才表示,革命党本是好百姓,因为改良政治,才用兵,如要他们帮忙,必使摄政王退位。”在奕劻、袁世凯的哄骗之下,隆裕让载沣退出监国摄政王之位。

这一年年底,南北和谈进入关键阶段,清帝逊位与否,南北双方难以达成一致见解。南北议和开始后,奕劻主张清帝退位。他对隆裕说:“革命军队已有5万之众,我军前将士皆无战意。”又对载沣说:“全国已去大半,幸能偏安,亦难持久。果能融合满汉,改良政体,似不妨和衷商办。若因固执而至决裂,则满人均为我一家所累。”载沣闻言,放声大哭。

1912年1月17日御前会议上,奕劻、溥伦主张自行退位,颁布共和,奕劻说:“要想保全皇室,除了走共和的道路之外,恐怕没有别的好办法。”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没有结果。第二天再开御前会议,仍无结果。会后,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等十余主战派前往庆邸,围攻奕劻,但奕劻不改主意。

1912年2月12日,清廷接受优待条件,宣布清帝退位。清廷大厦将倾之关键时刻,奕劻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这样评价奕劻:“以理内政,则内政无不荒,以理外交,则外交无不败……奕劻于皇族中,固断送满清之第一罪人矣。”

清帝退位后,奕劻迁居天津。凭借多年积累的不义之财,奕劻在那里度过了优裕闲适的6年时光,于1918年病死寓中。奕劻去世后,其家人请求谥号。末代皇帝溥仪本想给奕劻“谬”,“丑”、“幽”、“厉”等恶谥,但最终采纳上书房意见,给了一个“密”字,意思是让他“追补前过”,在清代亲王谥号中,“密”是最差的一个字。

奕劻之贪财,在晚清无人可与其匹敌,堪称“晚清第一贪”。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

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该报还爆料称,庆亲王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就达到200万两之巨。有清一代,奕劻之贪,与和珅不相上下。

标签: 奕劻清朝

更多文章

  • 奕劻的生平如何?将巨额财富全部败光,孙辈后人靠捡破烂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奕劻,清朝

    清廷垮台后,奕劻和三个儿子——载振、载搏、载抡都先后逃到天津,寓居在天津租界。父子四人基本上再没做过什么事,最后基本上败光了家产,都死在天津。清末最富有的王府,最终不过是镜花水月。奕劻(1838—1917)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璘的孙子,本来他年轻时已经落魄到就剩下一个贝勒的头衔,后来却因得到慈禧太后

  • 南宋时期频繁出权臣,现在就来盘点一下哪几位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权臣

    历史上的宋朝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分为北宋和南宋两朝,北宋时开创的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虽然让皇族少了一些独断的权力,但在士大夫这个群体的集体互相监督下,也少了不少狗屁倒灶的权力斗争,比如权臣,在北宋是没有的,任何一个宰相只要在位时间过长,就会被其它同僚集体攻击,以贪恋权位之名或其它理由逼迫下台,

  • 张镇芳是谁?清朝最后一位直隶总督,清灭亡后力主复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镇芳,民国

    总督是清朝一个位高权重的官职,是地方官员,拥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实权。直到清朝末年,在全国一共设立了九位总督,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其中东三省总督设立时已经是光绪末年,时间非常晚。清帝溥仪退位后,总督这个官职也随之

  • 邓尼茨做了20天总统 却换来了10年的牢狱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国,二战

    二战进行到后期,希特勒感觉自己有点坚持不住了,但是他的“事业”进行到这一步着实不容易,所以,他决定给自己找一个接班人——被选定的这个人名叫卡尔·邓尼茨,他对希特勒十分忠心,对法西斯事业同样忠心,所以,希特勒在遗嘱中认命他为下一任总统和军事统帅,认为这个接班人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邓尼茨幼年丧母

  • 朱棣为什么这么害怕沐英这位王爷,要是沐英在世,朱棣绝对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沐英

    朱棣是一位成功的造反者,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王爷造反成功的人。得到姚广孝帮助的朱棣当上了皇帝,他的内心是激动而又后怕的,因为他成功了所以激动,但是当他回想到自己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就有点后怕,几次差点全军覆没,这还的得益于朱棣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加上朱棣也能征善战,跟随着名将常遇春等人成长起来的,可以说

  • 康熙打赢了与沙俄的战争,却为什么要将土地送给对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

    提起清王朝,我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负面印象。我们的认知中,清朝皇帝,尤其是当时的慈禧太后,面对外来侵略者一直退让,导致我国领土主权被破坏。这一切都是因为清王朝的落后,面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一直都在失败,很少成功抵抗侵略者的进攻。而战败后,侵略者就

  • 反美的查韦斯为什么会将自己的母亲送到美国 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委内瑞拉,美国

    查韦斯反美是为了其个人政治利益,将母亲送到美国,是出于亲情的考虑。即使是与美国关系非常差的俄罗斯、伊朗等国,不也有大量精英在美国有资产吗?查韦斯将母亲送往美国是因为亲情。1992年,查韦斯时任委内瑞拉一个空降营营长,就曾经试图发动政变。在1999年担任委内瑞拉总统以后,查韦斯也经历过多次政变。200

  • 安成康王萧秀是个怎样的人:轻财重士,约己爱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萧秀,南北朝

    萧秀(474~518),字彦达,梁武帝萧衍的七弟。为人贤、为政德,历任川郡,多有善政,为百姓所爱。度等秀仕齐为太子舍人其兄萧懿为东昏侯所害时,也和兄弟子起藏匿民间,得以幸免于难。萧衍平定建康后,以萧秀为南徐州刺史。萧衍即位后,封萧秀为安成郡王,食邑二千户。崔慧景起兵后,京口屡遭兵革之祸,户民流散,百

  • 韩信没有领兵打仗过,为何一打起仗就特别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

    有人问,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为什么打仗却那么厉害?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其实多读史书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韩信,像刘邦就是一个亭长,刘秀是一个农民,擅长种庄稼,刘备是织席贩履的,但是他们遇到国家战乱,都能披挂上阵,奋勇杀敌,史书并没有记载他们从前有何打仗经验,而且刘秀打起仗来还特别的英

  • 如果孙权听了张昭的话,投降了曹操,结果会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各地势力,各地势力占领疆土,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发动了暴乱,让百姓过上了苦不堪言的生活,就出现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想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找到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舞台。他们在寻找的路上,各地的豪强望族就开始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招募了很多有博学的人。可是在大的团队来攻打他们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