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氏家族出了261个官竟然没有一个贪官?刘墉只是其中一个!

刘氏家族出了261个官竟然没有一个贪官?刘墉只是其中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22 更新时间:2024/1/21 2:58:10

刘氏家族出了261个官竟然没有一个贪官?刘墉只是其中一个!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孟子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将这句话用在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刘氏家族即刘统勋、刘墉家族,他们家一共出了两百多个做官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百多个刘家子弟中,竟无一人是贪官污吏。

我们知道,清代不是盛产清官的朝,说十官九贪可能有点夸张,但贪官的数字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刘氏家族的这两百多个官吏当中竟无一害群之马,可以说是清代官场中的一个奇迹。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刘氏家族子弟如此清廉呢?两个字概况就是——家风,四个字概况就是——道德传家。

刘氏家族从明晚期至清末,共出了11个进士、42个举人、149个监生、59个庠生,共计261个科名。尤其是刘家的第七世刘棨,他生了十个儿子,个个都是有才之士,被誉为“十子成才”。他的十个儿子中,八个中举人,八个举人中又有三位中进士,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刘统勋。

刘氏家族第一个入仕为官的是刘必显,即刘统勋的爷爷。他做官就十分廉洁,在他督理中南仓时,以身作则,在衙门内种蔬菜自给,常常数日不食肉,物质生活节俭朴素,不追求锦衣玉食。正是刘必显的这种作风,奠定了刘氏家族后世的清廉传家。

刘统勋是刘家官职最显赫的(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曾被乾隆帝称为“真宰相”。他身居高位数十年,以清廉自厉,朝中无人敢去登门贿赂,他的宰相府上竟然门可罗雀,连乾隆都对她的清廉俭朴赞不绝口。其后的刘墉、刘镮之、刘喜海等人都官居高位,但都继承了刘氏清廉的家风,身后除了书卷以外别无他物。

刘氏子弟在外为官,许多甚至都清廉到了贫穷的地步,如刘棨,从宁羌州的知州离任,回乡奔母丧时,竟然连路费都没有。最后还是靠四弟刘棐卖掉自己的良田才得以回乡。而另一位刘氏子弟刘埘在任上病逝,连棺材本都没留下,还是靠着同僚们资助才得以魂归故里。

以上的这些绝非是个例,而是是普遍现象。刘氏家族二百位为官子弟,全都能秉持家风,清廉持正。很难想像,这样的家族集体铸成的这股清廉之气得有多大的感染力,在封建社会历史上极为罕见。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仅以家风来影响家族后人,显然又有些苍白。毕竟为官清廉是个很高的标准,要想终其一生履行绝非易事,当官为财本是天性,至少要在物质生活能够保证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显然,刘氏家族在这方面也是十分注重的。为了让家族中的为官者没有后顾之忧,刘氏家族在祠堂后面设有刘氏义舍,一是给那些在外为官却贫不能置产者退休后居住,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底气;二是免得本族亲人为衣食发愁,遭世人耻笑。

我国在宋代以后,为本族贫寒学子提供就学机会的义学、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设置的义田,甚至为过往行旅免费提供食宿的义舍都屡见不鲜,但这种专门为给贫困归里的仕宦子弟准备的“义舍”却十分罕见,从已知史料中仅有刘氏家族有此记载。

有了义舍作为保障,刘氏子弟在外为官就没了后顾之忧。清代官场有一个现象,很多官员人生大部分时间里都能保持清廉的作风,但到了离任之前,却容易出问题,往往会乘着最后的机会捞上一点,理由无非是让自己退休后生活有所保障,又或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点积蓄。

刘氏家族在竭力保持家风的同时,又给在外当官的贫困者设立了义舍,保障了他们的物质生活,这无疑也为他们在任上保持一贯的清廉打消了顾虑。因此,刘氏家族无论官职高低,无论任职长短,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共同塑造了家族声望。

标签: 清朝刘墉

更多文章

  • 内史狄仁杰只是一个三品官员 为什么他的地位如何之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狄仁杰

    还不知道:狄仁杰的权利为何那么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著名的大臣,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狄仁杰即使在致仕(暂时退休)的时候依然对于地方官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狄仁杰在职的时候权力非常大,不仅对于地方封疆大吏能够随意吓止,还能随

  • 诸葛恪为什么会被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恪,三国

    托孤重臣诸葛恪因何被杀,邓艾说过一番话,道出了关键原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

  • 同为五虎上将,马超哪些方面比张飞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马超,张飞

    同为五虎上将,马超哪些方面比张飞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马超,张飞都属于三国时期的最强的一批猛将,一个世称锦马超,一个则称猛张飞。要说比武艺,这两人肯定是半斤八两的,同列为五虎上将。在老毛总结的武将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也是一个第五一个第六。虽说马超和张飞在葭萌

  • 历代楚王中楚庄王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楚庄王

    历代楚王中楚庄王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父子相残,手足相杀的事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聪明人都会想办法保存自己,以待时变,如楚国的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

  • 乾隆过年发红包,唯独漏发永琰,他为什么还很开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琰,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永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古代人讲究的是过年发红包,长辈会给后辈发红包,这一点在古代皇室也不例外,皇帝发起红包来肯定是大手大脚的,乾隆60年,紫禁城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灯火通红,乾隆也设下了豪宴来招待那些前来拜年的爱新觉罗皇家人。因为正月初一是

  • 朱元璋能打败陈友谅,全靠一位高人和一封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当过农民、和尚、乞丐的朱元璋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起义军,成了郭子兴部队的得力干将,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树立了自己的势力,成了于诸位英雄一夺天下的角色,最终打败了张士诚、陈友谅等军阀,而在这些对手中,最大

  • 清朝第一贪官奕劻 他与和珅之间不相上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奕劻

    还不知道:清朝第一贪官奕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奕劻担任的都是一些重要部门的领导,比如外事、海军、财政、军机处等等。没有什么能力,贪钱倒是有两下子。奕劻没有什么学识,但是写了一手好字,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叶赫那拉·桂祥通信之时,常由奕劻代为捉笔, 因此深得

  •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被黑了一生高富帅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郭子仪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被黑了一生高富帅是怎么成功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白出游时,遇见一个被押送往刑场的年轻人。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李白就被这个年轻人临危不惧的气场所折服。一番打听,原来这个年轻人触犯了军纪,按律当斩。李白觉得这人能成事,跟领导好

  • 范仲淹的经济才能不比军事才能弱!看他怎么反其道而行救灾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范仲淹

    范仲淹的经济才能不比军事才能弱!看他怎么反其道而行救灾荒?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天灾,一般政府都会实行两手准备,一手是调集赈灾物资,一手是严打投机倒把,哄抬物价。但是,在北宋年间,名臣范仲淹却不按套路出牌,他既不提供救灾物资,也不抑制物价,反而短期内就拯救了灾区人民。范仲淹让

  • 吴宝秀:九岁能作对联,长大后被宦官冤枉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宝秀,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宝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常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对于官员而言亦是如此。自古以来,如海瑞包拯这样的清官,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受到太多人的尊重,他们若是出了一些事情,更有无数忠义之辈会站起来为其保驾护航,在明朝末年也有一位这样名声不显的清官,他便是吴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