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窃国但是不留恶名,这是为何?

曹操窃国但是不留恶名,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06 更新时间:2024/1/20 9:46:19

曹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窃钩者贼,窃国者贼,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田成子杀齐军而盗其国,庄子愤而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这其中的“钩”代指的是国家政权,而在实际生活中,何谓窃国贼,就是指历史上某些权势人物,在某个阶段乘机霸取国之重器,为己身谋取利益的人物。然而,评价历史人物应当以客观,理性为好。

所谓曹操的“窃国者”身份值得商榷

曹操原本以小官举孝廉出身,在东汉末年连年的军阀奋战中,趁机而起,定东汉国都于许昌,从而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最多是封王了,并未窃国。

延续了两汉的遗风

曹操,至少表面还是奉汉家为正统,还是以汉家规章办事,曹操虽能力超他人,却不骄奢,表面还是奉汉室为正统,自己也就封了个魏王而已。至于为什么还要否定曹操?很多时候是受封建正统论影响,把偏居西南一隅的蜀汉视为正统,然而对比三国,力量最弱的还是蜀汉,无论手下将才,还是作为都大不如魏,吴。

保持了北方稳定

曹操虽历经多次战争,然而起码在他的统治区域,能做到法令贯通,黎民安居乐业,更是推行屯田制,对固疆安边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并且面对北方异族,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压或者停止征伐北边诸侯。

重用人才,为曹魏政权乃至后来的晋朝建立打下了基础

曹操大力提拔人才,更有曹操为见谋士而拖履的感人故事。众多的人才为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基础,也为曹魏建立,乃至后来的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打下了基础,司马氏虽然通过政治运作剪杀曹真消灭了曹氏余人,然而司马氏仍然用曹魏政权旧臣,这不能不归功于当初曹氏打下的良好基础。

为什么不说曹操是“窃国大盗”?

曹操,刘协在流落民间的时候被曹操以天子之礼迎回许都,曹操虽然专权独断,不把刘协放在眼里面,但是对他还是非常厚道的。没有遇到曹操之前刘协只能四处流离,经常食不果腹,曹操将其尊奉为天子,虽然没有给他权力但是对于物质上面的需求基本都予以满足,并且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他也很恭敬。之后汉献帝发动了衣带诏事件,也并非出自对曹操的怨恨,而是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但是这触及了曹操的最根本权益,所以他才不能容忍。

曹操谋求封王的意图显然易见,虽然没有直接篡汉自立,但是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曹操获封魏王,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随即脱离大汉朝堂,在曹操开府建衙的魏王府拜官授爵。那曹操为何至死都只当了个魏王,而不是直接篡汉自立呢?是时机不成熟,还是威望不足?

要说时机不成熟纯属扯淡,曹丕在曹操死后继承了魏王的爵位,魏王曹丕就迫不及待的胁迫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还追封曹操为魏武帝。说威望不足也难以信服,曹操南征北战统一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杰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才能可以说是冠绝东汉末年。唯一能够解开曹操一生不称帝的缘由还要归咎于曹操自己本身的意愿,那就是不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所率领的兵马都是自己招募的,占据的地盘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并非是汉室朝廷赏赐的,他只是借用汉献帝的名号而已,实在是谈不上窃国一说,汉献帝对于他也没有太多的恨意,甚至还娶了曹操的几个女儿,他们的关系也还不错。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动乱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然而,曹操一生所做的贡献也不能抹杀,只能是说,现在信息发达时代,对于历史著名人物的评价不在是听信一面之词,所以才会没有留下太多骂名。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魏东亭在历史上有原型吗 魏东亭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魏东亭,清朝,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魏东亭原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王朝》中的灵魂人物魏东亭,被康熙称之为汉人第一臣,其地位在百官之上,深得康熙的信任。他也参与了康熙一生中所有大事,并且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二月河老先生的另外一部作品《雍正王朝》里,魏东亭则成了一个对儿子监管不力的大臣,最终因为还不

  • 康熙派图海去平叛 图海为什么要一路沿途抢掠百姓财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图海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和图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圣祖康熙帝是清朝颇有成就的帝王,他8岁登基,14岁智擒鳌拜。康熙亲政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平三藩”,但在削藩的过程中,差点削出大乱子。所谓“三藩”,指的是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三人,这

  • “饮中八仙”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饮中八仙,唐朝

    唐朝的文豪,尤其是诗人、书法家,大多十分喜爱饮酒,酒也被文人墨客视为不可缺少的东西。他们从酒中寻找创作的灵感,醉酒后大都行为狂放,有着飘飘欲仙之态,因此有些人也被称为“酒仙”。唐朝有八位有名的“酒仙”,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这八位嗜酒如命、放荡不羁的文人士大夫的醉酒后的形态与趣事,构

  • 天真活泼的珍妃,怎么会成为慈禧的眼中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珍妃,清朝

    珍妃是清朝光绪皇帝的宠妃。她才华卓出,容貌美丽,有政治头脑,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因此备受光绪的宠爱,把她视为知音者。但也因此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嫉恨,竟残忍地把她害死了,造成了她身葬井中的悲剧命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珍妃是礼部左侍郎他他拉?长叙的小女儿。她自幼聪明好学,读书

  • 刘备巅峰时期实力有多强大 刘备能不能镇压其他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巅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巅峰实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

  • 窦漪房有着怎样的经历?为什么说她无法成为一个公正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窦漪房,唐朝

    窦漪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窦后违意,考盘于代”。历史上的窦太后是一个传奇的女人,以宫女的身份成功的当上皇后,又把政权牢牢地握在手中,就连皇帝也要对她言听计从。尽管窦漪房的故事如此传奇,她的政治手段也十分的高明,但窦太后并不是一个好母亲,她的三个孩子都被

  • 李世民收了齐王妃,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是一个治世之才,在生活上也是好色之徒。李世民的好色,有一个很有特点。对于女人的年龄、是否是处子,都不是很关注,唯一的标准,就是必须长得有的质量。李世民娶过弟媳、收过前朝皇后,当时他从来不强迫,他自有办法,让这些女人主动的心甘情愿的投怀送抱。我们介绍几个,李世民的女人,来了解下,他对于女人的统御

  • 蓝玉当初没有被杀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蓝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和蓝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行事方法和手段都很接近朱元璋,所以很多人都说他最像朱元璋,此人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了,这里先不说他,后面自有专题介绍。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朱标的妃子,所以蓝玉和太子的关系很

  • 永历皇帝朱由榔,皈依“天主教”成为洋教徒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由榔,明朝

    你真的了解永历皇帝朱由榔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利玛窦墓现位于北京西城区官园桥附近的北京行政学院院内。汤若望墓、南怀仁墓位于左右两侧,1984年修复后共保留有63名传教士的墓碑。1610 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卒于北京,终年59岁。按照当时的惯例,西方传教士死后本应移葬澳门

  • 汉武帝杀江充全家,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在壶关三老令孤茂以及田千秋为太子刘据申辩下,把诬陷太子刘据的江充夷灭三族,并且把另一个污蔑刘据的苏文烧死在横桥上。同时,汉武帝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思子宫”来怀疑太子刘据。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认为,汉武帝之所以会用残忍的手段对待陷害太子的江充家人以及苏文,是汉武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