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会两度上台?真相是什么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会两度上台?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6 更新时间:2024/3/12 3:57:40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会两度上台,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对而言,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名字,知名度不算低,尤其最近由于《大明风华》的热映,将他的知名度推向了一个高峰。历史上的朱祁镇,愚蠢地听信了太监王振的谗言亲征瓦剌,结果造成了“土木之变”,自己被俘虏,数十位文武大臣被杀害,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对一个帝王而言,可谓是奇耻大辱。

因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以及其后明朝在一系列针对瓦剌的战争中都取得了成功,化解了瓦剌太师也先利用朱祁镇要挟、讹诈的阴谋,基本上失去了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放归明朝,居住在南宫,也就是皇城东南角那个俗称“黑瓦殿”的崇质殿。

天顺元年(公元1457),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太常寺卿许彬、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这“四条半汉子”(我认为太监曹吉祥只能算半条汉子),趁着景帝朱祁玉病危之机,发动政变,领兵毁坏宫墙,夺门进入南宫,迎接朱祁镇从东华门进入奉天殿,重新登上了皇位,这就是“夺门之变”,也称为“南宫复辟”。

在“夺门之变”前,有几个小小的史实,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之所以要发动“夺门之变”,是因为明景帝朱祁玉病危,所以“四条半汉子”阴谋拥立朱祁镇复位。

其次,因为明景帝病危且无子,所以少保于谦、大学士王文,决定推举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第三,如果于谦和王文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朱见深将成为明景帝之后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朱祁镇如果想要二次登基,将不得不和自己的儿子争夺皇位,一个具有被异族俘虏经历的皇帝,想要通过正当的方式来竞争皇位,基本没有可能。

第四,“四条半汉子”都与于谦有着“过节”,互为政敌。徐有贞因为在土木之变中建议迁都,被于谦痛斥;石亨因为保举于谦的儿子为官,被无私的于谦弹劾;张軏因为违反军规,被于谦弹劾;曹吉祥更是王振的同党。如果朱见深登基称帝,那么拥有“拥立之功”的于谦等人,必定受到进一步的重用,将完全压制住徐有贞等人在朝堂上的势力;相反,如果徐有贞等人的阴谋得逞,则于谦等人作为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的朱祁玉的拥立者,必将遭到政治上的打压。

结果是朱祁镇赢了,成功复位。好不容易复位了,本当吸取教训,重新来过,洗刷掉自己身上“土木之变”的耻辱。可我们来看看,复位的朱祁镇干了些什么?

复位后的朱祁镇干的第一件事情是“论夺门迎复功”,论功行赏,对拥立者徐有贞等人大肆赏赐;第二件事情是处置了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于谦等人,于谦被满门抄斩。这也就罢了,他还干了一件极其奇葩的事儿,那就是将怂恿他亲征、造成“土木之变”这一国耻的祸首王振隆重安葬,并赐予谥号“旌忠”。

看来300多年前,赵构坚决拒绝岳飞继续北伐迎回宋钦宗赵桓是一件相当英明的事情,谁也无法保证回归后的赵桓会不会象朱祁镇一样发动政变。熟读史书的于谦,虽然知道300多年前的南宋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可惜脑子里装了太多“忠孝节义”的正统思想,历史,没能够重演。

于谦死了,满门抄斩,罪名的说法很奇怪“意有之”,实在是找不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处置他的说法了。

拥立朱祁镇复位的“五条半汉子”,本来应该背着拥立之功,好好享受荣华富贵了。但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们的结局都不怎么好。

作为于谦和王文监斩官的张軏,在处死于谦等回家的路上,从马上掉了下来,七窍流血而死。

作为审理于谦的太常寺卿许彬,回到家中后突然浑身青黑,痛哭哀嚎不已,一命呜呼。

大权在握的徐有贞,被石亨所嫉妒和陷害,发配到遥远的金齿口,老死异乡。

嚣张跋扈的石亨,也没享几年富贵,因获罪被捕入狱,然后莫名其妙地死在监狱中。

太监曹吉祥因为前面几人的遭遇,深感亚历山大,居然发动政变,结果被灭了九族。

于谦死了,留得清白在人间。拥立朱祁镇的“四条半汉子”也死了,没能苟活多久。朱祁镇当然也得死,但他在死前立下了一道遗诏,从他自己开始,宫妃不再殉葬,他的17个妃子,由此免遭横祸得以活命,中国古代帝王以妃子殉葬的残酷制度由此终止。这也许是朱祁镇这辈子,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吧。

史书上对明英宗朱祁镇的评价是“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但之后又有一句“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很明白的意思,之所以“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完全是因为有这些贤臣“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的原因,实际上跟明英宗没啥关系,只是为尊者讳,没说得那么直接罢了。估计是史家觉得实在是没什么可赞的了,说他“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免除后宫妃子殉葬,就这样一件事情,值得史家在涣涣青史中赞他“盛德”吗?

标签: 朱祁镇明朝

更多文章

  • 史斌是什么人?宋江死后,带领梁山好汉起兵反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斌,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史斌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出现过很多场农民起义,而农民一旦起义,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王朝已经失去了民心。而四大名著的《水浒传》则是农民起义的一个缩影,众多好汉聚集在梁山之上,不断地威胁着朝廷的地位。后来朝廷看梁山势力太过庞大,这才想起了招安之

  • 刘光世为什么会被称为长腿将军?遇敌就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光世,宋朝

    刘光世为什么会被称为长腿将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金人强有力的打击下,赵宋王朝逃至南京,偏安一隅,建立了南宋。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积贫积弱留下的祸患,同样也在影响着南宋,使得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备受压迫,风雨飘摇。不过好在这个时期,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开始崛起,在他们的领导下,

  • 朱守谦是什么人?明初唯一旁系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守谦,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守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从一个平民百姓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他坐拥的天下靠的是一场又一场战役打下来的。国家建立之初,必定会制定一系列适应新王朝的政策,其中“众建宗亲以藩王室”就是朱元璋确立的重要政策之一。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朱标确

  • 宋江为什么不敢动阮小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阮小七.宋朝

    阮小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水浒108位好汉中,宋江虽然是众人的头领,但并不表示他每个人都服他,当然服他也有不少人,比如李逵、花荣都是他的亲信,有些人不仅不服宋江,甚至还看不起他,鄙视他的都有,梁山好汉中,最鄙视宋江的要数阮小七了。阮小七原本在乡下打渔为生

  • 刘光世有什么实力能位列抗金七王?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光世,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光世的故事。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出现了很多名臣将相。他们是那个时代最闪亮的明星,也为宋朝国祚的延续立下了赫赫功勋。在这些明星之中,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真正的盖世名将,但也有滥竽充数之辈。名列

  • 宋高宗赵构是怎么一统天下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构,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宋高宗赵构的故事。宋高宗赵构尽管因杀害岳飞、投降金国而遭到古今很多人群起而攻之,批评他,咒骂他,甚至有愤青扬言要将他的跪像置于岳飞坟前的大有人在,他因投降遭到的怨恨之深,之广,可见一斑。但实事求是地说

  • 飞天虎扈成是什么人?谋略堪比智多星吴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扈成,三国

    大家好,说起飞天虎扈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水浒传》中,扈家庄的少庄主扈成是一个非常憋屈的人物。扈、祝、李三庄本是对抗梁山的同盟关系,但随着一丈青扈三娘被梁山所抓,扈家庄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救回妹妹,扈成亲自来到梁山营寨,答应了宋江提出的与祝家庄决裂的条件。但即便如此,扈成扈家庄依然

  • 后三国时期第一猛将——文鸯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鸯,三国

    文鸯是后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那么关于文鸯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文鸯,字次骞,谯郡(今安徽亳州市)人,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魏末晋初名将。父亲文钦因与曹魏同乡,受到大将军曹爽的喜爱和提拔。不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击杀曹爽一党,文钦因此对司马氏不满。后来文鸯随其父驻

  • 清朝最长寿的格格是谁?但生母地位极其卑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努尔哈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格格,是满洲贵族之女的一种称谓,后金时期,君主和贝勒的女儿都称之为格格,比如说努尔哈赤的长女为东果格格,皇太极称帝后,仿行明制,皇帝的女儿改称公主,不过只有即将出嫁的皇帝之女才可获得公主封号,未出嫁之前仍称格格,今天中国历史

  • 默默无言的西汉大臣,卫绾为何能得皇帝的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绾,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卫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历史上最受皇帝器重的莫过于一个叫卫绾的人。汉文帝在驾崩前,没有担心他的皇子皇孙,只留下了这样的嘱咐:“(卫)绾长者,善遇之。”卫绾为何会让皇帝临终还对他念念不忘?卫绾从汉文帝还是代王的时候就护驾于其左右,他除了忠厚谨慎,没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