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身为皇帝的雍正却经常违背自己的誓言呢?

为何身为皇帝的雍正却经常违背自己的誓言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60 更新时间:2024/3/9 6:57:05

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传说唐朝时,有个在长安做官的湖南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有天出行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没有办他捉弄之罪,而且兑现承诺,不再收澧州粮米税收了。此种佳话多矣,但可信度有多高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雍正的金口就信不得。雍正不但空口无凭,就在他信誓旦旦写的保证书,甚至他指天画地发的毒誓,也多半不可信。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小秀才曾静,不知道哪根神经短了路,想起造反了。他听说岳飞有个后代叫岳钟琪,在川陕当总督,权力很大,而且拥兵十万,他就臆想开了:岳钟琪是民族英雄之后,而所谓民族英雄者,实是汉民族之英雄,只会忠汉统,不可能忠满统。在这臆想推理中,他给岳总督写了一封策反信,信中骂雍正弑父杀兄、夺母占媳……把雍正骂得简直狗屎不如,企图策动岳总督举兵反清。

有意思的是,造反事件败露后,雍正对这案子的处理结果出人意料。雍正把曾静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后,不仅没杀他,而且派遣他到全国各地去宣讲政策,现身说法。犯了如此造反大罪与骂君大罪,每一罪都够曾静死一千次,难道真不杀他了?不但曾静本人惶惶不可终日,连时人也多有疑心。这时候,雍正放下身段,向曾静、向群众写起了保证书:我发誓,我绝不杀曾静,而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这话放在雍正时是天宪,放在其子乾隆时是祖宪,都是铁书写死了的。看来曾静应该是“改了就是好同志”,睡到自然醒、活到自然死没什么问题了。然而,言犹在耳,乾隆一上台,就完成他老爹没完成的“恨事”,把曾静拉到菜市口,咔嚓一声砍了头。

誓言大概也是分档次的,根据兑现的自觉程度,可分为诺言、誓言、毒誓吧。骗你是狗狗,骗你天打雷劈……这样的誓言才有点发誓的样子。雍正给曾静吃的那颗定心丸,介于诺言与誓言之间,可信度不高,也是自然。可是,雍正发了毒誓,就一定可信吗?未必!

雍正接康熙之班,有所谓“传位于十四子”的野史传说,这个事情真实与否,实难断言;但是,雍正上台,靠的是年羹与隆科多等几个心腹大臣,那是连雍正也不能否认的。年羹尧对雍正恩莫大焉,要是市民之间的话,雍正早该垂泪下跪,对着年氏谢“再造之恩”了。确实,年氏对雍正不但有扶植之恩,而且有保其江山之勋。雍正初登大位,青海发生叛乱,年氏奉命出征,一举平息。年氏南征北战,为雍正尽犬马之劳,雍正对他感恩戴德,非比寻常。

有次年氏又要出征,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些风声,他有点踌躇。雍正见状,不是臣子向皇上表忠心,而是相反,皇上向臣子发誓了:“尔此番出征,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看看,拿天拿地拿神明说事儿了,“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人民也”。

这段话中,如果不是那一口一个朕字,没几人会相信这是皇帝所说,倒像山野草民市井小民在那里赌咒:我肯定不会对不起你,如果对不起你,我当你的儿子;如果我的儿子对不起你,那不是我养的儿子,是狗娘养的儿子!他不但将自己拉在誓言里,而且将全国人民、子孙万代都拉在誓言里。这些都是当着天、当着地、当着三尺头上有神明发的,实在是很毒很毒的毒誓了。

其实,在发这番毒誓之时,雍正已经准备对年氏下毒手了。年氏自恃劳苦功高,不可一世,唯我独尊,越来越不像话了,还将权柄操持己手,大有逾制之处。年氏吃饭叫做“用膳”,请客叫做“排宴”,接见部下叫做“引见”,送人东西叫做“恩赐”,真有皇帝那般排场了。不但有臣子向雍正告阴状,雍正自己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万事俱备,只欠时辰,时辰一到,就举屠刀,杀无赦!雍正上回处理曾静,交给子孙去办,为什么?因为上回他没发毒誓;这回就不给后代出难题了,让子孙担起毒誓总是不好的,他就负起全责了。

朱元璋也曾给帮他打天下者发过许多免死金牌,但他想杀谁不是照样杀了?皇上的金口可信吗?皇上的毒誓可信吗?皇上的铁券可信吗?

事实上,几乎所有皇上在台上台下都喊过“帝王之政,莫要于爱民”的口号,都刷过“从来为治之道,莫先于爱民”的标语,都做过“导民务为第一要政”的文章,摆出一副群众利益至上、以民为本的模样,可到头来,践诺者有几人?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辅助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独孤伽罗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独孤伽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伽罗(544年—602年),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北周名将独孤信第七女,生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崔氏,公元544年,崔氏诞下独孤信的第七女,尽管是第七女,但他分外高兴,因为这是他的嫡女,所以独孤信特地为女儿取

  • 梅文鼎:清代“历算第一名家”,与牛顿和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梅文鼎,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梅文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末清初,朝代交替,中国传统数学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随着西学东渐,从西方传来了较为先进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一些科学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梅文鼎更是被称为“历算第一家”。梅文鼎(

  • 秦惠文王人生的唯一污点是什么?跟谁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惠文王,战国

    秦惠文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前311年),又称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名嬴驷,孝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惠文王为太子时犯法,商鞅掌刑法,曾黥(在面上刺字)其师以辱之。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国主,一为的是集权二是秦国在

  • 清朝爱新觉罗·韬塞生平简介 韬塞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爱新觉罗·韬塞

    爱新觉罗·韬塞(1639年02月08日—1695年02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子。初封三等镇国将军。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晋辅国公。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二月初九卒。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授韬塞子谕德奉恩将军,世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

  • 赵高对秦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大秦帝国危在旦夕,只因这一人专政祸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高,秦朝

    赵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高大秦王朝二世皇帝时丞相,当了三年摄政王。在赵高执政的三年是好事不做而坏事做尽。赵高利用厚葬秦始皇的名义,暴殄天物,极尽奢汰,大量聚敛财富,化公为私。另外赵高为了完全控制二世胡亥,,“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不惜血本地浪费人力、

  • 盘点那些被唐宋诗人光辉掩盖的明朝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唐寅,高启,于谦,李梦阳

    明朝诗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说起诗词,大家想到最多的都是唐宋两朝的作家和作品,就在“唐诗宋词”名扬天下的同时,有另外一个朝代的诗人们也悄然奋发,在历史上留下了独属于他们的一席之地,他们就是明朝的这一代诗人们。比如明初的“吴中四杰”: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 赵高是怎么欺骗胡亥的?一步步让秦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高,秦朝

    对赵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病重,不能处理祭山川之事。于是,他派出了内政大臣蒙毅代替自己来行使此事。直到他死,蒙毅也没有回来。这是为什么呢?蒙毅本是大将蒙恬的弟弟,蒙恬为将军主攻伐,蒙毅为上卿主内政,位在李斯之上。秦始皇巡游,蒙毅始终跟随。可就在最后一

  • 生擒卢俊义的为什么会是李俊和张顺而不是十三位头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俊,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生擒卢俊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江背后转过小李广花荣,拈弓取箭,看着卢俊义喝道:“卢员外休要逞能,先教你看花荣神箭!” 说犹未了,飕地一箭,正中卢俊义头上毡笠儿的红缨。吃了一惊,回身便走。山上鼓声震地,只见霹雳火秦明、豹子头林冲引一彪军马,摇旗呐喊,

  • 刘裕为什么要杀光晋朝宗室?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裕,南北朝

    刘裕为什么要杀光晋朝宗室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提到前朝皇族的安置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印象:那就是新的朝廷的建立者,往往会把前朝皇族全部斩尽杀绝,这样才有安全感。但是,这个想法其实是一种谬误。因为在南北朝时代之前,中国并没有这样的传统。杀

  • 汉朝丞相卫绾为什么会得到几代皇帝的器重?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卫绾,汉朝

    大家好,说起汉朝丞相卫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最受皇帝器重的莫过于一个叫卫绾的人。汉文帝在驾崩前,没有担心他的皇子皇孙,只留下了这样的嘱咐:“(卫)绾长者,善遇之。”卫绾为何会让皇帝临终还对他念念不忘?卫绾从汉文帝还是代王的时候就护驾于其左右,他除了忠厚谨慎,没有别的才能。可就是凭借闷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