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禁一生有哪些战绩?为何能成五子良将之首

于禁一生有哪些战绩?为何能成五子良将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13 更新时间:2024/1/3 23:29:07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于禁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把蜀国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合称为“五虎上将”,他们武艺绝伦骁勇善战,为刘备驰骋沙场屡建奇功。不过需要声明的是,“五虎上将”之说是小说家言,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但罗贯中这么写也并非全无根据。《三国志》中,也把关张赵马黄五人合并列传,对他们的战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因此这五人也确实是蜀国武将的骨干核心,罗贯中这么写也无可厚非。

“五虎上将”之说虽出自后人杜撰,但历史上曹魏一方真曾有过类似“五虎上将”的组合:“五子良将”,如《三国志》所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五人分别是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

蜀国“五虎上将”之中,以关羽的地位最高。他在五人中的战功最为出众,最先封侯,而且他还享有刘备授予他的一项特权:“假节钺”。所谓“假节钺”,是古代皇帝对大将的一种授权,“节”代表皇帝的身份,“钺”代表生杀大权。皇帝授予大将“假节钺”之权,通俗点说,这位大将就具有了“如朕亲临”的皇帝代言人身份,可以对其他大臣先斩后奏。

整个蜀国,只有关羽一人被授予这项大权,连诸葛亮也才仅仅获得“假节”之权,比关羽还低了一等。可见关羽地位之高和刘备对他的信任与重视。而曹魏的“五子良将”中,也有一个人享有和关羽一模一样的“假节钺”待遇,此人就是于禁。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位魏王,大封诸将,于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也被授予了“假节钺”大权,“五子良将”只有他一人获得此项殊荣,这也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很多人不禁会对曹操的这项任命产生疑问。要论战功和能力,张辽貌似更为出色,建安十二年(207年),张辽在白狼山大破乌桓,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张辽又在合肥城下七千破十万,大败孙权,武功赫赫传遍天下,相比之下,于禁一生却平淡无奇,没有多少辉煌战绩。

不仅如此,于禁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援救樊城之战中,于禁带领三万援军,被关羽“水淹七军”,成建制被围歼,于禁本人也被关羽活捉后投降,让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庸才。曹操为什么会让这样一个人充当“五子良将”之首?

曹操一生以善于用人著称,看人极准,他所重用的人,必定不会是庸碌之辈。重新审读于禁的一生经历,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唯一答案。

于禁是山东泰安人,汉末黄巾之乱中,于禁挺身从军,先后在军阀鲍信、王朗手下效力。初平三年(192年),于禁在王朗推荐下与曹操结识,彼此惺惺相惜,成为曹魏麾下武将。

而张辽则是建安三年(198年)才归顺曹操,张郃则是在公元200年才降曹,徐晃则是在建安二年(197年)降曹,只有乐进的资历和于禁差相仿佛。因此于禁也属于曹操的“从龙之臣”,也是曹魏的元老级人物,他的老资历是他受到曹操重用的第一个因素。

其次,于禁归顺曹操之初,曹操正处在起步阶段,实力弱小,缺兵少将,创业艰难。于禁则不离不弃始终追随左右,风雨同舟甘苦共尝,竭忠尽智为曹操效尽犬马之劳,因此他的无比的忠诚是他赢得曹操信任的第二大因素。

第三点,于禁的才能并不弱,虽然他的功绩不像关羽和张辽那样的煊赫耀眼,但他对曹魏的贡献却一点都不比任何人少。他对曹操的最大贡献是降服青州兵。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平定黄巾起义过程中,“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从此这黄巾军余部三十万人成为曹操麾下的青州兵,让曹操的军事实力迅速膨胀。

但不久之后,曹操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几十万青州兵虽然名义上归降曹操,但因其在黄巾起义中养成了骜不驯、兵骄将惰的流寇习气,无组织无纪律,视军纪如无物,要么打家劫舍骚扰民间,要么拿刀动枪自相残杀。曹操有心严加管制,又怕青州兵造反激起大变,一时间焦头烂额,骑虎难下。

于禁当时担任武将之首,他知道后勃然大怒:“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决心好好调教一下无法无天的青州兵。他只带领几十个部下直接闯入青州兵营垒,把他们的将佐召集在一起,义正辞严数说他们的罪过,并且当场揪出一批屡教不改的青州兵将士,当即斩杀,然后从容不迫离开。

于禁回到营中,立即命令将士深沟高垒,箭上弦刀出鞘,做好战斗准备。果不其然,一批胆大妄为的青州兵竟然手持刀枪来找于禁拼命,但他们一看于禁早已严阵以待,来硬的没有好果子吃,只得怏怏而去。

经过几个回合较量,一贯凶悍难制的青州兵,终于被于禁的凛然正气震慑,只能老老实实当差听令,再不敢胡作非为,为曹操保全了这支实力庞大的生力军。曹操兴奋不已地说:“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当即加封他为益寿亭侯。仅凭这一件功劳,于禁就足以配得上曹操给他的荣誉与信任。

标签: 于禁三国

更多文章

  • 都说唐朝开放程度达到了巅峰 唐朝开放到什么样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开放

    还不知道:唐朝开放程度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也达到鼎盛,它的开放程度也达到了鼎峰。唐朝之所以出现繁荣局面,主要是由于唐朝时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决定的,人们对思想的解放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端。那唐朝到底有

  • 唐朝最长寿和最短命的诗人分别是谁?他们都有哪些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贺知章,李贺

    大家好,说起唐朝诗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人统计过5000多个唐代人的墓志铭,得出一个结论,唐代人的平均寿命是55岁左右。可以先看一组数据,先秦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不到20岁,汉朝人的平均寿命刚刚到30岁,魏晋南北长期处于分裂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不可能太高。唐代人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说明了物质上

  • 司马衷是怎么登上皇位的?真的是靠一个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衷,晋朝

    对司马衷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皇帝在听到大臣们说某个地方闹饥荒的时候说那里的百姓都吃不上饭,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大臣感到非常痛心。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皇帝不但不下令赈灾或者是找出解决的方法,反而一

  • 西汉军事家卫青,与匈奴对战中未尝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汉,卫青

    卫青(?—前106),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军事家。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丈夫死后,

  • 汉灵帝是怎么葬送掉自己的江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灵帝,汉朝

    汉灵帝是怎么葬送掉自己的江山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后面的皇帝都是儿皇帝,老皇帝意外去世,年级很小就上位就成了儿皇帝。这些小皇帝这个不掌权,权力都被掌握在了太后手里,那么太后就任用自己的兄弟,用自己的父亲等,那就变成外戚专政。然后小皇帝

  • 岳飞是什么性格?《三朝北盟汇编》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性格

    岳飞是什么性格?史书中很少有直接的描写,但是从一些历史事件中,却也可以看出端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南宋徐梦莘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二十九岁那年,率军前往江南西路讨伐李成,家眷留在今天的宜兴。打仗归来后,宜兴的百姓找他投诉说,他舅舅仗势横行乡里,

  • 朱元璋为了反贪都做了些什么?诛杀女婿,处死变态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朱元璋在历史上的名声可谓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方面大家认为他是刘邦之后又一个草根皇帝,其雄才武略天下鲜有。另一方面,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严惩贪官污吏,建立秘密警察制度,扩大或者发明了许多酷刑出来,诛杀官吏既多且烈!在反贪污方面,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决心与毅力

  • 李逵为什么不敢招惹打虎武松?是打不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逵,宋朝

    李逵为什么不敢招惹打虎武松?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水浒传》中的故事荡气回肠,其塑造的典型英雄角色也是数不胜数。诗有云:"忠肝义胆英雄色,疾恶如仇壮士情。"描写的就是书中的李逵。李逵曾因老母亲被老虎所杀而怒杀四虎,也曾因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时还提斧要砍宋江。可为什么

  • 朱佑樘开创弘治中兴,他去世后大明发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佑樘,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佑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走过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永乐帝朱棣,乃至明初的朱高炽,朱瞻基等君主后,到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一代,出现了亡国危机!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且自己也急功近利,欲像父辈和太祖那般亲征漠北,以获不世之功。怎奈何,只因错信王振,此

  • 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为什么忍心杀九弟胤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胤禟,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九阿哥胤禟。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是很热闹的一场大戏。雍正和八爷党那一伙,斗得热火朝天,人头打成猪脑。但是,虽然八阿哥胤禩才是八爷党的头头,雍正最恨的却不是他,而是九阿哥胤禟。为啥?因为如果没有胤禟的财力支持,八爷党根本翻不起多大风浪。胤禩礼贤下士、结交重臣和